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民的电报一到,傅作义作难了,他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到了面临抉择的十字路口了。一边是蒋委员长的密令,要他遏制**发展;一边是刘一民充满刺激、挑战的召唤,让他加入**的队伍,去再创辉煌。而且,不执行蒋委员长的命令,是对委员长的背叛;不响应刘一民的号召,一门心思给**使绊子,是对抗战的背叛。作难不下的傅作义,想想虽然同在华北战场,却从没见过神话传说一样的刘一民,就想着不如去看看,听听刘一民怎么说。
刚才刘一民讲的一番话,对阎锡山来说,并不是太新奇,他在古贤见刘一民的时候已经听过这种话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半信半疑,这个时候眼见小鬼子要完蛋了,印证了刘一民在古贤讲的毫无虚言。对傅作义来说,就得用震动二字来形容了。他怎么都想不到,刘一民在他眼前打开了这样一扇窗户,让他看到了未来的光明前景。要知道,蒋委员长的国民政府结束北伐后的施政方略傅作义已经见识过了,心里有数的很。他知道包括蒋委员长在内,国民政府没有一个人能说清要把中国建设成什么样的国家,更别说象刘一民这样有如此深刻的研究了。
就在这一刻,傅作义心里就断定国民党不是**的对手,蒋介石也不是他的表妹夫刘一民的对手。事情明摆着呢,**有理想、有目标,这是最大的奋斗动力!
阎锡山还在浑身热汗的时候,傅作义站了起来,向刘一民敬了个礼,说到:“刘将军,请问贵军会不会向武汉、南京进军?”
刘一民刚刚说完,正抽着烟观察着阎锡山和傅作义的表情变化呢,这一见傅作义起身敬礼说话,心里登时就放下了,给傅作义回礼后,回答到:“傅将军,我军不但要挥师南下收复武汉、南京、杭州、上海,还要收复广州、海南岛、香港。凡是有日伪军的地方,就是我军进攻的目标。将来,我们还要收复台湾、琉球,登陆日本,在日本审判战犯,以后长期驻军日本,监督日本军国主义永远不再死灰复燃!放心吧,有你打的仗!”
傅作义不抽烟、不酗酒,典型的革命军人形象。刘一民说话的时候,手里的香烟一丝白白的烟气直往傅作义面前飘,傅作义忍不住咳嗽了一声。
刘一民马上把烟头摁灭,自嘲地说道:“傅将军,对不起了,抽烟有害健康,也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但是我一天想的事情多,忍不住就抽开了。对不起了啊!”
傅作义看着刘一民摁灭烟头,感动的不行,悠然叹道:“对于一个消灭了关东军、华北方面军、伪满国防军、伪华北治安军、伪蒙军、收复了外东北、外蒙古失地的大英雄来说,抽支烟算什么?刘将军,你太客气了。”
刘一民哈哈一笑:“傅将军,什么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我党我军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局面,是因为我们的中央路线方针正确,全党众志成城,团结一心,这才能解放东北、华北,消灭关东军和华北方面军。要是靠我一个人,就算我再厉害,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端着枪偷袭鬼子的游击战士。遇到鬼子的战车师团和飞机大炮,照样得跑路。个人的力量永远无法和团体的力量比啊!这也是我找你来的原因,想让你率领三十五军和我们并肩作战,一起打鬼子去!我们去收复南京,把畑俊六抓起来,就在南京公审,为南京死难同胞报仇!傅将军,你愿意么?”
傅作义脱口而出:“固所愿耳!”
刘一民和傅作义相视而笑。
笑完,傅作义才想起来自己这是表态,等于宣誓效忠于**了,心里一紧,脸上的笑容就有点凝固了。
傅作义以表态,周副主席、朱老总和彭老总就笑呵呵地拉着傅作义去畅谈了,屋子里只剩下刘一民、左权和阎锡山了。
阎锡山还在那里扇扇子,不停地喝水,不发一言。
刘一民拉把椅子,在阎锡山身边坐下,掏出香烟又点上了,吸着,喊人把阎长官的随行亲眷请来。
倪华和陈同率野战医院在衡水战场执行战地救护任务,唐星樱留在北平协助罗荣桓工作,赵小曼随蔡中去天津工作,招待五妹子的任务就临时落在了随军行动的我军著名战地记者黄薇身上了。
黄薇陪着五妹子阎慧卿走了进来。
阎慧卿一见阎锡山脸色铁青,头上虚汗直流,就慌了,慌忙走过去掏出手绢帮阎锡山擦拭,嘴里还问大哥那里不舒服。
阎锡山瓮声瓮气地说:“五鲜儿,大哥热的慌!”
