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局长艳遇成长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潜规则:局长艳遇成长史-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在想着,桌上的电话响了,不知道是哪里的电话,反正不是市政府的。翟新文拿起电话,懒洋洋地问:“请问是哪位?” 
“翟局长,我是长青啊!谢谢您对我的赏识与厚爱,谢谢您对我的大力支持!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您的期望,把68中学发展好。无论是什么事,只要翟局长你开口让我姚长青办,长青一定鞍前马后,把事情给您办好。” 
“哈哈,客气什么嘛!长青啊,那个疯婆子回去了吗?她在教育局可闹得不轻啊!” 
“翟局长,她回来了,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谁也不见。” 
“不用怕她,有教育局的支持,她掀不起风浪的。长青,今天回教育局后,我跟韩局长说了你可能会面临的困难,韩局长也很同意我的看法,她明天可能要到68中学去一趟,再一次明确一下你的校长身份,帮助你在全校干部老师中树立威信。” 
“谢谢翟局长。” 
“长青啊,今天当着孙红军的面,有些话还是官话,现在我得跟你说点知心的话。现在,你工作的困难肯定不少,我翟新文肯定要全力帮你,一是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你有什么设想,先列一个规划。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我会尽力为你争取,让68中学变个新模样,既给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也是你姚长青接手以后的工作成绩啊!” 
“真是太感谢您了,翟局长!”姚长青简直不知道自己该怎样表达。 
翟新文清楚姚长青是想表达一点什么意思,但现在还不能让他说,要让他感激涕零的时候再说,就完全是发自内心地说了。“长青,还有,我目前还分管人事科,学校需要什么样的老师,需要哪些学科的毕业生,直接跟我说,我给你调配。学校有哪些不太好管理的老师,教学能力不行的老师,你也跟我说,我给你调到别的学校。要想让68中学真正发展起来,师资很重要啊!” 
“翟局长,太感谢了!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呢!”姚长青坐在办公桌前,泪都流下来了。有这样的领导支持自己的工作,那还怎能不把工作做好?士为知己者死,翟局长真理解自己的苦衷啊! 
“长青啊!还有,我今天跟你说的,依靠人、团结人、争取人,不知道你理解了没有?” 
“请翟局长指点。” 
“依靠人就是要充分地依靠董梅和方圆以及今年夏天你提拔起来的学校中层。他们是真正能为你建设学校出力的人。特别是方圆,我可告诉,这个青年人很有才华,也是教育局的重点培养对象,你也要重点培养哟!” 
“会的,请翟局长放心。” 
“团结人,就是对广大干部教师来说的,每一个人都要团结到你的周围,每一个人之间都要争取相互团结。在这一点上,你要好好向杨芳学习,包括我也要向杨芳学习。她就有这个本事,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这样学校发展才能步入正轨。特别要团结贾明、周素素、那个总务主任这三个人。这一次他们三个没有提拔成副校长,心里或多或少是有些不平的,一定要团结好他们,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工作。千万别让他们走到了齐秀云的那一边,如果是那样,你的工作就相当的被动了。今天,我跟韩局长商量了能不能把齐秀云调走的事,现在看来还有困难,不是别的原因,就是别的学校校长恐怕没有一个人愿意接收她。所以,齐秀云暂时还会有68中学工作。我说,齐秀云在68中学工作也有好处,那对你也是一种锻炼,只有接受这样的锻炼,将来才会跟谁合作,都能够很好地团结人,拢住人心的嘛!” 
