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朝野-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里去了?公道何在?真理何在?”
“我为领受这样的奖品而感到耻辱!”
“为市政府召开这样的表彰会而羞愧!”
江枫副秘书长那只夹着香烟的手在颤抖,他准备将这件事告诉市长或副市长,但考虑到这样处理,对代的影响太大,自己也难脱其咎,心里很矛盾。表彰会重开也不可能,深感对不起朝旭。都怪自己开会前没有注意到这一重要情节,把关不严,让代宇庭钻了空子。“嗨!还是冷处理算了吧!”只求息事宁人,从不想惹事生非的江枫,想到这里,拿起电话给代宇庭打去,代不在办公室,他又给马伯清打电话,要他找到代,下午三点到他的办公室来。
江枫副秘书长虽然没有把这件事捅到市长那儿去,为代宇庭顾全了脸面。代宇庭并不因此感谢江枫,反将此忌恨深深地埋在心底。他既不向部里解释,更不给朝旭道欠,还把奖状高高地挂在办公室,言外之意,这份功劳我代某人夺定了,你能奈我何?江枫为人谨慎,工作认真负责,又在政府和办公厅的领导位置上多年,代宇庭也奈何他不了。朝旭虽然对此事有看法,却也不怎么看重,一笑了之。

    初夏的楚云市,天象漏了底似的,连绵的阴雨足足下了两个多月。真是阴风怒号,连月不开,浑浊的天空乱云飞度,恰似疆场的滚滚硝烟,银光疾掣的闪电夹着重炮轰鸣般的炸雷,震得楚云市地动楼摇。整个城市恍若要往下沉陷似的,在云波雾海中颤颤巍巍,忽隐忽现,桀骜不驯的楚江,借着狂风,掀起巨浪,毫无顾忌地绕着这座古城咆哮,似乎要将她一口吞噬。
苍茫大地,芸芸众生。人类就是在这风雨飘摇的寰球上,繁衍生活,在这险象环生的大自然中竟存崛起。
朝旭静静地坐在书房,凝望风雨迷茫的窗外,把玩着手中的钢笔,他在无边的遐想。
今天是星期天,难得有此清闲。一位好友给他送了一幅字条,写着“有钱常沽酒,无日不翻书。”注明是“朝旭先生日常生活题照。”他他斜过脸看着笑了笑,摇了摇头,又随手把它卷起来放到一边。拿起桌上那首刚刚写下的五言律诗看了一遍,从笔架上取下一支小号羊毫,舔了舔墨汁,把这首诗工工正正地写到宣纸上:
楼外催心雨,窗前弄笔人。
枕难成梦寐,忧心系洞庭。
知向谁边去?相疑疾苦人。
雨顺风调日,天地豁然新。
朝旭把范仲淹的“咏雨”、郑板桥的“听雨”和毛泽东的“叹雨”等,三个不同时代的名人、伟人通过对“雨”的不同感受,抒发他们对民间疾苦、对劳动人民的体恤与关切之情融入到他的诗中。他这“弄笔人”对窗外雨的感叹,实质上表达他对人民的深切感情,他希望人民风调雨顺,希望祖国总是处在阳光灿烂的艳阳天。
最近,群工部编发的《民情动态》,就“关于当前社会不安定因素情况反映”,已经连续发了十几期,主要呈报市委常委、副市长,不知是何缘故?至今没有一个领导有批示,是无关紧要呢,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朝旭对此深感困惑。联想到近来一些报纸刊物,从不同角度,连篇累牍地发表一些观点明显对立的文章,诸如“稳定压倒一切”、“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改革洪流不可逆转”等等,对于从军苦研军事,从政则常怀国是的朝旭来说,他的第几感觉仿佛意识到了点什么?他从朋友处弄到一本湘人唐浩明先生《旷代逸才杨度》的手抄本,他边看边摘抄,又从书架上翻出那本很旧的《中国近代史》,两相对照,结合眼下的时局,写下了长长的一篇笔记。他写道:
“自1840年以来,中国风云变幻莫测,一方面是国际资本主义的渗入,使得早已躁动于母体之中的中国资本主义胚胎脱体而出,从而使一统天下数千年的封建体制出现了危机,自然也免不了她那死去活来的阵痛。另一方面,具有数千年传统文明的中华民族,面对着新生的资本主义因素,象托塔天王李靖对待哪吒出世一样,既爱又怕。这不是简单的‘代沟’,而是传统的意识与全新观念的对立。因此,中国每出现一次大的变革,必然伴随着一场哪吒闹海般的大论战。从戊戌变法,到君宪民宪之争,从庐山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都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因循守旧之间相对立的矛盾斗争。”
