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楼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竹楼文集-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涉入素描的他,一开始学得就很认真、专注,这为他以后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上,我对每位学生都采取深入浅出,从打形、练线条开始,让他们起好步。但这位小朋友就不同了,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家,将我教得方法反复地练,画起画来特别认真。课堂上,他认真作画,一句话都不敢讲,很像个小女孩,在家做作业,他从不马虎,无论是我布置的作业有多难,他都试试。
不仅这样,该生家长在这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每当我布置作业,家长就在一旁陪着孩子画,有时为画面上的某个地方,他们争论的十分激烈,有时到了画室还在争论,为得是什么?我们不难看出,主要还是为了画好画。
由于家长配合及学员本身的努力,到了2003年11月,已上二年级的他在素描绘画上,扎实的功底渐显出来,依他现在的素描功底,已相当不错了,他现在已经同六年级的学生一道写生,目前,已在临四、五级的素描教材了,而且难度特别大,我想再经过半年的辅导,他只要将作业画得准确、到位,2004年二年级结束时,他的初级素描教育也随之结束,如果他配合的好,接下来就可以接受中级素描教育了,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初步设想。
在此,我衷心地祝愿所有在我处学习绘画的小朋友,都能够像刘竞择同学一样,认真学画,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出现更多的像刘竞择一样的学生,这才是我办班的真正初衷。
为铜都建设添砖加瓦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我才十多岁,时值铜陵建火车站候车大厅。记得动工前,在工地上放映了一场露天电影《英雄儿女》,万人空巷,随后,全城都一片欢呼声。
以后的日子,我每天都在关注着火车站候车厅的建设,不久,便从广播上得知,火车站候车厅在建设中遇到了困难,特别是建筑材料紧张,有可能要延迟火车站候车厅的建设速度,这时,市里要求广大市民为建设候车厅出份力,支援火车站的建设,一时间,男女老幼齐上阵,全城百姓很快地行动起来了。
那段时间,每天从早到晚都能看到坑洼不平的马路上川流不息的人们,他们推着扳车送砖头,有的一家老少抬着砖头,有的抱着砖头,有的挑着担子,往火车站送砖头,有的人家来回送了几趟,看到这样的壮观场面,我的心也萌动了,暗地里下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微簿之力,让古铜都变得更加富饶和美丽!后来,我把我的想法与兄弟姐妹商量,立即得到他们的支持。
我们的行动可能晚了些,这时,已经很难找到砖头了。开始,我们在屋前屋后捡砖头,实在捡不到砖头,我们就到前面的几栋房子周围找。离我们家不远处有一个建华窑厂,只隔一条马路,窑厂生产砖头,当我们踏进窑厂时,就被厂里的人赶出来了,无奈,我们只得捡些碎的。有回,我一不小心,被一块砖头砸伤了脚指头,以至后来,想捡到一块砖头相当困难。这时,我看到自家的院子里堆放了很多砖,那是父亲准备用来盖披屋的,这些砖放在院子里已有好多年了,我就打起了砖头的念头,趁父亲不在家,与兄弟姐妹一道将砖头搬到外面,因为砖头沉得很,我们将十五块砖头用绳子捆住,我和姐姐抬着砖头往火车站送去,途中,我们停停歇歇,不停地换着肩膀,当时,总觉得火车站很远,有走不完的路。
一路上,看到人们忙碌的样子,我觉得为火车站建设再累也值得。渐渐地,我发现,在捐送砖头的队伍里,我们可能是他们当中最小的支持者了。有一天,在我们忙着送砖头时,被一个中年人叫停:小朋友,你们这么小,就为火车站建设送砖头,很了不起,值得表扬。当时,我们不知道他是广播站记者,也就没有在意。
