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帝- 第4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叶青笑了笑:“起来罢,朕说了,你应对大体还是得体,偶有不是,你才十五岁么!”

    “是!”太子刘慎听着这话,起身,这时到了殿。

    叶青坐了,看着太子刘慎,渐渐正容:“你出生后,就有异秉,这个是有关方面都是清楚,当然兴废在朕,这并不是凭借。”

    “但你六岁开学,朕就在一一考察,你这些年,你学业尚是认真,朕是看在了心里了。”

    见着太子刘慎又要起身谢恩,叶青摆了摆手:“这些都罢了,朕在三年前,在你册封太子时,就布置了二条题,今天这里无处,朕就考考你这二条题。”

    太子刘慎心里一个激灵,自己册封成太子,皇帝就交代,初时还有些不明,但是自己多少日夜揣摩,虽不敢泄露题目,但东宫人才云集,零星一点点以求学来打探询问。

    到了今年监国,更是渐渐通达,知道这就是自己命脉,要是自己答不出,不能使父皇满意,怕是别说继位,这太子都难。

    这时叶青陡问出来,震得心一颤,佯作思忖,略平静了些,才说着:“父皇教诲,儿臣时时独自思量,觉得这才是我大汉的根本。”

    太子刘慎抿了抿唇,下了决心:“儿臣放肆,就说了……”

    “虚州实郡县,实是我大汉龙制根本。”

    “内阁统而不治,监督着谁对汉家有威胁,而中央下派州中刺吏,就是这个职权,郡县才负责具体治理。”

    “内阁专于统,地方专于治,职权分开,太守县令虽治权统一,但一郡一县,无以对抗中央,更不能谋逆。”

    “而汉家兵制,内阁不设兵部,没有一点兵权,兵权尽在父皇手中,故父皇可问责内阁,内阁可问责郡县。”

    说到这里,太子一抹血色涌上来,越是深读,太子越觉得一股敬佩、兴奋、庄严种种情绪在心中索绕。

    定了定神,见叶青以鼓励的目光看着,才继续说下去。

    “汉家兵制,贵在藏兵于民,人人皆兵,而此制,必须和和虚州实郡县配套,要是实州,就不敢有此兵制。”

    听太子说到这里,叶青双眸亮起,起身徘徊踱着,片刻才说着:“这些深意,多少人不懂,你却懂了——你继续说!”

    “是,要是实州,一州之民五百万上下,要实行这兵制,就藏兵三十万,五十万,谁敢把这剑柄予人呢?”

    “若是建实州,儿臣思来思去,这汉家兵制不但不能建,反而必须打压,甚至给予废黜。”

    “没错!”叶青脚步踱着,脸上带着潮红:“一州一省有几十万,百万兵,关键时刻上雒,谁能抵挡,仅仅是郡县,就小了许多倍,再怎么动员都很难威胁朝廷……你继续说!”

    “是,唯虚州实郡县,才能建立我汉家全民皆兵的兵制,要不,为防止州藩威胁朝廷,就必须防民如虎,废黜地方动员兵制是必须。”太子受到鼓励,三年来处心积虑,凝聚的大片文章,就滔滔而出。

    “正因废黜地方兵制,所以必须扩大南北军,而七八万南北军,父皇可亲自掌管,并无人能弄权。”

    “一旦扩大,及数十万,甚至百万,父皇天纵英明,怕也难掌管,只得任命一大批将门来管。”

    “将门桀骜不训,臣思来思去,只得引入文官来平衡,建立父皇所说的兵部,兵部一建,宰相或读书人就可掌控兵权,若是平衡还罢,稍有失衡,恐有不测之祸。”

    “而且,一旦废黜地方兵制,中央军还在尚可,要是大败,怕数万胡人就可征服我亿兆汉民。”

    “文盛武弱,这不是国家之福。”太子说到这里,突觉得自己有点失态了,连忙止住,定了定神,又说着:“父皇出的还有一题,却是具体治理,儿臣也有些浅见。”

