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大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路大时代-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舒经理,李总经理安排我来接你。”小张说完,便上前帮舒城搬东西道。

    “谢谢小张!”舒城微笑道。

    如今李逸风已经是分公司的副总经理,职位再升一级,而且还是分管生产,虽然在分公司副总经理里面地位靠后,可毕竟李逸风还算年轻,再熬几年,未必就不能成分公司的总经理。

    去年的时候,舒城前来c市,是李逸风亲自来接自己,不过如今李逸风已经是分公司副总经理,再亲自来接舒城,舒城这面子就有些大了。更何况舒城已经和李逸风说过了,坚决不同意李逸风来接自己。

    “舒经理,李总经理已经在酒店等你了,我们直接去酒店吧!”小张道。

    “行,听从李总的安排。”舒城点头道。

    对于李逸风的安排,舒城并没什么异议。

    很快,小张开车带着舒城来到了李逸风预定好的酒店,在二楼一间包厢里,舒城见到了李逸风,和另外一个中年人。

    有段时间没见,李逸风的面色,更加红润,给人一种春风拂面,意气风发的感觉。

    对于另外一名中年人,舒城也认识,是新上任的分公司副总经理,名叫朱继民,今年四十六岁,之前一直干物质设备,此次调往分公司,分管计划这一块。

    相比于李逸风,朱继民的职位再分公司副总经理里面,还要低一些。

    “李总经理!”在外人面前,舒城还是称呼李逸风为总经理。

    “朱继民朱总经理,舒城你也应该认识,都是自己人,别拘束。”李逸风介绍道。

    李逸风这话很明显,告诉舒城,朱继民是李家一派的人,让舒城不要客气。

    “朱总经理,你好!”舒城连忙上前打招呼道。

    “舒经理,早就听李总经理谈起你,却一直没机会坐一坐啊。”朱继民一脸和气的说道。

    “老朱,往后有的是时间,今晚喝点高度酒,怎么样?”李逸风道。

    “老李,你说喝什么就喝什么吧。”朱继民道。

    “李总经理你做主就可以了。”舒城道。

    李逸风让小张去拿酒,三人便坐了下来,至于蔡,在舒城来之前,已经点好了,只等舒城来了便可以上菜了。

    “舒城,趁着这次你回c市办事,和你说说关于企业运营模式改革的事情。”李逸风道。

    其实这事在舒城来c市之前,已经和舒城提起过,舒城此次回c市,就是为了企业改革这件事,才来找李逸风的。

    关于企业改革,从去年年底开始,总公司那边便定下来了这个初稿,就是没下发下来。

    经过长达半年的时间,关于总公司改革的事宜,终于定稿,二十号的时候,总公司便将企业改革方案,下发到下属的各个局公司,局公司在昨天,才将这套方案,发到各大分公司。

    总公司将改革方案下发到局公司的时候,李逸风便告知舒城了,让舒城来一趟c市。

    而且此次改革方案,也并没有之前谣传的那样,只下发给铁路三十一局,只让铁路三十一局做试验,而是每个局公司都下发了。

    也就相当于,总公司下属的每个工程局,都要选出部分项目部或标段来做试验。

    “这是改革的方案,你先大体的看看。”李逸风从携带的资料里面,拿出一本厚厚的资料,递给舒城道。

    舒城接过之后,发现封皮和之前在李国庆家看见的一模一样,只是将初稿二字删掉了。

    “舒城你真想干新运营模式的项目部?”朱继民问道。

    对于公司的新运营模式,朱继民虽然也是李家一派的,但是却不怎么赞同这种运营模式,因为这要撬动许多利益关系,牵扯面太广,不一定能成功。

    尤其像舒城这种,未来很有发展的项目经理,按照普通的升迁办法,往后至少也能到分公司副总经理的位置,甚至到局公司。

    可一旦尝试新的运营模式,如果成功还好办一些,一旦失败,很有可能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法再提拔。

