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我中了五百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让我中了五百万-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在胡思乱想什么?”杨柳的脸也一红,“我说,你到我那里去,我到你这里来,晚上不要随便开门,窗要关好,窗帘要拉好,如果是我敲门肯定是三下,然后再两下,嗒、嗒、嗒、嗒嗒,标准的国际求救代码SOS,否则,你都不要开门。”
“门上不是有猫眼么?”
“一个口香糖就能解决问题了,这个国家的人虽然看上去都是君子,谁知道到了晚上会不会变成小人,记得,关上两道锁。”
“知道了,还是杨哥哥关心燕子。”司徒燕说着走过来,在杨柳的脸上啃了一口。
“知道就好,换房间。”
杨柳的这种小心翼翼其实有点过头了,日本人虽然给人的感觉确实不好,而且这个国家对于性的开放程度让自诩浪漫之都的法国都匝舌,但是日本人其实都比较守法,所以杨柳这天晚上的行动确实多余。不过,这其中林芳那种不明不白的话和酒吧里那些日本流氓的骚扰,以及杨柳对司徒燕的关心都造成了这次换房的理由。
第二天一大早,杨柳就听见敲门声,他开门见到的又是林芳,她好像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但是见到杨柳在司徒燕的房间里,而且身上穿的不过是一些内衣,林芳的脸瞬时就红了:“对不起,打扰你们了。”
“进来吧,这里就我一个人,我昨天和燕子换房间了。”杨柳说着一边揉着眼睛,一边往里走,“在时间没有到的时候我不会动司徒燕的,虽然我很想。”一边做着无谓的解释,一边刷牙洗脸。
“我敲不开你的房门,还以为你在那间房间里,没想到你这么小心。”林芳看着杨柳从里面换好衣服出来说。
“在这种地方,小心一点的好,小心使得万年船。”
“燕子怎么不开门?我敲了半天了。”
“我叫她别开门的,这门现在只有我叫的开。”杨柳说着,走到房门前敲了几下,好半天司徒燕从里面打开了房门。
“我还没睡醒……”一脸睡眠不足的样子,不过却另有一番风韵。
“好啦,现在是夏天,少睡一会儿不会有什么事情的,准备出发了。”杨柳说。
“不要……我还要再睡一会儿……”说着又往里走,也不管杨柳和林芳,往床上一躺。
杨柳很想把她从床上拉起来,但是一来司徒燕毕竟小孩心性,二来,司徒燕穿着睡衣,虽然没有走光,不过也是很诱人的。他想了半天,看了看林芳,林芳也是一脸无奈,再等下去,这个丫头肯定又要去见周公了,杨柳从冰箱里拿出冰块,本来他是想昨天晚上喝冰水的,这些冰块让他砸碎了往司徒燕的脸上一洒……
“啊——!”司徒燕马上惊醒,“什么东西,冷死了。”
“醒了?”杨柳看着她说,让林芳拉开了窗帘,“早上好。”
“早上好——!”虽然不甘心,不过清醒过来了这是事实,现在再让她睡,她也睡不着了。
几个人走出了酒店,在车上,林芳开始了她的导游介绍: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它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东南濒临东京湾,通连太平洋。其行政区划为“都”,下辖23个特别区、1郡、26市、7町、8村以及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面积2100多平方公里,人口1200多万。东京创建于1457年,古称江户。1868年明治维新后,明治天皇从京都迁都江户,改称东京。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日本的商业、金融中心,全国主要的公司都集中于此,工业产值居全国第一位,与横滨、千叶构成日本著名的京滨工业区。东京也是世界上物价水平最高的城市。日本全国的交通网是东京为中心,而许多电车线与地下铁道线又纵横市内,因而外来游客盛赞东京交通的便利与舒适。
在杨柳的眼睛里却觉得,事物纵多新旧之论,然东京却因新旧并存而蔚为大观。高耸入云的大厦之旁,往往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庙。和服赏樱,驱鬼祭祀,古风依然;时尚流行,诸多千奇百怪;异国情调,路人留驻;灯火霓虹,世人买酒买醉;行色匆匆,尽是凡夫俗子;这一切都发生在这个摩登大都市里——东京。
他们第一站去的是浅草,而在那里最有名的就是浅草寺,相传,在推古天皇三十六年(公元628年),有两个渔民在宫户川捕鱼,捞起了一座高5。5厘米的金观音像,附近人家就集资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尊佛像,这就是浅草寺。
站在门口,看着络绎不绝的人流,杨柳觉得,这种地方的文化内涵是否已经被它的商业内涵覆盖了?
