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第一秘-李真盛衰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河北第一秘-李真盛衰记-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突然打破原来的顺序,宣布拍卖李真手印。拍卖价在312号和313号的互相叫板中从6400元迅速升至7。1万元,女伴见乔女士还没来,急得满脸是汗。她快步冲进洗手间,拉着乔女士一路小跑进来,此时,拍卖价已升至7。7万。 
〃7万7一次,7万7两次…〃正当拍卖师正准备举槌时,乔女士举起了竞买证。12:10,在经过多次轮竞后,乔女士以16。5万元获得成功。在和爱人李书海通过电话后,乔女士在协议书上签下了李书海的名字。 
当天,李书海还以令人瞠目结舌的价格买下了六七幅字画。10:00,起价2000元的牵牛双鞭图被抬到了5800元,刚迈进会场的李书海就举起了竞买证,拍卖师纳闷地问:〃也没问问是什么,怎么就举牌了?〃〃他是瞎闹,家里像这样的字画他买了一大堆,其实他自己一点都不懂,有时朋友看了,喜欢就拿走了。〃乔女士埋怨说。乔女士说:〃当天拍卖的字画中,绝大多数都是赝品。尽管如此,在当天的竞买中,大多数字画还是以高出起拍价许多的价码被人拍走了。〃 
金印拍卖曾创造5个之最   
李真案牵出众多贪官涉及2名省部级干部、8名厅级局干部(附名单)(3)   
拍卖会当天上午11时50分,拍卖师左然没按拍品顺序号拍卖,而是把449号拍品李真金手章提前拍卖。当拍卖师喊出这个众人关注的拍卖物品时,全场一片掌声。 
大约拇指高的李真纯金手章酷似封建社会的皇帝玉玺,上面是一个雕刻精美的狮子踩绣球造型,下面正方形的印底刻有〃李真之印〃四个隶书字样。据介绍,这个手章李真还没来得及用就落马了,手章总重100。05克。女拍卖师简单介绍了李真金印后说〃起拍价6400元〃,下 
面一阵骚动,细心的人会想起在展示期间金印的起拍价是8000元。随着竞拍师说出6400元的起拍价后,〃8000元!〃第一个竞拍者就迫不及待地喊出了竞价,牌号纷纷举起。叫价很快达到了7万元。此时,会场上所有目光都集中在312号和313号竞买者身上,叫价7万5的312号还曾被媒体一度认为势在必得而围住,闪光灯一直在他的脸前闪动。现场秩序一片混乱,拍卖师被迫暂停拍卖。 
正当312号与113号独斗正酣,叫价已飚升至7万7千元时,战团中突然杀入一位坐在竞拍席最后面的中年女士。她身穿一袭黑衣,面色镇定自若,将手中的002号号牌轻轻一举,将价格叫至7万8千元。此后,叫价你追我赶,价格很快突破10万元。313号竞买者首先退出。剩下的就是312号与002号一男一女两个竞拍,竞争也进入白热化。价位很快攀升过15万元大关。此时,只要002号一出价,312号立即跟进,而002号则显得非常沉稳,总是等到拍卖师连续询问两声后再出价。 
当312号竞买人出价16。2万元后,002号竞买人在最后关头又出价16。5万元。此时,312号竞买人还想加价,被同来的一位女士抓住了手。终于,李真金印以16。5万元的天价成交。 
两名中年女子兴奋地惊叫了一声,并随即拥抱在一起。〃只要不超过20万元,我们肯定是要拿走的。〃其中一名黑衣女士说,〃我们为的是让大家记住李真这个人!〃她坚决否认同李真有任何关系,并认为这个金手章绝对值这个〃天价〃。至于其他情况,包括个人的身份,她们拒绝透露。 
李真金印拍卖,创造了全场的5个之最:成交价最高,达16。5万元;竞争最激烈,经过了近百回合的连续叫价;成交价和起拍价之比最大,高达25。8倍;竞买持续时间最长,总共历时约30分钟;买家最神秘,002号竞买人只竞买这一件物品,成功竞得后,没再出手。 
· 链接 
〃四大拍品〃抢人眼球 
在李真涉案物品拍卖会上,含金量最高的〃四大拍品〃特别抢人眼球。 
