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之禛心禩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八之禛心禩意-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事情倒底出了什么差错?子冉有些恍惚……是了,是因为一个叫窦漪房的女人!代王第一眼见到窦漪房的时侯,惊艳得足足有一刻钟说不出话来。那时侯,她就站在他们二人的旁边,心不停的往下沉,看着他们的眼里只有彼此……她咬紧牙关,忿恨得想杀人。
  还有那个青宁,不过是吕雉的一条走狗罢了!竟然成为了恒哥哥的王后!王后……那是她的位置啊!那个鸠占鹊巢的女人,总有一天要把她拉下来。
  子冉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比起其他的女人而言,她的身份以及对代国的忠诚,让她占了先机。起码,薄太后非常喜欢她。她将当初伺候吕雉的那一套,用在薄太后身上。没过多久,那个老女人就被她收得服服帖帖的了。
  窦漪房独占代王的宠爱,薄太后看不过去,却又不想伤害了跟代王的母子之情,于是就让她去对付窦漪房。哼!子冉不禁冷笑,她哪里会那么蠢。现在窦漪房正得势,她这个时侯跑出去,没得让代王更加讨厌了。于是她不停的为窦漪房说好话,装善良,把那个老太太骗得团团转。薄姬想借她的手除掉窦漪房,简直做梦!虽然她不能,可是有人能……青宁,那也是个蠢女人,竟然明目张胆的嫁祸。
  她在一旁冷眼旁观,她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拉青宁下马的好机会。于是,她特地派人去告诉窦漪房,有人要害她,让她早做准备。她在一旁看到青宁和窦漪房斗得死去活来,看到窦漪房挨巴掌,看到青宁被代王厌弃,心中快意得不得了。回来之后,她就杀了那个给她传话的小丫鬟。她不能让别人知道她有心机有计谋,她要维持自己温婉善良的形象。
  后来,青宁被吕太后赐死了,代国的王后之位空了下来。
  她再次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不是吗!虽然她知道,有薄太后在,代王不可能立窦漪房做王后,但是她还是担忧非常,毕竟窦氏的圣宠实在太盛了。可就在这个时侯,吕雉竟然下了一道终身美人的懿旨。不仅仅是薄太后,她也是做梦都能笑醒呢!
  有了太后举荐,群臣拥戴,她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代国的王后,恒哥哥的妻子……可是,为什么?在她的新婚之夜,她的丈夫却搂着别的女子呢?他可以宠爱窦漪房,可是为什么连一个晚上都懒得施舍给她呢!为什么,连一点脸面都不愿留给她呢!
  扫落案上象征吉祥的百合莲子,直到发泄够了,发泄累了……子冉双眸赤红的坐在满地狼藉的房中央。
  “窦漪房!”口中念叨着这个名字,子冉闭上眼睛。
  “窦漪房!”那呼唤声声狠戾,不禁让人头皮发麻。
  “窦漪房,我周子冉跟你……势不两立!”

  牝鸡司晨

  大汉和大清从政治、文化、军事、思想等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毕竟这中间相隔了将近两千年呢。不仅仅是经济和民生与大清的繁荣有一段距离,吏治、律法等也都不那么健全。
  胤禛来了这许久,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已经将这其中的门道摸透了,关于如何改革,也有了些主意。但是大汉奉行老庄之道,讲究无为而治。胤禛有所顾虑,他若一下子做太多改变,徒让人生疑。
  胤禛最擅长的就是无声无息的掌控局面,他和刘恒是完完全全的两种人,他也并不打算带着刘恒的面具过一辈子。所以,从他来这里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温水煮青蛙,一点一点的改变,在众人丝毫没有察觉的时侯,刘恒就已经变成胤禛了。
  到现在,朝堂上的人已经习惯了每天面对苟言不笑的代王,而不是那个总是春风满面的代王,薄太后已经习惯了这个沉默寡言的儿子,而不是过去那个关怀备至的儿子,后宫嫔妃们已经习惯了这个喜怒无常的丈夫,而不是原来那个优柔寡断的丈夫……而这些人,甚至还不曾察觉,原来他们的君上,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还以为一切理所当然……又或者,他们将这种转变,归结在了窦氏的身上……
  身为雍正的胤禛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致力于改革的君王,虽然他在位仅仅只有短暂的十三年。在位期间,摊丁入亩、耗羡归公,改土归流、创立军机处,推广奏折制。严禁朋党,整顿吏治,强调务实,多所建树,在不少方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千古一帝的康熙。于是,就在众人尚措手不及的时侯,胤禛的改革开始了。
  首先,就从眼下的这个‘特殊’问题开刀……
  “代王岂能将一个女子领入朝堂!”
