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夫36计(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驭夫36计(完结)-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戚继光悻悻地走过来,一脸“你有有眼不识金香玉,有好东西也不会吃”的鄙视神态,夹了一筷子菜放在嘴里,而且是一大口。然后如初发现自己这小老公的定力非常强,因为他没有立即被毒死,而是拼命把那口东西吞咽了下去。

“其实还不错的。”他眨眨眼睛,点点头,表示对自己的肯定。接着他静默着……接着他还是静默着……再接着,他以光速冲出了房间,趴在水缸前灌水。

等他羞愧的回来时,如初指着桌上的菜问:“这盘黑乎首的东西是什么?”

“黑椒鱼柳。”

“这个带贝壳的东西呢?”

“烤生蚝。”

“这个白渣子汤。”

“什么白渣子汤!明明是白蛤豆腐汤!”

“那这个蒸的?”

“蛤蜊蒸蛋。”

“这个玩意,我没咬动……”

“香辣虾啦!”

“红的呢?上面有黑条条,像是糊了的葱花。”

“蒜蓉粉丝蒸扇贝!”

“最后最后,这个酸且甜的是?”

“啊,这个你尝出味道啦。太好了,总算有一个成功的了,是糖醋脆皮鱼!”

哦,买糕的。

第四回  别信杂志的话

以后小光再提出要做菜的时候,如初予以制止。

不是她打消男人做家务的积极性,也不是她拒绝老公要侍候她的好意,更不是怕苦、怕累、怕自我牺牲。而是她不能让戚继光再糟蹋东西了。浪费是可耻的,糟蹋东西就是犯罪了。做为一个好老婆,当然不能让自己的老公犯罪。

不过事后她也问过小光,为什么他知道那些食谱呢?

“我有一次回家,偷看了你的笔记。”戚继光有点不好意思,“我看我写些读兵书、带军队的心得,你也写了什么,一时好奇,所以……”

如初一听,当场要求打手板。戚继光一边不情不愿的伸手受罚,一边咕哝着,“如初,现召集我是你丈夫了,你怎么还总把我当学生?”

如初暗笑,因为她是故意这么逗他的。

“这是惩罚你偷看人家的东西。就算是我们已经成亲,但也应当有个人空间,懂不懂?”如初给戚继光灌输现代意识,“再说说,你请教的那个伙头军头领是怎么教你做菜的。”

戚继光支吾了一阵才道,“他说:做菜其实最简单了,就是把各种东西全丢在锅里一起煮,然后放佐料就行。多放盐,这样比较下钣,人也有力气!”

这什么厨子呀!以后得想办法给培训一下。做大锅饭没关系,大锅饭 有大锅饭的好吃法,不能做猪食给人吃,怪不得那些当兵的总想往外跑呢。

“别受他毒害,也别再学做菜了。”如初抚上戚继光的手臂,“给你做饭 ,是我愿意的,每个女人都愿意给自己心爱的人做饭。你只要一心一意爱我就好。不要有别人,不然我就消失到一个你永远也找不到的地方。”

“大年下的,说这个多不吉利。”戚继光捂住如初的嘴,“不过我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所以你永远没有这个机会,我是很有把握的。”

如初听他这么说,心里很甜蜜。

两人共享着这难得的相处时光,因为是正月里,除了戒备比较严,提防有倭寇来袭,小光治军还是很有人情味的,让士兵们轮流放假,和家人们团聚,平时训练出操时间比较短,所以他也有大把时间陪如初。

常言道,小别胜新婚。尤其他和如初还长年两地分居,偶尔才在一起,小光又是很旺盛的年纪。所以两个人成天腻在一起,拥抱、亲吻、艾克斯艾克斯欧欧,特别甜蜜。

虚海和赵三红很有自觉,不来打扰他们,除了晚饭的时候,因为一般这时如初会做好吃的。他们理解如初和小光的感情,可方广 大官兵不了解,只看到他们的主将大人每天围着老婆转,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偶尔去趟富春镇,大包小包的给老婆买东西,还帮着提。有一次没雇到马车,是戚大人亲自把夫人北背回来的。在街上,但凡遇到个女人打招呼,以前还笑眯眯的,说什么官兵一家,说什么新民政策,现在却连头也不敢回,眼儿也不敢飞,似乎生怕被老婆揪着耳朵打一样。

