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大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路大时代-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舒城不由的撇嘴。好像李逸风最后也没这么夸自己吧。

    不过这些已经不是舒城能管的了,他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呢。

    ……………………………………………………………………

    自从项目部第一次全体会议之后,郝宏伟和张博等技术部的所有人,对舒城都产生了一些畏惧。

    面对舒城安排的活,都很认真的去完成,而且完成的也比较及时,这是舒城没有想到的。

    会议三天后,在项目部副经理高志强和翁云星的带领下,准备对沿线的征拆、高低压线、暗埋管道等情况。进行一次整体性的调查。

    像舒城上次和任长虹和高志强去施工现场,这完全就是简单性的对线路进行调查,而且是找一些具有标志性的点,看完之后便前往下一个地方。

    而此次前期调查,是用gps,将一条线路从头到尾的走上一遍,然后根据线路走向,将线路两侧的各种情况调查清楚。随后汇成调查报告。

    对于前期调查,舒城并没有亲自参加。作为技术部的部长,只要将这些事情安排好就可以。

    对于线路的定位工作,舒城交给了张博负责,现在张博不止是技术部的副部长,还承担项目部测量队长一职。同时舒城还将技术员王广建和见习生徐敏敏分配给了张博,配合现场的测量工作。

    除了测量队出两人帮忙现场定出线路走向之外。徐晋和郝宏伟也参加了现场调查,他们的任务是对现场的调查,进行记录拍照,随后汇成文字形式,写成调查报告。这份材料,还得上报施工指挥部,同时对往后的征拆事宜,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前去调查的时候,舒城已经将手持gps的使用方法,交给了张博,因为到现在为止,项目部定的全站仪和思拓力gps还没到,加上此次调查只要知道大体问题,用手持gps就足够了。

    而舒城这些天,一直在忙项目部从前期策划,这一件事就够他焦头烂额。

    所谓前期策划,就是对项目部的工程,做前期计划,从各方面考虑进去。

    对于前期策划的模板,各个工程单位的都大同小异,从大的方面。包括:工程概况、项目管理模式、项目主要管理目标、产品清单、管理责任矩阵、现金流分析及资金计划、项目部一般员工绩效考核办法、临时工程和总施工平面布置、施工顺序及计划安排、主要技术方案、内部资源配置方案、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进场方案和物资材料采购方案、项目变更、索赔方案、风险预控方案、企业形象宣传、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方案、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分包方案

    十七项内容,计划包括了所有的内容,关编制这些东西,一个星期都不一定能完成,更何况编制这些东西的时候,还有许多资料、调查,需要提前一步去做。

    对于工程概况,每一个工程都必须用,他包括工程概述,所谓工程概述,就是笨项目部的范围(里程范围),线路走向,建设、设计、监理单位等情况。当然,还有工程造价、合同工期、主要技术标准、主要工程数量。

    工程概述,只是工程概况里面最简单的内容,除此之外,还要编制项目部范围内线路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施工条件(包括交通运输条件、施工材料、施工水、电情况)、工程主要特点、重点及难点。

    像马家河连续梁、跨和平路及和平高速连续梁、无砟轨道施工,都是重点,难点。

    写到这里,便将前期策划的第一项工程概况写完了,这玩意随便写写,也得写个十页纸吧。要知道,焚猪坑儒那家伙写三个小时,也写不完三页纸。不过工程概况里面的很多东西,都可以从设计院给的资料里面找到。

    对于交通、材料、水、电之类的,都需要经过现场调查之后,才能写入。比如土方情况,因为项目部没有进行前期调查,舒城只能将它空开,等调查完了之后,将调查结果写入其中。

    不过像材料之类的调查,都是物质部的事情。也不用工程编制,调查什么的都是物质部完成汇成文字的形式发给舒城汇总。

    接下来便是项目部管理模式和项目主要管理目标,这些比较简单,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完全可以搬之前项目部做过的前期策划,比如项目机构设置方案、各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都是相通的。

    唯有施工队任务划分,舒城没法填写,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施工队来申报,投项目部的标,主要还是因为项目部不算真正进点。

    接下来几项,如产品清单(包括工程产品、组织产品、管理产品、社会产品)、管理责任矩阵、现金流分析及资金计划、项目部一般员工绩效考核办法。只有第一项和第二项需要舒城编制,后面两项是财务部和综合部的事情,等他们编制完毕之后,将直接传给舒城汇总。

    从第一项到第七项,内容还算比较简单。舒城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而第八项。临时工程与总施工平面图布置,大部分都需要舒城来完成。

    临时工程,包括项目部驻地、施工便道、取弃土(渣)场、钢筋及钢结构加工场、预制件加工场。

    这些内容,都是临时方案里面的内容,每一项内容,都是要编制方案。上报公司,任何一个都不是一两天能编制完成的。

    比如施工便道,项目部第一次会议上,原本任长虹想商量一下便道如何设置,最后观看了舒城编制的方案之后。便这样定了下来。

    而编制便道方案,舒城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所以这几项,也是比较麻烦的事情,不过现在还好,舒城在前期就把这些方案编制完毕,现在编制前期策划的时候,完全可以将这些东西放到里面去,节省了不少时间。

    只是钢筋加工场和预制件加工场还没定下来,舒城只能大体写一些内容。

    对于接下来施工顺序及计划安排、内部资源配置方案到最后的分包方案,大部分都不是工程部的事情,全部由物质部、预算部、综合部、安质部和财务部几个部门负责人编制,舒城不用去管。

    最后留到一项,也是最难编制的内容,主要技术方案!