  “是啊!简直太荒唐了!”
  胤禛恍若没有听见底下的议论之声,兀自牵着胤禩的手,让他坐在自己的身侧。随即不满的皱起眉头,凌厉的眼刀甩下去,登时,议论声小了一半。胤禛满意的笑了笑,他对自己这数月以来,约束下臣的雷霆手段还是很满意的。
  但是,也总有那么一两个人,看不懂别人的眼色不是……
  “武王曾有云,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代王将这个女子带到朝堂之上,还让她坐在您的身侧,究竟将满朝文武置于何地!”霍昕满脸的悲愤,仿佛代王做了一件多么令祖宗蒙羞的事情一般,就差没有掀桌掉泪了。
  胤禛闻言,心底里不以为意的冷笑了一声。论起政绩的时侯,怎么没见这些人如此慷慨激昂、争先恐后啊?一个个如去了毛的鹌鹑一般,只怕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现在倒是威风起来了。后宫不得干政一说是由汉武帝首先提及的,所以现在还没有人用这样的理由约束后宫女子,只是由于吕后把持朝政的局面,让这些臣子讳莫如深,所以对女子上朝堂一事非常抵触。
  “霍大人何必如此言重。”胤禛沉默了许久方才开口,那带着森森寒意的面容,已经让朝下某些胆子小的臣子有些扛不住的浑身发抖了。
  “窦美人身子略有不适,本王就是想将她带在身边,多看几眼,也好让本王安心。”
  “代王!”霍大人油盐不进的继续抢白,看那架式仿佛今日势必要讨个结果。
  “请恕老臣直言!这朝堂是代国的朝堂,她,是吕太后所赐的家人子,不得不防啊!”
  “哦?”胤禛闻言不怒反笑,只是这笑怎么看怎么怪异,怎么看怎么可怕。
  “霍大人的意思是,本王连自己的宫妃都不能驾驭。莫不是……霍大人在讽刺本王,连一家之主都做不成,何以为一国之王吧?”胤禛的口气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但是闻言的臣子却当下惶恐的跪倒了一地。胤禛可是脑补高手,当初文人墨客随意一句维民所止,都能被他脑补成雍正砍头,更何况霍昕此刻这么明显的暗示了。
  “微臣不敢,微臣知罪!”
  “老臣不是这个意思!”满朝文武都跪下了,唯有那罪魁祸首霍昕仍然挺直了脊梁骨,鹤立鸡群,一脸正气凛然的模样。
  “老臣只是觉得,她不应该在朝堂上啊!”
  胤禛猛的一拍桌案,眯起了眼睛。
  “假如本王偏要如此呢?”
  霍昕闻言浑身一震,咬紧牙关。
  “那,那就请代王先杀了老臣吧!”霍昕也是个死脑筋的,不过也是因为对代国忠诚所致,虽然有些驽钝,但不失为一个良臣。
  “霍昕!你真以为本王不敢杀了你吗!”
  “那就请代王动手吧!”
  胤禩听到这里,真是忍不住乐了出来。看看胤禛,又看看霍昕。这君臣二人,真是难得难得,他那唯我独尊的四哥竟然能忍受被自己的臣下反驳得说不出话来,霍昕也着实是个人物啊!
  “霍大人请息怒。”胤禩端庄的站起身子,撩开帘幕走了下来,对着霍昕恭敬的行了个礼。
  不过显然,霍昕并不领情,但见他很无礼的背过身子面对胤禩,长袖一甩,来了一句。
  “哼!祸水!”
