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田居小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墨田居小日子- 第3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是一名俗人,多看难免会多思,然后想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徒添烦恼。云岭村很美,与其看别人的家长里短,不如多看看村子周围的环境。

    然后就看到养生馆了。

    养生馆的内部呈古式的架构,属于村里面积最大,不,应该说是本区最大的一栋建筑物。

    亭台楼榭什么的肯定没有,因为建在屋里显得格局太逼仄,太压抑,不符合养生要求。

    游廊、阁楼倒是有,各院落种了古松,红枫和青竹等绿植美化环境。

    拨出一个庭院造了一个池子,水质清澈,可以清晰看到池底的水草、朴实的土缸(纯观赏用),和一群色彩斑斓的锦鱼在游来游去。

    池子边有一座人造假山,四周种有睡莲,如今花开正艳。

    这点景致当然不如屋外的好,稍微改善一下屋里的环境罢了。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不愿出门,便时常坐在廊下赏景。

    养生馆里平时很安静的,不知怎的,今天好像有点热闹。人来人往,医院那边的护士们也跑到这边来了,行色匆匆。

    苏杏看了看,猜测里边八成是有人出事了。

    村外相继驶进好几辆私家车,均停在养生馆的门口。从车上出来的人一个个面露忧色,步履匆匆地走进养生馆。

    苏杏:“……”

    看来她猜中了,生死病死是自然规律,人之常情,亦是人们必须要面对的命运。

    无人能改变这种规律,大家都会死,她也会……

    她正在有感而发,耳边听见一阵悠扬轻和的音乐声。眼前的一切离她越来越远,很快便消失了。

    睁开双眼,眼前出现一只机械小水母的脸。

    “夫人,晚餐时间到了。”

    苏杏先来几个深呼吸缓一缓,随后轻舒一口气,站起来,“好,谢谢。”先去浴室洗个澡再走。

    每天傍晚,小力士按照柏少华的意思过来把她从许愿图里唤出来。为防吓着她,他选了好多音乐输进小力士的主机里,每天一曲,悠扬动听不吵耳。

    “少华,今天养生馆出事了吗?”苏杏好奇地问他。

    “有位老人过世,他的儿孙过来办理后事。”柏少华说罢,瞅她一眼,“你又偷看?”

    “什么又,我不出去走走万一睡着了呢?”苏杏自有一套道理。

    出去的时候好歹能发发力,让许愿图和玉璧暂时融汇在一起。若在屋里入定睡着了,那不是浪费时间吗?

    柏少华不由劝她说:“没用就算了,你何必勉强?过几天等孩子回来一起去旅游。”

    “去哪儿?”她愕然问。

    “秘密。”

    不说就算,苏杏也不追问。

    “爸,妈,”小染左右看看他俩,说,“今个周末小琪过生日,她妈妈让我们全家一起参加,还给我一张纸……”

    “是请柬啊小染,不是纸。”小能在走廊尽头说了句。

    “哦,请柬。”小染有错就改。

    苏杏听罢看着他,“你想去?”

    “不想。”小染摇摇头,“可她妈妈说一定要去。”

    “你跟小琪是好朋友?”苏杏再问,见儿子摇头便说,“那算了,她妈妈说的是客套话,咱们去不去不会影响小琪过生日。”

    至于送礼,更没必要。

    送了这一家,以后每一位同学过生日他都要送。不然就是区别对待,或者对人家女孩有意思。

    小孩子思想单纯,大人不同。

    更何况,自己家没有过生日的习惯。儿子专送礼,不收礼,她心里大大的不平衡。

    所以就这么算了,她问了儿子怎么跟对方沟通。

    没发现儿子有失礼之处,苏杏在饭后给小琪妈妈回了话。在群里私信回的,她被拉进一个家长与老师互动的群里,沟通很方便。

    她平时很少参与聊天,被别人私信的内容基本上都是问她:

