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田居小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墨田居小日子- 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杏刚到G城,马上就找这些朋友聚了一聚。

    聚完之后,老卓出国帮人打官司去了,儿子送到孩子妈家。

    孩子母亲是谁,老卓不说,她就没问了。

    小安结婚了,仍然担任老卓、小杨的助手。

    小杨如今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律师,行事作风颇得老卓真传,在国内能独挡一面,还拉了好些有能耐的人入伙,减轻两人的压力。

    卓氏的队伍越来越大,名气自然就起来了。

    近朱者赤,老卓总算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正如历史发展,卓氏的律务所几经起落,现呈持续稳定发展中。不管律务所的生意如何,见老卓身边一直有人在默默支持他,苏杏挺开心的。

    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淡淡的,却很明显。

    安馨兰的慈善酒会她没去,第二天由苏杏请吃饭作补偿。

    “苏苏,男人不在身边你看起来挺开心的。”安馨兰揶揄笑道,“不想他?”

    “想又怎样,我总不能把他绑在身边。”苏杏笑应,“你还说我,老韩不也在外边吗?”

    这些男人的独立意识很强,顾家的同时,犹不忘自己的生活自由。

    “我跟你不一样,我呀,从早忙到晚,幸亏孩子有人带,不然我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想那么多?”安馨兰叹道,吃了一口甜品,抬眸瞧苏杏一眼。

    “说实话,你怕不怕他在外边找女人?”男人不带妻儿出门远游,容易遭遇所谓的浪漫邂逅,艳。遇销。魂啥的。

    她突如其来的一问,让苏杏愣了一下,随后微微浅笑。

    “我不想晚上睡不着,所以不考虑这些问题。”

    专心自己的工作,管好自己的心态已经很不容易,哪有心情管别人?

    有时候,连亲眼看见的一幕都可能作假,比如柏少华那次。

    世事远非表面那么简单,脑力不足的她何必自扰之?

    一辈子说长不长,管束别人容易造成两个人的痛苦,不如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等生命终结时,哪怕一无所得,至少她是为自己而活,过不好是自己的能力问题。

    “你不考虑,不代表事情不会发生。”安馨兰留意她的表情,“掩耳盗铃是在骗自己,我有个朋友说得对,凡事就该多留一个心眼。尤其是情感方面,等会儿她过来我介绍你们认识。”

    “你约了其他朋友?”

    “顺便,昨晚她带朋友去参加酒会,全是土豪富婆,捐了很多钱。”安馨兰笑道,“所以我打算请她吃顿饭,代表未来的受益者向她道谢。”

    苏杏哂然,倒也不反对。

    很快,安馨兰的朋友来了。当看见那张似曾相识的面孔时,苏杏大感意外。

    “是你?”

    对方见了她也是惊喜万分,“呀,是你呀?真是没想到……”这个世界实在太小了。

    见两人这种态度,安馨兰讶然,“你们认识?”

    “谈不上,算是见过一面。”苏杏简单一说,只字不提自家的糟心事。

    元梦识趣不说,安馨兰也不追问,给二人作了简单的介绍。

    这姑娘就是那位无辜的路人,给苏小峰付药费的好心人,叫元梦。

    她三十二岁,从外表完全看不出来,倒像个二十五六岁的职业女性。踩着高跟鞋,一件长外套包裹着合身得体的连衣短裙,笑容爽朗,很有刚柔并济的感觉。

    苏杏对她有些好感,就冲她敢在半夜救人不怕被讹这一点。

    元梦是一名电台主持人,午夜情感之类的,同时也是情感周刊的主持人,粉丝几乎清一色的女性。她见多识广,帮很多为情所困的人们解决问题,人气挺旺的。

    “……最近年轻人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古怪,我们压力山大想找个地方静一静。”元梦笑说,“听说你们村很漂亮,可惜订不到房间,不知苏小姐能不能帮个忙?”

