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子之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涵子之心-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以及所有与人有关的东西,尽皆是上帝造人时的附产品或叫衍生物。听过一种说法,诞生时吸取日光的人和吸取月华的人,他们的身体里也会分别带着日与月各自的特质。上帝的左手和右手,掌握着阴和阳,双手的掌纹绝不一致。
“偶像”文学与作者素质
    最近有不少文学网站搞了各式各样的征文比赛,据说奖金非常丰厚,获奖作者作品还将出版。作为文学爱好者,自己也或多或少会去参加一些这样的比赛,而参赛初衷仅是碰碰运气。
不过,这些比赛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初选由读者来投票,有的干脆拿手机短信投票,票数最多的文章进入复赛。不知道是受了一些电视节目的影响还是什么的,文学上居然也搞出这种名堂,当然一连串的怪现象也就出现了。文章的票数和点击率成了跨越第一道门槛的工具,于是作者之间的比赛就正式开始,不是创作比赛,而是拉票比赛。也就是你的金钱越多,时间越多,票数就比别人多。在某些网站上,有的文章根本就没被点击过,票数却成千上万,则这些文章理所当然的进入了复赛。但这些文章的作者真的写得好吗?只有读者去看了才知道,或许当专业评委看到这种仅仅因为票数高而进入复赛的文章,他们也会扼腕叹息吧。
商业文学和人气文学,现在似乎已经见惯不怪。因为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第一感觉,大部分都是看那些上人气榜的作品。但有时候看了那些人气极其旺盛的文章,才发现其中的一些作品并非名副其实。成百上千条评论,都只有夸奖,而没有提出意见,试问一部作品真的有这么十全十美?即使是当年鲁迅、巴金那一代的大文学家,他们的作品也被人骂过吧。
选秀可能是为了塑造偶像,但文学创作呢?什么时候作者也有了偶像派?不以作品真正的文笔和内涵去打动人,而是不顾一切的去拉票,这样的环境已经使有些作者在思想上首先变了质。而在这种虚拟偶像的诱惑下,他们似乎忘记了文学的真谛,甚至失去了谈论创作的资格。每天,自己点击自己的文章上百遍,自己用不同的名字注册,给自己的文章写评论。更有甚者,平时从来不看别人的文章,但为了某比赛赢得票数,就“不辞辛苦”的在同网站的所有作者的作品后面发评论,给自己的作品拉票。有时候真想问一句:“你们凭什么让别人给你们投票?”
有文学的梦想,有创作的爱好,本是一件好事。但因为功利而埋没自己的良心,这样的作者到底会不会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
在这里又突然想到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语言文字规范问题。在很多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作者创作的文章里面,一个长长的段落里只有末尾才有一个句号,而且错别字连篇。或许有人会说:“只是写写文章,何必在意这么多呢?”但是语言文字的规范,本来就是文学的灵魂,因为它从客观上就反映了一个作者的素质。就像现在很多人用电脑写文章一样,汉字的书写变得不重要了,甚至作为一个企业管理层的人员,写出来的字就像三岁小孩的笔迹。语言文字也是一个国家的国粹,优良传统是需要发扬的,而不是要淘汰的。语言文字规范,是进行文学创作的基本前提。
在各位作者创作的时候,是否想到过这样的问题?
一、我的文章发出之前,有没有检查一下格式、错别字和标点符号?
二、我的文章发出之后,有没有再检查一下格式、错别字和标点符号?
三、我的文章是连载小说,且字数很多,有没有定期拉通检查一次格式、错别字和标点符号?
四、我的文章是连载小说,出错在所难免。但我有没有定期检查某个日期、专用名词、人名、人物的年龄、人物说过的话是否前后矛盾?
相信我们每一次的检查,都会查出不少问题,而这一点是否能坚持,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认为修改文章是编辑和校对的工作人员来为你做的事情,写文章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编辑人员的辛苦。反复纠错不是麻烦和负累,而是作为作者应该具备的认真态度。当然我们的文章不可能完美,但能够自己尽力纠错。哪怕是多修改到一个地方,也能为别人减轻一点负担,同时也显示出了作者的认真态度,不是吗?
