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王朝- 第4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截晶莹的冰尖甚至快过了寒风,从飞舞的雪屑中透了出来。

    这一截晶莹的冰尖里,是一种他所熟悉的,孤寒而可怕的剑意。

    他的瞳孔剧烈的收缩。

    在下一刹那,他发出了一声无比凄厉的吼声,体内的本命元气尽数绽放而出。

    咚的一声闷震。

    无数的冰雪往外狂舞而出。

    就连从空中席卷下来的风雪这一刹那都似乎被震散了。

    天空里出现了一片清明的空间。

    远处很多疾行赶来的骑军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

    一个巨大的雪环里,一截冰峰和数道磅礴的剑气撞在了一起。

    而那截晶莹的冰峰里,似乎隐约有一名少女的身影。

    在下一刹那,冰峰在空中崩塌。

    后继如山般高大的滚雪席卷了这片天空,甚至将那道耀眼的光柱都吞没在其中。

    空中所有那些修行者的身体,消失在了无数堆在空中乱撞的雪里。

    那些从远处赶来的乌氏骑军全部震骇的看着,他们无法控制住身下的坐骑,无法再靠近。

第九十四章 本质之差

    雪流彻底吞没了温暖的山谷,将这片山谷完全填平,后继的轰鸣声还在不断响起,连远处的雪山上,都因为巨大的回响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雪崩。

    骁勇的乌氏骑军第一时间到达了这场雪崩的边缘,更是有些骑着青狼的皇族第一时间冲进了风雪里。

    然而在滚滚的雪流面前,这些皇族也根本无法接近乌氏皇太后先前所在的那片山坡。

    这些皇族面色极为难看的停驻。

    他们面前的雪就像泡沫一般,一层层堆积起来,越堆越高。

    直至很多个沉重的呼吸之后,雪流渐止,风声也小了下来,天地才渐渐恢复清明。

    此时他们的身体却骤然僵硬了起来。

    他们看到了令他们永生难忘的一幕。

    渐要消隐的风雪遮不住亮光,那道先前接引乌氏皇太后一般的光柱还在亮着。

    所不同的是,那名宝光观的女学生吴京京正在往下行走。

    她手中晶柱发出的温暖光柱,始终落在那片山坡上一处。

    光柱的落处,有两堆晶莹的坚冰。

    对于这些修行者而言,这不难理解,当强大的元气力量吹散了那些冰雪碎屑,互相挤压着冰块和冰晶,就自然会产生这种看似一尘不染的晶莹冰体。

    让他们震撼的是两堆坚冰之中的人影。

    在山坡的略微高处,温暖的光柱始终笼罩的地方,是四根笔直的晶莹冰柱。

    四根笔直的晶莹冰柱的中心,站着的便是乌氏皇太后和一名青衣少女。

    少女的身上到此时依旧散发着极其强烈的剑意,甚至可以看到空气里往外绽放的丝状游丝。

    那四根形状规则的晶莹冰柱显然是她的剑意生成,带着一种完全有别于这方天地冰雪的寒意。

    和她们相对的另外一堆坚冰却是异常的杂乱。

    端木侯的那四名部将已经完全变成了冰雕,他们持剑将端木侯护在中心,然而身上却是已经被坚冰刺穿多处,接着再被冻结起来,他们身上的力量将身外的坚冰激成了异常紊乱的刺尖,每一根冰尖都在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光。

    处于四人合围而成的狭小空间里的端木侯的身上没有任何的坚冰,只有一层白霜,就如长陵瓦片上的秋霜。

    然而他的面容,他的神色,却是比那四名已经死去的部将还要晦暗,还要难看。

    看着他此时的神容,所有人便都明白那心如死灰的人是什么样的。

    乌氏皇太后动了。

    她的脚步和平时一样,很稳健。

    当看到她动步走出那四根晶莹冰柱的中心时,那些被这副画面震撼着的乌氏骑军们骤然发出了如海啸般的欢呼。

    那名长陵王侯的晦暗、无力和绝望、不甘,正衬托出了她此时的威严和强大。

    “你真的不如直接死了的好。”