    “哦,我问一下,看看几间客栈哪里有空房。”苏杏说,暗忖,最近的人们都爱往乡下走。

    幸好这位不是定居乡下,如果是,她可帮不了,尽管对方是安馨兰介绍的。

    “对了,苏苏,你跟少华什么时候回村?还是以后都留在G城?”安馨兰靠向椅背,闲闲地问。

    苏杏在朋友群发信息询问,漫不经心道:“我是出来顶一阵子班,春节假期一到就走人,快了。”还有两个多月。

    安馨兰建议,“要不你今年春节别回了,索性在这里大家热热闹闹过一次年。你们村一到雪天就封山,吃不好,连门都出不了,多没劲。”这是她一直想去又不敢去的原因。

    在平时,老韩有时间的时候她没空,她有空的时候,老韩又没时间,很难调整。

    “看情况吧,现在说不准。”

    “是等少华意见吧?”安馨兰看一眼元梦,取笑地说,“她这人是标准的贤妻良母,一切听老公的。”

    “这样挺好啊,有助家庭和谐……”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调侃她,苏杏笑而不语,看着休闲居回复的信息。

    “元宵过后有两间空房,客人临时退订的。”

    “好,就这个吧,谢了。”元梦感激地举杯跟她碰了一下,并递给她一张名片,“我就在G城工作,别的优点没有,认识的人多些,以后有事随时找我。”

    苏杏微笑接过,和两人闲聊起来。

    安馨兰和朋友在G城也有店面,一间服装名店,一间是做珠宝首饰的。她给了苏杏两张紫金卡,说凭卡打折扣是必须的,能够第一时间拿到限量版新款才是关键。

    苏杏对这些不感兴趣,但还是接过来放在钱包里做做样子。

    眼前两人再熟也不过是外人,一些表面客套必需有。如果是婷玉,她会直接把东西拎过来,不合心意就换。

    亲疏之别,苏杏分得清楚。

    安馨兰当晚就走了,她代表老韩陪婆婆参加一位叔父的寿宴。

    苏杏也继续自己的上班生活,跟往常一样。

    在城里生活就是便利,亲朋有来有往,交通什么的也方便。不像她住在村里,十二年来鲜少人进村探望。

    都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看来她还不够富裕,也穷得不够彻底,身边的人皆是普通小市民。

    早上,苏杏站在地铁车厢的一角,静静看着眼前一群拥挤的低头上班族,心底不自觉地一阵懒散轻松……

第615回() 
    到城三个多月了,最有可能找自己麻烦的陈悦然居然一直不见踪影。

    当然,先撩者贱。

    难得各自安好,苏杏不会犯贱自动找麻烦。倒是谢妙妙的娘家和郭家走得近,听到一些内部消息。

    在一个周末,两人带着孩子们去博物馆参观文物展。

    佟家瑶是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小菱、小野很有哥姐范对她有问必答。

    三个孩子在前边悄声讲话,两位母亲跟在身后边看边聊天。

    “听说陈丽雅的儿子不小心被车撞伤一条腿,当时在场的有陈悦然的儿子,姐妹俩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唉,我真是想不通,陈悦然干嘛不离婚呢?”

    由于陈悦然的儿子最大,十二岁了。就算不是他推的也难辞其咎,谁让他是老大?

    如今郭家明显是喜欢陈丽雅多一些,陈悦然又何苦纠缠不去?那种生活到底有什么好?值得她赔上整个青春与对方耗?

    “不甘心吧。”

    苏杏不经意地想起,陈悦然当初为了取悦郭景涛不惜为他出谋划策,耗尽心思地推自己进火坑。

    还好,掉坑的不是自己。

    好不容易摘到手的桃子,忽然有人说是她的。尤其对方是自己亲妹子,那种误吞苍蝇的心情可想而知。

    不管怎样,陈氏姐妹正在明争暗斗中,大概想不起她。

    “不过苏苏,你还记得那个黑坛子吗?”谢妙妙问她。

    苏杏一愣,“出问题了?”

