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静 有谁共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夜阑静 有谁共鸣-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电梯里这场遭遇倒是顺理成章地使顾家明和林子颖从师徒变成了朋友,那些充满童心的绕口令和舞蹈似乎使他找回了生活的真趣(提醒留意一下leslie的舞姿),他和林子颖开始逐渐互相接纳,走入彼此的生活圈子,他甚至带着“他”一起去和老友们玩乐队,连坐在钢琴前写歌的时候,也现出了从未有过的轻松笑容。
  




174

174、174家明与玫瑰的故事 。。。 
 
 
  leslie一生,扮演过的角色无数,顾家明或许不是最优秀的一个;《金枝玉叶》中,出色的镜头也无数,这一段想必不是最精彩的一场,但是这一场,太美了,给我的感动,无法言传。
  想当年我在看到《霸王别姬》的时候,还只是单纯地欣赏leslie的演技,是这部《金枝玉叶》使我目眩神迷,彻底倾倒于他的个人魅力。
  《金枝玉叶》中的顾家明,集中了我对一个男人的所有梦想:才华横溢,风度翩翩,高贵的气质,权威的姿态,成熟,优雅,英俊,善良,体贴,风趣……所有的一切在他创作《追》的这一幕中更是发挥到了极至。
  且看他坐在了林子颖的身边,略为沉吟,慢慢地弹奏出那个听起来很简单的旋律,歪头看看林子颖:“是这样?”
  然后,他专心思索着,手指在琴键上轻轻移动,谱出浪漫的词句来:“这一生也在进取,这分钟却挂念谁……”
  leslie自己是擅长作曲的,他太知道一个艺术家的创作状态,那种火花的寻觅,灵感的爆发,一切的奔涌,汇聚,水到渠成,让他表现得张弛有致,顺理成章。
  乐声的流转中,画面也在流转,我们可以看到林子颖目瞪口呆地望住他,眼睛一眨不眨地凝视着他的脸……她爱上他了,当然爱上他了,势不可挡地爱上他了,谁会不爱上他,那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之中,脸上充满光彩,神祗一般的男人?
  他无意地回头望了她一眼,她像触电一般地惊跳了一下;他将一曲弹罢,随手揽住她的肩,更使她如坐针毡,落荒而逃。
  一切都不同了,从此一切都不同了,爱情本来就没什么道理,这样大有道理的爱情,又叫你如何逃避?
  《追》这首歌,一直是leslie最为钟爱的歌曲之一,歌中所表达的深情,执着,义无反顾,正与leslie本人的人生理念一脉相承。
  如许愿所说,电影中的版本比唱片版本要精彩许多。
  而顾家明完全没有这种强悍的人生态度,起码,暂时没有。
  一次偶然的手偶游戏,使他迎头遭遇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他竟然被一个男人吸引了,不止是精神上的吸引,还有感性的欲望。
  你我从开始就知道他的噩梦只是一场虚惊。喜欢上一个男人和喜欢上一个女人扮成的男人,本质是完全不同的,片中吸引顾家明的更多地是林子颖自然散发的女性气息,那种性感那种女人味儿根本不是外表的装饰掩盖得住,说到底,这不是王子遇上王子的故事,只是一个略为曲折的王子爱上灰姑娘的故事而已;
  但是leslie将这整个过程中顾家明心态的转变刻画得极为真实细致,耐人寻味,为影片加了不少分数。
  面对汹涌而来的情感,他紧张,他逃避,他奔去玫瑰那里证明自己,却依然摆脱不了“他”的影子;
  他无法克制激情的爆发,扳过“他”的头颈强吻,却又痛苦地丢开“他”走掉;
  他找肥婆分析自己的心理,却搞得更加混乱更加茫然;
  面对着玫瑰的询问他不肯承认自己在爱,但是也不愿否认,他的眼神躲闪,脸上沁出细微的汗珠,一只手剧烈地颤抖着,下意识地咬住手指……玫瑰请求他回来,继续做他们的金童玉女,但是他知道,不成了,已经不成了。
  长时间以来有意无意地维持着的一个童话,在真正的爱情到来之际,灰飞烟灭,溃不成军,他再也无法骗别人,更无法骗自己,他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顾家明是一个重视心灵默契的人,影片从头到尾都在强调这一点,一步步细说爱情的真谛,和他最终战胜自己的原因。
  喧嚣的舞会里,他不再迎合玫瑰去做一些无聊的事,而是静静守在一旁,灵魂浮游到遥不可知的远方,那首梦想之歌的后半段,不知是在他的脑海中还是在剧情的幻境中飘起:“好风光似幻似虚,谁明人生乐趣,我会说为情为爱仍然是对”。
  是,只要有真情,有什么是重要?外表,性别,身份,地位……再多的牵绊再多的避忌,对于至情至性者而言,又有什么比爱情本身更重要?
  “男也好,女也好,我只知道我爱你。”林子颖以女人之身重新出现在家明面前,为这故事画上一个皆大欢喜的句号,但是家明仍然一字一句地讲出这句话,这是他终于站定了的立场。
  不要说他矫情说他得便宜卖乖,仔细看这一幕你就明白,从重逢的第一眼起,家明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林子颖的脸;
  他没有看她的发型,没有看她的模样,没有看她的女性衣衫,他根本没有留意她的任何变化,他只是深切地欣慰地望住林子颖的眼睛,那里有他最为珍惜的精神世界。
  