“中国的变革是社会前进的必然,变革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只有通过变革,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又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令人惊骇的‘阵痛’。 这是因为,一个新事物、新体制的诞生,必然会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反映,争论是正常的,是非曲直,只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才能让人们明白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可是,在我们的国家,总有一种不让人的陋习,争论就是论战,是不流血的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是服从真理,而是鱼死网破,就是对方不整死你,自已也要跳楼。而往往对这种愚昧的行径,论战双方还给与肯定,谓之“殉节”, 尤其可悲的是我们的执政者们,也把思想理论方面的争论,作为用人划线的标准,容不得反对派,必须一致。这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可想象的,当前的社会动态令人堪忧,其原由也在如此。如何减轻或免除这种‘阵痛’?是历史赋予执政者应予深层次地思考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唐浩明先生在其书中写的杨度,这位旷代逸才,尚且对当时的局势也拿不准,因‘君宪’与‘民宪’之说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其中虽有私欲,但根本的问题还是中国的事情复杂,人心晦暗,陷井连连,暗礁累累,才叫他无法看清前进的方向。旷世逸才尚且如此,于普通国民,又何必事事强求一致?既令身处高层,谁又能保证一贯正确呢?‘反右’搞错了,几十年以后再平反,何苦之哉!”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中国的变革仍在继续,但是,每次变革都附带着历史的痕迹,暴风骤雨般的‘阵痛’仍在继续。社会主义社会既然是科学的,变革既然又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那么,为何不可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变革,以完全避免‘阵痛’的发生呢?更新观念,首先要允许‘百家争鸣’,没有反对的意见,就不可能产生真理,谁会将罪犯的辨护律师判刑?当代中国又有多少人一定要坚持反动立场?指鹿为马者,不过千古一例;谁又不想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好呢?民族的败类不过微乎其微;又有几个下级存心要和上级捣蛋呢?说得清,说不清,可以边干边说,或者干了再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临池羡鱼,莫若退而结网。”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日本人就曾评论我国说,中国民众素质太差是中国内乱的重要原因之一。时至今日,中国的国民素质又提高了多少?既令是当权的中高层官员们的素质又有多高?外国人在很久以前,就曾看到了中国社会不安定的一些带根本性的症结,时至今日,难道我们还不应引起重视么?”