    乌氏皇太后走到端木侯的面前,缓缓的说道。

    她的话语很平和,不带任何嘲讽,甚至是带着一点淡淡的同情。

    当亲眼所见所有忠诚于自己的部将全部战死,却依旧改变不了这场战斗的结局,这便是最悲哀的。

    “你这个时候或许会理解,当年的王惊梦为什么不选择逃离活下来,而一定要战死在长陵。”

    看着依旧无法言语的端木侯,乌氏皇太后有些叹息般说道:“百里素雪毁了你的心境在前,接着你又根本没有想到,会败亡在他的亲传弟子手中。你们这些王侯啊,总以为自己和百里素雪还有以前巴山剑场的那些顶尖修行者都在同一个高度,恐怕也直到真正败亡的时候,才会发现并非如此。”

    “为什么会这样?”端木侯艰难的抬起头来,他看着这名老妇人,以及那两名侍女——来自长陵的年轻修行者。他不想承认失败,但是却无法理解这名老妇人说的话语。

    老妇人的话字字击中了他的内心,他无法想象自己为什么会和百里素雪等人拥有那样大的差距。

    同样是七境,同样有着艰苦的修行,他甚至有着比百里素雪更为艰难的成长经历,更多的战斗。

    “就从这场战斗本身说起。”

    乌氏皇太后淡淡的看着他,看着远处那茫茫一片疾驰而来,都属于她管辖的这个国度的骑军们,轻声说道:“你们不够了解我,我这些年能够掌管乌氏,从来都没有靠过我的修为和战力。精神和意志,能够创造勇气和胜利。你们的失败在于,当年巴山剑场那批人死后,长陵的这些卓绝的修行者里,除了夜策冷和墨守城等少数人之外,真的再没有几个将身外的东西看得比自身的利益还要重的人了。”

    “当年巴山剑场死去的那些修行者们,他们可以为了一个他们认为对的理由而去战死,不惜牺牲。然而你们这些王侯,却大多都是因为得到大量的利益而选择站在郑袖和元武一边。”

    “你们这些人,和百里素雪他们这些人在本质上就有着不同。所以你们哪怕用尽一切方法追赶,哪怕用尽了大秦王朝能够你们提供的一切资源,你们还都只能仰望他们这些人,甚至你们会连夜策冷她们这些后起之秀都不如。”

    “在这场战斗里,很多时刻你们想着的不是要达成军令,而是自己的生存,所以你们错过了很多的时机,我这样的安排,也才会一步不错的走到最后这样的结果。”

    “我不知道你这些部将在临死前最终想明白了没有。”

    乌氏皇太后停顿了片刻,她用有些尊敬的目光看着那些冰封中的修行者,淡漠的说道:“他们受了你的恩情,或者因为情义而成为忠诚你的死士,然而跟着你这样的首领,他们从一开始就是没有多少前途的呀,都是不会有多少成就。即便牺牲了姓名,在史书上又能留下什么样的一笔?”

    她对着端木侯说了很多话。

    在她说这些话的过程里,端木侯都没有说出任何的话来。

    她不管端木侯此时会想些什么,因为对于她这样的真正强者而言,永远只要引领着别人追着自己的节奏走。

    “你毕竟是大秦十三侯之一,对于你们这样的对手,我会给予最后的尊重。”

    她有些疲惫了,于是对着端木侯说出了最后一句想要说的话。

    最后的尊重,意思便是有尊严的死法。

    若是没有能力再战,便是自尽。

第九十五章  一剑

    落败的强者依旧是强者。

    各个王朝的修行地每年都会有新的修行者出现,那些能够强大到足以被记载在史书里的人,他们的很多经历,原本就值得尊敬。

    当端木侯决定自尽之时,他也对面前这个苍老的乌氏老妇人又生出无数敬意。

    因为无论是在乌氏还是在其余的王朝,女子想要执掌朝政,总会比男子要困难得多。

    最为关键的是,这名乌氏老妇从来依靠的都不是自己的武力。

    “或许早十五年遇见你,早些败在你的手里,就会很不一样。”