    当然记得,那坛子是用来装酒的,算是老古董。

    “差不多,”谢妙妙卖个关子,冲她神秘一笑,“现在有两个消息,一个好的,一个坏的,先听哪个?”

    “坏的。”苏杏喜欢先苦后甜。

    “老佟单位有人向老谭透露这件事,知道这个坛子是高仿品,一些流言在业内流传抹黑你的名声,说你拿高仿充文物。尤其是那王悦说你沽名钓誉,为了名气不择手段。”

    谢妙妙说到这里,叹了下,“这事怪老佟,当初就不应该给他坛子。”

    苏杏笑了笑,“算了,谁能料到未来十年的事?随便他怎么传,就算我沽名钓誉,这能说明什么?说明我认字的本事是假的?”

    “话是这么说,但是你想,一个有才华的乞丐谁看得上?伯乐是百年难遇,很多人到死都未必遇到一个。”谢妙妙说。

    一个人的身上污点多了,整个人黑成炭,谁还看得见她的发光点?

    “道理我懂,所以你们想怎样?替我澄清?”

    “澄过了,你佟师兄特意发过声明解释是他死皮赖脸要来的坛子,你分文不取。结果你也知道,现在的人只信他们愿意相信的……”况且佟师兄跟苏杏很熟,外人觉得其中有猫腻。

    “跟你说这些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将来在职场中可能会被人拿出来为难。”谢妙妙说,“另外,老佟脸皮薄,让我代他向你说声对不起。”

    “嗨,这有什么。”苏杏不怎么在乎,“我并不打算入行,将来继续写稿为生,外边传成什么样跟我没关系。好消息呢?”

    “好消息就是,老佟他们新回一批汉唐文物,其中有一个这样的……”说着,谢妙妙带她和孩子们一起来到一个橱窗前,“瞧,那是什么?”

    橱窗里,安静摆放着一只黑坛子,无论大小和形状跟她那个一模一样。

    苏杏惊讶地看着它,“这是……正品?”

    除了年代久远的痕迹,其他一般无二,她仿佛回到那个买女儿红的酒楼里看到一排黑坛子的情形。

    “对,所以,你那个可以还给你了。”谢妙妙笑着说。

    虽然佟师兄发现坛子的很多疑点,可惜,前辈们在得知坛子的真实年龄后便置之不理了,更不在乎其他细节。

    赝品就是赝品,其他细节做得再好也达不到文物的研究价值。

    尤其是正品出来之后。

    佟师兄想留着自己研究,听到外界的流言他又十分内疚,便决定把坛子物归原主,希望这个话题在业界早日消失。

    旧的那个已经打好包装,放在方教授那边的办公室,因佟师兄等人在那边开会。

    好多年不见,方教授老了,佟师兄也不再年轻。快四十岁的男人了,满身满脸的尘土气息,沧桑之感。

    他把包装好的坛子递给苏杏时,一脸不舍,“真舍不得啊……”

    苏杏不客气地接过,“我当初也是这种心情,习惯就好。”