一是两套1998年出版的《世界伟人邓小平金版画册》,起拍价合计100万元,几乎占去600多件涉案物品总价值的一半,是起拍价最高的物品。每套皆由红木盒包装,羊皮封面,为大16开本,共有含金量为〃9999〃的金箔62张,总重100克。 
二是一个具有〃李真特色〃的物品…金手印。这个金手印酷似封建社会的皇帝玉玺,上面是一个雕刻精美的狮子踩绣球造型,下面正方形的印底刻有〃李真之印〃四个隶书字样。据介绍,手印总重量100多克,含金量未定。 
三是一大一小两尊金佛。其中,〃大佛〃重达160多克,含金量很高,起拍价为25664元,〃小佛〃的起拍价则为1800元。 
四是一个〃百子献寿〃翡翠摆件,起拍价高达19万元。该翡翠摆件上除了6个儿童和寿桃外,还有100个葡萄和石榴。 
四件物品吸引众人眼球 
在李真涉案物品拍卖会展览现场记者看到,竞拍价最高、标价100万元的《世界伟人邓小平金版画册》、李真的金手章、金如来佛和夜光杯等物品备受关注,许多前来参观的市民点名问这几样物品放在哪里,想要重点看看。 
一位长期关注李真案进展的记者也专程从北京赶来参观涉案赃物展览。据他说,在展出的619件赃物中,夜光杯、金如来佛、恐龙蛋化石和金手章李真最为钟爱,他在狱中时还对夜光杯和金佛念念不忘。   
李真的高干义父和父亲各是何许人也?他们的级别如何?(1)   
李真对外的宣称是,自己出生在一个红色家庭,是某高干的〃养子〃,那么,李真的家庭背景究竟如何?他究竟有怎样的政治家底呢? 
李真的父亲叫李夫,1938年,十六岁的李夫就背着家人,冒着生命危险投奔延安参加革命,属于〃延安的抗日军政干部〃,进入了鲁迅艺术学院主修文艺专业。在学校他是文艺骨干,颇得同班女同学兰平的欣赏,二人很快坠入爱河。后来,兰平被中央一位首长看中,李夫 
只能忍痛割爱,含泪送别情人。 
1942年7月,李夫从鲁迅艺术学院毕业,被下放到离延安一百多公里外的一个连队去锻炼。抗战胜利,中央调用大批干部赶赴东北,和国民党抢夺东北地盘,李夫也在其中,与中央新闻单位一起赶往东北解放区。 
大队行军到张家口,东北形势有变化,解放军已经退出沈阳,中共东北局也由沈阳转至吉林省的梅河口。军区负责人要求大队先留下来,看看情况再说,同时帮他们开展工作。于是,李夫便留在了张家口政府工作。在那里,认识了杨舒。 
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按家庭出身应该属于富农。那时她年仅十七岁,正是一个少女最美好的年华。她是张家口某联大的学生,由于政府急需要一批干部,她便作为志愿者也积极参加到政府建设工作中来。她的出现一下吸引了李夫的注意,并频频向她发动攻势,两人逐渐开始了交往。 
这样大概工作了几个月,中央又来电催促大队继续前进。但张家口方面坚持要求留下几个人,实在拗不过,便把李夫等几位同志留了下来。这样安排正合李夫的心愿。而他的战友们则随大队其他同志离开了张家口,后来参加了东北解放战争。解放后,他们有的留在了东北,有的南下,一大批干部成为国家中、高级干部。 
李夫留在张家口一干就是几十年,从科员、副科长、科长再到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局长;历经了:恋爱、结婚、生子;经过了文革的冲击,直到离休、去世,从一般科员一直干到正处级干部,副地级待遇。到东北和南下的战友们认为:他是为了爱情留在了张家口这个中小城市,所以,升迁受到了限制。九十年代初李夫离休时,职位是张家口市物资局局长(正处级),享受副地级待遇(行政15级,享受行政14级的医疗待遇),在张家口,算得上中上等家庭。 
李夫在仕途上虽然没有大的升迁,但与他一起战斗过的战友,如被李真叫作〃杨伯伯〃,在儿子李真的政治生涯中,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真的义父是东北的某省委书记杨伯伯 