    “治国治州治郡治县,都以气囊括之。”

    “我大汉龙气此时红黄,州郡红黄不等,就可对生民立业,进行阴阳调整。”

    “对低于红黄之民生,须给予优待,使它们具备上升的潜力,这就是父皇定的生民立业法。”

    “已抵达红黄色的民生产业,当以商会分股,使多人分享,不使掌握在一家一姓之手。”

    “而民业,纯黄以上,它就必须具备父皇所说,对我大汉龙气的拉动性,不具备拉动性的民业,不在扶持范畴内,必要时还要打击豪右。”

    “带青产业,除非具备极强的拉动性,否则必须分拆,落实到具体郡县家族,就是黄色家族,必须进行分拆,儿臣监国,初步论之,或以千顷为界限。”

    “而红色的落后郡县,民业扶持就是红,而不是拔苗助长。”

    “儿臣话说完了。”

    太子刘慎说这样多,本是不可能的事,很是失礼,但是他自幼聪明,又获得多人暗示,知道这是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这时统统说了出去,说完了,就心里不安,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叶青听了,眸里显出惊喜,连连踱着,突仰天大笑:“好好,朕有龙子,你体会朕设的大道,到这地步,已经足够了。”

    这其实才说了十分之四五,但核心已经说了,一套套单独不算什么,把它巧妙联合起来,就成为了青制。

    这太子刘慎才十五岁,懂得这样多,实在不可一世,不知有多少暗手在里面,但只要不妨碍大政,给他又怎么样?

    只看了太子一眼,这时叶青就下了决心,就说着:“朕是天人,这你已经知道了,本来可留下来继续执政,但你今天这番话,使朕下了决心。”

    “你听着,朕明日就传下旨意,诏于臣民,三日后就是黄道吉日,朕召见大臣,就领你拜过奉先殿和社稷宗庙,传位于你。”

    “这是内禅,朕为太上皇,明年你就可改年号!”

    太子刘慎听了这话,虽早有准备,“嗡”的一声,脸涨红了,总算的确有着异禀,良久,才跪拜说着:“儿臣才德浅薄,岂敢妄想神器,父皇是天下之主,儿臣愿久久奉在膝下……”

    这本是因有之意,太子连连推辞,叶青听了良久,止住了他,说:“朕说话向来乾坤独断,不会疑你试探你……这事已定了……夜深了,你退下去罢!”

    太子跪辞出来,一出门,脸色就涨的通红,本想立刻告诉母亲,以及自己亲近的大臣,话到口中,却忍了下去。

    ……这一夜太子,没有睡好,自个听秋虫卿鸣,睁着眼想事情——带着兴奋,带着丝丝惶惧。

    第二天上朝,皇帝宣布此事。

    知道内情的大臣都有默契,当下山喊万岁,完全同意这事,皇帝要上去,本应该是太子继位。

    只有低级,不懂内情的官员,才上言反对,但在这种情况下,自是没有任何的作用。

    三日后,百官一个个神情雍穆,随仪庄重行礼,在这巍峨宫阙下,跪听皇帝的旨意。

    只见叶青坐在了帝座上,微笑着看着众人:“三日前,诏书已公布天下,今日,太子就是皇帝了。”

    叶青带着笑容:“太子谦逊孝顺,多次辞谢,百官上奏挽留,这都是应有之词,但朕逊位出自天意也出自诚意,却不行这些虚礼。”

    叶青站了起来,神情肃穆:“太子即位,即天下主,来人,扶太子既位,奉玉玺成礼!”

