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田居小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墨田居小日子-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吃食方面,成年人肠胃好,可以入乡随俗。但小菱小野依旧用现代的奶粉、小米之类,不能尽让姐弟俩吃当地的粗粮。

    这不能说是一种幸福,当地的小孩子啥都能吃,小菱小野他们就显得金贵娇弱多了。

    不过,小姐弟俩的衣裳是从本地绣娘家订制的,布料有好有坏。还好,小姐弟并不挑,大人让他们穿什么就穿什么,包括吃食方面。

    孩子好养,苏杏当然很开心。

    小孩子之间很容易就玩成一堆,他们偶尔随村里的小伙伴到处跑,衣裳破了就需要她这当娘的缝补。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但躲在山里的山民日子过得比外边自在。

    四岁以下的孩子还可以尽情玩耍,但偶尔学着帮父母做些轻细活。

    五岁以上的小孩几乎可以帮父母分担一小半了。

    苏杏厨艺虽不行,缝补技术还算不错,手也灵活。她想抽空给孩子爹也缝制一套下地干活穿的衣物,尽量用好一些的料子,趁晚上孩子们睡着的时候。

    婷玉一如既往的行医,仅限村里,她不敢让苏杏一个人在这个年代看着一双儿女。

    既然来了,难免要带小姐弟俩去探望一下负责在秘室造机关的宁先生。

    她们家与宁先生的家不远,同在一座深山的半山腰,一个南一个北而已。

    宁先生以前身居高位,如今落魄了,住的那间茅舍也要选在半山腰横凸出来的一块空旷地,也算是身居高位。地方选得好,旁边有一个山泉眼,一个大水车在缓缓转动,以水流为动力带动屋内的设施。

    一只掉队的大雁从屋顶上空飞过,啪的一声,被一支穿云箭给射中。没掉下来,而是随箭支回到一棵树上,再顺着一个凹槽直接滑入厨房。

    看得俩小目瞪口呆,小嘴里的哇哇声充满了惊叹与赞美。

    当然,拔毛这些步骤必须人工完成。

    宁先生行动不便,可他的后人被婷玉救回来了,一家子过着安稳和乐的日子。

    家遭难,让他成了一个性情孤傲的人,日常不喜见人,见了也是板着一张黑脸,哪怕是面对儿孙。他对救命恩人的婷玉尚且冷脸,更甭说对小菱、小野有多和颜悦色了。

    不过没关系,小菱小野还小,脸皮厚,对感兴趣的东西或者人一向很有耐性,经常跑他身边蹲着看,眼睛眨巴眨巴的。

    宁先生脾气再不好也不会冲孩童发火,所以苏杏很放心。

    她缝衣裳的手艺是向宁家媳妇们学的,宁家的男儿们经常带领村里壮实的年青人出山购买一些山里没有的生活用品,譬如食盐。

    他们也算官家子弟出身,懂得如何避开外界的纷扰与麻烦。

    宁家的孙辈大的有十几岁,最小的也有六七岁了,天上飞的家里有,地上跑的要靠他们去其他山头打猎。除了身手不错,他们在山林里设的机关几乎永不落空。

    小菱小野想跟去,那肯定不行,他们太小了。

    “乖乖在家呆着,哥哥们给你们抓一只小兔子回来。”宁家少年们一个个轮流摸摸姐弟俩的头顶,很成熟稳重地许诺。

    他们家现在没有这么小的孩子,一个个稀罕得很。

    要求被拒,小菱小野被两位小姐姐拉着,俩小站在院门里愣愣地看着大哥哥们雄纠纠地离开。

    婷玉和村民下山进城去市集了,苏杏正和宁家夫人、大嫂子们坐在院里做针线活,一边和众人说笑,一边不时看孩子两眼。

    忽然,小菱小野无精打采地跑过来,趴在她的膝前揉揉眼睛。

    “怎么了?怎么不跟小姐姐玩?”苏杏问。

    俩小不吭声,努力往她怀里钻,然后趴在她身上一动不动,小眉头纠着。

    “孩子想爹爹了。”宁夫人笑容慈蔼,才四十多岁的妇人已经做了祖母,对孩童的心理十分清楚,“你们呀,该回去了。”

    一听到爹爹二字,小菱和小野顿时泪眼汪汪地仰起小脸看着娘亲,直接证实宁大娘所言不虚。

    苏杏微怔,随后笑了笑,一手一边地摸着俩孩子圆嘟嘟的脸蛋。

    “好,等你们姨母回来一起走。”

    婷玉一早去市集,现在已是下午,傍晚就能回到。

    她向来是个说走就走的小女子,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相处几年了,宁家人对她俩的作风非常熟悉。一听说要走,女人们马上开始做饭做面饼给娘几个路上吃。

