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第一秘-李真盛衰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河北第一秘-李真盛衰记-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不觉中一学期转眼即逝,为了迎接考试,李真尽可能挤出时间来温习功课,并在晚上定时到成青的宿舍里请教,而曾老师也每每有求必应,十分尽心。 
这天晚上,刚下晚自习的李真洗了澡后,又来到成青的宿舍,因为他刚刚在晚自习中遇到了一道难题,想尽快找到答案。像往常一样他毫无戒备地出现在成青的单人宿舍。来宿舍补课的李真和她一起欣赏古典音乐,并听她讲学习之道,李真渐受到成青的影响,喜欢上听音乐…… 
人静时,经过成青的悉心教导,李真终于解开了道道难题。就在他打算告辞时,突然发现曾老师的眼中流露出一丝不易为人察觉的兴奋,李真忙起身向门外走去,快到门口时,突然一双温柔的手紧紧握住他的双手。为了爱情,为了梦想中的浪漫幸福的日子,李真就这样将自己的童男献给了自己所暗恋的老师。   
师生恋有了〃爱〃的结晶   
时光在平静中迅速流逝。而那不知为世人所接受的师生恋,也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日渐升温。李真和成青就这样在热恋中,一晃就过去了几个月。 
1977年夏天,当成青怀着美好的愿望准备给学生期末考试出卷时,〃爱情〃的种子却已经在她身上悄悄孕育。她时常有恶心呕吐,动不动就耍性子。这一异常情况,很快就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她到医院一检查,才被告知是怀孕了。 
当李真听到这消息,先是一阵惊慌,接着是又羞又愧,自己还是个学生就给老师怀上了孩子,这事要是传出去多丢人。为这事,这学期期末考试他考砸了。随后,成青在一家郊县医院里要做人工流产,医生检查后认为,不能做,一是因为再做人工流产,很可能将失去生育能力;二是来医院太晚了,孩子已经很大了,只好回去待产,青不久便生下了一个女孩儿,他俩都无力养活这个孩子,便将孩子送给当地一个农民抚养。对此,他们家里人都一无所知。 
成青始终将自己的学生李真当作自己捕获的爱的人质,猛然惊醒的李真决定离开成青,并接受曾向自己示爱的女孩――紫君的爱。 
1977年冬天,国家改革了高考招生制度,时年29岁的成青顶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参加了高考,她外语考了满分,又以优异的成绩被京都大学录取。她终于领取了重回北京的证书。 
成青走了,她给学生李真留下一张字条, 
真: 
我重回北京要远走高飞了,你年龄尚小,好好学习,祝你进步,我俩后会有期。您的老师――成青1978年3月8日。 
为此,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师生恋,在人们看来似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此后的几年里,李真都没有成青的半点消息,这时的李真,感到面子丢尽,心灰意冷,他将全部精力投身到学习中去,一直到他考上了大学,在大学里又有了新的女朋友,他的心情才调整了过来。 
1990年后李真进入了河北省政府,成青老师和他又联系了起来,1994年李真在河北省委当第一秘书时,成青通过李真的关系将丛福奎从黑龙江调到河北省当副省长。她一直想寻找回和丛福奎、李真的那段恋情,并和他们相伴一生,但都难以实现。没和丛福奎、李真结婚成了成青今生一个未了缘。 
无言的结局 
据传说李真和成青的女儿现己长大成人,1999年考入北京某著名大学机电系学习,实现了李真未了的夙愿。李真后来在北京购得一套100平米住宅,送给了旧情人成青。成青后来在美国留学6年以后取得博士学位,返回香港工作,成为一家公司的老板,她听说丛福奎分居、李真离婚后,自己也离了婚,曾想和丛福奎、李真结婚,破镜重圆,因故未能如愿,至今一直在北京、香港住单身。 
丛福奎还曾经给成青写了一首诗:我的思念/跟着你的身影/永远不会消隐/即使在路上/陪伴的只是一盏青灯/我也不会放弃前往/我还是我李真/没有恳求/没有奢望恩赐/只因我相信/在云霞升起的地方/你会在那个蓝天等我。   
〃丛福奎的常务副省长,也是我给跑来的〃   