    太子听到这话,心里一块石头落地,这时宰相上前,扶起了最后推谢的太子,及到台阶上,叶青亲自起身,手扶着太子,坐到正中御座上。

    太子坐了,下意识只坐了半个,心中一片迷乱,就在这时,只见众多臣工,一起拜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喊之下,授受成礼,玉玺交过,只见能识气望气者,都能看见,太子原本不过是金色,监国一年,渐成淡青。

    此时一受礼,就见本属于叶青的龙气,分出了三分之一,滚滚而去,就落在了太子的气数中。

    青色立刻转浓,似有似无,一丝紫气而生。

第701章 众卿登陆

    西苑仙桃宴,太子登基,这些盛况留在许多人脑海里,来自各地文武英杰、当朝重臣及离任的老臣都得以观礼,山喊万岁。

    当夜,三位太后与众嫔妃宣布闭殿修炼,这在过去些年中已有过,据说这次闭的死关,不就仙位,不复出关。

    “新皇登基,莫非有危险之事要发生?”许多宫女私下猜测,暗自惴惴。

    但以后日子,朝野内外没有任何动荡,让嗅到腥风的各家报社都暗暗松了口气——看来没有外寇,也没有内争,太子顺利完成了过渡。

    以后就是三个月,及到这夜,桃园深处的那棵仙桃母株,亮起了五色光华,灵雾弥漫园中。

    玉辇停在园前,在召入宫的关羽和张飞护卫下,叶青下了马车,一副五色卷轴握在手里,望着这桃园若有所思。

    “皇兄在想什么?”关羽虽知这兄长地上人灵魂,但认识以来就是如此,并不觉得作伪。

    “故事始于桃园,结束于桃园,恰如其妙。”叶青笑了笑,说:“开启宫门,让诸臣进入园中探索吧。”

    “是。”

    在这夜中,宫门一反常态开启了,外面停了一串马车,陆续文武入内。

    怎会这样?

    司马懿看着眼前繁华,突想起自己家族还在进行的某些想念,不由心里一沉,怔怔通过这小段十步一岗通道,随着大流进入桃园。

    门口时,终于脚步凝滞一下,忍不住抬首望去。

    漫天星斗苍茫,闪烁着亮光,聚拢在紫薇帝星周面诸星,正一颗颗暗下去……圣人所言果不假,可惜自己被点名,就要错失机会。

    “仲达何所思?”曹操在前停下脚步,盯着这个人。

    司马懿心下莫名一个激灵,暗自奇怪,不动声色道:“唯思家中高堂。”

    这面的交谈引人注意,连皇帝都望向这面,赞说:“仲达果真忠孝之人,放心,众卿定期往来通讯还是可以,到每年年底可借娲皇山河社稷图与家人通讯——换算地上时间十日一次。”

    忠孝……司马懿面无表情,恭谨低首:“谢陛下荣恩。”

    进入桃园深处,前面一株高大的桃树,这时正展开漆黑门户,幽光浮现镜面上,皇帝就笑着摆手:“上去罢!”

    “是!”大臣不敢怠慢,一步跨过,只见一阵波动,就消失不见。

    司马懿不敢耽搁,跟着进去,一阵天旋地转,暖光照耀下来,冲刷着体内的所有黑气。

    “这样多黑气……”

    随即一阵深入骨髓剧痛,似是某种本质改易,这就是阳化?

    原来陛下没说错,我等其实本非活人……

    视野恢复,众人面面相觑,都有些脱胎换骨的感觉,再看周围一下怔住,只见着金色阳光照在桃园里,坐落在一座宫殿,更远处灵气浓郁一片山水,时间似是春季,遥远天际,有着四方玉柱高耸竖立,仿佛回归到女娲补天以前的神话时代。

    而奇特的是不远,同有一株同样的仙桃,上面挂着一个牌匾:“南廉洞天”

    “原来这就是洞天……”

    “南廉,又是什么意思?”

    “陛下呢?”