  胤禩也不恼,相对于当初皇阿玛训诫他们这些儿子的时侯,那字字诛心的言辞,霍昕显然太温柔了。
  “本宫有一事不明,想请教霍大人。”胤禩唇角带着浅笑,彷如一阵微风。
  “敢问,何为朝堂?”
  “朝堂乃是公卿百官议政之所,诸曹治事之处,谓正朝之左右为庐舍者也。”霍昕虽然不明白胤禩此言倒底什么意思,但是也不敢小觑的仔细回答,生怕中了什么圈套。
  “那好,本宫再来问你,霍大人可知道这一月之内,代国上下,究竟发生了多少事?”胤禩不慌不忙的继续道。
  “你这妖女究竟要说什么!”霍昕不耐烦的摆摆手。
  “霍大人莫急。”胤禩依旧是带着浅笑,对霍昕的无礼统统采取无视。
  “本宫只是好奇罢了,如今正值春季,黄河汛期又至。汾、沁、涑水、三川、昕水五河泛滥,泥沙淤积,水泄不通。两岸百姓为涝灾所苦,食不果腹,瘟疫横行。敢问,这算不算朝堂大事?”
  “当然!”霍昕不屑的一笑,还当考他什么难题呢!不过……
  “你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霍大人不比管本宫是如何得知此事的,只需要回答本宫,相对于本宫坐在代王身侧这点子小事而言,代国的黎民百姓正在受苦,究竟孰轻孰重?”
  这……霍昕似乎被绕进去了,回答是或否,好像都不对!
  “你不要在这里混淆视听!老臣现在说的是你出列朝堂的事情,与黄河汛期有何关系!”霍昕自以为找到了重点,极为不耐的说道。
  “哦?”胤禩一脸困惑的摇摇头。
  “这,本宫就不懂了。”胤禩心中暗自好笑,这霍昕实在不是他的对手,耍他跟耍黄口孩童没两样啊。
  “刚才霍大人才说过,朝堂乃是公卿百官议政之所,诸曹治事之处,谓正朝之左右为庐舍者也。又说,黄河泛滥成灾,两岸百姓流离失所正是朝堂之上要解决的事情。霍大人不去关注百姓民生,不去治理五河,反倒在这庄严的朝堂之上跟本宫较劲,究竟所为何意啊?”胤禩的笑容逐渐冷下来。
  “还是说,对于霍大人而言,本宫坐在代王身侧一事更重于黎民百姓!又或者说,霍大人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重自己的名声甚于重天下!”
  “你!你!”霍昕脸憋得通红,却不知道说什么才能反驳胤禩,气得是浑身发抖。
  “本宫说错了吗?”胤禩不给霍昕一点喘息的机会。
  “本宫听闻霍大人乃是霍简之子,霍氏满们忠烈,心中对您本是十分敬佩的。想当年,霍简用兵如神,阻匈奴千里之外,保江山于危难之中,马革裹尸而还,那是何等的英雄!却没想到,身为他的后代子孙,霍大人竟然如此不知轻重。为了一点子小事,就在大庭广众之下扬言要寻死!”胤禩一脸惋惜。
  “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为黎民百姓而死,为保家卫国而死,死得其所。可霍大人今日之举算什么?代国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内有天灾涂炭生灵,霍大人不去思量,却要在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耿耿于怀!代王若是真将你拖出去斩了,百年之后,也不过是落得一个愚臣驽将之名!真是莫要污了霍氏一门的盖世英明!”
  霍昕被胤禩这一番话,骂得是毫无还手的能力!甚至是底下的百官,也都屏息凝神,如何也想不出这样一个巧笑倩兮的弱女子,怎能散发出如此强大的气场,连他们这些男子都是望尘莫及。
  胤禩如新月般的双眸扫了一眼满朝文武,随即又带上了微笑。
  “本宫也没什么其他的本事,唯独在这治水上还有些造诣。蒙代王不弃,让本宫得以为代国百姓做些事情。”胤禩一边说着,一边缓缓走上了台阶,来到胤禛的身边,拿起了一盘竹简,令侍人发下去。
  “本宫斗胆,请各位大臣仔细的察阅本宫所拟的治水之法。若是满超文武,有任何一人能够拿出比本宫更好的方案,本宫立即退出这大殿,自罚于宗庙,永不踏入这代国朝堂!”