    当他最后缓缓垂首,让一截锋利的冰尖刺穿自己的咽喉时,他认真的说了这一句话。

    乌氏皇太后没有回应。

    但是她明白这名大秦王侯的意思。

    若是那时端木侯就能彻底看清自己,那他在修行道路上所能取得的成就,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你又输了一阵。”

    她不再去看端木侯,而是转头过去看着那道苍白色星火曾坠落的地方,缓缓的说了一句,嘴角露出了含有的得意笑意。

    “你很想要九眼天珠,但是你想不到九眼天珠到了谁的手里。”

    在白雪的映衬下,这名乌氏老妇人的双瞳依旧显得有些昏黄浑浊。

    天幽晶的力量,也只让她年轻了那么一瞬,光芒绽放之后,却似乎燃烧了她更多的精力。

    然而无论是一旁的胡京京还是谢柔,却都觉得这名老妇人的目光里充满了善意和智慧。

    两名少女都很单纯,越是单纯便也越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两人都觉得这名乌氏老妇人之所以能胜长陵的女主人,便是因为她看得清人心,知道哪些人可以信任。

    ……

    天阴,却未下雨。

    楚都的很多府邸里都挂起了明灯。

    楚都外那条曾有幽浮大船出现的大河里,波浪有些汹涌,但是风正好从下游来,这便自然给了很多要往上游走的商船便利,河面上通航的商船便比平日要更多一些。

    和楚都城区相距很近的一处小河湾里,停着一叶扁舟,名震天下的赵四先生便在这舟上。

    她单独一人,喝着楚都里售卖的糖水,看着楚都里如繁星般的灯火。

    糖水里有切得很均匀的梨块,还有一些晒干了的桂圆,在糖水里煮了之后,便又“肥胖”了起来,散发着一种很好闻的香气。

    见过的风景多了,眼界就会变得开阔。

    无论是精美的吃食,还是阴天里都显得秀美的那些建筑群,被匠师打造得令人叹为观止的线条,都让她暗生感叹,感叹这悠久的王朝的确比起她的故土大赵王朝要更有底蕴得多。

    就如风可以吹动大帆,带着船行走,就如这一碗糖水放久了会凉一样,这世间有很多事情是不可避免的。

    她承认当年那名昏庸的帝王统辖下的赵王朝,即便不是因为秦和巴山剑场这样的对手,恐怕覆灭也是迟早的事情。

    只是发生过的事情,却自然无法忘却。

    下游飘来一条船。

    船行的速度不快,然而自有一种独特的气息,却很自然的吸引了她的感知。

    她放下已经喝了大半的糖水,用一块粗布手帕擦了擦嘴角,然后安静的等待着。

    看着那船的行进,她身上没有半分的真元波动流露出来,但是只有她自己最为清楚,她的气势越来越完美。

    在此之前不久,她和齐斯人有过一次交手。

    那时她的战意饱满,状态也是到了巅峰。

    只是和现在相比,那场战斗却最多只能说是活动一下身体。

    一场足以被称为史诗的对决,不只是要看双方的对手是谁,双方修为的强弱,还要看所代表的意义。

    这修行者世界里最近五十年里,最让修行者想象和期待的,其实便是赵剑炉的那名宗师和天下剑首王惊梦的一战。

    只是这一战终未成行。

    当那日和齐斯人对敌之时,赵四先生赵妙知道自己已经领悟到了自己师尊希望自己感悟的所有剑意,已经无限接近了自己当年师尊的境界。然而今日里看着那条船渐渐接近,她也知道自己当时只是无限接近,并不是等于或者超越。