于是乎,如初是母老婆,戚继光怕老婆的传闻更是甚嚣尘上,一传十,十传百,假的也变成真的了。

不过当事人,尤其是男方当事人却不拿这个当回事,反正亲是成给自己的,不是成给别人看的。两人恩恩爱爱就这么平凡又安静的过了一个月,都觉得这日子才是真正的幸福。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寻死觅活,能这么长久相对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可惜,好日子有到头的时候,人生的际遇总是阶段性的,有苦有甜,有分离,也有相聚。转眼一个月过去了,做为戚家长媳的如初,在继美还没有娶妻的情况下,如初只得再度收拾行装行装,预备着回老家。

“可惜,还是没怀上宝宝。”临走时,如初大姨妈造访。她知道自己再一次怀孕未果,一想到要面对两位老人探寻的眼神,真有点不敢回去。

其实,没能受孕也不是她的错呀,她已经很努力了。只是不知为什么,她总有愧疚之心,大概是在大明朝侍久了,受到了这个时代的有感染。她这个年纪,尤其成亲很久了还没有孩子,有可能被婆家厌弃的。

尤其,他们当初的结合面临了这么大的阻力。好不容易,戚家上下开始喜欢她,难道又要因为宝宝的事而关系破裂吗?

“怕什么?我们还年轻。”戚继光也知道如初的压力,把她抱在怀里,柔声安慰道,“再说孩子和父母之间也是缘份,缘份未到,急也无用。而且哦,有句话叫欲速则不达,你越急,越可能没有哦。”

“你真这么想?”如初怀疑地望着戚继光。他是封建社会的男人,所谓不孝有三,无的为大。他不可能不急于要孩子的。只不过他太爱她,不肯让她难过罢了。

“我真这么想。”戚继光很认真的点头,“而且我们从来没认真讨论过孩子的事,其实我倒不愿意你现在就生孩子。为了大明的海防,为了荡平倭寇,我暂不能回家。你一个人挑这么重个担子,一个老小都要照应,如果再有了身孕,谁来照顾你?”

他说得真挚,如初感动了。

“对不起,小光,不是为了了身孕的事。而是……”她眼睛湿润了,“就算我最后真的不能生孩子,我也不会允许你纳妾。小光,不是我小气,不是我妒忌,而是我不能容忍有东西玷污我们的感情,受不了有第三个人插在我们中间。那样,我宁愿离开,永远记得你的好处。也胜于我们彼此折磨,最后彼此憎恨。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人,遇上你,爱上你,并且能相守是多不容易的事呀。”

她这样说,戚继光更紧的把她抱在怀里。

“如初,不要离开。答应我,不管发生什么事,你也要跟我说清楚,不能自己偷偷跑掉。”他忽然有点不安,恨不能把如初留在身边,可惜他不能。

“如果事情真到了最坏的地步,就是我们一直不能生,我相信那是我戚继光命中无子,完全不是你的原因。如果非要我在你和孩子之间做选择,你记着,我的答案永远中有一个……我要你!”

带着小光这句窝心的话,三天后,如初平静地离开了海防卫,不断调节着心理,告诉自己,将来一定可以生宝宝的。

第五回  开点心铺

一回到家,还没坐稳,戚夫人就来和如初商量重要的事情了,完全不提她怀孕的事。

她虽然累,但还是挺开心的,因为这意味着戚夫人真正拿她当自家媳妇了,而且还是婆婆主心骨的那种。看来,在继美惹了官非这件事上,她的表现充分得到了戚夫人的肯定和信任。

“什么事啊,母亲,这么神神秘秘的?”如初看到戚夫人那正经的样子,感觉有些好笑。

“唉,就是继美的婚事呀。”戚夫人道,“年前那事,倒给了我个提示,继美年纪不小了,虽然想结亲的人不少,可因为一直没有合意的,就给耽搁下了。后来我想,咱们也不能等呀,主动寻寻才是,于是叫了几个媒人来。这些日子你不在家,我叫如意帮着我,把各家小姐的情况排了一排,选出了三个。现在你快帮我挑燃起,看哪个最好,干脆下了定吧。哦,对,提前让继美也看看。”