    孩子参加夏令营吗?不去?那假期参加什么培训班?不参加?去哪儿旅游?有什么好介绍吗……之类的问题。

    她的答案差强人意,渐渐地,私信就少了。

    “儿子,你在学校有朋友吗?”偶尔的时候,苏杏会自我检讨教育方式是否正确。

    “有啊!”说起朋友,小染眉飞色舞,“他叫田路,住在山里,力气比我大。因为他平时要跑步上学,还要翻两座山……”吧啦吧啦。

    山里的路几年前就打通了,不像以前那般艰苦危险,但路途遥远是真的。那男孩比小染大一岁,同班,由于家里开果园的,经常给小染带各种水果吃。

    “我想带冰淇淋给他吃,可惜走到半路就融了。”对此,小染很伤脑筋。

    于是,苏杏望向孩子爸,希望他能想个办法,比如弄个保冷壶出来,携带方便。

    冰袋、干冰什么的既麻烦又显眼,带个壶最方便。

    柏少华:“……请他过来吃不好吗?”何必搞得那么复杂。

    “你不觉得这个壶很有挑战性吗?”苏杏极力争取。

    “不觉得。”

    “可天生你才就是这么用的,对吧儿子?”

    “嗯。”小染大力地点了点头。

    咴,娘俩开心笑着,因达成共识而击掌为盟,力抗孩子亲爹。

    看着表情极为神似的一大一小,柏少华冷眼旁观。心想,不愧是母子,惰性思维一模一样。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简直是至理名言……

第757回() 
    人死如灯灭,养生馆有老人去世,外界知道的人不多。

    养生馆对此事的处理很低调,配合其家属把老人接回城里办的后事,连云岭村的村民都未必知道,更别提村外的人。

    这是养生馆落成至今十几年,头一回有人去世,许多老人因此精神都不大好。

    哪怕对方已经九十多岁,属于喜丧。

    在那段时间,养生馆里的气氛沉重,每一位老人皆是郁郁寡欢不怎么说话。赖家见状便让老爷子晚点再过来,免得受到影响。

    而云岭村的其他居民不受影响,日常生活依旧。

    说回柏家,娘俩想坑爹没坑着,把老二小野给坑了。

    因为孩子爸让老三找老二做。

    对小染来说,坑二哥比坑爹有趣多了,格格笑着打开视频找二哥麻烦。

    苏杏不管谁做,反正有人做就行。

    家里有三位能人在,娘俩的生活十分省心。只要达到目的,走哪条路都行。

    所以,孩子爸很顺利地把这件事给推掉了,继续回总部忙自己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原本今年参加高考的双胞胎,听从父亲的建议在G城多留一年,要重读高三。

    对姐弟来说,重读一年没什么,更不会枯燥。

    学海无涯,他们从小就是超常教育,重读高三,所接触的知识面早已超越常人。

    在陌生人的眼里,俩孩子这种成绩备受瞩目。对熟人来说没什么,有其母必有其子,俩孩子重复其母的路罢了。

    由于苏杏吃过识人不清的苦头,柏少华也不希望孩子只会读书,故而特别注重识人断物方面的教育。

    可以说,俩孩子青出于蓝胜于蓝,比母亲当年强多了。

    这不,考完试准备放假了,双胞胎要先去一趟S市探望大小宝,说是大家约好的。

    另外,他俩离开之前去探望母亲的导师文老,受邀去谢姨家吃饭,说谢谢他俩经常给佟家瑶视频补课。

    佟家瑶比双胞胎小两岁,跳了一级,今年中考据说很顺利。不管将来成绩怎样,谢师宴是必须的,何况谢妙妙和佟师兄一向喜欢小菱、小野,经常让女儿叫他俩到家里吃饭。

    既因为朋友之谊,对俩离开父母羽翼的孩子多加照拂,也是为了让自家孩子多与高智商的小伙伴接触。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圈的质量对个人的眼界以及三观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更难得的是,佟家瑶面对俩学霸并不自卑,三人每次见面都是出题解题,解不完的题海让他们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