文学创作的天地里需要洁净,如今应该是一个还原到纯粹的过程,尤其是作者应该具有和保持的素质。为自己宣传没有错,但要看自己的宣传是不是太过分。我们可以上论坛发我们的作品,希望更多的读者来看,但不能勉强读者,因为每个读者都有自己喜欢看的文章类型。别人评论我们的作品之后,我们是否应该及时跟评论者说声感谢?一声简单的感谢,其实就是自己品德的体现。对自己的作品要负责,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文章,是要给别人看的。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纠错,我们的认真会让别人减少麻烦,才可以真正给读者及自己带来快乐。
番外卷…散文随笔杂文
    最近有不少文学网站搞了各式各样的征文比赛,据说奖金非常丰厚,获奖作者作品还将出版。作为文学爱好者,自己也或多或少会去参加一些这样的比赛,而参赛初衷仅是碰碰运气。
不过,这些比赛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初选由读者来投票,有的干脆拿手机短信投票,票数最多的文章进入复赛。不知道是受了一些电视节目的影响还是什么的,文学上居然也搞出这种名堂,当然一连串的怪现象也就出现了。文章的票数和点击率成了跨越第一道门槛的工具,于是作者之间的比赛就正式开始,不是创作比赛,而是拉票比赛。也就是你的金钱越多,时间越多,票数就比别人多。在某些网站上,有的文章根本就没被点击过,票数却成千上万,则这些文章理所当然的进入了复赛。但这些文章的作者真的写得好吗?只有读者去看了才知道,或许当专业评委看到这种仅仅因为票数高而进入复赛的文章,他们也会扼腕叹息吧。
商业文学和人气文学,现在似乎已经见惯不怪。因为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第一感觉,大部分都是看那些上人气榜的作品。但有时候看了那些人气极其旺盛的文章,才发现其中的一些作品并非名副其实。成百上千条评论,都只有夸奖,而没有提出意见,试问一部作品真的有这么十全十美?即使是当年鲁迅、巴金那一代的大文学家,他们的作品也被人骂过吧。
选秀可能是为了塑造偶像,但文学创作呢?什么时候作者也有了偶像派?不以作品真正的文笔和内涵去打动人,而是不顾一切的去拉票,这样的环境已经使有些作者在思想上首先变了质。而在这种虚拟偶像的诱惑下,他们似乎忘记了文学的真谛,甚至失去了谈论创作的资格。每天,自己点击自己的文章上百遍,自己用不同的名字注册,给自己的文章写评论。更有甚者,平时从来不看别人的文章,但为了某比赛赢得票数,就“不辞辛苦”的在同网站的所有作者的作品后面发评论,给自己的作品拉票。有时候真想问一句:“你们凭什么让别人给你们投票?”
有文学的梦想,有创作的爱好,本是一件好事。但因为功利而埋没自己的良心,这样的作者到底会不会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
在这里又突然想到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语言文字规范问题。在很多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作者创作的文章里面,一个长长的段落里只有末尾才有一个句号,而且错别字连篇。或许有人会说:“只是写写文章,何必在意这么多呢?”但是语言文字的规范,本来就是文学的灵魂,因为它从客观上就反映了一个作者的素质。就像现在很多人用电脑写文章一样,汉字的书写变得不重要了,甚至作为一个企业管理层的人员,写出来的字就像三岁小孩的笔迹。语言文字也是一个国家的国粹,优良传统是需要发扬的,而不是要淘汰的。语言文字规范,是进行文学创作的基本前提。
在各位作者创作的时候,是否想到过这样的问题?
一、我的文章发出之前,有没有检查一下格式、错别字和标点符号?
二、我的文章发出之后,有没有再检查一下格式、错别字和标点符号?
三、我的文章是连载小说,且字数很多,有没有定期拉通检查一次格式、错别字和标点符号?
四、我的文章是连载小说,出错在所难免。但我有没有定期检查某个日期、专用名词、人名、人物的年龄、人物说过的话是否前后矛盾?
相信我们每一次的检查,都会查出不少问题,而这一点是否能坚持,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认为修改文章是编辑和校对的工作人员来为你做的事情,写文章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编辑人员的辛苦。反复纠错不是麻烦和负累,而是作为作者应该具备的认真态度。当然我们的文章不可能完美,但能够自己尽力纠错。哪怕是多修改到一个地方,也能为别人减轻一点负担,同时也显示出了作者的认真态度,不是吗?