  胤禛敛住笑意,看向胤禩。那样的威严,那样的自信,谈笑间指点江山,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不管多难的处境,不管有多少人反对他,甚至看不起他,他总能一次又一次的化危机于无形,令人不得不心生折服。这才是他熟知的那个小八,这才是那个令他爱恨交加的八贤王……小八,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窦美人的意思,就是本王的意思。各位爱卿,还有什么异议吗?”胤禛此言,便就算是将这事敲定了。他知道自己这样做,免不了要背上昏君的骂名,可是他一点也不在意,甚至可以说是高兴的。
  百官们还没有从胤禩的余威中缓过神来,便已经被竹简上精妙的治水之法所折服。虽然大部分的人,都想的是如何找出这其中的毛病,让胤禩不那么嚣张……但是,却始终苦思不得其解。

  庙堂之说

  其实,胤禩说得神乎其神,不过也是借花献佛而已。康熙年间多水患,尤其以黄河为首,对于成龙与靳辅二人的治水之争,胤禩仍然记忆犹新……黄河起源于巴颜喀拉山,中段流经甘肃等多风沙地区,至山西而后再入山东。由上游冲下的大量泥沙,抬高河床,以至泛滥成灾。
  康熙十五年,黄、淮并涨,奔腾四溢,砀山以东黄河两岸决口二十一处,黄河倒灌洪泽湖,高家堰决口三十四处处,淹了淮、扬七个州县。黄河河道在清口以下到河口长三百余里严重淤积,河道、运道均遭破坏。当时康熙皇帝为了治理黄运,于十六年调靳辅为河道总督,担起治河重任。
  靳辅到任不久,即同陈潢遍阅黄、淮形势及冲决要害。根据实地调查研究,提出了“治河之道,必当审其全局,将河道运道为一体,彻首尾而合治之,而后可无弊也”的治河主张。一日内向康熙上了八疏,系统提出治理黄、淮、运的全面规划,此后数年未尝冲决,漕运亦不误。
  康熙二十七年,靳辅卷入了当时的明珠与索额图之争,为御史郭琇等人参劾,以阻浚下河、屯田累民之罪而革职。当时与靳辅治水意见相左的人叫于成龙,靳辅获罪之前两人就在朝堂上有所争执。于成龙甚至上奏康熙曰:河道已为靳辅所坏,如此漕运危矣。
  于成龙奉行古法治水,主浚下河,罢筑重堤,并谓中河虽开无益。而靳辅则是主张重堤束水,并议开中河,疏拦马河减水坝所泄水,朝廷采纳了于成龙的方法。及至三十一年,黄河再度决堤,方才验证了于成龙的错误,而后康熙再度起复了靳辅,不过可惜的是靳辅那时已油尽灯枯,上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
  胤禩那时年龄虽小,也是亲眼目睹这中间许多过程。胤禩本就是个好学的人,三十八年之时他以十八岁之龄,任监察使带天巡狩,曾经与于成龙成为莫逆之交。当时他跟于成龙一起巡视河工,不仅阅读了大量于成龙所藏的珍贵书籍,还与于成龙学习了不少经验。他屡次褪朝服,挽裤角,赤脚随于成龙一同下水巡查,看得旁人目瞪口呆,直言他是大清朝最不当自己是皇阿哥的皇阿哥。
  于成龙始终愧疚于当年固执己见,害了靳辅,也耽误了真正能治理黄河的人才,为此郁郁寡欢。两人一同饮酒之时,屡次对他提及靳辅之治水观点,言辞中充满了敬佩。胤禩也听得认真,并且全部都记在了脑海中。唉,往事已矣啊!
  所以说,胤禩是很了解黄河那古怪的脾气的,过去的经验也让他知道了该如何处理眼前的局面。靳辅的方法,既然可以成功一次,那么就能成功第二次。他在职十年期间,黄河不曾决堤,百姓不曾罹难,说明了靳辅之法虽大胆,但却绝对适用于黄河。这正是以非常之法,治非常之河。
  胤禩稍稍舶来一些靳辅的理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