吸取了大儿子娶妻的教训,现在戚夫人思想开放了许多,懂得成亲这种事也要让儿子中意,这婚事才能办得顺顺当当的。

如初拿过戚夫人递过来的、类似于帐册的东西,打开一看,见如意写得十分整齐明白,从人家小姐的家世、年纪、传说中相貌有、性格、喜好、特长写得一清二楚,可见对这个二嫂的人选是用了心的。

不过她看来看去,只觉得三位姑娘条件相当,说不清哪个更好些。

“既然都是咱们附近镇的姑娘,知根知底的,想必都挺不错的。不如,让继美来选?毕竟他自己才清楚自己心里到底喜欢什么性格的姑娘。是活泼的?是端庄的?还是小鸟依人的?让他自己决定好不好呢?”如初看来看去,也没选出个所以然来。

这人吧,不相处就不能互相了解,可这时代是不允许这样的。那如果从性格上入手,应该是最科学的选择了。毕竟,古代极少能离婚,要过一辈子的,还是性格和谐比较容易幸福。

戚夫人一想也对。这三个姑娘个个令她满意,那不如让继美自己来决定。而她因为如初的到来,最近心境开朗了不少,再不端着稳重严肃的架子,这时候心里着急,拉着如初直接去找继美了。

自打听说给自己找媳妇,继美就表现得十分害羞,这时候当着嫂子的面,更是不知所措,红着脸不肯选,只说,“一切但凭母亲做主。”

他那扭捏可爱的样子逗得如初直笑,只觉得这小叔超级可爱,便逗他道,“老婆是要放在你自己的屋子里的,哪能自己不拿主意?回头你一看,哟,这个我不喜欢,那怎么办?难道退回去重娶?来嘛来嘛,选选看。要不,告诉嫂子你喜欢过哪家姑娘,嫂子对就知道挑哪个了。”

戚继美脸色更红,要不是因为在古代,礼教不允许,如初恨不得捏捏他的小脸。此时她也只是举着册子,硬让小叔看。最后继美被缠得没法儿,只得略看了下说,“就这个吧。”

“原来是徐家姑娘。”戚夫人看了一眼道,“不错,这是位书香门第家的小姐,家境也殷实,在她娘胎家的镇上还是小有名气的才女。那……就是她吧。回头我找媒人去说合,倘若没什么问题,就订了亲,然后三书六礼的,争取今年秋天就娶进家门。”

如初点点头,心里却感到略不安。这个徐姑娘的特长爱好是诗词歌赋、性格是文静娴雅,这让如初有些放不下心,感觉并不如那个活泼能干的好。她不是封建,但娶老婆嘛,既然开始时没有爱情的基础,是老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然还是找个心地善良、能操持家务、想一心一意跟继美过日子的人好。才华一类,毕竟是末节。

不过她转念又想,也许人家是个能持家、性格外柔内刚的才女呢?毕竟古代和现代不同,古代女子从小就被父母进行了持家的教育,嫁人后也是决心好好维护这个家的,在这点上,比现代女人强多了。

亲事订了,接下来就是日常忙碌的生活。

除了女学外,如初开始琢磨着新的赚钱大计。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做食品业风险比较小,毕竟食物是消耗品,就算是没人买,至少自家人还可吃一点,减少损失。

至于说做什么……

如初的厨艺是相当不错的,开馆子当然赚得多,但那样会太忙了,没时间照顾家,再说投资大,回本慢,戚夫人也不会同意她抛头露面。那么,就不如开个点心铺子。

做这种生意的话,完全可以用流水线作业,雇上十几十十个有做面食基础的已婚女子(基本上本地的已婚女子都会做面食),要干净老实的,稍微进行一下培训,然后把各式点心的各道工序分开,实行流水线生产制,配方自己掌握着,这样即可保证秘方不外泄,还能更早培养出熟练工,提高生产效率。