    只有这种宿命般的对手,整个师门都等待了很多年的对手,才让让她真正站到那样的高度。

    当两船接近不过五十丈,看清船头上站着的丁宁的面目时,她微颔首,负手而立。

    这个时候她确定和她当年的师尊已经没有任何的区别。

    “赵剑炉果然不凡,尽是人杰。”丁宁看着她,平静的说了这一句。

    这样的话语在别人的口中说来或许显得客套或是虚伪,然而在他口中说来却是完全不一样。

    赵妙微微挑眉,坦然受了这一句夸奖,然后问道:“你在胶东郡,怎会又突然到这里?”

    “接一位老友,顺便处理些事情。”丁宁回答道。

    赵妙顿时有所悟,目光一闪:“百里素雪要到了?”

    丁宁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赵妙深吸了一口气,看着他说道:“你欠我赵剑炉一剑。”

    丁宁道:“我欠赵剑炉的。”

    赵妙认真的想了想,道:“要不要换个时间?”

    这本身并非是一场计划内的比剑,只是恰好。

    但在她看来,若是丁宁接下来有重要的事情要做,这样的比剑便可延后。

    “不用。”然而丁宁却是摇了摇头,道:“刻意不如逢时。”

    微微顿了顿之后,丁宁看了一眼远方的天空,轻声接着道:“这一剑我也等了很多年,而且此时这楚都里,若是有人像你师尊一样令我敬畏,我也就不会如此随意而来。”

    赵妙再次颔首为礼。

    先前行礼是为自己,这次行礼是代她师尊。

    “那便开始?”她接着问道。

    “这样的一剑,又如何能默默而行,少了应有的观众?”丁宁看着不远处楚都的城廓,看着新修的城墙,看着最高大的城墙南门,微笑了起来。

    赵妙瞬间明白了丁宁的意思,也笑了起来,笑得无比傲然,“那便依你的意思。”

    长孙浅雪在小舟的蓬内,素手沥着一壶新酒。

    这次她没有随意穿着最普通的衣衫,而是身着洁白如雪的华衣。

    这壶酒也不是梧桐落里随意酿造的粗劣酸酿,而是当年旧权贵门阀之首的公孙家酒师才懂得酿造的琼浆。

第九十六章 战一座城

    最好的酒,最华丽的衣衫,最美的美人,能够配得上的,自然是最隆重的事情。

    两条船随波而动,缓缓行向楚都最高大的城墙处。

    天下剑首王惊梦,赵剑炉那名宗师,原本就是世间站在最高处的修行者,隔了很多年之后,能够站到这一高度的,也只多了一个鹿山会盟上一剑平山的元武,还有就是从岷山剑宗杀入长陵皇宫的百里素雪。

    那名赵剑炉宗师已逝,然而赵四承接了他那一剑,她此刻便代表着赵剑炉。

    天下剑首和赵剑炉,再加上昔日长陵旧权贵之首的公孙家的大小姐一起来接百里素雪,这自然便是最隆重的事情。

    丁宁站在舟首,看着越来越接近的大城轮廓,他的面容依旧平静,身上的气息也没有任何的改变,然而他知道自己的境界也在变得越来越为完美。

    这座城是徐福的军队以及大齐王朝的修行者们攻下,当齐帝和郑袖的利益互相分割完毕之后,在这里占据主导地位的早就已经是秦军。

    有些从秦楚边境一路战斗到此的秦军军队,尤其是昔日数名已经战死的王侯的部下,也都停留在楚都周遭进行整编。

    在他的一生里,或者说之前王惊梦的一生里,最为强大的时候,境界最为完美的时候,便是一人杀入长陵,一个人战一座城的时候。

    一个人战一座城,并非只是悲壮,那样的情景,也能逼迫一名修行者的生命燃烧至最浓烈时分。

    当占领胶东郡那座浮城,正式踏入七境时,丁宁的真元修为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