《修真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修真往事-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看贝师兄的神情,事情似乎还没有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兴许贝师兄已经想好了对策,只是时机上还不成熟呢?

    在这种时候提出建议,好的话自然可以说立了一功。但若建议实施起来不顺利,甚至有了相反的效果,那可是得不偿失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

    “不如我们去驭兽斋吧!”程艺忽然提议。

    “好啊!”梁思过急躁得祭出了飞剑。

    “过儿,别急!”贝师兄说:“我刚刚已经传音通知人去多备一份驭兽斋的礼物了,稍等一会儿。

    “那好!岳父,你看我是不是应该先去沐浴更衣,之前那一通乱赶路,身上全是灰尘,用了几张清洁符都还感觉脏兮兮的,怎么好去驭兽斋呢?出门时,您又特别叮嘱不让我向父亲申请用飞舟神剑,看咱们狼狈的!”

    “灰尘越多心越诚嘛!”程艺笑说:”这也是贝师兄为什么不让咱们用飞舟的原因,对吧?”

    “嘿嘿……程艺道友就是诡啊!”贝师兄干笑了下。

    梁思过当即明白过来。

    这些老狐狸,真有你们的!看来以后还要多学着些,不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给人卖了,刘三儿心想。

    “七个人就够了!也他妈奇怪,那帮驭兽斋的家伙对开在自家境内的黑水坊、白水坊开放得很,却对生人接近他们山门敏感的要死。便是他们是六级宗门,我们七级宗门根本威胁不到他们也不行!”贝师兄思考了一下:”过儿、我、程艺道友,再带四个人过去就行了,多了怕那帮家伙又不让进。到了驭兽斋山门外后,过儿我们俩进去,程艺道友你带人在外面等我们。

    这个安排很好!程艺点头。

    “程艺道友,你挑人吧!”贝师兄说:“抓紧时间填饱肚子,再休息一会儿就得走了,去驭兽斋可有两千里路赶呢。”

    “又让我做恶人!”程艺口里嘀咕着,动作却不慢,立刻开始挑人了。

    “其余的人暂时原地待命,这次出任务的所有人灵石补贴一块不少!“贝师兄的这句话,让没有被选中的其余大梁门修真弟子眼睛一亮。他又转向刘三儿说:”刘道友这一路辛苦,就不用原地待命了,去京城各处熟悉熟悉吧,三天后回来就行。”

    “好!”刘三儿点点头。

    这时,贝师兄笑着冷不丁来了一句:“我听说这京师新开了一家百花楼,姑娘还很不错呢。我现在上了年纪那地方不能经常去,道友先帮我过去打听打听情况,如何?”

    “呃!”当着许多同道的面,刘三儿的脸皮还是显得有些薄了,脸上红色瞬间涨到了脖子处,引来众修士一阵哄笑。

    ……

    眼见众修士开始各干其事,刘三儿识相的让一国师府下人带他去吃饭。负责招待他的下人全身上下都没几两肉,却是个一触就动的机灵鬼。

    机灵鬼下人并没有和大多数下人一般带着刘三儿在国师府内吃饭,而是引刘三儿来到府外繁华街道上一处大梁门开的酒楼里,叫了一桌上好的酒菜。

    有仙师顶着,机灵鬼下人花公家的钱一点也不心痛,反正这事不会有人过问的。

    酒菜下肚身上舒爽后,刘三儿又被那下人一阵昏天黑地乱捧一通,差点将自己姓什么都忘了,但总算记起了小秀姑娘相托之事。

    刘三儿心一惊,原本程艺答应给打个招呼,应该是准备跟国师府的同道说的,办事效率应该比小秀预想中的大梁门店铺中凡人好上太多。但刚才梁思过那边一乱,都将事情忘脑后了。

    刘三儿有意向下人一提,原想着小翠这种事情国师府下人这种人不一定放在心上的。

    谁知,那下人立刻竹筒倒豆般倒出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那王家人在京师连天转悠找不到门路,就是这下人指点王家人去酒铺子求人将消息带过来的,难怪他比谁都清楚。