中午,当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饭的时候,忽然从喇叭里传出了市民踊跃为建设火车站候车大厅捐赠砖头的新闻报道,我们一家人都放下饭碗,专心地听着新闻,听内容,其中有一段分明是表扬我们的,当父亲得知我们为支援火车站建设,将家中的砖头拿去了,不但没有责怪我们,而夸奖我们呢。那种被表扬的滋味,甭提有多高兴,我当时非常激动,又接连送了好几趟。
在火车站建设施工现场,我零距离感受到了现场火热的建设气氛。1971年3月,芜(湖)铜(陵)铁路建成通车,望着建成后的铜陵火车站候车大厅,我们从心底深处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因为,火车站的建设也有过我的一份奉献。
竞聘
    公司实行三项制度改革,很多岗位自然而然地取消了,电工郑斌通过竞聘转岗来到麻纺车间当了一名抖麻工。
乍到车间,他什么活都感到陌生,抖麻虽谈不上技术活,没个力气、没两下子还真得不行呢。整天跟着师傅后面,虽然师傅手把手地教,他手里拽着麻,怎么着就是理不顺,麻呢,还是一团乱糟糟的,总有理不完的,他愣是发呆,不知从何下手。“这活甭急,跟在我们后面看段时间就好了。”师傅看出来了,对他如是说。同岗位的员工就不这样看他了,“这人怎木头似的,难怪轮到他转岗,”“他以前是电工,多好的工种呀。”大家开始议论他了。郑斌才不管人家怎么议论呢,照样跟在师傅后面,像个学生,起早贪黑地干。不久,他小有长进,在车间举办的技术比赛中三次拿到第一名。这回,人们渐渐地改变对他了看法。
以后的日子,有很多的事,人们感莫明其妙。来到麻纺车间后,本来不属于他管的事,他也瞎操心。
细纱挡车工小陈挡车挡得正欢时,郑斌路过,凭他的直觉,细纱机车头存在隐患,他命令似地要挡车工将机子立即关了。作为挡车工,只要机子还能运转,出不出故障与她没多大关系。“不行,这样会影响我的个人产量。”挡车工不予采纳,郑斌坚持要挡车工关机抢修,僵持一会儿,这一举动巧被车间主任撞上,主任很快明白郑斌的用意,凑近机台用耳朵听,听出了一种“轰达、轰达”的声音,这声音是设备出故障前的一种报警,机子停了,主任打开车门,一丝青烟冒出,果然不出所料,如再不进行抢修,机头可能着火。容不得挡车工反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修,机台修好了。“这次多亏小郑发现的早,要不┉┉,”主任心中充满了一片感激之情。挡车工小陈不顾忌自己是个姑娘,紧紧地握住郑斌的手一个劲地致谢。
郑斌的所作所为很快传遍了全车间,特别是抖麻工更是不理解。“自家的事不管,管到别处去了,他分明是炫耀自己。”“难怪,他是电工出身,吃这碗饭的,放这多可惜。”
不久,麻纺车间急招一名电工,看到这个启示后,郑斌自然是不会放过的。由于对郑斌先前有着良好印象的主任,郑斌在众多的报名者中崭露头角,经过参加总公司组织的笔试、面试、主任钦点,郑斌轧将过三关,最后,他成了麻纺车间的一名电工。
“企业进行三项制度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企业不进行改革,仍然朝着老的路子原地踏步,最终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作为每个员工,都要经得起考验,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不管将你放在哪,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这是郑斌在一年后公司召开的庆祝国庆节表彰大会上发言时讲的一段话,不得不让人佩服他,大家也为他不畏艰难,战胜自我的精神深深感动。
梅姨的故事
    这些天,母亲在我面前叨唠她乡下的妹妹:现在外面骗子很多,要是谁能到乡下给她提个醒、捎个话,那该多好呀。我知道母亲话中有话,她是要我到乡下看看梅姨。我知道,母亲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梅姨,她与梅姨的感情特别深。乡下不同城里,骗子很少到乡下骗人的。我安慰母亲:不要为梅姨操心。