第七十一章 再到东京
    走完了浅草,他们去了其它的一些地方,在参观皇宫的时候,司徒燕不由得说:“这个地方这么小,也叫做皇宫?”
“燕子,那你说,怎么样的地方才能叫作皇宫?”
“至少要像北京的故宫,或者颐和园那种气派。”
“司徒小姐,这就是一种偏见了,日本的皇宫可能的确不如中国的皇宫那么金碧辉煌,也的确少了一种深刻的文化底蕴,可是,这里的建筑布局和建筑的功能确实很实用,日本是一个岛国,它不可能像中国一样把建筑造的那么其实恢宏,这是他的地理对他的国民的影响造成的,同时,这里是地震多发地,中国的金銮殿不适合这里。”林芳解释。
“而且,燕子,这些建筑的风格更多地借鉴了我国唐代的建筑风格,也不能说一无是处吧?”杨柳看着司徒燕说。
“我不喜欢这里,我记得台湾让日本人统治了五十年,每次说到这里爸爸总是唉声叹气。”三个人一边往回走,司徒燕一边说。
“这就是我来这里的原因,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岛国却能在近代成为一个霸主。”
“你从这里看到了什么?”
“这个国家因为地域、人口等等关系,没有像中国一样拥有繁琐而庞大的官僚群体,就算有,也和中国不一样,他们的政治很多都是简练而实用的,哪怕天皇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国民也只有无条件地遵从,这就是令行禁止,如果中国现在也……”杨柳摇了摇头,不说了。
“的确如此,今天的日本人虽然也有叛逆,但是基本上都会遵守国家的政策和法规。”林芳点头说。
“别的不说,光看着这里的交通情况就让我汗颜了,你见到有人乱穿马路了没有?”杨柳问司徒燕。
“没有,这就是你说的先进?”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能有这种自觉,那么政府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任何的政策都能够百分之百地得到贯彻,难怪这个国家有一种团结的力量。”
“中国的团结……”司徒燕还没有说下去就让林芳打断了。
“中国的团结只有在亡国的时候才体现出来,可是这种团结的背后也隐藏着各种勾心斗角,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没有私心。”
“这就是日本在近代发达的原因?”
“这是一方面,还有的,我们慢慢看吧。”杨柳回答了司徒燕。
“对了,天皇叫什么名字?”
“这个……”杨柳一时回答不上来。
“日本天皇及其直系家属(皇族)统称皇室,据《皇室典范》规定,现在的皇室成员除天皇、皇后外,还包括皇子、皇弟、以及他们的妃子和子女。皇室成员都有名无姓。”林芳的专业水平这时候显露出来。
“什么?没有姓?”司徒燕和杨柳都很奇怪。
“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一般平民不准有姓,只有贵族统治者以被封赐的家号、称号、官职、爵位等为姓。因为天皇历来被尊为“神”,所以天皇以及皇族也都没有姓。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实施户籍法。为了登记户口,编造户籍,才准许平民有姓。但是作为神的天皇以及皇族另有《皇室典范》,不在户籍法的管辖范围,所以至今依然无姓。”
“原来天皇这么可怜,连个姓都没有。”司徒燕说。
“错了,你没听林小姐说,天皇是‘神’所以没有姓……”
“可就算是释迦牟尼也有姓的。”司徒燕还是不能接受。
“这就是这个国家落后的表现了呀。”
“其实,日本的普通民众也是在明治维新以后才有的姓氏。”林芳说。
“对,这我知道,明治维新的时候建立的户口制度,这就迫使很多人都要有姓名,就像林小姐说的,当时的日本一般平民不准有姓,所以在登记的时候造成很多麻烦,很多人就按照自己的居住地给自己一个姓,比如说:渡边、松下、井上等等。”杨柳说。
“这我也知道。”司徒燕说,“就是没想到天皇没有姓。”
“那么,我问你,日本最多的姓氏是什么?”杨柳问她。
“我……不知道。”司徒燕转而问杨柳,“你知道?”
