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帝-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叶青立刻出去;黑龙马已停在门口;周铃一身黑色厚棉裙;手捧着叶青袍子:“公子也换上。”

    “恩。”叶青接过翻身上马;将一封草就军令再看一眼;盖上印信;转手就交给急急赶来的江晨:“你照常领军回去……那些睡教坊司的家伙;都给我叫醒;回军营准备;明早就拔营”

    “臣遵命”

    马蹄声穿巷过街;周铃举着州制军符;高声叫门:“权同观察使;知视兵事;翰林编修叶榜眼在此;紧急军事;还不速速……”

    叶青内外几仗打出了威声;在山竹县都算是鼎鼎有名;门卫警醒起来;不敢推搪耽搁;这时验过军符;就开了城门。

    两人直趋军营;又带一队骑兵脱离大部队;还带了巡骑营军官;是方便过关防所用;往州城疾奔而去。

    流星雨已变小许多;情况稳定下来;繁密星空似变得疏朗些;青穹周天大阵的运转肯定就有了不少疏漏;一时间不知多少邪魔钻进来。

    “这其实是第一次会战之役加快了两年;按理说青穹周天大阵有时强有时弱;但根基规律没有这样容易破解;肯有什么出了问题……难道是内鬼?哪个该死家伙泄漏了虚实出去”

    叶青望着星河一叹;不得不说在外敌入侵时;这些既得利益层是最稳固的抗击力量;后面解密出来;此役双方都损失很大;寿命恒久智慧如海的真仙;都是生死而搏杀;双方一夜间陨落千余;强龙难压地头蛇;谁也没讨得了好…

    可自战略目标上说;外域还是成功了;天庭的一线严防死守宣告破产;大量敌人渗透入内;不消几月就可形成日食;把战场延展到大地;龙蛇起陆;硝烟四起;大争之世就此开启。

    “谁胜谁负;还犹未可知呢”叶青握紧了拳;遗憾、珍惜、搏斗……回忆一丝丝滑过;心坚如铁。

    风声在耳边呼啸;树木官道上飞速后退;星光照着路面;周铃策马紧跟着;抬头望去;不知是否错觉;星空中少了许多星星;却有许多幽影填补;深渊一样慑人心神;转眼又隐没。

    似有什么恐怖的事发生了……

    夜风变得凉了许多;周铃心底瑟瑟一下;紧了紧身上衣袍;又看了看叶青坚实的背影;温暖安全的感觉;就渐渐渗到心中。

    不管怎么样;只要公子在;自己就没有什么可怕。

    帝都·皇宫

    “皇上;快醒醒”

    皇帝正睡着;突被摇醒;这是前所未有的事;他也不立刻发怒;起身扫视一眼;说着:“什么事;这样摇醒了朕;天塌了?”

    下面跪的总管脸色苍白;仔细打量皇帝;见神情略呆滞;气色有点不正;忙跪下俯伏请安:“臣死罪;只是的确出了大事了;请皇上出去一观。”

    皇帝知道发生了大事;心里警觉;只说了句:“起来吧”

    就移步出了殿;才抬首一看;人就呆了;皇帝却似是不信;吩咐:“取我镜来”

    早有准备;递上的是这世界的老花镜;再一看;顿时变色;呆呆着;一句话都不说;片刻身子一歪;就瘫了下去。

    几个太监本都吓得个个面如土色;这时围上去;七手八脚把皇帝架住。

    这内侍总管大声喝着:“不许乱;谁乱;立刻杀了;快传太医;不得声张

    又自怀里取出一个玉瓶;取出一丸金色的丹药;喂着皇帝。

    “啊;痛杀朕了”片刻;皇帝吐了一口气;喘息一声;醒了过来;他脸色铁青;第一睁就是再次看了看天空。

    见着陨星渐止;才又闭上;泪水夺眶而出:“传旨;立刻传天文钦的人过来说话……还有;立传京门都督。”