母亲的妹妹,我们更多的时候叫她三姨,不过,村里人都叫她梅姨。梅姨长得不漂亮,这不能怪她,一个整天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在土地里刨食吃的人要那个没用。梅姨一生过的很不容易,如今,六十多岁的她,在乡下守着那份还能解决温饱的土地,种点小菜什么的,长年过着独身、清贫的生活。
早年,梅姨一家也是让人羡慕的。那时,梅姨一家住在城里,梅姨和姨夫都有一份不错的职业。印象中,她家很有钱,住在学校的后面,离我家只有百米远。三年自然灾害时,老百姓的生活日益困难,城里人能吃到新鲜的大米,那是一种奢望,梅姨家同千百万个家庭一样,生活困难,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后来,她不知从哪打听到的消息,说乡下的日子好过些,有粮食吃,她居然信了,不顾一切地要到乡下去,不顾我们家的劝说,当时,梅姨认定乡下才是他们真正的归宿。从城里到乡下,没有交通车,我是看着他们一家挑着担子迁回乡下的。
梅姨所在的村子住着几十户人家,村里的房子都是草房子土坯墙,全村的水源就是村外的那口池塘,梅姨家的房子却在一个山坡上。回到乡下的梅姨,开始的一段日子过得还行,日子久了,从城里带回的粮食全部吃完了,这时,他们想到了我家,姨夫便带着扁担和麻袋,他当我家是粮店,来我家借粮食,他们每次来,爸妈都是有求必应,其实,我们家的粮食也紧张,吃什么都要凭票。时间长了,我们做子女的坚决反对,决不让他们带走一粒粮食,因为,我们家也到了快揭不开锅的时候了,我们的日子不是过过来的,一天三餐吃的是山芋干子煮稀饭,也是熬过来的,在喜一天忧一天中熬过来的。
生活水平每况愈下,看到我们城里人过着舒服的日子,姨夫常常后悔,后悔自己来到乡下。他常常埋怨梅姨,认为回乡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以后,姨夫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拿梅姨出气。姨夫骂人狠,梅姨一天也不知道要挨多少回骂,挨多少回打,实在憋不住了,梅姨就往我家跑。
姨夫从一个城里人变成一个庄稼汉,他的心里是不平衡的。一回,我到乡下去玩,亲眼看到姨夫耍酒疯,整个村子给他搞得不安宁,家里亲戚都来到他家,阻止他打梅姨,帮梅姨求请。
梅姨没有过上快乐的童年,在她身上,有的只是饥饿和无边的沉默。听母亲说过,外婆去世的早,我的两个舅舅就是梅姨带大的。
这样的困难日子一直维系了十多年,梅姨是在艰苦的生活中走过来的。后来,赶上党的富民政策,农村土地包产到户,梅姨家的日子才渐渐地好起来。再加上他们的三个子女陆续长大,梅姨一家才有了快乐的时光。这时,姨夫的脾气也改了不少,由过去的极其粗暴变得更加勤劳了,他们开始计划着过日子,加上梅姨的能干,一家三个劳力拼死拼活地干,有了积蓄,很快盖起楼房,走在圩堤上都能看得见梅姨家的楼房,我真为他们高兴,在村里,梅姨家算上了不起的人家。
房子有了,生活条件到得了改善,应当是姨夫享享清福的时候了,可是,老天不长眼,姨夫突然发病倒下,不久,撒手人寰。姨夫走了,丢下了这个家,两个没成家的儿子和一个闺女。
姨夫走了,梅姨的感情受到重大挫折,曾有一度时间变得消沉,打不起精神,因为,摆在她面前的困难很多,许多的事情等着她去做,面对困难,她没有退却,以后的十多年里,她勇敢地担起了这个家。‘’
令梅姨高兴的是,她的两个儿子不像他们的爹,非常争气,心疼梅姨。大儿子到外地打工,挣得钱虽然不多,能想到家里的母亲,逢年过节,没忘记给在家的母亲寄上生活费。梅姨自己跟着小儿子一道生活,日子过得安安稳稳的。很快,她的三个子女陆续成家,子孙满堂,梅姨也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近来,她看到村子里有不少妇女外出打工,也产生了打工的念头,经亲戚介绍,梅姨又来到城里,给人家当保姆,时断时续的。惟有此时,我们可以看到,梅姨是最快乐的时候,愿我的梅姨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幸福安康!
