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三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闯三关-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情不是明摆着了吗?”张国梁说到这里,拿起两个茶杯分别摆在两个地方,说:“第一个,好比是科研成果。第二个,是科研成果转化出来的经济成果。科学家经过论证和试验成功的东西,还只是停留在文字上,要把它转化为物质成果,是可以把两者之间这段距离说成是‘最后一公里’。这是百姓闯关中的第一关。”
李劲松觉得张国梁说得十分有道理,与李新民在日记中记载的省委副书记李文华对十二字诀的论述基本相同。他觉得张国梁不愧为政治经济学博士。
于是又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政府搭桥,市场引路,百姓闯关’这十二字诀,在江州市,李新民早就用得出神入化了。尤其是在全市范围内成功地推行‘四权拍卖’,对那些政府办不了或者办不好的事情,全部推向市场进行资本运作,使投融资模式多元化,经营效益最大化,将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引入市域内的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为加快江州市的经济建设的步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不错!在工业建设、城镇化建设方面可以说达到了顶点。可惜,在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方面,在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方面,在农村中全面提高干部、农民科技素质,闯‘三关’方面,并没有做足文章。”
张国梁觉得李劲松对李新民的了解不够深刻、细致,如果不明确这一点,想必对今后决策的重心还是抓不准。
于是继续提醒李劲松:“李新民书记从来都是这样认为,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投资环境的竞争,抓投资环境建设,就是抓生产力。他认为,谁的环境好,谁就可以占领市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谁的环境差,谁就等于关闭了自己发展的大门。所以,在工业建设上,他狠抓了调配产权,优化环境的工作。不仅打了很多漂亮的胜仗,还带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干部队伍。不可否认,改革的核心就是改制,改制的核心就是产权,产权的改革,就是进行资本运作。从产权到资本,从投资环境的优化到资金、人才的吸入,是一种飞跃。”
张国梁说到这里,瞧了瞧李劲松,他是想看看李劲松对他的话是否感兴趣,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再往下说是没有意思的了,没想到他刚停下来,李劲松就向他摆摆手,示意他继续往下说。于是提高了声音:“在工业建设方面,城镇化建设方面,李新民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江州城的变化足以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中,他在‘引路’与‘闯关’这四个字上却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很显然,这意味着他在‘科技兴农’这个国策上,还没有找到一条合适江州市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成功之路;还没有找到一条可以迅速地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完成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生产力必须进行变革的进程,以适应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成功路子。我看过他的日记,他虽然有了认识,也有了新的决策,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牺牲了,所以,老同学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必须借助江州人民对李新民同志的爱戴之情这股东风,在‘引路’和‘闯关’这四个字上做足文章。”
李劲松觉得张国梁的一番话,是说到了点子上。他从心里感谢张国梁能够这样认真地提醒他。
但怎样才能走出自我的圈子,选择更加有作为的路子呢?李劲松心里想到:张国梁既然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江州市委、市政府在过去的工作中,在“引路”和“闯关”这四个字上没有做足文章,想必他对于今后怎样干,才能做足这四个字的文章上,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何不向他请教一番?
但是,又觉得自己是市委书记,竟要请教于一个外企的副总,岂不惹人耻笑。可又一想,既然人家能一下子就看中了这个问题的要害,想必一定有治市的妙计。
古代的刘备,为了打江山,尚能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就三分天下之伟业,何况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呢!
想到这里,李劲松打消了这些不该有的顾虑,坦诚地说:“‘政府搭桥,市场引路,百姓闯关’这十二个字谁都知道,但真正做起来却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比如,现在我刚上任,最应该做的工作应是那些?”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张国梁接着李劲松的话茬说,“你出任江州市委书记,要想在江州站稳脚跟,赢得干部群众的信任,必须打响第一炮,烧好‘第一把火’,在烧好‘第一把火’的时候,再烧好‘第二把火’,‘第三把火’。”
“这个道理谁都懂,问题是第一把火应该烧什么?用什么作燃料?用什么方法去点燃它?”