朝旭看到刚刚起步的改革开放,在社会上引起的不同反响,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的不正常现象,深感忧虑,同时也感到提高素质从自己开始的紧迫感。作为群工部的负责人之一,代表政府的形象,觉得压力大,责任重。他常对人说,我这个官要么不当,要当就要当得象个样子,要群众认定我是一个合格的官,只有任命书而无人民发给的“合格证”,这样的官我宁可不当。
朝旭静静地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那不倦的大脑,总是不断地想着往日自身经历过的,特别是一些叫人尴尬、沮丧的人和事。
“嘿嘿,素质,真叫人笑掉大牙。”他一边往桌子上敲着手中的钢笔,一边自言自语地笑道,因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所以引起他发笑。
一日,他跟随一位副市长,会见上面来楚云处理一件与楚云市政府有关的案子。这位副省级领导的素质,真叫他在别人面前无地自容。他的举止言谈,平庸、粗俗得无以复加。本就知识浅薄,可偏偏还要咬文嚼字,将“蛊惑人心”说成“中惑人心”,把“一劳永逸”讲成“一劳永免”,“参差” 念为“chan  cha ”如此等等。一个多小时的谈话连连出错,还往往答非所问。特别是对方单位的名称,他老人家总是颠三倒四,没有一回说准过,不是省略人家的主语,就是颠倒和乱改人家的番号。坐在一旁的朝旭,轻轻的提醒或纠正,他却不以为然地说:“反正就他娘的那么回事。”真要命,不提醒还好些,一提醒,那胡传奎的真面貌彻底暴露了。至于处理问题的能力之低下,就更不用说了。听人说,有一次,在一个千多人的大会上,他照稿念了一段毛主席的诗词,把“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念成“战士指看南奥,更加有有忽忽。”逗得台下捧腹大笑。
朝旭有时无可奈何地望着这位“大人物”发怔,心里好笑,:“嗨—;—;!他是怎么爬上这么高的位子的?他那鼓鼓囊囊的大肚皮里面不是一包草么!包装何伟,可他何其愚也!难怪庄子讲‘说大人则藐之’啊!”大人接见完毕,朝旭夹着包跟在他后面走,但始终不敢抬头看,好象在众目睽睽的大街上,赶着一头时不时沥沥拉拉滴着粪便的大牲口,亦步亦趋的走着,一阵油然而生地耻辱使他好象患了重感冒,脸上一直发烧。
别看就是这么个二杆子,因他是副市长包装,迎逢者也不乏其人。每至逢年过节,往往去孝敬他的人还要排队。
一次春节前夕,朝旭拿一份急件到他家请他阅批,只见他家那四合院外小车停了七八台。还有手提的大包小件,有的在院内,有的在墙外,还有坐在车上等的,不时探出头来看是否该轮到他了。朝旭看在眼里,心里叹道,这些人对他们的父母也是这么孝顺么?唉—;—;!难怪那么多的人削尖脑袋要当官哪!当他把文件送到副市长手中时,首长又忙不迭地接传达室打来的电话,说:“让他们进来吧!”朝旭看着他,心里又默默念了一句“当官门前多孝子啊!”
这位副市长有时也在群工部过党的组织生活,有一次在组织生活会上,他表白说:“我们当领导的穷啊!过去是‘三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我比知府还高这么一片筹,又有什么呢?”
摇摇摆,摆摆摇。哼哼哈,挺挺腰。那干部,那领导乍一看很象那么回事,真叫他们处理某些重大问题,又是那么浑浑噩噩,昏昏然,其德才与他们的职位是那么的不相称。如此素质、品位的领导,又如何听得见不同意见?这样一级尚且如此,又何谈国民素质的提高?更为严重的是,类似样官,仍在悄然增加,那不安定的因素,不就自然而然了!

    市委宣传部根据上级的通报,昨天召开了一次全市宣传部和群工部负责人会议。内容是有关改革开放的深入,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安定的情况,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如何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问题。
月昏而风,基润而雨呀!从宣传部长传达文件的口气和神色看,目前的形势是严峻的,也许要出什么事!
……
“爸爸!出事啦!你看电视里报道,有学生游行啦!好多人哪!”正在客厅看电视的儿子朝斌,看到电视里有游行学生的队伍,便大声叫起来,并跑到书房门边告诉父亲。
朝旭脑子里“嗡”的一下,一闷棍打断了他的沉思。
这天是4月8日。
朝旭走进客厅,电视里正在播放评论员文章。他靠在沙发上,边回忆他刚才的推断,边看着电视,又不无感慨地随口说了一句:“中国的事还是这么难办啊!”