    既然是方案,当然是舒城需要完成的,其实这项内容,应该给总工周杨编制的,可舒城和周杨商量之后,周杨直接叫舒城编制,自己并没有干这个活。

    原因很简单,经过上次的会议之后,周杨对舒城的能力,及其的相信,像前期策划这种事情,交给舒城他完全放心。

    周杨现在忙活的事情,是连续梁方案的编制,这些方案,也是项目部的重点方案,同时和有特大桥、路基的施工组织设计,都是由周杨亲自编制。

    既然周杨不干这活,舒城也没办法,便自己干了起来。

    对于主要技术方案,相当于将项目部所有工程的施工方案,编制在里面。

    比如路基施工方案,需从软基处理方案(包括水泥搅拌桩、冲击碾压)、土石方调配方案、路基填筑、路堑开挖、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路基地面及地下排水等多个方面,编制一个个小型的方案,汇总成一个路基施工方案!

    而桥涵工程施工方案,从最底层的钻孔桩施工方案、承台施工方案、墩台身施工方案来编制,每一个方案,都要从放线工程写到这个工程施工完毕,作业流程还不能少。

    另外,还有综合接地、连续梁施工、桥梁相关配套工程施工(桥台防水、锥体护坡、检查台阶、墩台附属设备、后台填土)、无砟轨道施工、防撞墙施工、声屏障和防护栅栏、桥面防水施工。

    尤其是无砟轨道施工,在此之前,根本没有先例,让舒城拿出方案,这显得有些可笑了。

    就算舒城能编制出,也不敢编制的太完美了。

    不过,想到无砟轨道方案的编制,舒城突然觉得,如果自己写一篇关于无砟轨道施工的文章,或者写一些关于高铁方面的文章,投到杂志社去发表,弄不好还真能行!

    ps:这章给一些没编制前期策划的同行们做个参考吧,另外,纯技术章节后面很少了,主要是现场问题解决,主角要开始装逼打脸了。(未完待续。)

第一六七章 施工队找上门

    项目部第一次会议一星期后,在任长虹的组织下,全体员工召开了前期策划讨论会,这次会议,依然是舒城用投影仪讲解。

    会议上,李逸风并没有出息,他向来是来无影去无踪,舒城已经习惯了。

    前期策划会议结束后,项目部领导班子和技术上的成员全部留下,召开前期调查会议。

    七天的时间,在副经理高志强和翁云星的带领下,终于沿着线路,把现场走了一遍,同时将调查的内容,汇总成了文字和图形两种形式。

    调查中,对线路两侧征地界内的房屋、厂房、高低压线、麦田、大棚、预埋管道等影响施工的项目,都进行了调查、统计,可以说,此次调查算比较完整。

    前期调查会议比较简短,只是将调查中的情况讲述了一番之后,在两位副经理的要求,需要对高压线的位置和高度,进行测量。

    位置的测量,是确定是否影响桩基施工,如果桩基正好在高压线下面,就要考虑能不能施工。而测量高度,就涉及到高压线拆迁。

    其实测量高压线的高度也很简单,用全站仪测一下高压线的地面,再瞄准高压线,对电线测一下,两个垂直高度的差值,就是高压线的高度了,如果要实际高度的,找一个设计院给的控制点来测一下,便能得到。

    不过设计院到现在还没对项目部进行现场交桩,对于新购买的全站仪和思拓力gps,已经到了项目部。对于全站仪。张博还知道使用,可对gps仪器。张博却不会使用,只有让舒城交。

    当时在叫张博的时候。他彻底傻眼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舒城像是万能一样,不但各种资料整理的很完美,仿佛什么仪器都会使用。

    之前的手持gps,舒城只用了三招,便教会了他,对于这种更高级的gps仪器,舒城也只花了一个小时。张博便能上手了。

    原本舒城想召开一次学习仪器的会议,后来教会张博之后,直接将这件事情交给了张博去实行。

    毕竟舒城这段时间的确很忙,没这么多时间去忙这些事情。

    前期调查会议结束后,领导班子离开了会议上,技术部的人员却留下来办公,因为办公区还没装修好,只能先在这个装修好的办公室内办公。

    就在这时,一个电话打了过来。舒城拿出手机一看,显示蔡茂二字!