    “是;臣领旨”内侍总管立刻领了旨意出去;心里却是冰凉。

    方保入夜受紧急传话;立时响应;直到大宫门辇道前;就见着宫门隐隐开了一线;可见太监张着灯。

    “皇上召见你”见着来人;太监只说了这一声;就举灯疾步前行;不再言语;方保张了张口;又把话咽了回去;升起一种不祥之感。

    呆呆跟着进去;踅过一处宫殿;有着一片花园;在白天自是极美;这时丛丛花卉;反有种阴森幽幽的感觉;一路上鸦雀无声。

    方保又走了百米;却见前面豁然明朗;见着一个宫殿;这不是皇帝平时的宫殿;方保正惊疑;又见门口侍卫还认识;略是心安。

    进去后;就见皇帝卧在榻上闭目养神;方保跪了下去;以头碰地叩响;皇帝这才张开眼;眸子又灰又暗;面无表情说着:“方卿;朕有旨意”

    “是;臣跪听领旨”方保又重重叩拜下去。

    “自今夜起;除了朕的亲笔诏书;任何别的命令都不许奉令;就连内阁、诸王爷、兵部的调兵令牌;都要暂时封掉——并且你退出去;立刻进行京都戒严”

    方保听了这话;脑“嗡”一声;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额上汗珠密密麻麻;只是立刻叩拜答着:“是”

    这声音大得;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今夜就这事;你下去吧。”皇帝望着远处;目光阴郁。

    而在这一刻;大陆上数以百万计的人都看见了流星;其中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的人;也有成千上万。

    在这一刻;许多仙门响起了急促钟声。

    还没有入秋;风第一次挟着含意;席卷了整个大陆;可以预见;今年的夜晚会变得寒冷。

第一卷 第二百零八章 计划发动

    秋日阳光照着郡城;车马和人群喧闹;早晨的风有了点寒意;还没有入冬;阻碍不了为生活奔忙的人;和贮松的松鼠;又或积膘过冬的熊一样;为严冬即将到来;奔波频繁。

    罗维牵着骡子在去米市路上;一身薄棉袍子;还有些冷;有些天没有出来;此时有些后悔;早知这两天这样冷;就多加件衣服。

    作尹家刊行的分刊执事;在南沧郡实没几个手下;每旬会自州城送来主版;平时副版内容就要自己来编;寻找内容、编版、载发广告……都要亲力亲为;算是非常辛苦。

    但也值;月俸二十五两;叶家借用宣传;暗中所给五十两;等于拿了三倍薪资;足可养活一家老小;积下的银子可购买几亩田;别说每月多少还有些赏赐。

    “主家没兴起报纸时;自己三十岁的人;只是总行的副执事;少年时念过书;没有考中童生;就流于下人;哪奢望这样收入;更别说帝都的物价……果还是在地方开拓更滋润。”

    一阵秋风呼啸而过;扫荡青石街上落叶;衣不够厚的行人就瑟瑟惊惶;躲到街角避过风。

    罗维缩着脖子躲在骡子后面;直到这阵大风过去;就有着报童在身侧跑过;清脆喊着:“卖报卖报;叶家、俞家、李家;突袭草原得手;朝廷大军和北魏交锋于白洋淀;榜眼公连载第七章;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呃;刊长?”

    罗维不认识他;看出这报童十一二岁;脸上饥寒之色尚未全消;多半是新收的流民儿童。

    报纸发行后;榜眼公力排众议;引入叶家的规矩;还派了仆妇打理生活;招收着十五岁以下的儿童少年;专给他们一份工作;虽薪水微薄;但却可以温饱;为此还抵消了不少利润。

    不过听闻的人都以之善政;结合着叶青灭族的酷烈;使人不由心折。

    这些儿童少年不声不响收容了很多;刊行对此都不太熟悉了。

    “刊长好”这少年拘谨一躬;小脸冻得微白;衣服虽旧还算整洁;怀里抱着一捧对开的报纸。

    罗维就自骡子后出来;挺直了腰身;自矜颔首:“好好做;去吧。”

    “哎”少年没听出是敷衍;很振奋又跑过街;清脆叫卖声又响起来;在对面商铺一停;这家店主掏钱要了一份:“今天有榜眼公的连载?”