175

175、175念旧的他 。。。 
 
 
  那天心血来潮,打电话给Leslie,他老兄居然在家里,说:“我刚回来,才到家。” 
  “去那儿啦?” 
  “到泰国去了。嘉玲你晓得吧?那个老牌女明星,不是CarinaLau啊。她嫁女儿!”
  我故意逗他说:“人家嫁女儿又关你事。” 
  “老朋友了,我跟他们一家都熟。”
  Leslie说:“嘉玲嫁女儿,请我去喝喜酒,我跟他们(导演)说那两天不拍戏,大家配合一下,就去了。”
  Leslie挺念旧情的,不光是对嘉玲,对我也是。那天在艺穗会看他们拍戏,他就跟其他工作人员说:“我跟她认识好久了,老朋友了,我在丽的就认识她了。”指我,到处好像在替我套交情。
  我说他“好人”,化妆、服装的阿婶笑着点头。
  Leslie说:“我当然好人啦,我不好谁好?我是顶顶大的好人!”然后说:“你不信问他!问她!问他!”顺手指着他周围的一众人等。
  “好人”Leslie人是好,就是“情绪化”得全世界都看得出。
  这天就属他“情绪大好”,他说他只睡了两小时,因为拍完了Peter Chan的《金枝玉叶》中班,又接Gordon Chan的新戏晚班,然后又到《金枝玉叶》组来,中间只有四个钟头空档,一来一回,冲得凉,真能睡得时间就只剩了两小时了。
  “情绪大好”当然不为没好觉睡,“情绪大好”主要是为Gordon Chan那戏里他的角色好。他跟仲文(《金枝玉叶》的美指)说:“演个‘躏瘫’,好过瘾!”
  大家都知道Leslie回港来拍戏,是因为加国“闷得慌”。
  他情绪好的时候会说:“他妈的闷得个屁都没有!”,情绪不好就说:“没什么,高兴就回来玩玩啰。”
  就系他情绪好,我要拍照,他把黑衬衫敞开说:“拍呀拍呀,脱了给你拍都可以。”情绪不好他就矜持起来啦,会客客气气的说:“不要拍好不好?!”或:“我不想拍照。”
  “情绪人”那阵子因为跟毛毛一起拍戏,就连私生活也与毛毛仿佛共同进退起来。现在跟CarinaLau一起拍戏,他又跟CarinaLau“公私与共”了,除了跟她天天拍戏见面之外,还成了必然的“牌搭子”。
  “楼上楼下方便极了。”Leslie说:“她一个电话下来,或者我一个电话上去,就开枱啦!”
  我问都在谁家打?
  他说两家都有,不过:“我喜欢上她那儿去,她家布置得好温暖,好有家的感觉。”
  Leslie形容CarinaLau那儿毛公仔都有一大堆,CarinaLau说:“就是东西多嘛!”
  “还有你们家的饭也好吃!”Leslie附和。
  “刘妈妈烧菜一流?”我以为。
  “我爸爸做得好!”CarinaLau却说。
  刘家人口不多,父母之外,CarinaLau还有个弟弟。可是这样的组合,毕竟比Leslie的“一枝公”强多啦!
  一个家,有人气就透着温暖,Leslie一个人住一间大屋,伴他的只得一菲雇,那儿能跟人家一家子比?!
  边拉着CarinaLau手边看着她化妆的Leslie还递给CarinaLau一张照片说:“摆家里!别让他以为就他一个,他是嘉玲都成,你也有国荣呀!”逗得这CarinaLau哈哈大笑。
  那是张Leslie跟CarinaLau摆甫士扮情侣的烟韧照,俩人一派《金枝玉叶》貌。但,没听Peter Chan讲故事之前,已可见二人表情并不“开心”。
  Peter说,这是一个反映乐坛荒谬感的爱情故事,Leslie演一个天才横溢的作曲家,也是一个专门替乐坛制造明星的人,他被认为爱上了自己的作品--CarinaLau演的最红的女歌星,可是,当Anita Yuen成为他“不再制造女歌星”的决策下的第一个男歌星被捧出之后,向来抗拒“基”的Leslie却仍然爱上了这个他的“作品”。
  