    本欲将小秀姑娘交与的红布包转托这下人带到齐县的,但刘三儿先问了一句与齐县交通来往情况。

    下人问一答十说,京师离齐县有四百多里,快马一个下午虽可跑到,可平日里来往都是货车,连车带货一般要走两天,一个月一般二三趟。昨天刚走了一个货队,下一个货队至少要十天以后。

    这么说,小秀姑娘家的交帐期限即使不到也没几天了,等下一个货队,恐怕黄花菜都凉了,刘三儿心里一阵急。

    “刘仙师,您下午准备去哪玩?要不要小人给您带个路?晚上准备住哪?”下人殷勤的问。

    愣了一下,刘三儿反应过来,现在他是完全自由的,行动不受任何限制。

    去齐县,亲自将红布包送到王家。整整三天的时间,办这件事还不够吗?

    刘三儿打定了主意。

    “下午我去齐县!”刘三儿讲完,又画蛇添足补上一句:“有要事。”

    “真有要事?”下人脱口而出,转而见刘仙师脸色难看,不敢再问说:“这酒楼里没肉干之类路上可以吃的,小人现在就回府给您准备!您先喝着,小人去去就来!”

    刘三儿阴着脸点了点头。

    下人飞快去了,临走前还交代酒楼掌柜好生侍候,却并没有说明对方身份,这也是他们从国师府出来时刘三儿特意交代的。

    那酒楼掌柜认识国师府的机灵鬼下人,却不会认识刚进大梁门一年不到的客卿刘三儿,加上刘三儿穿得也不算太好,以为不过是国师府的普通客人而已,来这里纯粹是为了吃饭喝酒,优待着就行。他如果知道刘三儿是大梁门客卿仙师,那绝对会把招待规格提高几个等级,然后按照惯例自家人免单的。

    刘三儿的酒量一向不怎么好,微醉饭饱后,就在酒楼门口吹风剔牙等着那下人拿肉干回来,一阵阵酒气往上翻涌,让他头脑混沌。

    这时,一个挑着一大堆晒干了的葫芦的小贩沿街叫卖着走了过来。

    忽想起许多修真界传说中的人物很多都一手拎着酒葫芦喝着酒,一手祭使法器飞剑对敌,创下了无数让写书人反复提及的惊天伟业,刘三儿莫名其妙的对葫芦来了兴趣。

    没有那种传说中一收可吸取一湖之水的法宝层次葫芦,先玩个普通的也不错。叫住小贩,刘三儿挑了个不太大不太小的陈皮老葫芦。

    酒楼掌柜及时抢着付了钱,并在葫芦内装满了口福酒。反正过后都是要算到酒菜账里的,他这种好人做得划算。

    将葫芦别在腰间和储物袋并排,刘三儿豪气顿时心生,仿佛自己与那些风物志中的前辈高人们同样的伟大光荣了。

    那机灵鬼下人背着一个大包裹,一路小跑而来,居然不怎么喘气,将东西放到刘三儿面前,压低声音说:“您久等了!这里边有牛肉干猪肉干各十几斤,都是上等货,我到库房那拿东西,一听说是您要的,给的的最近刚晒制好的,新鲜着呢!”

    “好!”提起东西,刘三儿一个脚步出了酒楼,速度快的骇人,转眼就消失在了来往人流当中。

    “他是什么人?去齐县干什么?”酒楼掌柜凑过来问。

    “人家不让说!但跟咱们可不是一种人!”机灵鬼下人眨了眨眼。

    仙师!掌柜的立时愣在了当场,好恨刚刚没有大献一番殷勤。不过说什么都晚了,于是八卦道:“那…他是谁的人?”

    “贝仙师招来的,你猜是谁的人?本来国师大人还想晚上和他聊聊摸下底,他却偏偏这个时候要去齐县,高深莫测啊!”下人说完,又摇头叹说:“哎…大梁山那潭水深着呢,可不是一般人随随便便能趟的,还是京师好混些啊,掌柜的你说是不是?”