    “朱总经理,我觉得新的运营模式是可行的,想尝试一下。”舒城道。

    随后,舒城便打开总公司下的改革方案,开始看了起来。

    大体的浏览了一下总公司下发的改革方案,发现和初稿差别不大,却添加了几项内容。

    首先,对于试验的对象,从一开始初稿中的以标段为对象,改成了分别可以选用以项目部、标段、分公司为试验对象。

    也就是说,开始实行新型的模式,可以选择一个项目部做试验,也可以选择一个标段或者一个分公司。

    当然,选择不同的对象做试验,尝试的成员,必须满足一些要求。

    方案提出,允许跨一级尝试,就像一名项目经理,可以尝试干一个标段的指挥长,用一个标段来进行改革试验。

    而一个标段的指挥长,可以尝试干一个分公司的负责人,用一个分公司来做改革试验。

    不过选择跨级担任职务的人,需要的代价也高一些。

    比如普通的一名项目经理,他选用新的运营模式,依旧干一个项目的项目经理,在试验期间,只需给公司缴纳一百万的保证金,便可以获准。

    可如果一个项目经理,想干一个标段的指挥长,用这个标段来做改革试验,却要给公司缴纳高达六百万的保证金。

    至于一个标段的指挥长,想干一个分公司的总经理,用一个分公司来做改革试验,需要给公司缴纳高达一千五百万的保证金。

    如此高昂的费用,根本没几个人能充当的起,毕竟一个项目经理、指挥长或是分公司总经理,一年也没多少钱。

    即便一名指挥长要以一个指挥部来尝试新的运营模式,也需要花费三百五十万,做为保证金。分公司总经理想用分公司做试验的话,需花费一千万做为保证金。

    这样的条件,直接让一些想参加的人,望而生叹,不敢靠近,因为要求太高了。

    而且试验一旦失败,只退还百分之六十的保证金,除非试验成功,才能拿回百分之百的保证金。

    在这种苛刻的条件下,几乎很少人会真正去尝试这种新的运营模式,因为风险太高了。

    即便是舒城,看到这些规定的时候,也感觉很头疼,他如果想干一个标段的指挥长的话,需要给公司缴纳高达六百万的保证金,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条件有些高,不想象中难办!”舒城感叹道。

    “的确有些高,毕竟是试验阶段嘛,局公司领导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是平级尝试的话,就按总公司要求来办,如果想跨级的话,直接尝试管理一个标段或一个分公司,将给予一定的自主权,对于具体内容,局公司领导那边也没细说,等明天局公司开完会,就知道结果了。”李逸风道。

    “我看没几人会想干,各项限制太多,束手束脚,风险太大。”舒城摇头道。

    即便是舒城,也感到很头疼,至于前世改革过程中,前期是不是这样实行的,舒城还真不知道,因为那个时候,他没资格也没钱去尝试这种新的运营模式。

    “明天局公司开完会之后,可能就要各个分公司或下属项目部报名了。”李逸风道。

    “舒城你真想干?”朱继民问道。

    在此之前,李逸风曾告诉朱继民,舒城野心不小,想干一个标段。

    这玩意可不是开玩笑的,必须真金白银去交保证金,稍不慎就亏的血本无归。

    一旦失败,二百四十万就打水漂了,加上项目亏损的钱,这六百万保证金,恐怕一分都拿不回来。

    因为一旦失败,亏损的那部分钱,还需要项目经理或项目经理和他的合伙人承担。

    舒城感叹一声,道:“试试吧,不过钱是个大问题,六百万可不是这么容易凑的,我得好好寻思,怎么弄钱,是借还是贷款!”

    其实舒城这几个月没少赚钱,关魔鬼窟隧道挖出来的石头,加工成石料,如今舒城得到的分红,便有一百多万了。

    加上刘扒皮干桩基自己的分红和自己那台旋挖钻赚的钱,总资金已经超过四百多万了。

    这才大干两个月,干半年的话,舒城得到的分红,就是上千万,这主要还是因为,天路线单价太高,只要中标的施工队,都可以满载而归。

    因此,对于总公司的新运营模式改革,舒城无论如何,也要尝试,因为这种运营模式,在未来会成为主流,铁路三十一局现有的运营模式,注定被淘汰。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老李啊,我感觉我已经老了!”朱继民感叹道。

    听朱继民这样一说,李逸风微微一笑,没有回答朱继民,而是望向舒城,道:“如果你真想干,我可以帮你!”(未完待续。)

第四七三章 跟不跟?

    舒城很清楚,李逸风说帮他,肯定是让赵日天出面,帮舒城出钱先垫付那六百万,一举拿下指挥长这个职位,以标段的形式进行新的运营模式。

    毕竟六百万在李逸风看来,舒城很难拿的出,即便找合伙人,也极其困难,舒城作为项目经理,一年的年薪才几个钱,找人还必须找公司内部的成员,要凑齐六百万,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或者说,舒城和其合伙人只有经过贷款,才能凑齐这六百万,但是风险非常大,一般人还真不敢和舒城合伙。

    “李总,钱这方面我到不怎么担心,我担心的是,沿用新模式之后,施工指挥部的财务是否真正的自由,还是受公司管控,如果公司依旧像现在一样卡控,这个模式根本没法进行下去,因为在方案里面,对财务方面的内容比较少,甚至可以说模棱两可。”舒城沉默片刻道。

    铁路三十一局现有的模式里面,业主那边的钱,是直接打到施工指挥部的,可施工指挥部对于这些钱的使用,公司却有管控的作用。

    公司肯定不会让你随便乱花,甚至买一些大型的机械设备,都要公司那边批准,对资金的管理比较严格。

    这种办法,相对来说是好事,可如果采用新的运营模式,如果资金方面,依旧由公司做主,对施工指挥部进行多方面的卡控的话,那么这个施工指挥部的运营模式,和现有的运营模式,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像铁建的管理模式,公司提点之后,这些钱直接就给施工指挥部了,这些钱如何分配,是指挥长说了算,指挥部对财务的管控,有很大的自由空间。