李真经过北京完成了最快的辗转石家庄之行。1989年,李真调入了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任办公室一般干部。一年多以后,他又一跃而成为河北省副省长的秘书,半年后升任副处级秘书。1992年6月,他又改任省长秘书。1992年12月转任省委书记的秘书,由此他成了河北第一秘书。 
1995年9月,河北省前常务副省长因年龄问题到了规定上限,即将退休。就谁当河北常务 
副省长,当时有三派意见正面交锋:即将退休的某领导推荐的是一位副书记接任;上级欲派一个北京的干部到河北任职;另一种意见则是由副省长转任常务副省长。当时三种力量角逐,各有各的理儿,相持不下。当时丛福奎任河北省一般的副省长,他自己去跑常务副省长一职,不便于操作,他便通过其情人成青联系到了李真,成青凭着自己和李真师生情人的特殊关系,再次找到李真请求给以帮助,李真为了在政治上寻求新的同盟军,便再次跑部进京活动起来,他不遗余力地去疏通各种关系,李真同样用他的北京资源,开始对北京的投资不遗余力。以达到自己老师的朋友当上常务副省长的目的。李真这时常住在京城,他推荐程的理由是:丛福奎是从基层提拔起来的干部,在黑龙江省曾任制酒厂技术员、书记、厂长等;在鸡西他任市委书记时,搞经济改革在全省引起了轰动;他1995年5月调到河北后又在河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成绩斐然…… 结果事件的发展倾向了丛,丛福奎转任常务副省长。 
李真事后曾经对别人讲:丛福奎当上河北常务副省长,是我给跑来的。 
少年得志的河北第一秘李真,在北京给丛跑成常务副省长后,他在北京即兴作诗一首:小别六年故地游,在京一年时光浮心头,忆昔当年漂流初戏水,今日官场任我溜…… 
他在石家庄也作打油诗一首: 
来省已五年,有苦也有甜,我像过河卒,只有永向前。 
丛借用了李真这座桥完成了从黑龙江省副省长到河北省常务副省长最灵巧的战略转移,而且在职务上由副省长变成了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虽然都是副省级但他却握有实权,相当于又进了一步,他成为河北省政府的第二号人物,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位子仅次于省长。   
李真的女友杨君是某将军的女儿吗?   
据李真说:他的女友杨君是某军区首长杨司令的女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她的父母都被关进了监狱,她被送给了别人抚养,父母出狱后一直没找到她,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找到了自己的女儿。当时她是和李真完婚,还是回京城去投奔父母,另外寻觅他人?何去何从?她也犯了难。 
李真家人认为,你俩感情深厚,应该结合。他们认为找杨君这样的家庭,是高攀了,是 
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对象,一定要李真和她订婚。李真觉得说得对,于是提出要和杨君订婚。 
杨君个人认为,自己回北京去找父母不合适,因为我的工作及男友都在张家口,应暂时先在张家口和李真发展。 
而父母却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张家口太落后、太贫穷了,绝对不能留在那里,而且你在那里已经没有什么前途了,回北京是最佳的选择,况且养父母已经去世了,那边家里也没什么人了,我们的年龄也都大了,需要有人照顾,若在张家口成家,孩子将来的户口、上学等都是问题,那麻烦事就多了。让她先回北京,在北京已经给你介绍好了对象,单等你来看,要在北京成家。〃因此父母坚决不同意了女儿的选择,杨君只能听从父命,于是她很快就调回了北京,临别前她给李真的留言是:一个月内我给你回信,如果不回信,我就已经成家了,你就不要再等我了。可这一走杨君便遥无音信…… 
李真等了三个月后获悉:杨君已经在北京嫁人了,随后全家又迁到了上海。他完全失望了…… 
山穷水尽的李真,这时也只有在张家口另找他人了,经人介绍,他迅速地和市直机关托儿所的杨荔认识并订婚了,杨荔人长得漂亮是李真最满意的,而此时的杨荔是机关托儿所的临时工,还没有转正,在李真看来只要人长得漂亮正式工临时工都无所谓。   
李真在北京曾有贵人相救吗?   