    苏杏也不阻拦,面对熟人,有些情分她从不客套。

    来的时候她给宁家小孩带了很多零食,带来的方便面也和大家一起分享。当然,垃圾要带回现代的垃圾桶扔,她不想后人将来挖出一个千年不腐的方便面袋或者塑料叉子。

    傍晚的时候,婷玉和宁家人一起回来,得知要回家,便让宁家其中一名少年帮忙分捡她带回来的药草,定时定候给村民们熬水喝,防外来病源的。

    临走前,苏杏带着小菱小野给宁先生磕头辞行。

    两个小包子毕恭毕敬地磕完头,宁先生难得地招呼他俩来到膝前,摸摸他们的小脑袋壳,最后目光落在小野身上。

    “回去多教教这孩子机关之术,”他淡淡地抬眸瞅了苏杏一眼,“相信你家有不少术数书籍。”

    苏杏忙摇头,一脸老实,“木有了,全给您拿来了,要不借您的手抄我拿回去印出来?”

    宁先生一脸漠然:“……”

    老了,有点耳背,听不见她说什么。

第400回() 
藏私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保守心态,除非对方不是人。尤其是注重匠艺传承的古人,更不轻易把技艺传授给外人。

    苏杏给他机关之术的书籍,是因为这些技艺本来就是古人传下来的,况且自己有求于人为前提。

    这些道理浅显易懂,她更懂得打蛇随棍上,趁他态度松动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这两个孩子的未来凶险万分,多一项技能就多一条生路。晚辈愚钝,所学不精不多,能教他的实在有限,还望宁先生日后指点一二。”她首次跪倒宁先生跟前,替儿子争取一个便宜师父。