1986年,各地纷纷兴起修志热,张家口市也向曾经在张家口战斗工作过的党政军各界名人发出邀请,请他们重游故地,帮助修市志、出党史志。 
时张家口修市志,追溯并寻找1945年张家口解放时的历史人物,而当时任张家口市市长的〃杨书记〃是在世的最重要人物之一。 
书记1935年参军,抗战开始后他先在平西抗日支队打游击,任平西某抗日支队副政委兼涿鹿联合县委书记,1945年抗日胜利后到张家口当市长,1946年进军东北,到某部队第338旅当首长,1947年当纵队副政委,1948年南下当军政委,1951年到朝鲜参加抗美援朝,1955年回国后转业到地方,曾任东北某省委书记处书记,是国家的高级干部。 
张家口解放战役时,杨书记曾率部浴血奋战在这片深山热土上。李真的父亲作为杨书记的部下曾和他同生死共患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中国成立后,杨书记根据中央的委派,奉命调往东北某省任省级领导职务,后来做到了东北某省委书记位置。张家口市派人前往东北请回了〃杨书记〃,由于李父与杨曾经的战友同事之谊,在迎请的队伍中,有当时在张家口市计经委工作的普通干部李真。 
对张家口而言,〃杨伯伯〃虽然是外省领导,但级别之高也是显赫的。到了张家口,杨书记被安排在市委招待处下塌。但是颇有心计的李真,对杨书记说:市委招待处条件太差,靠着清水河过于潮湿,在市中心噪声太大而且污染严重,在那里住对您的身体不利,我已把你安排到张家口六十五军宾馆住宿,那里背靠大山,面向清水河,环境优雅,风景如画,而且那儿有你的老战友,服务也很到位,条件在张家口是最好的。杨书记同意了李真的意见,搬到了张家口六十五军宾馆。一住进宾馆,李真便将杨书记给控制了起来,除了宾馆的服务员外,任何人不得靠近杨书记住的贵宾楼,想见杨书记都得经过李真同意,否则甭想和杨会面。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与杨书记打交道,突然发现必须经过李真这道手续,而且还不那么好打交道,这让不少人心里感到不痛快,却为李真笼上了一道神秘的政治光环。 
这时杨重返张家口,老战友重逢,心情激动,自然不能言语。由于水土不服,再加上杨书记来的时候受了伤寒,第三天杨书记便惑到身体不适,拉起肚子。这下可把李真高兴坏了:终于有了献殷勤的机会。李真陪着杨书记又是进医院,又是给送饭,鞍前马后地提供服务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经过两天的疗养,杨书记病很快好了起来,即将回东北去。 
见杨书记就要走了,又心生一计,他一下子跪在了杨书记床前,哭着说:〃杨伯伯,您是我父亲的老战友,来张家口这一段时间,我一直把你当作自己的父亲看待,您就要走了,我今天要认您做我的爸爸,您要是不答应,我今天就不起来了。〃杨书记赶忙上前扶李真,劝道:〃我和你父亲是战友不假,我俩有战友之谊,但是你和我是同志的关系,咱们革命队伍里不能以父子相称,这不合规矩。〃可是李真就是不起来,杨书记拿他没办法,只好哄着李真说:〃我和你父亲商量一下,如果他同意了,我就收下你这个干儿子,也未尝不可。〃听完,李真站起来,抹干净脸上的眼泪和鼻涕,高兴地笑开了。李真的父亲当然同意将李真托付给杨书记,从此,李真就正式认杨书记做干爸爸,这一层关系对后来李真的晋升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尔后在李真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真的高干义父和父亲各是何许人也?他们的级别如何?(2)   
杨书记对这个干儿子是极为当真的……一次,杨书记到北京去看自己老战友…某副总理的时候,特别带上了李真。在这位中央高干领导的家中时,杨书记这么介绍李真:〃我带了一个小子,这小子很听话。〃而李真也就真的喊杨书记为〃爸爸〃了。   