第七十四章,差点被骗() 
赶到齐县县城时天还将黑没黑,但已经不适合出去找人了,刘三儿随意找了家客栈住了下来。第二天天一亮,他就后悔自己的大意,昨日从酒楼出来时走的着急,居然没想到问那个机灵鬼下人小秀家的具体地址。

    驾驭飞剑在县城附近瞎转悠了一阵,刘三儿便醒悟过来这样根本不是办法。他没见过小秀的家人,也不知道小秀家的住址,就算是问路突然从天上落下也能把人吓个半死,恐怕什么都问不出来。他干脆返回县城买了匹马,收敛气息沿城外几条山道分别找人问句。根据他的描述,乡民们很快就想起了最近县里传得很响的王小秀一家的事,并指出了大概的方位

    可那些乡民们看不懂地图,村庄一类的地名又小的地图上都没有标注,刘三儿只得继续骑马按照大致路线找人。

    开始的三十多里路一晃而过,可后来路越来越崎岖,弯道越来越多,刘三儿前进速度大大放缓了,但他还不能驾驭飞剑升空,因为要时不时的下马向乡民问路。

    刘三儿走过不少地方,自认对大多数乡村凡俗中人的贫困已颇为了解了。然而,他仍然被齐县这一带凡俗中人的赤贫状态给惊讶住了。

    除了少许有点缀般青砖红瓦的富户门庭,大多数凡俗中人住在低矮如牛棚猪圈般、用茅草和泥瓦搭建的矮房里。

    放眼望去,他们身上穿得都是破布烂绵组成的、无比肮脏简直不能称为衣服的衣服,很多半大的男孩仍然光着身子在田间地头奔走。

    成年凡俗中人的形相有着惊人的一致:个个瘦得皮包骨头,面上皆是菜色,所有人脸上都仿佛大写着“营养不良”四个大字。

    是我离开这个世界太久了,险些忘记了真正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刘三儿心里悲哀,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王家会卖掉小秀,而小秀又为什么不记恨家人。

    在刘三儿眼里,为奴为婢的生活是无法忍受的,不仅没有一点做人的尊严体面,更时常被无故责骂鞭打惩罚,甚至有时会有性命之忧。他总是不大理解,为什么大梁门的奴仆奴婢们个个恭顺服从无怨无悔更无任何反抗精神!

    宁做仙家犬,不做农家人!

    原来与生存相比,所有一切其它的都是渺茫的不重要的!

    大梁门纵有千种万种不是,可你不用愁温饱,不用怕天灾,不用担心会倒毙路途!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说,没有比这更有吸引力了!

    或许王小秀应该庆幸,若不是王家将她卖给了京师大户又辗转到了大梁门,那么在这七年时光中,她的命运只会更悲惨!

    不能改变普天之下所有穷人的命运,可改变王小秀家的命运还是可以的!

    秉守着擎天律法中修真者不可无端随意欺杀凡人这一条,刘三儿打定主意,不到万不得已,只会用银子摆平这事。

    ……

    这里昨天刚下过一场雨,正午的阳光晒在人身上,只有一丝的热。

    拔开葫芦盖,刘三儿喝了一口酒。

    乡民们虽穷却很真诚,但凡问路,都尽心尽力解答。

    问题是乡民们的当地土腔太重,刘三儿讲得又是流行于各地的官话。导致刘三儿讲的话乡民们懂,乡民们讲的刘三儿听得头脑发昏。

    连比带划得折腾了半天,中途还走错了两三回,刘三儿终于知道王家应该在附近不远了。

    ……

    靠近了一个有着木栅栏的小村落,空气中弥散着牲畜们粪便的臭味。泥泞的村道时常陷住马蹄,没办法刘三儿只能跳下来牵着马,高一脚低一脚走着。

    家家户户都冒着炊烟,几个顽童在墙角院落里怯怯的看着外人。

    几条瘦狗围在刘三儿远处,发出一声又一声壮胆的嘶叫。

    再找个人问问。刘三儿问路念头又起。

    一个五十多岁中等身材偏瘦却红光满面的老者哼着土腔调从刘三儿旁边路过。他左手拎了一块鲜猪肉,右手提着两条半斤左右的鲤鱼。单看那与县城人差不多的衣着,就可判断他不是地主亦是富户。

    看到鱼肉,刘三儿忽想到,到了大梁门之后,他已经养成每日由两餐增加到三餐的习惯了,自己中午这餐是要在王小秀家解决的,可他们家会有什么好吃的吗?