176

176、176幕后趣事 。。。 
 
 
  Anita Yuen跟Leslie拍戏,Leslie就得扮大人招呼着她,得忍受她精力过剩的跟他瞎搅和--如一弯腰把他鞋带松开,由她说:“好听!我也要!”的拿走他的录音带,不像跟CarinaLau跟奚仲文,甚至跟服装、化妆,更甚至跟我,还能发个嗲,要我们说好话哄他。
  但虽然“情绪人”,Leslie却不教情绪影响他的工作,拍起戏来还是很认真,背台词,问我表现好不好,不时给导演意见。
  导演对演员完全没有异议,Anita Yuen是那种顽皮完了却能考第一的“机灵鬼”,Leslie 则是偷偷躲起来温书型,都不令导演失望。
  编剧是阮世生,拍戏的时候常到现场来“跟场”改剧本,编剧不在,要改剧本Peter自己也行。
  摄影师是貌似黄志强的陈俊杰,是第一代新浪潮摄影师,是跟梁普智同期出身“沙龙”的新艺城班底,也是胡金铨《空山灵雨》的摄影师。
  Peter有一千四五百万可以“玩”在这部《金枝玉叶》上,但他说:“我不敢讲有没有把握。”
  “我说这是一部好电影,不代表这部好电影会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Peter说:“我觉得一部好的电影,首先要有好的包装,要有好的计算,然后电影再拍得好,那才有用。”
  他说没有人看就不是好电影。好电影是要有好多人欣赏,好多人认同的。
  “《金枝玉叶》会不会是一部好的电影?”
  “希望是,因为我们定的是喜剧包装,它里面也有几场文戏,不过都经过计算。”
  Peter说他们现在都比较冷静--“他们”包括UFO的几员大将--都讲明了“不可以爱上自己的电影”,因为未成事之前,一旦“爱上”了,就很难客观的定取舍了。
  我去探班的那天,袁、张、刘都在,独不见烫头发得依哇鬼叫的Eric Tsang,我问PeterEric Tsang的角色是甚什么?
  他说:“乐坛大家姐!作用是用作‘解画’,是Leslie的好朋友,也等于是他的心理医生。分分钟会是个抢戏的角色。” 
  话虽如此,Leslie交毕功课,CarinaLau对导演信服,Anita Yuen要在“前辈”面前“唔失礼得”的话,Eric Tsang未必可以似《双城故事》般出位。
  终于可同步跟在Peter身边看同步录像,Peter说他是第一次有得看“同步录像”,我说:“人家个个拍戏都有它。”
  “人家有钱呀!”他说他拍戏一直没钱,最没钱是拍《风尘三侠》,简直“后继无粮”。 
  “用同步录像不要好多钱嘛!”我不记得听那个导演说过,说:“加条线驳架电视就成了。”
  “你以为啦!”Peter Chan说还要加仪器才能跟摄影机同时操作,租机要钱,用电要钱,有人管着也要钱,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晚九朝五》本来危危乎,没上映前人人看好,一上画,生意惨淡到Peter都慌了手脚,好在后来改变宣传方式,于是才渐渐票房上扬,到结果的一千好几百万,算是“名利双收”。
  也因为《晚九朝五》,这个“自负盈亏”的UFO才又定了下来。Peter Chan拍戏才有“同步录像”。
  Leslie与CarinaLau演“分手戏”,是少数几场文戏中的一幕“重头戏”,Leslie背熟了台词已入戏到“六亲不认”了,窗外却突然大雨倾盆,“同步收音”于是受阻。
  Leslie于是松了口气,跟我抛眼色,朝“小电视”嘟嘟嘴,问“好不好?顺不顺?”我远远地给了他个大姆指。
  




