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25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焚烧25年-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敏的状况还是不错的,自己开了家美发店,雇了三个店员,不大不小,也算个老板了。又在沈阳买了房子,把户口调进城里。这对于一个只初中毕业的农村女孩儿来说,应该是值得人羡慕的。小敏说,她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没太大波折,从小店搬到大店,一点点地学习如何经营,更主要的是学习如何为人处事,小敏还给我讲到她如何处理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她说,要实行人性化管理,以前她对店员很严厉,总是摆脸子,而且有一次,一个手艺不错的店员因为迟到,她发了火,结果那个店员第二天就不干了。事后,小敏说,自己回想一下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她现在改变了方式,要哄着店员,你多给员工50块,她就会给你多赚回来100块,这是她亲眼见到的。前些天,小敏带着员工去世博园玩了半天,她说,总共算上,不过只花了500多块,可是当天员工用半天的时间就又给挣回来了300块。
不知为什么,一到我家里,小敏突然就觉得压抑起来,她一直在问着为什么,我知道她是有心事的,因为忧虑就写在她的脸上。我们谈着各自在这十年当中的变化,她双手抱在胸前,在我身边走来走去,不住地叹息。嘴里在说着,你怎么可以这样,你的生活真是让我难以想像了。然后她就开始用她的标准来衡量我的生活方式,自然是难以理解的。可是我呢,开始还可以忍受,到后来,两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我真是忍无可忍了,激动着喊到,我怎么了?你怎么能这么说?我有我自己的事业,而且任何人也别想来阻拦我完成它!然后就心跳不止,几近虚脱,我知道自己是不能激动的,否则真怕心脏会在下一刻停止跳动。小敏静了一会,并没有生气,然后起床,去客厅喝水,边走边说,我真想和你大吵一架,哪怕你明天不理我。
小敏一直对人对事心存忧虑。她担心自己将来的婚姻生活会有波动,她不愿看到女人离婚,她害怕男友将来会变心。她渴望着天长地久,对将来存在着种种恐惧。她渴望着幸福与安逸。是的,女人都需要安逸。
可是怕没有用。我对小敏说,不要去想,就算我现在把种种的假设都想到,然后去分析真正发生,你会如何处理,那也是徒劳,倒不如等真正发生时,再去面对,随机应变。小敏不置可否。她又问我,你说两个好几年的感情真的说没就没吗?我说,感情这东西,是很奇怪的,有时候,说有就有,说没就没,有无只在刹那间。小敏又沉默了,不知她能否懂得我的意思。
心一直是悬着的,不光为我,也是为她自己。她一直说自己真的不希望象咱们这样的女孩儿不幸福,因为她看到太多不幸了,更不希望身边的朋友们不幸福。我说为什么咱们这样的女孩就不幸福呢?她说,因为我们的起点低,而要求高。我不理解,她解释道,举个例子,一个女孩儿,就是一家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的,结果人家毕业就能进一家很好的单位工作。我说,哦,那只能说是她的背景,而并不能说是我们的起点。那再比如,如果我不工作,我根本在沈阳活不下去,可是别人呢,即使懒一点,什么都不做,一样要什么有什么,一样过得开心。我说,那没办法了,那是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的。小敏又说,关键的还是生活圈子,如果你想打算长久地在这个城市住下去,那你就必须得去建立你自己的生活圈子,我们是没有生活圈子的,没有从小的亲威朋友在身边,所以得去建立。这一切不都是说明我们的起点真的很低吗?我无语了,只能说,或许我是对的吧。可是,我翻了个身,这样活着太累了,为什么凡事都要进行这样细致入微的思考与分析呢。 就说,我不愿这样去生活,我只想活得自在些,而且,我从没有过高的要求,我也并不认为自己的起点低。
接下来又是缄默。这一夜两个人就这样直到凌晨时分才隐隐约约睡了过去。
雨下得很大,小敏自始至终都没有平静过,她一直在重复着这样的话,在我心里,始终认为你是挺幸福的,可是看到连你也这样,我真的对自己更没信心了。早上起床后,小敏突然干呕起来,大概因为在凌晨的时候,我们每人喝了一盒蒙牛纯牛奶的原故。我是一点感觉没有的,或许因为她的胃不好,亦或长时间没喝纯奶的原故,所以竟不舒服起来。看她那个样子,我是茫然不知所措的,只知道一个劲地说,你这是怎么了,你的身体也太差了。
窗外的雨不知什么时候早停了,太阳也出来了。而我的心仍旧停留在小敏那里。我不禁问,我们这是怎么了?为什么竟活得如此有压力,而这压力又从何而来,是来自于社会,还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 所有的压力都不能称其为压力,唯有人自己不能排解自己心头的压力,才是最致命的。
(注:小敏就是谢山香)
淡漠人生