李劲松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猛吸了一口烟,然后慢慢地将烟雾吐了出来,眼睛盯着那随风散去的一圈圈的烟雾,仿佛他要在这烟雾中,必须要寻到一种东西似的。
“这就需要你对江州市的整个经济建设形势和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来一个重新认识。”张国梁说到这里,意味深长地说,“只有重新认识自我,才能找到当前阻碍江州市经济建设还存在的问题。但是,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呢?李新民书记生前曾经对我说过,江州市有丰富的资源:石灰岩、花岗石、绿色的石头也叫玉石、陶瓷泥、最适合种植荔枝果树的百万亩山地。这是江州市得天独厚的资源,谁也夺不走的资源。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依靠党和群众的力量,把江州市的经济建设搞得红红火火,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泥之乡’、‘陶瓷之乡’、‘三宝之乡’、‘荔枝之乡’。水泥、陶瓷、三宝工艺制品加工业三大工业集团成为江州市工业生产建设的支柱产业,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在江州市可以说达到了顶点。但是,农业,养殖业,荔枝产业的发展却成不了气候,在农业、养殖业方面,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方面还没有取得出色的成就,更不用说再将成果转化为资本,将资本又转化为成果了。此外,百姓手上没有转化出来的成果,又怎么去闯关呢。如果把江州市的水泥、陶瓷、三宝工艺制品加工业、农村产业这四大支柱产业比作四条‘巨龙’的话,前三条‘巨龙’已经腾飞了,如果剩下的这条‘巨龙’也能够腾飞起来的话,江州市人民的小康也就实现了。李新民书记对江州市现状的认识对吗?我认为是正确的。”
张国梁说到这里,心情十分激动:
“我读了《江州日报》发表的李新民的日记,我觉得李新民的精神太可贵了,它是江州人民搞建设的精神食粮之一。
“我认为,你现在出任江州市委书记的‘第一把火’应该是以党的‘三个代表’为武器,以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对李新民的深厚感情为动力,把李新民的工作日记整理好,印成小册子,发到党员干部的手里,号召全市共产党员,干部群众向李新民同志学习,化悲痛为力量,狠抓当前荔枝果业生产100天。这是就要到嘴的‘一块肥肉’。
“‘第二把火’,是抓这50万吨荔枝的营销、品牌建设。如果只管种不管销,到时候种出来的果子没人要,损失更惨重。老百姓不仅富不了,还会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
“‘第三把火’,应该乘着狠抓荔枝100天,取得全面胜利这股东风,全面展开向科技要成果,掀起工业、农业、养殖业更加现代化的新高潮,把李新民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
“对!”李劲松觉得张国梁说得没错,于是接着说,“李新民的精神是一种动力,是江州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张国梁认为李劲松对“搭桥”与“引路”之间的关系还是理解得不够深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到江州市上任已经有几天了,还拿不出一个可行的计划来。江州市的百万果农辛辛苦苦种下的荔枝,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丰年,如果不尽快地想出一套可行的办法来,大丰收之年也会变成大歉收之年,这不仅给江州市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崇高威望丧失殆尽。
可又一想,自己是局外人,对于政治上的问题是没有发言权的。说话做事,在他这样级别的领导面前提出“政府搭桥,市场引路,百姓闯关”这十二个字,未免是班门弄斧,还能说什么呢?看来,还是谈一点实质性的东西才行。但什么是实质性的东西呢?张国梁一时也找不到话题。
李劲松呢,从张国梁的话语中也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他觉得张国梁对“三把火”的看法是正确的,上次市委扩大会议上,水果局长李新成对全市果业生产形势的分析和关于要把江州市建成全国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的走好“三步棋”,打好“三大战役”的设想是正确的。问题是要将设想的东西变成现实就难了。
李劲松觉得在这千头万绪的工作中,自己必须抓住根本性的东西,这样,工作起来就不会有差错了。
但是,抓住了根本性的东西后,其他的东西也不能缺少呀!比如,现在自己已经明确了到江州市上任后,第一把火应该是抓荔枝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夺取今年大丰收。但怎样抓才能达到目的呢?李劲松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还没有十足的把握。
张国梁这时想起了一件事,必须提醒李劲松,于是认真地说:“一个在国家外贸总局工作的朋友和我谈起海南荔枝出口的问题时说过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注意。”
“他是怎样说的?”
“他说,世界各国对保鲜荔枝的检验检疫要求非常严格,除了要对入境的荔枝经过其国家认可的加工设备进行检疫、保鲜处理、农药残留量完全符合规定的要求外,还要派出官方的检疫人员来我国的生产加工基地进行现场检疫,合格后在植物检疫证书的备书上签字才能在其国家通关。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在海南或其他省份,要想实现一个地方的产品达到出口的质量谈何容易?”
张国梁说到这里,更加认真了,“据国家有关部门人士透露,为了促使中国的农产品质量达到与国际经济接轨,将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尤其是荔枝特产,为了确保进入市场的保鲜荔枝卫生检验检疫达到要求,将推行产地备案追踪管理,从种植基地的土壤,肥水管理,农药的施用等生产环节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凡要进入市场的企业必须到这些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在这种情况下,果农不提高科学的种植技术水平行吗?但谁来给他们提高?”