    必要时吃差点很正常,可有条件的话还是尽量过好的生活,何况,不管凡俗世界还是修真界,空着手去别人家里也都是不妥当的。

    看见刘三儿,老者不像一般乡民那么好奇或冷漠,反走近了过来欲看清楚。

    “老人家,借问你一个事好吗?”刘三儿问。

    “好啊!”老者点了点头,眼睛光芒一闪,显出一丝狡猾。

    “这是小王村吗?”刘三儿问。

    “是呀!”老者答。

    “那这有没有一户叫王五根的?”刘三儿问。

    “王五根?”老者眼睛突然焕发出疑惑的神情。

    “老人家,有没有?”刘三儿追问。

    “你是他们什么人?”老者忽然反问。

    “朋友,听说他们家遭了点灾,过来看看。”刘三儿顺口说。

    “哦!”老者重新仔细打量了一下刘三儿。

    一身劲装,足踏薄底快靴,身披黑熊皮披风,还有一个酒葫芦,人看上去白白胖胖一脸福气不露锋芒,牵着的马并不十分温顺,一看就是新买来的。附近没有名胜古迹,却放着城里的好日子不过偏偏往泥泞的山沟里钻,脑子病的不轻。别的不说,此人应该孔武有力、腰包阔绰且有点傻直。

    “老人家,能不能告诉我,他们家具体在哪?”刘三儿问。

    老者愣了一下,转而有点激动,叽哩呱啦讲了一大堆。

    “老人家,你能慢点吗?我听不明白你讲什么?”刘三儿苦笑。

    定了下心神,老者用手比划再加言语辅助,开始向刘三儿诉说。

    王五根家因为欠账不还,业已被县里衙役封了家。全家没办法,去无路乡投奔他哥王四根去了。至于无路乡王四根家,离这有七八十里路。

    糟糕啊!没想到还是来迟了,看来只好再赶到无路乡去了,刘三儿心叹。

    问清了去无路乡的路,刘三儿又请求老者将鱼肉转卖给他。

    老者十分爽快的答应了。

    将鱼和肉挂在马鞍上,刘三儿叹着气牵着马转身往村外走。

    而另一边,直到看见刘三儿走出村边木栅栏,老者才露出满意的笑容走了。

    不过老者前脚离开,刘三儿便牵着马又转回来了。

    忘了讨口水喝!

    正午时分,空腹喝酒不但不能止渴,反而让身体更加难受。

    下面有大几十里路要赶,驾驭飞剑又怕找不到地方,还是得在地面上走,怎么的在这先喝饱水再说。

    靠近一户乡民家,刘三儿正盘算着怎么开口叫门。

    村东头忽然传来哭爹叫妈的惨叫声、尖叫声、斥骂声、喊叫声!

    怎么回事?刘三儿想。

    如同得了信号般,乡民们纷纷从屋子里钻出来,朝村东口奔去。

    看看去,刘三儿好奇心起,随众人到了村东口一处屋前时,密密麻麻的乡民们已经将里外围了个水泄不通了。

    个矮掂起脚都无法看清里面在干什么,又不好意思推开乡民往里挤,更不能一下跳树上吓人甚至御剑飞起,刘三儿急得原地打了个旋。

    我去,我有马啊!

    刘三儿跃上马,屋前发生的一切立刻清晰呈现在眼前。

    十多个衣着极褴褛的乡民被两名衙役和五个衣着齐整的壮汉驱赶殴打,其中几个妇女模样的乡民死死堵在屋子门口,大声嚎哭悲鸣着,任对方如何毒打,都不肯挪动脚步。

    男子模样的乡民则跪了一长溜苦苦哀求,有三个断腿伤腰的乡民躺在屋前晒谷场上无法挪动。

    两名衙役手上持着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