“翟局长您教导得很对,长青都记住了。” 
“还有,争取人的意思,是说要把原来跟齐秀云关系不错的人争取到自己的身边,到那个时候,齐秀云就成了孤家寡人了,即便还在68中学,也就兴不起风涌不起浪了。” 
“翟局长,从来没有领导这样跟我讲得这么透彻过,我遇到您这样的领导真是三生有幸啊!上午您讲了一次,现在又讲得更深,我姚长青对您翟局长,那绝对无话可说,您指哪儿,我就干到哪儿。” 
“长青,别那么客气嘛!都是为了干好工作嘛!”翟新文打着哈哈。
小周走了,孔妈妈一个人开始在厨房里忙活,一边忙活,一边哼着悠扬的小曲,仿佛准备这一大桌子菜不需要费力也不劳累似的。洗菜、择菜、切菜、烹饪,电饭锅忙着煮米饭,电磁炉忙着炖鸡,微波炉忙烧烤,小汤锅忙着煲汤,铁炒锅更是一个菜接着一个菜地工作。觉得自己唱得不想唱了,孔妈妈打开了CD唱片,那是悠扬的俄罗斯民歌,是孔妈妈最喜欢的一种曲调,什么卡秋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每一首都耳熟能详,却百听不厌。 
孔子田先进的家门。看到满桌子的菜,首先想到的是孔妈妈的辛苦。他走进厨房,深情地对孔妈妈说:“老伴,辛苦你了。累坏了吧,你去休息休息,让我来干。” 
听了孔子田的话,孔妈妈心里一阵温暖,她深情地望着心爱的男人,柔声说道:“老孔,不用啦!快准备完了,我一个人就可以了。” 
“老伴,还是让我干点什么吧。我不能因为当了校长就脱离人民群众啊!” 
“去你的。好,那你去拨蒜,然后再拍成蒜泥,再倒一点醋,一会儿吃饭时用。” 
“遵命,夫人!” 
看着孔子田转身离去的背影,孔妈妈有说不出的幸福感荡漾在心头。 
“当当当!”听这敲门的声音,孔妈妈就知道是女儿回来了。她连忙擦了擦手,赶紧给女儿开门。进来的果然是孔双华和方圆。只见两个人手拉着手,方圆的手里还提着一塑料包香蕉和芒果。见到孔妈妈出来了,孔双华一下子扑了上去,大喊一声:“妈妈,我太高兴了,方圆才26岁就当教导主任啦!” 
第一卷  144、翁婿长谈(一) 
孔妈妈也非常地高兴,任女儿搂着脖子。过了一会儿,孔双华放开妈妈,又扑到爸爸的怀中,又是一通撒娇,让方圆在感受到这个家庭温馨和睦的同时,心里也微微地产生了一点点的不舒适:都成人了,能不与爸爸这样亲密吗?唉,在心理上,孔双华的确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呀! 
从爸爸怀里挣脱出来,孔双华盯着孔子田的眼睛,问道:“爸爸,我们家方圆厉害不厉害?全市大概最年轻的正教导主任呢!你高兴不高兴?” 
孔子田有时很喜欢女儿这样扑到自己的怀里撒娇的感觉,那个时候,自己的心里竟然微微地悸动,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孔子田知道,这主要还是父亲的因素,毕竟孔双华是自己的骨血。看着女儿喜悦幸福的样子,孔子田微笑着说:“爸爸高兴啊!女儿的心上人进步了,爸爸比自己进步都高兴呢!” 
“啵!啵!啵!”孔双华在孔子田的脸上又留下许多的唇印,让方圆的心里泛起了一点点的醋意。 
“爸爸呢,也有一件喜事告诉你。” 
“什么喜事?快说,快说。” 
“爸爸想等到吃饭的时候再说。” 
“不嘛!不嘛!爸爸,爸爸,你不要那么坏!”孔双华撒起娇来,那真让孔子田又喜欢又无奈,这孩子,说说就行嘛,干什么头也摆也身子也扭,真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好,华华,爸爸告诉你,爸爸今天被任命为滨海大学副校长啦!”孔子田的语气尽可能地平静,但孔双华再一次扑到孔子田的怀里,搂着孔子田又蹦又跳:“爸爸,你太伟大了!爸爸,你和方圆都进步了,你们俩这是双喜临门啊!” 