“当然是党和政府。”
“对!”张国梁继续道,“所以说,‘政府搭桥,市场引路,百姓闯关’这十二个字是实现‘科技兴农’的国策的一条重要的方法,但怎样搭桥呢?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用什么去搭桥呢?打个比方,前面有一条大江挡住你的去路,而你又必须过江,没得选择。怎么办呢?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过江去呢?如果是一个人过,那好办,十几个人,几百个人都好办,问题就是要你解决千千万万人的永久性的过江问题。”
张国梁说到这里,呷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说,“我差不多跑遍了中国的每一个地方,我发现抓‘科技兴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的发展,最卓有成效的是福建省的一个县的做法。这个县的领导将全县的科技人员集中起来,组成一支科技特派员队伍,成立‘农技110报警服务中心’,由过去的农民找上门咨询,改为送科技下乡。老百姓在实际生产中碰到问题时只要一个电话,科技人员就会马上赶到现场为他们排忧解难,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干部、群众的关系融洽到了鱼和水的关系。”
“你的意思是说,现在江州市可以采用这种办法先解决燃眉之急,不然的话,全市百万果农当前的除虫灭病、保果、壮果、夺丰收这场大会战,势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是吗?”李劲松听到张国梁这样说,觉得在理。
“对!”张国梁紧接着说,“老百姓要‘闯关’就等于蛇无头不行。在这样的形势下,农业、种养业必须向企业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必须按照李新民生前的方略,说服、动员李居安、朱国亮、刘兴信等一批先富裕起来的,而且已经取得了成功经验的党的先进分子,联合起来,成立一个以公司+基地+农户+客商为经营模式的果业集团公司作为龙头企业。老百姓在党的指引下,以龙头企业为依托,迅速地营造起一个有利于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平台’,组建一支精干的营销队伍,建立一个强大的销售网络,营造好产品销售的‘平台’,花大力气搞好江州市的荔枝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但是,您能做得通朱国亮的思想工作吗?他会把您放在眼里吗?”
李劲松听了张国梁的话,觉得自己几天来的思考是正确的,更加坚定了心中的计划。他心里想道:朱国亮是个关键人物,当然要想办法,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但张国梁也是一个人才,又是江州人,如果能说服他回到江州市工作,那才是最好不过了。可是,又一想,他张国梁是一个外企的副总,月薪15000元,他能丢下这一切已到手的利益回到江州市工作吗?
李劲松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不把他弄到手又着实可惜。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江州市能够将这样的人才弄到手,将是造福于人民。
怎么办呢?李劲松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即是聘请张国梁担任果业集团公司的名誉董事。
李劲松认为,一个企业能够聘请得到一个政治经济学博士担任名誉董事,这本身就是一种品牌效应,也可以说公司实施品牌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再加上张国梁本身的地位和工作便利,在将来公司的产品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的时候,也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李劲松想到这里,心生一计,不动声色地说:“老同学,中国现在有很多人在国外取得了博士学位,但真正能像中国的原子能研究之父、华罗庚等科学家那样忠心报国的人有多少?”
张国梁是何等乖觉之人,未待李劲松说完,就懂得了他的言外之意:“应该有很多,但也有不少定居国外,为他人服务的,这与当今的用人政策、物质待遇也有一定的关系。”
张国梁说到这里,清了清嗓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战略决策后,人们对人才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人们经过党的培养教育,学习到知识后,第一个想到的是如何报答党的恩情,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实行市场经济后,社会对人才的价值观发生了新的变化,人才的价值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中,越来越显得格外重要。一个部门,一个企业,一间学校,甚至于一个学生,谁拥有技术学识,谁拥有人才,一个杰出的人才,这就意味着名利接踵而来,公司也许因此而财源滚滚。正是在这种市场竞争机制下,不少的国之栋梁,流落海外,流落到外企公司,为他人服务。对于这种现象,人们又能说什么呢?”
“记得有一则新闻,说的是国内有一个县的县长公开亮相辞去职务,到一个中外合资公司去当一名总经理。当时有记者问他,这样的动机是什么?这个县长毫不忌讳地说:‘这是体现人才的价值!证明人才的价值!确切地说,我当县长年薪不到一万伍仟元,现在公司给我的年薪是十万元,外加公司3%的股份。’诚然,作为一个谋求职业的人,这样讲是正确的,但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县长,这样讲就是错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