想好后,她跟戚夫人商量了一下,由八重出头,在镇上租了间铺面,开了个糕点铺子,起名为至孝堂。这样一来和如初娘家的庆善号相衬,二来表示要孝敬老人,结果哄得戚老太太和戚夫夫人都很开心。

之前如初做过点心给两位老人家吃,不过那时是在戚家反对如初嫁给小光的时候,每回做好点心送过来,两位老人家都不肯收,最后只能以老太太的名义赏给乞丐们了,这次是两位老人头回吃如初亲手做的新鲜花样,结果是赞不绝口。

“这是第一批要做的点心名单,母亲过目一下,也念给老太太听嘛。”如初让继美帮着做了好多三寸大的竹牌,上 面以继美挺秀的字写上各色点心名字,挂在店里锋面的墙上,还让如意带着红羽、羽羽乡了不少类似于餐巾类的魄方布,蒙在点心上好看的。

现在,她把点心的种类抄了一份,交长辈们看看。

其实这些点心都是这个时代少有的中式点心和部分西式点心。而因为奶油等等东西不常见,只有从偶尔路过的胡商处买,或者叫小光和赵三红托人从外地进些。所以原料不多,如初决定走精品路线,西式糕点做得精致,价钱也非常高,镇上只有几家富户吃得起。

第六回  不懂事的

蜜枣松糕、脆皮马蹄糕,翡翠凉果、荷花酥、云豆卷、高桥松饼、排骨年糕、千层酥、东坡饼……

如初把所知道的所有糕点名子全写在了纸上,其实并不会做这么多,但约有二十来种,怎么也够支撑一间小铺子了,何况她还有西点,蛋糕、布丁、饼干、蛋卷等等。她还打算当天天气暖和些,就在铺子内开设个小角落,搭上纱棚,做些应季的水果甜蜜吃。反正甜食是女孩子和小孩子的最爱嘛,到时候就算是吸引客人的新招数也好。

就这着,糕点铺子风风火火地办了起来,戚府老宅每天都弥漫着甜香,全府的人也都心情愉快。就算忙碌,也都不觉得累。而且,如初做这些生意,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好多穷苦人家的女人也能赔钱养家了,不仅在在婆家扬眉吐气,自信心也提升了很多。自然,戚家的声望也提升不少。

最重要的是,糕点铺子的生意好得不得了,这种新鲜的点心花样大受欢迎,所以戚家很快就在附近几个大镇开了分号,最后在济宁州也租了店面。

但这样一来,就又要扩大招工,戚府也更忙乱了。于是如初把戚府附近的一间空宅租了下来,做为点心加工场,还雇了专门人来进行运输。而生意好,她便忙得不可开交,结果戚夫人主动说是不是找个管家来帮忙,于是如初叫来了杨喜。

胡老爷全部生意挪到济宁州后,家人们自然也跟来,再说杨吉也算是陪嫁过来的,只是一直没进戚府罢了,如今至孝堂生意繁忙,他被派为总掌柜,可有事情做了,自然极为卖力,因为终于可以发挥才能了。

生意好,银子自然就流水价赚进来。到这个时候,戚夫人已经不觉得用的是胡家的钱了,因为她觉得如初是戚家的媳妇,就是戚家人。

而当夫人不介意这些,戚家的日子就过得好起来,不仅添了不少丫鬟仆人,修缮了祖宅,老太太和夫人的生活也从清苦变得悠闲了,尽管他们一年老似一年,但精神似乎比以前好些。

而如初,当生意上了轨道后,也终于可以歇歇了。每天查查帐,隔几天巡视下铺子,在家学学绣花(虽然根本没有进展),偶尔睡个懒觉,算是稍微安逸了一些。算不得过上了少奶奶的日子了吧,至少不用为生活奔忙了,也可以时常借着巡查济宁州分号的机会去看望老爹胡大海。

胡大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