五妹子就开始唠叨,说大哥这么大年龄了,还得为了战事来回奔波。然后就开始埋怨刘一民,说是当年大哥可没有亏待过他,好酒好菜的招待。做人得厚道,咋就能不给人一条活路呢?大哥率领山西军民抗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刘一民咋就能出言不逊,在电报上威胁呢?看看,把大哥气得,一身热汗。这要是落下病了可咋办?家里还有伯母等着奉养,还有十万晋绥军等着听候命令,这可咋办?
阎锡山的大太太虽然和他感情好,但是上年龄了,一生没有生养,主要照顾阎锡山的继母。阎锡山的姨太太徐兰森生养五个孩子,心思都扑在孩子们身上。阎锡山的生活起居全都交给五妹子阎慧卿照顾。
刘一民都有点佩服这个五妹子了,这么难听的话让她用五台口音的山西话说出来,竟然透着一股亲切味,好像一家人的大嫂在数落小叔子一样。(未完待续)
!
第一五三三章 和阎老西儿拉家常
黄薇自从在战场上被刘一民救下并热吻刘一民后,羞的不行,一般都不和刘一民见面。这次随刘一民南下,是准备去山东战场采访的。这丫头,放着东北的报社总编不做,非要随军南下。
五妹子夹枪带棒地数落刘一民,黄薇不愿意了,轻声细语地说到:“阎主任,刘司令员是请阎司令长官来商量大事的,是好心好意。”
五妹子阎慧卿的正式职务是“战时儿童保育会山西分会”主任,虽然她不参与阎锡山的军政大事,平时也不参与战时儿童保育会山西分会的活动,但是明面上大家的称呼还是官称。不然不好称呼。
阎慧卿那么聪慧,知道阎锡山这次来石门,心不甘情不愿,但又不得不来。等于是被眼前的这个刘一民逼得不得不来!
黄薇这一说,阎慧卿可算是找到了靶子,转向黄薇,直接说到:“哟,妹子,看你刚才待我那么好,我就知道你是好人。刘司令员好有福气,从哪里找到这么好的婆姨啊?看看,长的多俊,一枝花、金凤凰么!对了,刘司令员不是有夫人么?难道他又离了?**可是不允许一夫多妻的!”
一下就把黄薇说的满脸通红、憋着两眼泪,站在那里手足无措。可怜巴巴的。
阎锡山咳嗽一下,开口说到:“五妹子啊,你就少说两句,少给我惹点祸吧!”
这一说,五妹子阎慧卿就放声大哭,边哭边絮叨,说什么小鬼子来之前受张作霖、蒋介石欺负,小鬼子来了受小鬼子欺负。好不容易盼着小鬼子被打走了,还得接着受人欺负。这活人咋恁难呢?还不如死了好,死了就不受人欺负了!
刘一民是想着让阎慧卿过来。缓和一下阎锡山的高度紧张的情绪,拉拉家常,好好给阎锡山开导开导,没想到这阎慧卿不是个省油的灯,故意又哭又闹,一门心思搅局。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让她过来呢!