    这种现象,偶尔让谢妙妙有些焦虑。

    “我看你家俩孩子挺正常的,怎么我家瑶瑶像个书呆子?”孩子们考完试,谢妙妙给苏杏打电话说。

    苏杏给她一个建议,“你和佟师兄多带孩子出去玩,别让她老呆在屋里看书……”不敢说她的经验百分百管用,纯粹交流经验。

    合适便采取,不合适再找法子。

    老佟事多忙碌,谢妙妙便打算让女儿随双胞胎到云岭村作客,体验一下农家生活。得知苏杏一家今年要出去旅游才作罢,两位母亲约好明年假期再决定。

    至于双胞胎的假期计划,苏杏和柏少华让孩子自己拿主意。旅游什么的,等孩子们回来再去也不迟。

    忙忙碌碌的,一眨眼到了七月份。

    放暑假了,村里的孩子多了起来。有村外的,也有客人带来的。而村里的孩子就严华华家的两个,和柏家的一个。

    不过,今年小染结交了几位小盆友,带回村里一起玩耍。

    儿子肯交朋友,苏杏当然很高兴,也有一点担心。

    事实证明她儿子的本质并不安静,小伙伴一到位他就皮了。

    上树掏鸟窝,进山抓知了,追黑脚猫玩,下河捉鱼,去莲湖踮着脚尖摘莲蓬剥莲子吃……她既担心自家孩子,也担心他的小伙伴出意外。

    于是,她在家里打坐,一边练功一边观望外界的动静。

    这不,那群小捣蛋正卟嗵卟嗵地站在松溪桥上往河里跳。在水里,这些穿着小短裤的调皮孩子灵活得像鱼儿一样游来游去。

    小福四只汪在桥上走来走去,小能也在桥的边沿坐着,关注这群孩子的动向。

    孩子们安全了,苏杏却发现另一个情况。

    有些游客本来想到桥上走走的,远远看见四只大狼狗或躺若趴或蹲在桥中央,纷纷止步不敢靠前。

    有的绕道走,有的站在原地指指点点。

    见状,苏杏心里划过一丝异样……

    晚上,小染和他的几位小伙伴留宿苏宅,由小能、小力士代为看管。还有四只汪守院,苏杏放心地锁好院门准备回柏家。

    途中,刚好碰到赵丽娥出来找她。

    “严华华带三位客人找我?”苏杏听罢,立马知道是为了什么事。

    她家的大狼狗不拴绳一直是怕狗人士心中的一根刺,以前不说,总有一天会有人提出来,所以苏杏并不意外。

    以前为了让大家安心,她给四只汪戴狗绳。

    后来总有贱人要害她,生怕孩子受牵连,她放开四只汪充当孩子们的守护犬。日子长了,孩子们平安长大了,难不成她又要将自由自在惯的四只汪拴住?

    十几年的老伙伴,她不忍心。

    进入休闲居,苏杏看见严华华和几位男女客人代表坐在用餐区,和安德、陆易他们聊着这个问题。

    “苏苏,就等你了。”严华华见了她,笑着打了招呼。

    苏杏笑意浅浅地过来,陆易从旁边拉过一张椅子给她,“苏苏,他们几位分别是三合院和小雪民宿的客人,想和你说说让四只狗套绳的事。”

    民宿的客人中也有怕狗的,有人投诉过这个问题,均被云非雪驳回。

    云非雪这人想法简单,她认为自己不是本村人,无权干涉别人家的狗怎样怎样。如果狗咬了人那是狗主的责任,和她无关。

    同样的,她提醒怕狗的客人不要来。

    自从有人投诉之后,她叮嘱前台在客人预订客房的时候,着重说明村里有六只不拴绳的大狼狗。

    像今晚这种场合,客人过来抗议是客人的事,她这老板同样不干涉,两边均不相帮。

    苏杏坐下后,开门见山地问客人们:“我家狗吼你们了?”