    一报还一报,痛快。

    于是,佟师兄眼巴巴地看着她把坛子拎出来检查一遍,然后重新包装回去,整个过程充满浓浓的失落感。

    看得谢妙妙好气又好笑,有心向苏杏讨要,这次被她一口回绝,无商量的余地。

    那就没办法了。

    “虽然是赝品,也要好好保存,别丢了。要真想丢记得通知我……”他去垃圾桶里捡回家当宝贝供起来。

    当然,苏杏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

    有孩子在,苏杏和谢妙妙坐不久便离开了,以免耽误人家的正事。

    傍晚,苏杏拎着坛子回到家,先让大昆他们拿去做检测。待一切正常,她把坛子重新洗干净,用干毛巾擦干放到书房。

    等孩子们睡熟了,她才回房换一身出行用的灰色调衣裳,披上斗篷,消失在书房里。

    在唐朝的那间密室已经修建好,早在年中已正式启用。

    机关等措施正在运行中,从正常通道进出太危险了,所以她每次都是直接出现在密室里。

    密室里有透气孔和一些隐秘的透气通道,里边每隔一段距离点一盏油灯。

    所有参与工程的人,全被婷玉施法洗掉那段记忆,剩下宁先生一家。宁家派专人巡逻,通道各处的油灯交给他们负责,包括密室。

    因此,苏杏无论出现在哪里都看得见路。

    密室里建着一栋古式古香的房子,牌匾上写着“藏书阁”三个大字。

    当然,这里除了书籍,还包括一些金银珠宝,宁先生的儿孙从外边抢回来的。

    他们的财物他们管,给她们留几片金铢铜钱啥的做纪念,等于交保管费,其余的苏杏和婷玉不管。

    苏杏的书谁也不许碰,四周撒满毒药。

    来到之后,她熟门熟路地踏上台阶,推开两扇大铁门,直接越过宽敞、安静又阴森的大厅。进入书房到达一个架子跟前,拉出一个雕刻精致的铁匣子。

    她取出黑坛,摸摸很有质感的瓷身,有几分的不舍。它插干花很好看的,很有艺术感。

    可惜,它只能回到这个地方。

    等末世过去,这些宝贝才能重见光明。

第616回() 
    苏杏作为一名家庭和美的已婚人士,丈夫携儿远游,她多少有些不习惯。有时候也想发脾气的,如果他有正经事做还好说,像秦煌那样的。

    问题是,在她孩子爸的眼里旅游也是正经事。

    正如他说的,独自留在村里和在外边逛五大洋的确没区别。

    他不喜欢住在城市,说空气不好,空间狭窄,到处吵吵嚷嚷令人头疼。

    所以说,每一对夫妻之间都存在矛盾。无关情感,是人都有毛病,就看伴侣肯不肯包容。

    那种煎熬,有时候让苏杏夜里辗转反侧,心里充满怨念。

    一到白天就没事了,白天有工作,没法想太多。

    这种情况她家不是独一份,受煎熬的也不止她一人

    “……女人都这样了,男人更不用说,他们的需求比女人更强烈。所以,长期分居的夫妻必有一方按捺不住找人发泄。对男人来说,爱和性是两回事。”

    说这话的是年轻小伙子。

    一位年轻女性不服,“作为成年人,连基本的控制能力都把握不好还算什么人?”

    “没办法,很多男人就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有的女人甚至以撩起对方原始的本能而骄傲。尤其是做了婆婆的……”吧啦吧啦。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是元梦和几位男女同事一起闲聊时经常谈论的话题。

    她们是情感话题的主持,三句不离本行。

    比如苏杏,和婷玉、谢妙妙等人在一起多半也是聊自己熟悉的话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大都市生活,没有三五知己出去喝喝茶,聊聊天,人生该有多寂寞?

    所以,苏杏偶尔应元梦之约出去喝茶聊天。

    元梦朋友多,听听现代年轻人对生活以及各方面的看法也不错,与时俱进嘛。

    “苏姐,你有儿子,将来也要做婆婆。如果你儿子犯了这种错误,你站儿媳那边,还是维护你儿子?”有一位年轻的男同事不服输地问苏杏,“要真实想法,放心,这里没人笑话你。”

    “做我们这行最重要的就是听取各方面的想法,你不必有心理负担。”元梦解释说。

    苏杏坦言:“那是小俩口的事,他们自己解决就好,我无权干涉,顶多不认那个成功上位的女人做儿媳妇罢了。”

    “嗱,这就是准婆婆心态了。”年轻的男同事乐道。

    “什么准婆婆,她明明是反对。”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