    因为这个工程被公司提点之后,赚钱了就是指挥长这些合伙人赚的钱,他们完全有对这些钱的处置权。

    甚至购买一些大型机械,也是完全可以的,而且这些大型机械,整个项目的合伙人,都有股份在里面。

    且购买的大型机械,从侧面来说,已经不属于公司的财产了,完全就成了这个小团体的财产。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这个项目盈利的基础上,一旦这个项目亏损,指挥长必须与合伙人一起垫付,补偿这部分亏损。

    至于所有合伙人是砸锅卖铁,还是卖机械来填补这个窟窿,或者贷款来填补,公司是不会理会的,一切你指挥长和他的合伙人去处理。

    这就相当于一个项目下来,公司无论如何,都是赚钱的,他提完管理费之后,就不再管你死活了。前提是,你能通过公司和国家的审计,不会连累公司。

    这种运营模式,风险非常大,如果管理得当,一个指挥长和其合伙人,一个项目下来,就可能赚几百万,当然,也有可能亏的连饭都吃不上。

    所谓高风险、高利润,就是这种情况。因此,对于一般的工程项目,铁建指挥长或项目经理,从预算上就知道亏损的项目,人家根本就不干,宁愿自己弟兄们歇着,也不会去干亏损的活。

    如今铁路三十一局要沿用铁建的管理模式,对于财务这一块,是否也放开,如铁建一样,这事在方案中没有明确,还值得商榷。

    这也正是舒城担心的,公司一旦对财务管理的很严格,指挥部连购买大型机械,都要向公司打报告审批的话,这个模式,和铁路三十一局现有的模式,就没什么区别了。

    而舒城需要的,就是这方面的答案!

    “对于这个问题,方案中的确没有明确,也正是局公司要商讨的问题,如果给下属的指挥部或项目部足够的财务自由,很有可能出事。可一旦财务不自由,把控太严,就相当于运营模式根本没变,起不到改革的作用。”李逸风感叹道。

    “总公司那边也没关于这方面的规定?”朱继民问道。

    “没有,总公司那边是一个大纲,细化内容,还得每一个局公司去领会。”李逸风道。

    做为总公司,最多给你一个总则,就像给你一部宪法,至于宪法下面的法律,就得各个部门沿着宪法去制定实行。

    可这些细化的内容,可不是这么容易搞的,一旦编制出来的东西,和总公司那边寓意不同,到时候上层领导不乐意,这不就得罪人了?

    因此,总公司那边没有提及的问题,下面的局公司,一般都是打圆场,尽量避免涉及到,尤其是财务这一块,绝对是敏感地带。

    “李总你可以向公司提提意见嘛。”舒城笑道。

    “你小子,我怎么提意见,其实说实话,跨级的要求太高,尤其是指挥长到分公司老总这一级,要一千五百万保证金,这根本是没有可能的。甚至连项目经理到指挥长这一级,也及其困难,之所以不给财务自由,总公司应该是考虑到了,毕竟一个个项目去试行,没必要给太多的财务自由,给多了反而会出事。”李逸风解释道。

    听李逸风这么一说,舒城决定还真有这种可能,也许总公司那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闭口不谈这方面的事情。

    毕竟项目部无论如何都要归属指挥部管辖,因为一个项目部,不可能业主会将这个项目的钱,直接拨付到你项目部的卡里。

    而且很多事情,项目部经理出面,根本没法解决,只有指挥部出面,解决起来才更加顺畅,这也导致,利用项目部做试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期间涉及到指挥部,之间太过复杂,项目部的资金,不可能太过自由。

    “嗯,总公司可能也是这么想的!”舒城点头道。

    就在这时,小张拿着两瓶五十三度的白酒走了进来,同时,服务员也开始上菜了,舒城等人便停止了谈话。

    酒过三巡,两斤白酒,被三人全部干掉了。

    “李总,先看看明天局公司会议吧,看涉及这方面内容没有。”舒城道。

    其实舒城心中,还有其他的疑虑,可财务问题都没有解决,其他问题,就更加不用谈了。

    “也只能这样了,这次半年会你项目部就你一个人来了?”李逸风问道。

    此次舒城前来c市,主要还是参加公司的一个半年会,正好李逸风跟舒城说了公司改革的事情,便一起探讨一番。

    其实此次公司改革方案,还只是开始,真正要实施下去,至少还需要半年。

    这中间涉及到很多事情,最关键的便是工程,这几个月,铁路三十一局中标的工程项目并不多。

    如果实行新的运营模式,肯定要选择标段,还有前期的报名事宜,都是需要时间的。

    关键还在于,这份资料只是总公司下来的定稿内容,局公司还得根据这份资料,来编制符合各自局公司的方案,这个时间还不一定要多久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