    “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这是佛成道时说的几句话。
我这些日子来,喜欢上了佛经。以前我的二胡老师说过,我是个悟性很高的人,仿佛任何事情都用不着别人来教,只要自己悉心去领悟,都能无师自通。就像高中的时候,跟着一位物理教师学拉二胡一样。那是一个周日的下午,从教师办公室传出来的二胡声吸引了我,我悄悄地扒着窗户偷听,结果被他发现了。于是,我就成了他的学生,不是学物理,而是学拉二胡。老师说,我有一双适合拉琴的手,又细又长,而且悟性极高,只可惜学得晚了些,不然,一定会拉得很好的。
我是个无心的人,一切行动不过因为一时的兴起,学琴也是一样。而且,有一天,我和另外一个女生,坐在那里各自拉着自己的练习曲,我拉的是一首她会唱的歌曲,是周艳泓的《春暖花开》,别外那个女生拉的稍难一些,是《梁祝》的第二段。老师坐在我旁边,手把手地纠正手指的位置和胳膊的角度。这一天,门口就时不时会出现一个女人的一张脸,脸上那双眼睛是警惕的,略带哀怨与敌意的。季子不能完全懂得这目光,只是心底里突然就害怕起来。
下一次再去的时候,老师显得很烦燥。不多时,对面的屋里便传出来夫妻吵架的声音。我和另外那女生,相视一吐舌。后来没几次,二胡也便搁浅了。季我原本也只当是玩玩而已,不去学倒无谓,只是老师倒颇觉得过意不去。我只能报以淡然一笑,这原本算不得什么的。
总是在心烦意乱的时候,读一读佛经,或者听一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我觉得,这样能让自己很自在,会让一颗浮燥的心,渐渐安静下来。事实上,我在克制,克制一种情绪和一种欲望。
走在楼群之间的小路上,风是轻的,微微地吹,吹进鼻孔,滑落胃里,很舒服。云是淡的,薄薄的一层,蚕翼一般飘在斜上空。我穿了一套淡绿色的套裙,达芙妮的墨绿色高跟凉鞋。头是微微昂起的,我的眼睛虽然是正视前方的,可是却能感觉到行人对我行的注目礼。我不是美女,可脸上永远是带着自信的浅笑的,那种恬淡的神韵,足以令人陶醉。
云一样的裙裾,可是我的心更像云,那样的清飘,仿佛到处都无痕迹,无痕迹。
我是孤独、冷漠的。可我同样渴望融入。是的,我常想,人是自然的人,人同样是社会的人,人需要同类,需要一种归属感。我常常想把自己归入哪一类,可是却永远无法完全融入。所以,我只能承受孤独,并且,宁愿孤独。我喜欢故事,也常常编故事,而且,常常亲自扮演故事的主角,在人生真实的舞台上上演,并且把一颗真心,完全地投入,最后,累了倦了,故事应该收尾了,是的,我是知道故事什么时候得收尾的,然后,灯灭了,幕谢了,人去了,楼空了。我的主角扮完了,我仍旧孤独,甚至冷漠,既而连“冷”也不要,是完全的淡漠。
我觉得,这种淡漠是一种享受。人生本该如此的,我只能做一个旁观者,而不能做一个故事永远的主角。
夏天是个好季节,我坐在楼下的凉亭里,仍旧微笑着。亭子里人不少,有怡然自得的老人,更有活泼可爱的孩子,散落各处的健身器材,却成了小孩子们的玩具,这个转转,那个晃晃。然后无所顾忌地哈哈大笑着。老人们只顾坐着闲聊,也有的围在一起打牌。一群的小男孩儿,沿着那条人工河又跑又跳。只有小姑娘才会顺着那几片荷花叶子形状的桥跑过河去,男孩子们却只在河的狭窄处,一跳而过。河里的红金鱼,又肥又大,成群结队。季子望着河里的鱼,不禁轻轻叹了一声,鱼尚且群起而游之,何况人呢?然而,道不同,不相与谋。纵然有群可结,也不过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罢了。
我不会在那里坐上太久,宁愿回自己的房间。因为那里更安宁,更自在。在自己的房间里,我是完全放松的,根本不用担心被别人窥视,也不用担心有人会对我心存猜忌,我是不喜欢别人对我任意猜测的。常有人对我投以疑虑的目光,这让人反感,同时有股莫名的怒气。
草一点点长高了,就像我的长长了的头发一样。一棵草长高还好,大片大片的草同时长得高了,难免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在这样的季节,这种感觉是不协调的。于是,机器轰鸣,只消一个下午的时光,窗下左右的草又恢复了整齐,紧贴着地皮的一抹新绿。站在阳台上,落地窗是打开着的——断草甜风。我想,草断了,留给风甜甜的思念。思念不能疯长,草告诉我,我幡然醒悟。思念只容许丝丝缕缕,却不可像草一样的疯长。我笑了,一抹浅笑,宁静而又孤独。
断了,所有的企盼,断了,所有的希望。断了,更有那失望。
我不能允许自己颓唐,我是个自信而又坚强的人。我不允许在这样的季节有断草,这是生命的终结,我喜欢看到新生,喜欢大地回春,喜欢满眼的绿色。于是,我自己在这小小的天地内,孕育生命。
第一次生绿豆芽,没有成功,倒白白浪费了一把豆子。我惋惜不已。这一次,重新总结经验,终于看到豆子从发芽,到长出又白又长的芽来。我高兴得像个孩子得到心爱的玩具一样,时不时拿出来,举过头顶,微笑着欣赏自己的杰作。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工程,是创造生命的工程,我很满足。
我是满足于自己人生的人,我觉得,再没有比这样自在地活着更能让我满足的人生了。该放下的放下,并且不为放下而苦恼,这才是人生的大自在。心不染尘垢,怎么会心生烦恼呢?且知足长乐,不必心存妄想。人因心有所想,而去执着,去追求,追求不得,自然会心生苦恼。这又是何必呢。倒不如知其然,而先欲放。