    对方先是一愣,一位女客人有点无语地说:“虽然没有,但……”

    “那我家的狗咬过你们?”

    轮到一位男客人无奈一笑,说:“虽然没咬,但我们要防患于未然的不是吗?一切以人为本,你们打开门做生意,不应该一切以客人的意愿与安全为主吗?”

    “可我只是本村一户普通居民。”苏杏平静地说,“事实上,你们这么多陌生人进村,最应该担心安危的人是我。”

第758回() 
    “你不讲理!”她的话让几位客人有点生气。

    “哎哎,大家冷静冷静,别急别生气,这不正在商量吗?”严华华头痛地一边安抚客人们,一边看着苏杏,“苏苏,你别太激动,他们很有诚意过来商量的。”

    她最怕跟苏杏谈判,因为谈不通。

    “我没激动,我正在讲道理。”苏杏心平气和,“你们说我家的狗吓着你们,实际上是你们吓着我们。我们是这个村的最早住民,是你们打扰我们的生活。”

    “可我们是长租的呀!”那位女客人说话急了,“去年我就想说了,我很喜欢这个村的环境,但孩子远远看见那几只狗晚上老做噩梦。你也是母亲,为什么不能换位思考一下?”

    “就是,你别说自己是普通居民,谁不知道休闲居是你们家的?”资本家就是冷血,从来不管市井小民的死活。

    对方七嘴八舌,等停止说话,苏杏才开始回复:“曾经有人贩子利用客人的身份接近我的孩子,孩子被魔鬼盯上,我夜夜睡不着觉。怎么办?我能叫客栈关门吗?”

    “你们能保证其他客人全是好人?都是为了孩子,我为什么要妥协?怕狗可以绕道走,就像我害怕人贩子,不得不提醒孩子平时小心,那四只狗防的就是你们这些陌生人。”

    客人们:“……”

    “至于休闲居,”苏杏瞧瞧陆易、安德他们,“有客人看小福它们不顺眼?”

    “没有,”陆易温和道,“我们做熟客生意,大家知道小福它们十几年来除了抓贼,没有伤过任何一位无辜路人。你们不主动招惹挑衅,它们根本不理你。”

    想当年,柏少君求抚摸求了好几年才摸到它们的头。

    安德轻挑眉,笑笑说:“其实人和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大部分人其实很喜欢它们,不信你们问问大家的意见。”说罢,回头朝最角落的一桌客人嘿了声。

    那四位客人有华夏人,有老外,自带饮料坐在角落里轻声说话。

    听完这边的争执,那四个人一脸的不可思议,过来说:“它们很乖的,不吼人不咬人,为什么要禁锢它们的自由?人类才是入侵者……”爱心爆棚,吧啦吧啦。

    那几位客人面面相觑,严华华抚额无语。

    有些华夏人比较注重国民素质,在外国人面前就算吵架也要面带微笑,不想在外人面前失态。而眼前这几人明显会说华语,肯定不能吵了,双方开始友好交流协商。

    很明显,严华华方的客人无法说服休闲居的四位客人。

    要知道,外国人在某些方面的想法特别固执,所作所为往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比如在肉店门口拉横幅抗议吃肉,比如闯进餐馆拯救鸡鸭鹅什么的。

    尤其关注狗狗的待遇,他们很有耐性地举各种例子,为小福它们争取自由活动的权益。

    所以,严华华方的客人很快便丢盔弃甲,岔开话题说别的。

    他们相谈甚欢,苏杏没必要再留下,和大家说了一声便离开了休闲居。

    “苏苏。”严华华追出来。

    苏杏默然转身等着,严华华来到跟前深呼吸一下:

    “唉,我知道你不高兴,那些客人更不开心。别看现在没事人似的,等会儿肯定冲我发脾气。”严华华想了想,说,“不如这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