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的单身群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现代都市的单身群落-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具备,由此可以看出少数企图回归一夫多妻制的中国男人暗藏着的卑劣心态如此冷酷的现实按理说应该令〃入侵〃婚姻的单身女人齿冷,不过没有谁会因此而停止她们的〃战争〃。由此而引发的婚姻危机,作为主流社会支持的一方往往只是一味地对所谓第三者进行谴责,舆论指向受着沉腐的封建观念影响,是一种社会视觉群体性的失误。
结论:单身者对传统婚姻家庭产生的破坏性,虽然从人性的角度,这种破坏无可非议,但是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对主流群体的颠覆,暂时性地动摇了低质量婚姻家庭,动摇了传统一夫一妻制婚姻的稳定局面,给很多本可以修补或者简单维持的家庭和婚姻带来一定的危害,这也是不容否认的现实。有必要引起社会的重视重视不等于敌视我们这样认为。
单身者的病态心理 
葛红兵 胡榴明 
单身女性J,31岁,大专文化,银行职员。与父母一起居住,住房为54平方米的两室一厅。J女士本有结婚意向,也结交过男性,但是多没有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渐渐变得古怪、暴躁、多疑,和母亲比较合得来,对父亲非常冷淡。经常借各种理由挑起家庭争端,拉拢母亲一起与父亲争执。于是家庭矛盾逐渐升级,最后她与母亲联合在一起坚决要将父亲从这个家里赶出去,闹得不可开交,亲友劝阻不住。因为父亲实在没有另外的住房,所以至今迟迟没有搬出,但是和母女俩吃住分开,同居一室,相互之间视若仇敌。她不仅是无缘无故地仇恨自己的父亲,也无缘无故地仇恨所有的男人,在单位从来不和男同事说话,对男人到家里来访也是忌讳得不得了。另外还有洁癖,来访者(无论男女)用过的拖鞋她要无数遍地清洗过后才敢用,甚至将来访者喝过水的玻璃杯子扔掉。
单身男性Y,53岁,大学本科文化,医生。38岁那一年曾经与一女子有过婚姻关系,新婚之夜就拒绝和妻子同房,原因是心理恐惧,浑身发冷,出虚汗,完全不知所措。妻子耐心地等待了一年,希望他只是暂时性的心理问题,但是他的症状没有好转。经医生诊疗为〃心理性异性恐惧症〃,治疗无结果,终于离婚。至今十多年仍然单身。
单身女性R,49岁,中等文化,企业文职人员。结婚15年离异,离婚实质理由是因为没有子女,男方希望通过另外的婚姻获得后代。R女士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相貌漂亮而自我感觉不错,这一次婚姻的结果给了她一定的打击。在婚姻面临破裂期间,她患了严重精神衰弱,经常有歇斯底里的发作。离婚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略有好转。单身生活中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结交男友,和男友建立或者是精神上的或者是肉体上的感情关系,并不断地更换异性伴侣,希望从异性那里获得对自已肯定的认识,而且希望不断地得到这种肯定,否则便感到非常不自信而造成病情复发。至今一人单独居住,但是生活中绝对离不开异性。
单身男性N,50岁,大学本科学历,技术干部。有婚史,有一子,夫妻之间情感淡漠,后因此离婚。平时善于与异性交往,但是每每交往到一定的阶段便自觉停止,然后又开始寻找新的交往对象,开始新一轮情感追逐,但是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就是他从来不会和异性进行身体上的接触。在追求异性的过程之中比较大胆而直接,非常主动且自我感觉良好,对异性的确没有过性行为的要求。现在,他发展到天天在家里收集垃圾,将垃圾桶里没用的东西收回来,他的两室一厅里长年累月地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邻居非常讨厌他,要他将垃圾清理掉,但是他就是不愿意,街道居委会多次强行清除,但是过一段时间他又将家里塞满了垃圾。
因单身生活而形成性格变异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单身者问题之一。世俗社会、主流文化对单身者的歧视,生活中的孤独和缺乏必要的感情和思想的交流,致使他们性格变异,或轻或重地产生心理疾病。虽然单身者的心理问题,在其他已婚者身上也会表现出来,如过度的性欲求、恋物癖、异性恐惧症、忧郁症等,但是一旦这些疾病发生在单身者身上,由于他们缺乏亲人的照顾和安慰,常常会使这些疾病表现得比一般人更为严重,而这些疾病在中国又常常不会被视为疾病,这样这些单身者常常面临得不到治疗的危险,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得病了,不会主动治疗,同时也没有人提醒他们去治疗。所以关于单身者性格怪诞的传说也就多了起来。不排除某些单身者确实有心理问题,根据我们的观察,许多年龄较大的单身者的确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例如多疑、孤僻、忧郁等。
生理人类的动物性机能需要性活动进行调节,医学论证,适当的性生活对促进人体健康平衡,调节人体内分泌有益处。没有性活动的单身生活可以造成人体内分泌失调,而内分泌失调是很多生理性疾病和心因性疾病的重要病源。例如,更年期单身女性因为内分泌的障碍会有心悸、气促、头晕、全身无力、精神状况极差、脾气特别暴躁等病状,虽然婚内妇女也会出现同样问题,但是单身女性患病反应比较强烈,自我控制能力差,自愈缓慢,大多需要就医治疗,这和婚内妇女绝大多数有可能自行痊愈形成鲜明对照。
心理长期禁欲,抑制了人的正常需求,给人造成心理上的极大伤害。