方圆惊喜地看着沉着冷静但是掩饰不住内心喜悦的孔子田,心道:我这丈人又提格了,听说这大学副校长是厅级干部,这不与市长、书记们一个级别了吗?看来自己跟孔双华真地是绑到一起了,虽然最近以来从孔双华身上看到的缺点越来越多。今天在孔子田和孔妈妈的面前,一定要对孔双华好,但孔双华的坏脾气有些忍受不了怎么办?方圆沉吟着,思忖着这个摆在眼前的现实的问题。 
孔妈妈看看方圆,看看父女俩,幸福的感觉一直满满地塞在心里。她看看桌上的饭菜都已经准备好,就开口说:“高兴一会儿再高兴,现在我们吃饭来庆祝吧!” 
方圆连忙帮着孔妈妈把汤匙和筷子、酒杯摆好。孔子田和孔妈妈坐一边,方圆和孔双华坐一边。方圆刚刚坐好,脸颊就被孔双华又亲了一口,顿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孔子田和孔妈妈呵呵地笑着,女儿和女婿感情好,那当然好。 
孔子田开口了:“今天我们孔家是双喜临门,来,为这双喜临门,我们全家人全干了这一杯!” 
这是一杯葡萄酒,是后劲比较大的那一种。孔双华端起杯,与爸爸的杯相碰,又与方圆的杯相碰,开心地说:“一个是我爸爸,一个是我男朋友,今天我最开心了!我全喝了!”说完“咕咚咕咚”地全部喝下去。 
孔妈妈并不介意女儿不与自己碰杯,在家嘛,随便一些就好了。方圆跟自己碰杯后,泯了一小口,开心地看着方圆与孔子田碰杯,也一口喝掉。四个人坐在桌前,孔子田俨然就是真正的家长。他看了看老伴、女儿和未来的女婿,正声说道:“今天,对于我们全家来说,的确是非常值得庆贺的,我从正处级变成了副厅级,方圆从普通老师变成了学校的正职中层,这的确是滨海市最年轻的正职教导主任。有了这样的成绩,我们都不能骄傲,要知道,我们俩可寄托着这一个老女人、一个小女人的期望啊!” 
孔妈妈笑着回了一句:“谁是老女人?我还年轻呢!” 
“哈!比华华你可是老多了。我继续说,做了滨海大学副校长,这不是我的终点,我要继续努力,两个方面,一是专著多争取出得更多一些,二是看看有没有机会再进一步,成为滨海大学的校长或者党委书记。方圆你也要把握好机遇,通过努力,尽早成为滨海市最年轻的副校长、校长。当然,我会全力以赴支持你的,但主要还是要靠个人的努力!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当你上面的目标都实现了,还应该有更高的目标。我是这一老一小两个女人的希望,你呢,也是我孔子田的希望啊!毕竟我年纪大了,不能再像你一样有闯劲了!”
“孔叔叔,我也为这些问题苦恼,我该怎么办呢?” 
“就是要保持谦虚低调的作风。谦虚要真谦虚,不是假客套,对同级的中层,要谦虚地表示向他们学习;年长的教师,要谦虚的表示自己对他们的尊敬。低调,就是不要因为自己当了教导主任,就趾高气扬,就沾沾自喜,就目中无人,而应在任何时候,把自己摆在为老师们服务的身份上,是个服务员,平日里笑脸相迎,遇到老师不满意也提意见也笑脸相待,切切实实让老师们感到:这个年轻的教导主任,虽然年轻,但是很尊重自己,很善于聆听自己的意见建议,而且也很关心自己。这就足够了,这会为你赢得好人缘,赢得人气。有了人和,那你在安排工作的时候,对方抵触的心理就会减弱很多,也有利于把各项工作推动下去。” 
“我明白了。我会按照你说的去做的。” 
“与中层、与同事处理好关系,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这只是说你有了群众基础。但你要知道,在中国,真正决定你命运的,是你的上级,特别是主管单位的一把手。所以我的第二条建议是:永远与校长保持高度一致。” 
“那副校长呢?” 