177

177、177奖项爆冷 。。。 
 
 
  《金枝玉叶》公映之后,广受观众和业界的推崇,在当年的第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拿到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员、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最佳电影配乐、最佳电影歌曲等十一项提名;
  但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三项最重要的大奖全部被Karwai Wong《重庆森林》包揽,成为当年的奖项大赢家,只有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电影歌曲落入《金枝玉叶》囊中。
  其实颁奖礼揭晓之前,影帝的最大热门是leslie,影后的最大热门倒是《重庆森林》中的王菲,奖项开出全然爆冷,一度是影界的热闹话题。
  我个人觉得呢,《重庆森林》的“663”和《金枝玉叶》的顾家明哪个更具实力倒是见仁见智,但是《东邪西毒》的欧阳峰竟然连提名都没能拿到,这才是最大的古怪。
  同年举行的香港电影评论协会大奖就与金像奖的口味南辕北辙,他们将影帝颁给了扮演欧阳峰的leslie,而扮演“663”的Tony leung chiu wai却落在七个提名之外。
  这部电影的海报是三位主角的造型照,其中顾家明穿着极其正式的礼服,发型一丝不苟,指间夹一支香烟,微微侧着头,半张脸埋在阴影里,唇边似笑非笑,意味深长地望向镜头。
  这个造型与他在电影中的造型判若两人,完全找不到联系也找不到出处,或许是为了衬托“金枝玉叶”这个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华贵主题吧。
  Anita Yuen说,leslie不仅带给自己拍戏的感觉,重要的是在做人方面也给了自己很多影响,“有一天我一大早去片场,那时候天还没有亮,看着片场门门口有一个蓬头垢面的人,胡子也不刮,大家说是leslie,我根本不相信。但这就是leslie的风格,平常特别普通,但是化妆后光芒四射,完全是巨星。”
  Anita Yuen现在上街也不化妆,都是受leslie的影响,“他是一个非常有雅量的人,从来不发火,他永远都会好好地和你沟通,永远演绎得那么完美。我觉得和他的做人、做事是分不开的。”
  众所周知,Leslie和CarinaLau等好友喜爱打麻将,而Anita Yuen及其丈夫Julian Leslie也是Leslie在麻将台上撮合成一对的,Leslie真是位麻将月老啊。
  Julian Leslie是TVB当红小生,歌唱和演艺方面都很出色,Leslie为他作了一首曲叫《自首宣言》,收录在专辑《CHILAM同名专辑》中。这首歌是一首流行风格的歌曲。歌曲展现了Julian Leslie高超的唱功。
  




178

178、178不老的传奇 。。。 
 
 
  傅薇是主持台视娱乐新闻“巨星大追击”,经常直击香港贴身采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