抑制和发泄,是人生命本能正常活动的两种形式。任何一种形式都不可能取代另外一种形式,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纵欲过度会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危害;反之,禁欲过度,除了引起生理性疾病外,也会引起严重的心理性疾病,例如情绪低落、沮丧、易怒、猜疑、烦躁、神经衰弱、对客观事件承受力低,与周围的环境很难相容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心理畸形。
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中国式的禁欲主义氛围中,人们发泄性欲的渠道非常狭窄稳定,从某种角度来说城市类似一座巨大的修道院,每一个人表面上都以纯洁内心、严格禁欲为正统,但是每一个人都在暗中窥测别人的私生活,并以这种变态的窥测作为自己性欲望发泄的第二渠道。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人,会形成一种集体式禁欲人格,不仅自己禁欲,还要求别人禁欲,进而将窥测别人的隐私,监督别人禁欲当成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这是一种变相的性施虐人格,极端地好奇感和极端的厌恶感混杂在一起,从而形成心理变态。特别是单身的个体,在强大的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下,几乎没有发泄性欲望的机会, 更容易导致这方面的问题。这样的事例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找到,例如巴尔扎克《都尔的本堂神父》中狠毒妒忌的老处女,张爱玲的《金锁记》里数十年守寡的曹七巧,狄更斯《孤星血泪》中那个一辈子都穿着白色婚纱的老太太〃新娘〃,仔细分析她们性格变态的原因,单身生活无脱其咎。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其惊心动魄之处往往超过文学作品,2002年初的台湾璩美凤〃春宫〃光碟案就是这种变态窥测狂的一次张狂表演,其中案件主犯是受害者相交多年的挚友,一个心理变态的中年单身女人。
除了禁欲之外,社会主流对单身者的生活状况的蔑视也直接地影响到单身者的心理。
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希望和别人一样走进婚姻,但是由于各种世俗或者人为的原因没能如愿。不能和社会主流融合,使他们的自信心极大受挫,如果在这个时候他们受到社会的歧视,这样有可能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例如他们之中有的人谈性色变,但是又不断地追逐女人;有的人禁欲过度,结果产生对异性的恐惧。前例中的单身女人仇视父亲,就是由于长时间自我封闭对异性产生心理性的厌恶,以致将对男人的仇视转嫁到父亲身上。
所有这些心理的、生理的、环境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常常造成单身者畸形行为和畸形心理。但是这些因素都不是绝对的,一个人的性格形成除了环境的因素之外还有个人的因素,也就是个人对外部环境的承受能力。
至于如何提高单身者的承受能力,我们认为:一、社会对他们的存在和生活应当表示宽容和理解,刚才我们已经反复地强调过了;二、单身者自己也应该学习如何进行自我心理的调整和自我心理健康的保持。
关于这后一个问题我们有这么几点仅供参考的建议:一、事业心;二、淡泊心;三、牺牲精神;四、开放的意识,适当满足自己的欲望;五、加强身心修养。
在社会开放的大环境里,一个单身者需要与之斗争的并不是社会,而是单身者自己,是自己那种不能忍受孤单和寂寞的心态,那种数十年如一日的枯燥单调的单身生活,数十年如一日的孤独一人的处境,必须建立良好的健康的心态来应付这一切。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自身的修养显得尤其重要,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单身俱乐部〃 
葛红兵 胡榴明 
〃单身俱乐部〃,是对一些单身者联谊组织的总称,目前社会上类似组织五花八门,有青年假日俱乐部、婚姻介绍所、鹊桥联谊会、大龄青年活动中心、网上觅友站点、单身酒吧、单身舞会、孤独者陪伴社等。类似这样的一些场所、组织、活动无论其对外名称如何变化,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为单身者提供交友、娱乐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将散布在都市各个角落的单身者汇集起来,让他们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一起活动,寻求单身者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感。
传统的单身组织一般宣布以介绍婚姻为目的,但是近年来流行的单身组织已经不再如此宣称,而是以娱乐为目的,单身者一般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而他们和有家庭的同事、朋友交往一般来说都有一定的困难。采访中,有一个采访对象就告诉我们,他不大喜欢和有家庭的朋友聚会,看到别人是夫妻双双而来,两个人相亲相爱的样子,自己很不自在。
他说,他喜欢和另外的单身者在一起,和这些单身者在一起玩有一种亲切感。
中国人不善于集体娱乐,即使是在公共场合一般也不会像外国人那样夫妻、情人、恋人分开落座,各自展开交往,因而单身者在这些场合往往显得落寞孤独。
目前新兴的单身者俱乐部大多已经不以介绍单身者恋爱、结婚为目的,而是给单身者提供业余休闲,让他们找到一个自己的亚文化圈,自在地随意地度过一个又一个周末和假日。