丛福奎的升迁曾借用了李真和义父杨书记这座桥   
丛福奎的政治靠山―――杨伯伯、李真、成青杨伯伯――东北某省委书记杨普奎的父亲曾当过杨普书记的勤务兵,而杨普书记又是李真父亲的老领导、老战友、李真的义父,真是无巧不成书。 
福奎有了杨书记这层关系,在东北的黑龙江省得到格外关照,1983年以后他平步青云步步高升,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从一个县酒厂的技术员,1990年一直升到哈尔滨市委书记,直到1995年当上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丛父的老领导在他的升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书记是李真的义父,丛福奎过去的女朋友成青又是李真中学时代的老师、情人,丛福奎自己认为他在黑龙江省任职时间太久了,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为了在仕途上有更大的升迁,为了靠近京城离自己过去的女友近些,他想到了要离开黑龙江,于是他通过杨书记和自己的女友成青联系到了李真,李真通过自己服务的领导程维高书记的默许,又利用了自己在北京的上层关系,把成青老师和义父杨书记托办的这件事给跑成了。   
李真的师生情教室别恋:男生爱上年轻班主任   
1976年秋,年仅15岁的李真在张家口郊区某中学读书,来自市区的俊朗少年、15岁的李真与其他同龄人一样,处于青春性萌动期,这一年新学期伊始,李真所在的班级调来一个年轻女英语老师兼班主任,是从东北牡丹江地区来的,刚27岁,叫成青,她长得亭亭玉立,发育丰满,潇洒风雅,是那种容易让男孩动心的女人,可美中不足的是,那时成绩优异的李真性格内向,平时不太爱说话。 
15岁的李真,在无顾忌而显得幼稚的表达中被放荡的成青接受,李真喜欢上了自己美丽的英语教师,从此堕落在女性温柔而带有占有欲般的甜蜜中,李真为此拒绝了同龄女孩――紫君爱的要求。 
因学校离家较远,除星期天外,他一般都寄宿在学校。这时的李真已是少年英俊,发育成熟的小伙了。他那大方的举止和清澈的大眼睛,往往给人尤其是年轻女人一种纯真甜美的印象。 
来后不到几个月,她的学生就被她那渊博的学识吸引住了。说实话,那年头,张家口地区中学有他这样一位北京的教师还真不容易。成青不久就发现李真是个刻苦学习、善于思考的孩子。也许是异性相吸吧,成青对这个比同龄男生丰满成熟得多的学生总会给予特别关照。于是,在曾老师的特别关怀下,李真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同时,在李真的生活遇到困难时,曾老师也会及时提供帮助。 
这位热心而且英俊的老师,李真从内心萌发出一股说不出道不明的感激。 
我这是师生恋吗?李真在一次成青因病休假停课时写道, 
老师: 
喜欢我的老师,或者说很崇拜她。(她是我的代课老师)我从听她第一节课起就不知不觉喜欢她了。一个月来她因病暂时已经不给我们代课了,我和她长年累月见不到。我想为了她好好学习,而且她教我的那段日子我学得很好,她走了后我一直要自己努力学。我很想和她作好朋友,可是我和她哪怕匆匆见一面都得靠天意,我只能让自己在梦里想她。我想为了她在病好了后回这里当老师,努力学习7年(我初中,他比我大12岁左右)我真的特别想她,怎么办呢?我希望我能在明年考试时考出佳绩,到时候自己打工去,挣钱买一对玉观音,为她带上一个,让她记得我,让我心里有个思念可以鼓励我考上学校。我应该怎么调整呢? 
知不觉中一学期转眼即逝,为了迎接考试,李真尽可能挤出时间来温习功课,并在晚上定时到成青的宿舍里请教,而曾老师也每每有求必应,十分尽心。 
这天晚上,刚下晚自习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