1988年春天,李真每天上午到301医院高干病区去陪杨书记住院,下午回到省驻京办学习,这样的日了过了一个多月。 
一天,李真瞅准时机,终于开口向杨伯伯说了自己的苦衷:想调换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环境。杨书记虽然离开了领导岗位,但在北京还是有不少枪林弹雨里闯荡过的老战友,他说:〃我想来想去有三个地方可以送你去,第一,你到一位军界高级将领家里去当生活秘书,这个 
地点在北京,其实每天就是买买菜、打扫打扫卫生,照顾好老将军的生活,人算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第二,正好在解放军总医院高干病房有一位河北省的领导在住院,我认为可以通过他,调你去河北省委、省政府工作;第三,到日本去留学。你看到哪儿好,你自己可以选挑。这里是上中下三策,你进北京工作的条件还不太成熟,出国留学机会错过了,去省会石家庄工作应该是上策。〃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李真执意要留在北京,打算先试试再说,他便到了那位老将军的家中,刚来时李真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神秘和好奇,但日子一久他就感到了这种生活的枯燥无味。他敏感地意识到,在这位老将军的家里,他虽有优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但在仕途上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因此,他萌生了离开此地的想法。三个多月后,他便找了个借口,离开了这位老将军。不过,在这段短暂的工作中,李真颇有心计地结识了许多在职的党政军界高级领导干部以及他们的子女和秘书,虽然自己的职位低卑,但他谦虚有礼,给这些同龄人以及领导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为他今后在北京和河北政界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真又找到杨伯伯,说:我不适合在老将军家里工作,我想到河北省政府去工作。请帮助把我推荐去。于是杨通过在北京同住301医院高级干部的联络,将李真推荐给河北省政府的一位省长,而且河北省政府同意接收他。不久,李真从张家口调往石家庄,最初确定的位置是省政府办公厅的秘书。 
李真再回到张家口后,开始办理从张家口调往石家庄的工作手续。 
飘泊北京,真切地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一变化给当时熟悉李真的同事印象之深,至今历历在目。李真的北京〃资源〃在传说中级别之高,即使现在当事人叙述起来仍然神秘重重。比较确凿的引路人,是高干〃杨伯伯〃即杨书记,还有一个级别很高的副总理级干部。 
李真即将告别张家口这座塞外山城,从1962年到1988年他在这里整整生活了二十五年,在这里他出生、求学、实习、工作、入党受阻、调进机关、又在这里被清出机关、交友、初恋、失恋、又恋爱、订婚、同居,结婚……抚今追昔,他感慨万千,即兴作诗一首: 
离别了张家口 
清水河呀弯又长,张家口是个好地方,三面环山一面敞,战略要地美名扬。 
满天乌云没太阳,寒风习习打身上,两眼遥望我故乡,爱恨交加我好悲伤。 
背井离乡我泪汪汪,从今工作难回张,自古人生多离别,单骑去闯石家庄。 
贞洁的月亮吸海洋,热烈的希望引心房,贵人相助我解放,从政之路多宽广。   
李真为何离了婚?后找的情妇是谁?   