年仅15岁的朝斌眨巴眨巴眼睛,看了看爸爸,不解地问:“我们同学说,现在政府卖国,把海南的洋浦给卖给日本人了……”
“胡说!”朝旭一下从沙发上坐起来,瞪着朝斌吼道。
“这又不是我说的,干吗这么凶哪!”朝斌噘着嘴,看了一眼父亲,又扭头去盯着电视说。
“奶奶在这儿,你就不敢凶。”
朝旭笑了笑,低着头,感到很对不起孩子似的。
朝旭对母亲的尊重,与他对党的尊重一样。他的母亲是一位正直,善良且具有一定知识,素质较高的传统女性。在旧社会,吃了不少苦,对党和政府有深厚的感情,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十多年前已退休。老人常以正统的观念教育孩子们,不能忘本,要对得起国家,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咱这个家。”她不要求孩子们升官发财,只要求他们好好工作,堂堂正正的做人就行了。母亲的人品,对朝影响很大。他常对兄妹们说:“我们即要听党的话,也要听母亲的话。”因此,他孝顺母亲的事,在机关也是有口皆碑。
母亲爱清净,喜欢自己一个人住,身子骨还挺硬朗。朝旭每每下班后,总要去看看母亲。节假日,一定要买些东西携妻儿到母亲那里聚聚。常常一进门,凤玲就忙忙碌碌,而朝旭总爱和母亲聊天。母亲有时批评他说:“你呀!也要多作点儿家务事儿,不要一进门,就和我说话。耍滑头。”还说“大男子主义,势必引响家庭关系。”老人特别心疼凤玲,动不动就对女儿说:“你要多向你嫂子学着点儿。这闺女儿就是召人喜欢。”其实,她们姑嫂之间的关系一直不错,但老太太还是从严要求自己的女儿。凤玲不仅把对丈夫的爱同时也转移到婆婆身上,她对婆婆的为人也是打心眼里尊敬。象对自己的母亲一样关心体贴。一家子和谐温馨,自不必说。
这时,凤玲走了过来。
“是嘛!凶什么凶?又没说你卖国,有话不能好好说?”妻子从厨房洗菜出来,边擦手边帮儿子说话。
朝旭也觉得自己太冲动了,笑了笑,斜过身去拍了一下儿子的背,说:“对不起,爸爸刚才不是对你来的!”朝斌扭动一下肩膀,不高兴的说:“还当领导呢!不—;讲—;道—;理—;!”
朝旭也不生气,但较严肃地说:“好!好!爸爸给你讲道理,不过我先得警告你!”
朝斌迅速转过身来,惊异地看着父亲。
“从明天起,你不要去学校,也不要上街。”
“为什么—;—;!”朝斌不懂。
朝旭说:“爸爸现在给你说,也算是给你补上一课吧!”
朝旭点燃一支烟,朝斌给他从书房里把茶端来,认认真真地坐在父亲对面听着。
朝旭讲的一些道理,朝斌从课堂上很少听到过,深入浅出,有时抑扬顿挫,他这是第一次听父亲给他如此系统地讲“大道理”,朝旭说:
、、、、、、。
“中华民族饱经风霜,自二十世纪中叶摆脱外夷的控制后,中国人民才开始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按说,中国的事情应该是好办的,地大物博,人民勤劳朴实。但是,又因为执政者一次又一次的失误,使得原本脆弱的国民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是比较落后的。原因是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总是停停打打,象一头被人摁住脑袋的牛,总也抬不起头来。前十几二十年,老百姓还不怎么反感,他们都拿旧社会作比较,容易满足,再加上解放不久,人们脑子里的敌情观念比较浓,唯恐人家再把胜利果实抢走。现在不同了,尤其是青年一代,对旧的一套越来越不满意,而国家的中上层决策者们,相当一部份人旧的框框较多,因循守旧,前怕狼后怕虎。改革已经搞了十几年了,应该看到它辉煌的前景了,可还是争论不休。比如说,反‘左’还是反‘右’?姓‘资’还是姓‘社’?要‘草’,还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