    “有;翻过来第二页;您……”

    罗维摇头失笑;牵着骡子继续走路。

    相对于书籍而言;报纸几文钱算是便宜;商家要参考京都风尚资讯;不会吝惜几文十几文铜钱;而自封神三国演义连载;更有许多富户买来消遣;谁都好奇榜眼公的大作——郡里出了一榜进士;谁不引以为傲

    “听说报刊在峡东诸州的发售并不顺利;在应州;南沧郡几可与近畿一带的销量媲美;业绩多次被总行当作典型……”罗维想着这发下来的五两银子;就是一笑:“这样下去;应州行长迟早高升到总行;我离上面的位置就更近一步。”

    愉快看看天上;天空晴朗的很。

    这几天都很晴朗;夜里落了星星都能看见奇怪;星星会掉下来?

    这样多谪仙?

    罗维想起这两天的传闻;不敢再往下想:“天庭的事;哪里是我们小民可妄测;只是榜眼公这几天突把封神三国演义连载;很是奇怪。”

    “榜眼公文才是没有说;两榜进士;又率兵剿灭八贼将;再灭族胡部;大胜而归;这武略也有了。”

    “制竹叶青;倾销北地;日进千金;又购得万亩良田;二三年就把家业扩大三倍;这内政也极是优良。”

    “这样的人物;为什么还写这野史小说;总不至于为了这一点稿费;难不成是癖好?”

    如果叶青没有连连功绩;就算考了进士;还是有人非议;但现在却当成了大人物的特殊癖好;罗维苦思良久;不得其解;只得放弃了。

    一路屋舍鳞次栉比;没有京畿常见高楼;却是人烟稠密;熙熙攘攘喧嚣;除了近年很少再开的马市;坊市多半集中在这南城;就是普通市民聚居的一带

    罗维要去的米市也在南城;路上必经是书市;书铺集册打着**裸的“榜眼公新作”;这有别于此前报纸连载方式;也吸引了一些读书人驻足;看的人多;但买的人不多。

    “榜眼公虽文武全才;这个癖好还是引得些风评……难得可以非议堂堂进士的机会;不酸一下;还叫是读书人?”罗维笑着;其实也算读书人;可沉于商事;心思早已变得切实。

    米市附近又听到茶馆酒肆里已有编好的说书段子;每家茶馆;每家酒肆;都在讲封神三国演义;只是水平不一;进度不一;吸引听众有多有寡。

    罗维心中略略惊奇;不是惊于事情本身——这事早有所耳闻;尹家和叶家在应州有着合作;一个月前就有稿子过来编撰——惊奇的是这个速度

    “两天前;叶家突加快了动作;本以为一个月见效算是快了;现在才两天;看起来几乎所有说书艺人都被买通;估计是重金砸下去……这位榜眼公以做事果断闻名;名不虚传;只是这太浪费了吧?”

    “这样多资源砸下去;不亏本算是本事了;边远州郡没有京畿观文阁的便利;识字市民相对较少;肯花钱买书的更少;自不是为了利。”

    “为名更是胡说;不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中得榜眼公;天下谁人不识君?还用得这手段出名?”

    罗维再怎么见识;想不通此举是什么意思;不过堂堂榜眼做这事多半有用意;多半是自己学问不够;不能明了。

    “以榜眼公名气;放在南沧郡多此一举;放在别郡多半会有些效果……就看下个月的行内消息了;或能窥探得一点学问。”

    “请让一下;让一下;谢谢……”后面传来许多的马蹄声;不快;罗维还是下意识停步;让了一大队人牵马穿市过去;为首两匹纯黑大马很是抢眼;罗维多看了两下;感觉有点眼熟。

    可自这面角度;看不到马主人的身影;就摇摇头;多半是哪家公子出游;就在米店老板招呼下回首:“今天多少一斤?二十五文?你怎么不去抢……”

    “客官说笑了;哪里都是这个价;打仗的事情;谁能说的准数啊……”胖乎乎米店老板叹口气;抓起一把晶莹米粒:“这一批还是湖湘运来的南米;上等货;到了明天就只剩下本地新米;再过些时日说不定只有陈年旧米了。”

    罗维明知是被坑了;可不得不说;这米店老板的话戳中了他的心思。

    摸了摸怀中新发的薪资;取下骡背上挂的空布囊开始装米;嘴里不甘说:“你们这价也到顶了;再往上涨;朝廷常平仓放出粮来;看你们个个吃不了兜着走”