杨君在张家口市与李真结了婚,她小李真3岁,李真迷信〃妻小三,做高官〃。调往石家庄后,她先进了省政府某机关工作,随后,为了从长计议,李真找到曾受自己恩惠的河北大野集团公司总经理卢鹰,让杨君任总经理助理建立一政一商家庭机制。 
1996年,卢鹰开发的石家庄南三条工程主体完工后,尚缺后期装修资金,李真介绍卢鹰认识了省农业银行的人,帮卢鹰从省农行贷款1500万元。后又介绍石家庄国棉二厂为大野集 
团担保,使卢鹰向中国银行成功贷款1000万元。卢鹰也投桃报李,为杨君办理了赴新加坡移民的手续。此后,卢鹰还给了李真约10万元人民币和一张1.8万元的信用卡。李真把通过批特供烟和收建筑工程回扣的360多万元都存在了妻子新加坡的银行帐户上。 
李真成为第一秘、国税局长,一些达官显贵纷纷向他靠拢,本性风流的李真如鱼得水。他的初恋情人、此时已是某市的政法处长的黎君也同他恢复了情人关系,他俩每天住在国税局宾馆阳光大厦里,夜夜尽欢。 
对李真在外面找女人、恢复情人关系,杨君十分不满,她早已厌倦了和李真的这种生活,一年后,就在李真最风光的时候,妻子终于决定离开他。李真恼羞成怒,声称要报复。杨君丢下一句话:〃假如你敢加害于我未来的丈夫的话,我手中的材料足以把你送上法庭。〃李真唯一报复前妻杨君的办法是:将她的未婚夫也行政降了一级,即由省委办公厅的科级干部降至一般干部。离婚后孩子判给李真抚养,李真和孩子及其母亲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 
单身了的李真更加如鱼得水地和情人约会尽欢。李真利用职权支持黎君在京津、河北经商,自己从中牟利,重新建立起了一政一商的机制,其中有一次就取得好处费50多万元,他把钱存到香港渣打银行。李真通过他人为黎君在北京低压电器厂附近购买了一套价值百万的公寓住房,供自己到京时与他同居生活用。 
在和情人黎君住进北京新房之夜,黎君发现李真身上的护身符,她对李真撒娇说:〃将你的护身符送给我〃。李真恋恋不舍地将陪伴自己走过了三十多年的护身符送给了她,以求得护身符能给他俩的经商带来好运。 
说来也怪,从此,李真的处境开始每况愈下,直到被抓。而黎君却春风得意,经商频频得手……在李真因涉嫌重大经济犯罪被抓捕后,她却顺利逃脱,没有受到追究,是护身符保佑了她。 
1998年春天,石家庄市委即将换届,当时石家庄市的某领导想要升任市委书记,便让秘书钟某帮忙找李真活动活动。事也凑巧,钟某每次去李真办公室或家里时,李都不在,都是黎君接待他,他俩一见钟情。一来二往,他们便避开李真约起会来。一天晚上,李真在家接到一个男子的电话,找黎君的,黎君接电话后,便说有事出去了。李真立即觉察到,黎君可能有外遇了。他立即查询了黎君寻呼机近一个月的信息,发现近来有个人频繁呼她,两人频频幽会。气急败坏的李真精心设了一个圈套,等他俩上钩。 
一天,李真告诉黎君,省委组织部决定选送他去中央学校学习,有三个月时间,没有特殊大事我不回来。这下可把黎君高兴坏了,她立即将这一消息转告钟某,请他今天晚上到她这儿来约会…… 
李真根本就没有离开石家庄,而是住在了省委招待处,每天监视她俩的活动。第四天,晚上11点,李真突然回家,一举将她俩抓获。李真将钟某的行政降了两级,即由石家庄市委办公厅的处长降至科级,后来又清理出市委机关,调到郊县去工作。 
话说转眼到了1998年12月底,石家庄市委领导班子换届在即,某领导见托秘书找李真也〃没什么动静〃,心急如焚,便又托人将礼送给李真,这次李真拒绝了。答复是,某领导不能在省会升任书记,市委领导也当不成了。他将退到市人大或政协去工作。张二辰将出任市长。李真对某领导秘书钟某与黎君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