说实话,作为穿越者来说,刘一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已经很公正了。象阎锡山。找一个山西地下党的同志来说的话,那绝对是说阎锡山也是坏家伙。是绝对的革命对象。党内高级干部中,刘一民是最早说阎锡山治理山西有功的,这个看法影响了党内许多同志对阎锡山的看法。
从北上抗日攻占太原开始,刘一民和阎锡山已经交谈几次了,应该说脾气摸得很清楚了。
晋西事变发生后,刘一民曾经发表谈话,痛斥阎锡山追随蒋介石搞摩擦,并说以后没有阎锡山这个朋友了。但是,此时牵涉到山西大局稳定。牵涉到晋绥军的走向,刘一民又不得不和阎锡山苦口婆心的谈心,希望他能够走上和我党合作的道路。
刘一民之所以要和阎锡山谈,是因为他知道阎锡山是个政治家,懂得审时度势,懂得取舍。
历史上阎锡山在我军攻占太原前乘飞机飞往南京商量李宗仁酝酿的划江而治和平谈判方案有关山西的条款,把继母、太太、子女都送走了。只留下一个最珍爱的五妹子闫慧卿。当时,我军不知道阎锡山乘飞机逃走,东野炮一师增援太原作战赶到太原后,首先就开始用高射炮封锁太原机场。目的是迫使太原守军不能接受空投增援和阎锡山不能乘飞机逃跑。因为主席有个判断,那就是只要阎锡山还在太原,太原就可能谈判解决,不用伤亡那么大。一旦阎锡山离开太原,留守的梁化之、孙楚等人必然顽抗到底。主席是领袖、大政治家,独具慧眼,和常人看法不同。没想到此时阎锡山已经逃离太原,等他乘飞机再回太原时,机场已经被封锁,飞机在太原上空盘旋,无法降落。后来,阎锡山一心想把闫慧卿接走,要求梁化之在城内开辟临时机场,但是炮火太猛烈,无法修建临时机场,阎锡山再也没能回到太原,五妹子也未能出逃,最后太原战役演化成了无比惨烈的城市攻坚战,梁化之在最后关头挟持五妹子闫慧卿服毒自尽,跟随梁化之的一部分政工人员也自尽了。后来阎锡山不甘心失败,大造太原五百完人殉城神话,做了首《五百完人歌》:“民族有正气,太原出完人;海天万里招忠魂,歌声悲壮动三晋。何以为完人?生而能杀贼,死而不留身,大节凛然表群伦。谁能为完人?男学梁敦厚,女学阎慧卿,死事壮烈泣鬼神。赴汤蹈火全忠贞,救国救民重死生;五百完人齐尽节,太原今日有田横。民族有正气,太原出完人;日月光华耀国门,万古留芳美名存。”这阎老西儿,把自己忠诚的部属当成炮灰送上了不归路,还写诗为他们招魂。事实上,当时随梁化之自杀殉城的,只有46个人。
刘一民精研军史,熟悉太原战役的每一个细节,自然是知道主席的电示的,也知道在那个时候只有主席那样的智慧能够看出阎锡山如果在太原,最后关头很可能政治谈判解决。一般人当时的普遍看法是阎锡山逃离太原更好,他在太原的话,太原守军踩会顽抗到底。他不在,太原守军很可能最后投降。事实证明主席是正确的。正因为如此,刘一民才愿意和阎锡山谈。
刘一民抽着烟,听着五妹子闫慧卿连哭带数落,不动声色。直到闫慧卿哭完了,阎锡山的脸上布满了乌云,眼看要发作了,刘一民这才说到:“我听说当年阎老哥令尊大人去世的时候,阎老哥回家治丧,给村里的人每人10元钱,让买孝衣。阎老哥的继母陈氏夫人觉得事先没和她商量,就在灵堂大哭大闹,最后阎老哥双膝跪地,给继母赔罪。那个时候,阎老哥已经是手握晋绥两省军政大权的太原绥靖公署主任了,还能做到这种份上,小弟十分佩服!”
阎锡山顾不上发作了,大眼一翻:“这事你也知道?”
刘一民点点头,说到:“我是听晋察冀边区的同志说的。阎司令长官、阎老哥,你事母至孝,就是这一点,我刘一民才对你很敬佩的。一个人,身居高位,手握重兵大权,能对继母长跪不起,不容易,不简单!抛开政治见解不同这点不说,阎老哥,你的人品我是很敬重的。当得起好男儿三个字!”