“当然,最多的是铃木,因为当时叫那些人登记户口的时候都有人拿着铃叫他们集合,他们实在想不出自己的姓氏了,所以就随便说‘叫铃木吧’于是这个也是,那个也是,弄得现在日本姓铃木的一大堆。”
“林小姐,是不是真的?”司徒燕问林芳。
“没想到杨先生对日本的这方面了解的还是很多的。”林芳由衷地说。
“过奖,过奖。”
在东京走马观花以后,他们几个就去了关西地区,也是这次旅游的重点。(为了不写成日本游记,我这里就省略了很多的旅游景点的介绍)
在经过奈良的时候,杨柳特别注意了一下奈良的城市布局,惊讶地发现,这个城市的布局和中国古代长安的布局非常相似。看来,唐代的中国对日本乃至对整个世界的影响的确是十分巨大的,到现在,日本的那些寺庙和建筑上还可以见到许多的中文,林芳甚至说,在日本白居易的名气远远大于李白和杜甫,就是因为他的《长恨歌》。
杨柳喜欢白居易的《长恨歌》,他甚至觉得后人很难再将爱情诗歌写到他的那种高度。
走在奈良东大寺前的奈良公园内,杨柳意外地发现,这里的鹿群竟然随随便便地在公园里游荡,而且这些鹿群竟然不怕人!
阳光下,漫步在通向东大寺的奈良公园内。人,稀稀拉拉的;鹿,却是成群结队的。公园的路边草地上,没有围栏,没有铁丝网,却时刻有鹿群出现。在这已有1000年树龄的松树林中,1100多只鹿自由地生长着。这些警觉而安静的动物,在这里已和人类和谐共处,它们闲散地草地上踱着步,好像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
“真是个奇怪的城市。”杨柳说。
“如果说宏伟的东大寺大佛赋予了奈良灵魂,奈良公园的鹿群则赋予了这个城市生命。”林芳在边上说。
“杨哥哥,看这里。”司徒燕在那边逗弄着小鹿,这些鹿温顺可爱,它们时不时地会走上前来以示欢迎,或用嘴拱拱你的手,或是温柔地舔上两下。如果你手上恰好有一两包饼干,它会一直追随着你,有的游客甚至用一块饼干,把两三头馋鹿一直带过了两三个红绿灯;如果你挪开不给它东西吃,它也不生气,慢慢地踱着优雅的步子,走到一旁去了。远处草坪上,有两只小鹿追逐着一个孩子在跳跃奔跑,那又是另一番活泼快乐的景象了。
“真可爱。”杨柳也走上前去,抚摸着这些可爱的鹿群。
“在日本的奈良,这些鹿群才是这里的主人,我们不过是客人而已。”
“日本人很奇怪。”杨柳说,“他们在中国的大地上实行三光政策,而在国内却不肯伤害一只动物。”
“你每次都这么考虑问题,那么旅游就没有意思了,旅游就是出来玩,出来看的。”司徒燕在边上开导着杨柳。
“对,我同意,我们玩去吧。”杨柳说着拉起司徒燕用手里的方便面逗着鹿群,在公园里一阵狂奔。
也许是司徒燕的那句话有了作用,一路上,杨柳果然不再过分追求那种文化的沉重感和历史感,反而是兴致勃勃地参观着这些名胜古迹,三个人从东京走到关西,走到冲绳,再回到东京的时候,离开回去的日子还有两天了。
再次进入东京湾酒店的时候,三个人手里都拿着日本的特产,司徒燕买了人偶玩具,林芳则是日本的漆器,杨柳特地走了一次岐阜县关市,因为那里自谦仓时期以来就以制刀闻名於世,关市作坊首推关兼常,是日四大著名刀匠之一杨柳觉得日本的文化真的就如同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在他的著作《菊花与刀》中所说,只剩下了菊花和刀,菊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征,而刀则是日本武士道的象征。杨柳手里拿的这把“太刀”价格不菲,换算成人民币应该不少于五万元!不过,他觉得值了,记得在中国古代就对日本刀有很高的评价,欧阳修就曾赋诗赞美: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再说了,好东西谁不想要!