    对于这个名字,舒城还是比较熟悉的,在咸通线的时候。蔡茂便在那边施工,舒城第一次上工地,和施工队老板接触。便是他。

    蔡茂是湖南人,但却长期在北方施工。咸通线是他接的第一个铁路三十一局的活,干完之后便离去了。两年多的时间,期间和舒城打过数次电话,都想舒城介绍活干。

    那时候舒城在泽西项目部,根本没有话语权,而自己的老大任长虹,又说不上话,就算自己把蔡茂弄过来,也不一定能接到项目部的活。

    所以舒城也没有答应,没想到今天蔡茂居然有打电话给自己。

    “喂,老蔡!”舒城接通电话道。

    “舒部长啊,好久不见,你提拔了也不跟老蔡我通个气,我好给你庆祝庆祝。”蔡茂一股子湖南味,开口便和舒城拉关系。

    不过他和舒城的关系的确也不错,在前世的时候,蔡茂还和舒城合作过。

    “滚/球吧,最近在哪发财呢,蔡老板!”舒城走出办公室,对着电话笑道。

    “我这哪叫发财呢,只是混口饭吃罢了。”蔡茂谦虚道:“舒老弟,最近老哥我没活干,听说你提拔了,我不管,你得帮帮我。”

    蔡茂也不跟舒城绕弯子,直接这样对舒城说到,当年在咸通线的时候,蔡茂对舒城也帮助了不少,后来他和蔡茂混的比较熟,虽然蔡茂已经四十多岁了,却依然和舒城称兄道弟的。

    总的来说,蔡茂给舒城感觉还是不错,比较讲义气,干活也比较靠谱,属于那种不会乱来的施工队。

    在进入高铁项目部的时候,舒城有想过,将蔡茂介绍到这边来干,毕竟铁路里面的工程,没有关系你是很难混进来的。只要有一个给你搭桥通气的,弄不好就成了。

    当然,舒城介绍蔡茂之后,自己还得亲自去找李逸风,说明情况,不然李逸风不知道是舒城介绍的,用蔡茂的可能性很小。

    就算知道是舒城介绍的,李逸风也未必会用。到时候,弄不好李逸风对舒城的印象还产生变化,毕竟舒城才技术部部长,就开始介绍施工队,很多领导是很反感的。

    一般来说,到了总工这一级开始,才慢慢地有资格,介绍施工队给项目部,那时候完全没必要像舒城现在这样,偷偷摸摸。

    “老蔡,你怎么知道我提拔了的?”舒城好奇的问道。

    “当然是蔡武说的,我昨天找他要点活干,他说他那边换项目经理了,不是之前的老孙,即便他的项目部副经理,也说不上话,让我去找老任长虹。”蔡茂解释道。

    “那你这么不去找老任呢?”舒城问道。

    对于蔡武那边项目经理换了的事情,舒城前天也听蔡武说过,虽然蔡武没和舒城在一个项目部,却经常联系,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两人都有沟通。

    而蔡茂和任长虹,在咸通的时候,应该也认识,蔡茂去找任长虹的话,也许还真能得到活。

    “我的弟弟啊,在咸通线的时候,虽然我认识老任,但是毕竟不熟呀,我给他打电话,他还记不记得我还是一件事呢。”蔡茂直接翻白眼,随即有诚恳道:“所以最好老蔡直接让我来找你,说你已经提拔为技术部部长了,能帮我搞定这件事,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就拜托你了,兄弟!”

    听蔡茂这样一解释,也能说的过去,蔡茂贸然去找任长虹,任长虹真还不一定会理他,毕竟在咸通线的时候,他们有过接触,却接触不多。因为任长虹管辖的范围,不是蔡茂干的,而蔡茂干的活,却是舒城管理的技术。

    所以蔡茂对舒城很熟悉,对任长虹却不是很熟悉。

    “先别说太早,这事我也不一定能搞定。”舒城连忙阻止道。

    “这个没关系,你现在是住泰州郊区吗?”蔡茂问道。

    “是啊,你也在泰州?”舒城问道。

    “我过两天去泰州,到时候你给我引见一下任长虹,我请他吃个饭,既然蔡武说你能办成,这事就全靠你了。”蔡茂道。

    蔡茂这样一说,舒城心里的确有这种想法,以自己和任长虹的关系,介绍一个施工队给他,完全是没问题的。

    更何况,蔡茂和蔡武的关系也不错,自己在介绍的时候,大不了把蔡武也拉上,怎么说任长虹也得见一面。

    毕竟蔡武和舒城叫来的施工队,相当于是李逸风一派了,任长虹作为这一派系的中坚力量,的确少不了施工队的帮忙。

    有一句话说的好,项目经理要想提拔,你上头得有人,除此之外,你下头也得有人,另外,你外面还得有人。

    所谓上头,就是更高级的领导愿意提拔你,而下面有人,是项目部内,有一批嫡系,为你干活卖命,毕竟一个工程项目,没有为你干活卖命的人,反而处处为你找事,哪怕上级领导想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