    “那是;那是……”米店老板嘿嘿搓着手;眼睛笑着眯起来:“这不是还没有超过红线么……”

    周遭米店、面店多半是这场面;一打仗物价都腾腾上涨;朝廷的战事推进缓慢;看不出结束的时间;小家小户谁都不敢把生命线寄托在兵事上;还是赶紧往家里多屯些米才是正经。

    南沧郡城北有一处住宅;原是一家私有园林;子孙无能;渐渐落魄;就卖了出去;叶青就买了下来;里面种着沁人心脾桂花;就叫桂园。

    这时抵达;就有两个男女候着;一见就急急迎上来。

    周铃在后面看着;她有点印象;记得是公子一房的堂兄堂嫂;算是能于;这时只是敬畏对公子躬身:“家主”

    叶青挥手让亲兵守在外面;把手里拿的一份报纸交给周铃;跟着这对夫妻俩进了里面小厅;直接问着:“最近情况怎么样?”

    听了些汇报;就满意的说:“作的不错;这一片倚仗两位兄嫂;年终按例计功;我会不吝赏赐。”

    “我们明白……”夫妻俩欢喜应了。

    “还有孩童要照顾好;过些时日顺利;会派教书先生过来……”

    远房堂兄推开一处暗道;环境幽幽起来;似又回到那夜。

    距离星陨之夜已多日;叶青感觉城里城外都很是平静;一切照常;就连路上买来的报纸;也没见到星陨消息;这是自然;朝廷不会允许这种消息渲染。

    想着;叶青还是一叹。

    星陨在许多有识之士心里震惊;还不是非常恐慌;百万年的统治;使他们对天庭很有信心;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多半这种心态了。

    士子官府这样;对于躬耕田垄的平民百姓而言更是无谓;今年庄稼收成不是很好;打起仗来;市面上物价涨了些;生活还一如继往的辛苦。

    再神秘的星陨;不如台风雨的影响效果大;人间的生活与九天之上距离;终还是太遥远了。

    “家主;讯盘就在里面。”这堂兄在密室前停步;有些畏缩说。

    周铃推门进去察看一下;出来点点头。

    讯盘是朝廷控制利器;但随着时间流逝;而且讯盘没有和朝廷一样建立遍及天下州郡的道网;也没有太大意义;这个法度渐渐松弛;流到民间。

    因此叶青利用职权;弄了几套;和尹家刊行合作;渐渐也弄出了简单单线联系。

    叶青进去;启动了讯盘。

第一卷 第二百零九章 口含天宪

    幽幽黑暗中;圆圆盘面上;金光亮起;又浮现字符;接到的就是要求的信息。

    封神三国演义早就在不温不火的私下传播;积蓄了半年影响;这时在应州和帝都扩大传播;已形成了雅俗同赏的流行;开局非常不错。

    突青光一闪;特殊的标记浮现。

    “誉郡王府的暗码密信?”叶青一怔;这时不在家里;只能自川林笔记中找到作密码的一本道经来翻译:“见字如晤……”

    读着读着;叶青脸色渐渐古怪起来。

    信中说起上回拜托之事;长公主读这书;本是看在亲侄的人情;作个推荐

    谁知她看了这书爱不释手;不同于士林里普遍不屑;觉得有辱斯文;长公主称赞此书有传世价值;和明玉县主问过叶青的情况

    青光黯去又复明;似怕叶青心有芥蒂;誉郡王又在后面解释性附了一页。

    莹莹字迹娟秀;却是明玉县主的亲笔:“叶公钧安;明玉本无外泄之意;唯……”

    款款道出内情——皇帝最近出宫散心;顺路去道观看了看妹妹;见这书没多评价;只是说:“还不错”

    “…妾身思及;或有利于叶公之处;遂未经允许而将叶公近况告知姑姑;还望叶公海涵。”

    “何止有利啊……”叶青一叹;拂去镜盘上青光;口述了一封礼单;却是给誉郡王和长公子;连明玉都有。

    叶青并非是附庸誉郡王;本不必按照官场规矩送上礼单;只是看见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