文学创作的天地里需要洁净,如今应该是一个还原到纯粹的过程,尤其是作者应该具有和保持的素质。为自己宣传没有错,但要看自己的宣传是不是太过分。我们可以上论坛发我们的作品,希望更多的读者来看,但不能勉强读者,因为每个读者都有自己喜欢看的文章类型。别人评论我们的作品之后,我们是否应该及时跟评论者说声感谢?一声简单的感谢,其实就是自己品德的体现。对自己的作品要负责,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文章,是要给别人看的。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纠错,我们的认真会让别人减少麻烦,才可以真正给读者及自己带来快乐。
拯救汉字
    前些日子翻阅《重庆时报》,发现一条不长也不短的新闻。该新闻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教委提出在中小学的考试科目中增加汉字书写一项。不提也罢,一提,无疑引起了群众的共鸣。
与此同时,笔者想举一个例子。某大学的毕业班学生即将离开校园,外出找寻工作,而求职的第一步,就是写个人简历。于是,学校的计算机室几乎在同一时间人满为患,大家纷纷开始用Word、Excel忙碌,制作自己所谓“个性化”的简历。有的学生甚至找上专门为大学生制作简历的一些店铺,用上了制图软件,把简历来个图文并茂,字体弄成了艺术字。一本本厚厚的简历随之诞生了,接着向用人单位投递简历,试图用自己的“特色”简历来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但就在简历交到用人单位招聘专员手里的时候,问题就产生了。尤其是一些喜欢做行政、文秘之类的工作,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别人看看他们的汉字书写。当他们拿起钢笔的时候,落在白纸上的字却是歪歪斜斜,有的甚至是如同幼儿一般的笔迹,让用人单位哭笑不得,工作也就免谈了。
上面的例子说明了什么?简历制作得再精致,也只不过是机器的产物。为什么非要用电脑来力求“精美”,而不想想自己动手用笔来写简历呢?自己书写的简历,显露着自己美观的汉字,可以令人赏心悦目,用人单位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对你刮目相看。因为用自己的手来书写汉字,才是一个中国人素养和性格的体现。
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当今时代已成为一个电脑打字普及的时代,我们的汉字却似乎在面临危机。多数人都认为,用电脑很方便,只要敲敲键盘字就出来了,而且都是工工整整、漂漂亮亮的。很多人认为,汉字书写起来麻烦,既费时间又费精力,似乎应该被淘汰掉。但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呢?
纵观古今的中国,我们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古代的中国在世界上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汉字的书写,并非单纯代表着写字,也并非仅仅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和语言符号。汉字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东西,代表的无疑是我国整体的形象。现今,科技发达了,但书写重要的信函,仍旧是不能用电脑的。亲笔信之所以不用电脑打字,正是因为它代表着中国人礼貌、诚恳、谦恭的态度;题词之所以不用电脑打字,正是因为它体现着题词者对受赠者的关怀、赞美和激励;写春联之所以不用电脑打字,是因为汉字书法代表的才是中国的民族特色,延续千年的传统、艺术、文化永远无法用机器替代。
汉字是中国的国粹,而今要拯救汉字,毫无疑问应该从娃娃抓起。国家提出增加汉字书写考试的试行政策,自然应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经笔者调查,在一些中小学里,已经重新开始注重学生的汉字书写了。用“重新”二字,正是由于从前很多学校里忽略了这一点。有的学校为了增强硬件设施,开设了多媒体教室和电脑教学的方式,当然这并不是坏事。但像语文这样的基础学科,用电脑来做作业、写作文好吗?因为电脑,有时会对中小学生造成一种误导,就是使他们养成了一种过分依赖电脑的不良习惯。且更危险的是,学校和家长也完全没意识到这种习惯的逐渐形成,会对学生危害甚大,甚至可能让他们渐渐的不会用笔来写字。当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也许会对少年时期没能练好汉字书写而后悔莫及。
从汉字书写,再追溯到我们的基础学科——语文。目前我国学校大多重视数理化,就如多数人所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如果没有语文的基础,要靠数理化走遍天下只是梦而已。尤其连汉字也不会写,即使写也写得乱七八糟,给别人的印象首先就打了折扣。用人单位在用到你的时候,看到你那一手难看的汉字,也许就会怀疑你的人品是否有问题。而亲朋好友收到你的信,本来是一件很令人愉悦的事,但看到你一手难看的汉字,愉悦的感觉或许立马会减少几分。
当前,网络文学流行,用电脑写文章也成了一种风潮。但当我们在网络文学创作的世界里尽情徜徉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是否已经很久没用钢笔写过汉字了呢?如果很久没有练习了,我们可能连汉字的笔画、笔顺都会忘记吧。以后若是需要填什么简单的表、签订合同,甚至开一张小票据,是否会突然想不起某个字到底该怎么写?我们的本子可能已经在家存放了多年,但等到纸张发黄的那一天,也没有在上面留下半滴墨水,因为我们已经差不多完全在依赖电脑。
但用电脑写字又会怎样?如果没有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错别字也就自然出现,且这种情况是电脑无论如何也挽救不了的。因为字的印象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存在于我们所学的语文知识里,打在电脑上的汉字出现错别字,始终不能给读者最好的印象。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经常提起钢笔练习汉字,更要注重汉字书写的规范。即使你要用电脑来进行文学创作或者写日记,也必须有汉字书写规范的功底,而你的写作水平越是提高,你的汉字规范就应要求更加严格。
汉字是中国人个性的象征,从我们的汉字书写中,我们亦能看出自己的性格和内涵。你的字磅礴大气,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直率坦诚的人;你的字娟秀玲珑,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恬静秀气的人;你的字行云流水,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潇洒乐天的人;你的字方正工整,会让你觉得,你是一个严谨认真的人。多彩的汉字,实则亦是多彩之人格、人生,因为我们各种各样的漂亮书法,我国的文化也体现着汉字在各异中统一的中国特色。
因此,请朋友们在爱上电脑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了我们文化素质象征——汉字。在电脑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