“与副校长搞好关系很重要,但重要程度不如跟校长搞好关系重要。如果副校长跟校长思路一致,心思也很吻合,那最好!因为你跟其中任何一人的思想一致,就是跟另一个人一致。怕就怕,校长和副校长是死对头,那就更需要与校长保持高度一致。” 
“副校长呢?她怎么办?”方圆想到了齐秀云。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也有弊,不可能圆满无缺。一个人要善于分析周围的形势,要学会从利弊的取舍中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正确的行动。既然都是有利也有弊,那取利大弊小的事情来做,放弃利小弊大的事情。” 
“孔叔叔,这一次教育局提拔姚校长担任校长,副校长齐校长是很不服的。听说到教育局也闹了一场了。以后处理跟这两个校长之间的关系,我该怎样做,是既能让姚校长满意,也不至于得罪齐校长?” 
“这是最理想的境界。如果能这样最好,但是很难的。我的建议是可是去努力尝试一下,就是公开场合坚决拥护姚校长,私下场合跟齐校长解释沟通一下。但这样做也不好。如果你经常私下场合跟齐副校长交流,被姚发现了,那就大事不妙,因为他会感觉你成了她的人,你就危险了。所以我说,十全十美和决定是很少很少的。你做的是:选择利大弊小的方向去做。” 
“叔叔,您的意思是不是在不能让两个对牛的校长同时满意的情况下,必须先拥护校长,副校长那里只能放弃。” 
“是这样的。这是一个职场的人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因为副校长对你没有决定权,而校长在很多方面,都掌握着对你的生杀大权。他可以用你,也可以不用你;他在教育局领导面前可以推荐你,也可以贬低你,其威力自然比一个副校长大得多。你刚才不是说,那个副校长还到教育局去投诉了吗?我可以告诉你,她的政治前途已经彻底地完蛋了。所以,先不去得罪她,但一定不能与她走得太近。在必要的时候,该站队表明立场,还是要政治坚定地站在校长的一边,而不惜开罪于这个副校长。” 
孔子田说着,举起手臂,手掌成刀状,狠狠地斜劈而下…… 
第一卷  144、翁婿长谈(三) 
在这一瞬间,方圆忽然莫名地感受到了官场的冷酷与无情。难道必须这样吗?自己不能两个对手之间保持一种都友好的状态吗?与两个人都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都是工作上的同事,生活中的朋友? 
方圆脸上的一丝迷惘,立刻被孔子田察觉到。想到这是自己的女婿,想到这个青年人与自己年轻时也有很多的相似,孔子田觉得有必要把事情再点透:“方圆,你才26岁,有些事情因为阅历的关系,可能还理解得不是很透。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中国更复杂的官场,再也没有比中国更复杂的人情关系,五千年的儒家文化,已经让中国成为最锻炼人最成长人也最埋没人的国度。我去过德国、美国、挪威、瑞典等许多西方国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这些国家的人基本上严格按照规则办事。这规则是什么?是约定俗成的法律、制度。所以,我们同去的人普遍地感觉到:这些发达国家的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头脑跟我们中国人比起来,好像缺心眼儿似的,因为我们中国人想事想得多,想得复杂,同样一句话,在德国人口中,就是一个意思,但到了我们中国人的口中,它就包含着多层意思。在我们中国,也每时每刻在按照规则办事,但不是法律和制度,而是潜规则。所以,在我们中国,有的时候,一你不能说它是一,二你不能说它是二。在有的时候,一就是一,在有的时候,一不是一,而是其他任意的数。” 
方圆听得有点糊涂,脸上疑惑的神情更浓了。 
“这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一不是一,就是因为领导不认为一是一的时候,那一就不是一。这是中国官场政治哲学中很微妙的一个地方。按说,一它就应该是一,怎么会不是一呢?还记得‘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吗?虽然这个成语用在当今时代好像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但在很多基层,很多的地市、县乡,这样的情况还是依然存在啊!领导知道不知道那马不是鹿?大多数情况他是知道的,但他故意说成是马,就是要检验谁对他忠诚,谁是他可信赖的部下啊!”孔子田喝了一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