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我的人生是淡漠的,这样的人生是自在的。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宝贝
    你坐在那里,透过无形的线,穿越了空间的距离,一遍遍地重复着“我醉了”、“抱歉”......字字句句流淌着你的伤痛与迷惘。同样地,与你同处于一个年代的我,又何曾没有过同样的感受。我们彷徨、悲伤、寻找、迷惘,甚至想用各种堕落的方式麻醉自己,折磨自己,可我们仍旧是清醒的,仍旧有着灿烂的灵魂,就像在天堂与地狱门前左顾右盼,任由天使与魔鬼来驱赶着我们的灵魂东窜西跳,躯壳随时有被撕裂的可能。
你去睡了,无眠的我,伴着清晨的浓雾与熟悉的音乐,披一件冬衣,敲打下这些字,为你,为我们所经历的这个年代的悲伤,做个记号。
处于70末、80初的我们,经历的是旧思想、旧思维被破坏,而新思想、新思维却未曾真正形成体系的空档。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我们的思想也要跟着不停地动荡。可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经历的变革与以往所不同的是,物质文明的不断丰富,物质文明越丰富,精神文明越匮乏。回想“五四”时期的新青年,每一个人都那么斗志昂扬,热血沸腾,他们不懂什么是空虚,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奋斗目标,那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目标,他们为了这个目标,心中充满了激情。
也许我讲到“五四”新青年,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有人会站出来,不屑地说,那不过是群“奋青”。“奋青”也罢,我们的先辈也罢,总之,我只知道,倘若没有他们,我们的社会不会前进如此之快。回过来在看看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那时我们的社会已远远落后与西方国家,政府的腐败,外敌的入侵,让中华大地满目疮痍,普通百姓的温饱尚是难题,何况穷苦人家。这样不难想像,一向清贫的大学生们的生活是如何了。可是他们的精神面貌,却与实不果腹,衣不蔽体截然相反。反之,在来看看我们这一代,不论你生在南国的大都市,还是西北的小乡村,你可曾为吃饱、穿暖发过愁?如若没有,那我们所思考的无非是如何让自己过得更舒坦,换句话讲,大多数的人都在为自己的钱包拼命。而我们这个年纪,除了为钱包发愁外,还要受情感上的煎熬。说到底,无非是利与欲在折磨着自己。穿梭在烟红酒绿之中,我们不必为国家的安危担忧,我们尽情享受这个时代的文明产物,泡在巨大的幸福当中,如梦似幻,迷失了自我,偶尔觉醒时,想要寻找,却又无处可寻,这就是我们为何会苦恼。总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反比增长的方式,注定了我们的迷惘与痛苦。
当所有旧的约束,旧的规范都被打破,那么,我们就要探索一条新的秩序,而我们所面临的一切心灵的磨难,实际上就是一种探索的过程。我的宝贝,不要为自己曾犯过的错来责难自己,更不要为那些过往之事来惩罚自己,那不是你的错,那只是你在成长的路上,一种对於自我,对於人生的探索。你和我,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那种探索。人生无对错,那只是一种探索的经历。
学会俯视吧!让自己站在高处,来俯视一切,你自然就会一目了然,自然看得清前方的路。当你真正学会了俯视,你将不再痛苦与迷惘。你将不再只生活在过去的种种里;当你真正学会了俯视,你将探索一条全新,一条更为长远的路;当你真正学会了俯视,拯救你的便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地站在高处,如何才能真正地学会俯视。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寻真理。什么才是真理?在我看来,大凡为天下苍生顾,大凡为整个人类顾的一切都是真理。忘了自我吧,真正地忘了自我,才可能寻回自我!
我的宝贝,我将拿什么来拯救你?看你倍受煎熬,我心如撕裂般难过。廖廖数句,不知所云。倘若你能听得见我的心声,便将振作起来。
还给她一个童年
    昨天,应邀到表姐家去过新年。于是拎了大包小包的小食品和一双小手套要送给宝宝。宝宝今年9岁,刚上小学二年级。
本以为她会像从前见了我那样,又脆又甜地叫“小姨”,然后两只胳膊死死地抱着我的腰,像个大人一样整理我的头发。宝宝的个子长得不矮,我的个子又不高,所以她稍一抬脚就够得到我的头发。这时,那小小的眼神里是充满了信任和倾心的。然而那天一见面的情形却出乎我的意料。
阴暗的角落里,开着盏昏黄的台灯,桌上凌乱地堆着课本、卷纸和文具。宝宝那双大眼睛现在却快要眯成一条缝了,一脸的疲倦与无奈。这让我看了又是心疼又是茫然。
“宝宝,看,给你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