单身俱乐部20世纪60年代初由欧美开始,伴随着性解放热潮,各种各样的单身者组织应运而生,欧美此类单身者组织以性伙伴单身组织为最多,一般会员只要一次性缴纳会费,以后就可以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到俱乐部消遣,包括寻找性伙伴。据哈迪《情爱·结婚·离婚》一书提供的材料介绍,欧美社会在1960年代至1980年代的20年间,各类单身俱乐部、协会激增,这一段时间是单身俱乐部的黄金期,但是在1990年代之后随着性解放运动热潮的消隐,艾滋病在欧美大陆的蔓延,此类单身俱乐部组织在欧美便有了渐渐落潮的趋势。
目前海外单身俱乐部的活动,纯粹以性为内容的已经大大减少,而代之以各种各样的体育、文娱类活动,例如单身者旅游组织、单身者桥牌俱乐部、单身者夜校等。
中国单身俱乐部兴起是在1980年代初,由最简单的婚姻介绍所演变而成。198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离婚率升高,单身者增加,单身者群体的特殊需要给市场带来了商机,就此单身俱乐部渐渐地进入鼎盛时期。这种组织最早是非营利性的,是政府或者社会团体帮助离异者或是大龄青年寻找婚姻伙伴的场所,渐渐地这种公益性的活动因为人员、场地、方式的简陋而被市场化的单身俱乐部所取代。当然,到目前为止婚姻介绍所依然是这种群体活动的最初级也是最普及的形式。
此类组织增多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单身者作为一个社会消费群体,他们的商业价值正在受到社会的重视,类似婚姻介绍所之类经营实体也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产业,商业化地满足单身者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已经成为经商热点之一。徐州近来成立了一家孤独者陪伴组织,他们招收在校大学生为那些孤独的人提供心理开导、假日陪伴服务,一时间成为某些单身者的消费热点。
婚介所 
葛红兵 胡榴明 
一种最早建立至今仍然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机构,一般都有一个很好听但很俗气的名称,例如〃红娘婚介〃、〃温馨婚介〃、〃圆梦婚介〃、〃伊甸园婚介〃、〃鹊桥婚介〃等。也有以主办人的知名度而命名的,如〃王老师婚介所〃、〃陆先生婚介所〃等。婚介服务最早是在报刊杂志的婚介栏目中开始的,后来人们发现报纸征婚广告不利于双方当事人的见面以及互相信任,就此有形的婚介机构便诞生了。报社、杂志社以办报为主,征婚启事的登载属广告行为,抽不出人力和物力去进行征婚启事之后的相互联络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婚介所的诞生正好填补了空白。目前,婚介所已经泛滥到随处可见的地步,其中也不乏鱼龙混杂的混骗者。 最早的婚介所如同前面介绍过的那样,规模很小,工作人员很少,有的只是业主一人忙前忙后,进行一些简单的登记注册,配对介绍,提供简陋的双方见面场所。后来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加逐渐扩大业务规模,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公司型的婚姻介绍所有办事机构、办公场地、办公人员,租用大型的集会场所,能够举办较大型的集会,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前面已经说过,这样大型的婚介所在大城市一般都有20家以上。它给中国城市单身个体向群体化方向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
武汉是一座700万人口的大城市,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截至1999年底,全市有各类型婚介所700余家,其中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200家左右统计数据由中南社会事务调查所提供。。我们就此调查了武汉市一家规模最大、影响力较强、营业较为正式的单身俱乐部,该俱乐部每周六、周日组织单身男女聚会,每次参加活动的人数基本保持在300人左右,男女比例较为均衡。调查时间正值2000年的盛夏,某星期六,当日气温高达39℃,阳光下地面温度高达49℃,下午2时起陆续前来参加联谊活动的单身男女依然达到200人。在上海我们也调查过规模较小的婚姻介绍所,在一幢宿舍楼里,一间普通居民住所,户主即这间婚介所的负责人兼工作人员,女性,某机关退休干部,利用自家住房仅10个平方米的客厅开设了婚介业务,来者登记备档,然后婚介所推荐合适人员介绍认识、交往。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之前也举行过联谊聚会,后来因为资金欠缺和人手有限,大规模活动停止了。那天我们在那里等了一个上午,没有见到前来登记的单身者,只是有一些邻居阿姨到这间屋子里来聊天。这样的婚介所到底一天有多少收益,到底能为单身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真让人感到怀疑。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婚介所在上海数不胜数,只要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部电话,连个营业执照都不用办,婚介所就算开张了。他们隐藏在大街小巷里,来者不拒,钱倒是收了,事恐怕干不了什么。有报纸曾经报道他们采取放鸽子的手段坑蒙单身者的事例,他们以每见面一次50元的价格招收一些见面小姐,以这些见面小姐来招徕顾客,有的甚至还干起了介绍和容留卖淫的勾当。
Unmarried Bar 
葛红兵 胡榴明 
也就是〃独身吧〃或〃单身酒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