伊妹儿惹的祸
    原先,我一直用企业邮箱对外发稿,意想不到的是,今年九月底,企业网络出现故障,全线瘫痪,导致企业邮箱至今无法使用,这让我用惯了企业邮箱的人不得不忍痛割爱,改用其他邮箱。
我选择了一个搜狐邮箱,这个邮箱,我注册了好几年,在使用企业邮箱前,一直用它的,尔后,因为它收发邮件速度相当慢,而改用企业邮箱的。
当我再次使用搜狐邮箱时,觉得发送邮件速度确实比以前快多了,不过最麻烦的是,当我发送邮件到了第六封时,每发一个邮件还要输入给定的密码,尽管很麻烦,但是,我并不介意,照样用它投稿,可能是一个钟爱吧。
这样,我用搜狐邮箱投稿了一个半月,仍在继续中,坐等稿子发表呢。突然,有一天,我收到本地报社编辑发给我的回复,说我投给他的稿子中有大量的乱码。我仔细看了编辑回复的邮件,文章中至少有二段以上的乱码。我一下子慌了,我一个半月里不分昼夜地投稿,用的就是这个邮箱,如果普遍存在乱码的问题,那么,我这么久发给其他报纸的编辑的稿件会不会也出现乱码呢。
不容多想,我立即到雅虎重新注册邮箱,注册成功后,我检验了一下搜狐邮箱,用搜狐邮箱发邮件给雅虎邮箱,一连发送二个,居然雅虎邮箱一个也没有收到,完了,我那一个半月的投稿肯定白忙了。
后来,有一天,遇到那位编辑,我表示十分地感谢,多亏他及时相告,否则的话,我还执迷不悟,还不知要给伊妹儿耍到何时?我希望不是伊妹儿给我带来的麻烦,因为,我与伊妹儿合作是长期的。
挑菜过年
    乡下务农时,有一年的春节前夕,下了场大雪,足有一尺多厚,天冷得洒水成冰,马路上结了厚厚的冰块,从城里到乡下的交通车全部中断。那个时候,城里买什么都难,特别是过春节,买东西还要凭票,我便早早地准备,在乡下买了些干子、豆腐、豆腐皮等,还将自己种的青菜、萝卜装在篮子里,挑着它回城过年。
当我沿着田埂往城里赶时,引来村民驻足观望,他们不时地站在田埂另一头向我挥手。我大声地说:过完年还会回来的。尽管天下着大雪,我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前赶,行走了半个小时后,终于到达车站,这时已看不见人烟,白茫茫的一大片,焦急中的我,抬腕看表,已是下午两点多钟,心想,恐怕没有交通车了,我挑起担子决意长途跋涉。
雪大,看不清公路,还是走那我再熟悉不过的羊肠小道。那时,我穿着靴子,走在深到膝盖处的雪地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挪动着渐渐地就觉得腿不听使唤了,麻木了,行走愈加艰难。尽管是沿着公路行走,但还是迷了路,不时地停下来辨别方向。尽管我非常小心,但还是差点滑入路边的水塘里。走了两个多小时后,只觉得浑身出汗,一点力气都没有,真想卸下肩上的担子,轻装上阵,一想到肩上的东西都是自己一年来的收成时,我没有放弃。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3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家了。我用力敲击后院大门后,就晕了过去。当我苏醒过来后,家人告诉我,他们听到有人敲门后,赶紧打开门,发现了我。我清楚地记得,我那双脚与靴子冻在一起,结成冰块了,任怎么用力就是脱不下来,母亲端来一盆温水说:冰冻融化后才能脱。
望着从乡下挑回的青菜、萝卜、豆制品,我心里美滋滋的,它毕竟是我的劳动成果呀。
曾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