    众人正相互神识交流,就听得隐隐歌声,只见肉身刘备并没有阳化,而一个星冠羽衣的青年在桃树转出来,手持五彩卷轴。

    “轰!”这**散开,化成了金色云气,正中又有着丝丝青气,冉冉向着这青年飘去。

    一落下,就隐入其中不见。

    这青年睁开了眼,扫了一眼众人,微笑:“众卿,欢迎加入地上战场。”

    “您……”

    “我就是叶青。”

    只迟疑片刻,这数十人,都立刻跪拜:“臣等拜见主公。”

    这时,小糜皇后、甘妃,以及在下土有分身的文武大将,都是一样,轰的一声,汇集到了本体上,与本体合成一体。

    阴阳汇集,而成龙虎,一时甚是有趣。

    下土·宫殿

    一阵萧瑟晚风吹过,皇城一片空旷,已经入冬,更有着寒意。

    桃园外,原本太子,现在皇帝只穿着普通衣着,当上了皇帝,真是眸似寒星,面如满月。

    这时心情复杂,父皇一离开,他可以明显感觉到,顿时又有一半龙气,归于了自己,紫气萦绕起来。

    “父皇……”不知是哭是笑,只这一瞬间,显现与他实际年龄毫不相称的深沉和复杂,良久,才叹息一声,转身离开。

    这时已到子时,星月无光,深沉黑暗笼罩整片神州。

    金光照耀夜空,一棵金黄宝树在西方显现,坐一个金黄圣人,盯着天子这面,似笑非笑:“应武皇帝,似已经转移回本体了?”

    桃园外,新天子端坐在玉辇上,无视这圣人,只命令:“回宫休息。”

    “……是,陛下。”宫人收摄心情,大驾起身。

    西方圣人皱眉,看出新天子相对来说,虚弱不少,但只此一半真龙之气,由于社会繁华,都超过原本天子位格。

    这样的天子,不出洛阳,谁也无法,更何况还有别人虎视耽耽,当下就是一叹,熄了一丝心思。

    一朵庆云降下夜空,显出一个蛇尾人身的少女,紧盯西方圣人,眸子深邃而又带一丝纯真:“战,还是不战。”

    吸收了帝女分身后,她气息比过去更强一倍,性格产生些变化,少了许多算计,越来越有真正地仙的味道了。

    西方圣人暗自判断对方实力,再转首看看周围,不见三圣按约出现,轻叹一声:“娲皇言重了,只是来送行而已。”

    洛阳上空,圣道释放金光,结成玄妙宝树,北宫御道上,新天子冷哼一声,随着这冷哼,红黄的人道洪流,在虚空中汹涌而起,形成巨浪,隐隐有着敌意。

    “哗”的一声,黄河浪花翻滚,龙君踏水而出,青眸注视天上:“不如我也来送你一程?”

    西方圣人一惊,摇首苦笑,化成一道金光消失不见。

    这时,夜深沉了,突只见东南北三方面,各大放光明,金光铺天盖地,延绵万里,叮当之声不绝于耳。

    “是三圣显圣!”女娲和龙君眯着眼,看着,心里清明。

    叶青一去,本受压制的三圣,陆续出现,赶集一样,它们要趁机广收子弟,以增加到地面上的羽翼。

    圣迹彰显,各派传教活动会更加高涨,但有着女娲和龙君,加上人道大势已成,激烈冲突怕是很少有,下面就是变成对气运的争夺,长期对抗,最后看谁能收获的更多,占的份额更多。

    只要度过今夜,各教相互间也存在竞争,再难合力算计皇帝。

    “哼!”想明白了这点,女娲低首看向皇宫,天子的玉辇回归寝殿,她才放下心,彩光回归天上。

    龙君也消失河水中。

    而北宫寝殿里,龙气潮水一样汹涌而至,天子面无表情,只是静慑龙气。

    “危险期已过去了。”叶青吁一口气。

    自己虽已进不去,但还能借着圣人法器,看的一清二楚。

    分身回来,现实本体的还是凡胎,得重新修行,但却并非原来的水准,只一下,就变成了阴神真人的道行。

    这相当于外域仙人渗透到了本域,短期内就能恢复阳神真人的位阶,是同样的原理。

    但要改塑仙体,仙凡鸿沟要大量资源填补,生命质变不是一蹴而就。

    且因下土分身转移,天子实力削弱许多,可能引得某些圣人蠢蠢欲动,但现在看来最危险期已渡过。

    “下土已算是无事,一切顺其自然就可……”

    叶青收回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