阎锡山叹了口气,说到:“憨娃啊,好我的刘司令员、刘兄弟啊,我给你说,我的继母当得起老哥哥那一跪啊!我6岁的时候已经没娘了,父亲常年在外忙生意,顾不上照看我,只能把我送到外婆家抚养。我的继母对我很好,经常去看望我,衣服鞋袜,缝补浆洗,都是她的事。后来,我和父亲在县城开钱铺生意,做赔了,只能逃到太原去躲债。那个时候,连个路费盘缠都借不来啊!继母把压在箱底的娘家陪嫁的一副银镯子塞给了我,让我们爷俩当路费。要没有这副银镯子,老哥哥我哪里有后来的一切!”
刘一民接着说到:“可怜天下父母心。哎,和你一比,我做的就差的远了。老哥哥,你也知道,我的两个儿子全靠外婆外公带,我对他们两位老人家做的就差的太远了。还有,我现在的夫人倪华的父亲年龄大,身体不好,我连一面都没见过。至于我的亲人,都被该死的刀客杀的干干净净的,连一个都没剩下来。阎老哥,和我相比,你就幸福多了,慈母健康,夫人贤惠明理,儿女都很有出息,自己呢,也是赫赫有名的上将、省主席,威震一方。我真心的觉得老哥哥应该珍惜这一切。”
这一下打开了话匣子,阎锡山和刘一民两个拉开了家常,五妹子闫慧卿也不闹了,坐在阎锡山旁边,拿着扇子给他煽凉。黄薇憋的两眼泪也没有流出来,轻声轻脚地去给阎锡山、刘一民的茶杯里续水,完了就坐在刘一民和左权副总参谋长身边,听着刘一民和阎锡山拉家常。
刘一民说了他的两个儿子和闺女,并说他要添丁了,夫人倪华怀孕了,倪华满心想要个儿子,老天爷保佑,遂了她的愿吧!
阎锡山说二夫人徐兰森最近身体不好,医生说有心脏病,一直吃着药,却不见轻。回去得想法好好治疗。
刘一民就建议阎锡山把夫人送到北平治疗,他可以让东野野战医院派一名美国医生负责给二夫人诊治,看有没有效果。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山西的未来发展上面。刘一民就说山西遍地是宝,煤炭资源丰富,将来可以从大同修一条通往秦皇岛的铁路,专门运送山西的煤炭出口,赚取外汇。原来阎老哥在山西发展工业有基础,山西的留学归国技术人才多,技术工人多,可以在煤炭、钢铁的基础上,发展机器设备制造业,让全国各地都能用上山西的重工业、轻工业设备。而且,这个东西要实行市场竞争,谁的设备质量好、技术先进、价格公道自然就会卖的快。(未完待续)
!
第一五三四章 晋绥一统
临近傍晚的时候,斜阳从窗户上照进会议室里,洒在刘一民、左权、黄薇的灰布军装上,洒在阎锡山的黄呢上将军服上,洒在闫慧卿的丝绸旗袍上,映衬得几个人的脸上都是光影幻化、斑驳陆离,似乎都是善于运用光影变化的西洋油画中的人物。
刘一民喝着水、吸着烟,侃侃而谈,仿佛他的东野主力没有进军山东、处于休整状态一样,让他可以波澜不惊、推心置腹地和老朋友聊天。
阎锡山虽然过去是山西的土皇帝,满脑子“二”的哲学,喜欢三个鸡蛋上跳舞,但他从小跟着父亲经商,山西的晋商又是足迹遍天下、把钱庄开到日本、俄罗斯去的有名的商业群体,阎锡山骨子里对如何发展工商业是有心得的。他就想不通,眼前的这个让小鬼子提起来都吓尿裤子的年轻人,怎么脑子里装了那么多的东西,满三晋大地找不出这样一个好后生。
刘一民说,当年离开太原的时候,他曾给阎老哥许诺,说是等打败了日本鬼子,一定要把从太原搬走的工业设备还回来。现在是时候了,小鬼子再也不可能踏足三晋大地了,山西解放了,成解放区、大后方了。当年的承诺得兑现了。山西在抗战中是付出牺牲最大的省份之一,其中的沁源抗战五年没有出过一个汉奸,人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