第七十二章 时尚东京
    “燕子,开门,是我。”杨柳站在司徒燕的门前。
“干吗?”司徒燕开门问他。
“这些天也真是难为你了,去的都是那些不好玩的地方,反正回到东京了,现在也没什么事情,要不要今天就看看这个繁华的大都市?”
“好啊好啊,就知道你不会错过的。”这些天杨柳走的地方基本上只有文化没有市场,让司徒燕这个从小生活在都市中的女孩有些不适应了。
“那么,现在有一个任务交给你。”
“什么任务?”
“因为我不懂日语,所以,你要请林小姐跟我们一起去,充当翻译,具体你怎么买通她我就不管了,如果你不能让林小姐点头,我们只能呆在酒店里了。”
“啊?这种高难度的事情啊?”
“知道你厉害,你们女的商量问题比较方便么。”
说完,杨柳回房间了,时间不大,司徒燕就拉着林芳的手来找杨柳了。
“杨先生,听说你要看看东京的商业?”林芳奇怪,这些天杨柳像一个修行的和尚一样,怎么今天想到去商业街了?
“毕竟来一次不容易,我们后天就上飞机了,买点东西送人,总不见的真的空手回去。”
“好啊,我可以帮你们,不过……”林芳看了司徒燕一眼。
“你放心,林小姐,我不会食言的。”司徒燕不知道答应了林芳什么要求。
三个人走出酒店的时候,杨柳偷偷问司徒燕:“你答应了她什么?”
“嘻嘻,不告诉你,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司徒燕笑得很阴险。
下午的东京街头虽然还是热浪袭人,不过走在街上的人大多西装革履,一幅上班族的标准装束,就连那些喜欢装扮自己的女士也是职业套装,洋流对此不由得有些肃然起敬了。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很多放假的学生并没有这种一本正经的样子,而是三三两两地走在大街上。
“东京的涩谷和秋叶原代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风格,涩谷(Shibuya)是与银座、新宿同样著名的一大繁华商业街,同时又是年轻人文化的发源地,风靡一世的白眼黑脸厚底鞋的奇异女孩,帕拉帕拉舞无不出自于此。出涩谷车站北口,在全开放式十字路口对面,巨大的电视墙不分昼夜地播放新闻广告,成群时髦酷男倩女,手持移动电话,相约而来,又随即消失在涩谷街头无数的歌厅、迪厅、游艺厅、影院、咖啡厅之中。涩谷的主要设施有车站东口宫益阪附近的东急文化会馆,北口的东急百货店,中心街道玄阪附近的QFRONT,西武百货店,丸井百货店,109时装城,马克城和西口的东急广场以及NHK电视演播厅等……”林芳在杨柳他们耳边说着已经说了无数次的导游词。
“按照我的说法,涩谷就是东京靓女帅哥体验服饰潮流的前沿。”杨柳说了这么一句话,回头时却发现司徒燕不见了!
“燕子,燕子!”杨柳急得大叫,一边的林芳则是见惯不怪的样子,她拉着杨柳进了一家时装店,司徒燕正在里面指手画脚地和店员交涉着,原来是看上什么衣服了。
“我说,你能不能跟我说一句话再消失啊?”杨柳一见到司徒燕就叫开了,弄得里面的店员看着杨柳不知所措。
“你看你,干吗这样?人家都看着你。”林芳拉着杨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