    骄必败,谦受益。

    她很有自知之明的,不会仗着多一重记忆就自以为是大师。古人的智慧由古人来解读最为恰当,当今世上仍然存在历史未解之谜,证明古人并不愚昧,能让孩子多学一样算一样。

    能学到什么程度就要看个人造化了,她强求不来。

    事实再一次证明小孩子模仿能力很强。

    小菱小野一见妈妈跪下,想起往日宁家的小哥哥小姐姐们一人跪下,全部跪下的情形,于是也学妈妈那样小手小脚不咋协调地跪下。

    原本身子就短小,这么一跪,立马成了两个小豆包。

    宁先生看着脚边的两颗,一时无语。

    他不过是好心指点一句,结果身边就多了一个便宜小徒弟。

    为嘛是便宜的?因为他不能经常在身边,据孩子娘说孩子爹也在教他别的知识。

    正如她所言,日后只须指点一二……

    S市的天气特别干燥,路边高大挺拔的梧桐树一改往日的枝叶繁茂,叶落满地,向世人展示它今年最后一抹亮丽色彩。

    这条街离繁华街道至少隔着五六条街,很是清静。

    因它附近是一个大公园,一座博物馆和一间图书馆,书香四溢。其余单位几乎都是政府部门,而停车场在向对面街口,一点不影响人行道的宽敞与宁静。

    对了,还有好几间具有异国风情的餐厅,其中一间是连锁餐厅,每座城只有一间。

    这间餐厅的宾客几乎全是附近的,与其他城市同是一个经营模式,一层,不预订。可能环境好,老板心情便跟着好,本家店的用餐区域有两层楼,第三层属于办公区。

    它前边是马路,后边是一条车道与河边。河水只能说干净,无垃圾无异味,晚上很多老人家喜欢在这里散步做运动。

    每一间餐厅的选址都很慎重,专挑一些环境比较幽静的,自己坐在办公室里看着也舒心。

    有了这份舒心,柏少华很有耐心地接受两位韩、安的家人和两名警员的询问。

    因为他是落在安琬手里的最后一名受害者。

    说难听点,其他人被她算计都没事,对他刚算计到一半就出事了,绝壁的最大嫌疑人。

    安家有报警,盯住绑匪发来的银行帐号,只要一救到人马上冻结银行帐号。

    谁知对方的手脚比银行和警方更厉害,钱一到帐,眨眼间就转到国外如石沉大海,不知去向。

    安琬被安家用一亿美金赎回来了,问题是,对方收了赎金,还侵入市电视台插播她在匪徒的胁迫之下自曝其短的片段,惊惶地道出自己这些年暗地里做的腌臜事。

    例如她老公出轨小秘,离婚之后她就开了一间工作室,专门帮原配查找男人行踪的生意。附加一项额外业务,痛打小三灭掉小野种,免得将来损害原配儿女的权益。

    当然,那附加业务是违法的,正室们不想犯罪,只希望小野种们自己走向灭亡,所以暂时未曾犯下大错。

    这一点颇得部分女性的好感。

    问题是,随着业务越来越多,私底下的口碑越来越好,她的心膨胀了。

    但凡看到一些美女不顺眼的,又凑巧撞到她手上的一概利用不解释。就像老韩固定的那位茶艺师,由于她出现在老韩身边,正好被安琬用作试探男人忠心的工具。

    安琬私下认为茶艺师和老韩之间肯定有猫腻,否则男人不会固定用她,所以那顿打她是白挨了,没人给她一个交代,名声也臭了。

    像茶艺师之类的人还有很多,罄竹难书。

    另外,她还有一件为人不齿的脏事,找男人生子。

    如果柏少华那晚上当麻烦可大了,因为那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女高中生。喜欢装成熟泡酒吧,一身妖娆被安身边的男人多看了几眼,后来被一个帅哥灌醉带上来。

    房间有摄像头,随时准备录下精彩片段。

    两人的把柄落在她手上,是圆是扁任她捏。

    很多男人都中过她的招。

    没中招的,又成功过关的男人皆与她有过露水姻缘。很可惜,等她厌腻了肚皮还是没有声息,只能继续找下家,一直到柏少华。

    想要孩子为嘛不去国外的精。子机构?

    因为大小姐她嫌弃冷冰冰的氛围,她想和自己看中的男人共度良宵,得子之余一解身心的空虚与饥。渴。

    她痛哭流涕地说起这些事的时候,没有指名道姓。

    “……柏先生别误会,警方是循例问一下。人是救回来了,但匪徒的下落毫无头绪,大家都很着急。”老韩的一位叔父叹道,“我们以前听世均说起过你,知道你在海外人脉广,这不,想讨个人情能不能找人帮忙打听打听?”

    “一亿美金哪!”安家叔父的脸能苦出汁来。

    气质温雅,脾气超好的柏少华笑了笑,“不怕两位叔父笑话,说起人脉我很惭愧,都是一些美食界的人。加上我回华夏几年极少出去,就算有也早断了,恐怕帮不上忙。”

    非常的好商量,可惜帮不上。

    “哎,柏先生谦虚了。”安叔父朝韩叔父苦笑一下,“我就说咱们面子不够大,这事还得找世均……”

    韩世均夫妇昨天才得知消息,正在往回赶。

    柏少华笑笑,直接看向两名警员,“二位有话请问。”

    无论人死不死,他都是最大嫌疑,这一点早有心理准备。他有问必答很配合,警方实在问不出什么,不得不看向安家人。

    警方查不出这些天他与海外有联系,之前虽有,可那时候他还没跟安琬结怨,何来的仇恨?他自己有钱,住在华夏一个小山村里平时难得出来一趟,实在找不出问题。

    是安家人疑心大,得知他离开京城以为是心虚,非要派人追来观察询问看能不能问出一丝端倪。

    “柏先生……”安叔父犹自不甘。

    正想再问什么时,柏少华的电话响了。一看来电显示,他愣了愣,迟疑地点了接听。

    “巴巴,巴巴……”两把脆嫩的小嗓子一响,刹时令他心潮起伏。

    这就是血脉相连的奇妙之处吧?

    更妙的是,他听到旁边还有一个很轻很轻的女声,“问巴巴你在哪里。”

    “你在拉里……”

    那轻柔熟悉的声音如同一缕微风抚平那激动的心情,令柏少华搓搓额角哂然而笑。

    都回来了,回来就好。

第401回() 
“巴巴在外边,Baby有没买礼物回来给巴巴?”向在座各位无声地作一个抱歉的手势,起身站在窗边。

    他那公式化的礼貌笑容转换为温情脉脉,对面几人先是莫名其妙,隐约听见孩童的声音方恍然大悟,韩家叔父以及两名警员不由得鄙视安家叔父一眼。

    连有妇之夫都算计,简直禽。兽。

    但一个受人委托,一个收到命令不得不完成程序。

    柏少华面带浅笑地向在座各位轻声道了歉,神色柔软地和孩子们说了一会话,“小菱,让妈妈听电话。”

    一阵静默之后,隐约听见对面一声轻咳,像在清喉:

    “你在哪儿?”很淡定的声音。

    他凝望窗外缓缓流淌的河道,眸里浅淡的笑意止不住地漾在唇边,说出来的话却是冷冰冰的,“我在S市,最近惹了一桩官司可能要晚几天回去。”

    对方原本冷静,听到这里马上吃了一惊,语调微扬,“官司?!你?!什么官司,严不严重?”

    见她没有第一时间提起某大状,柏少华心情大好,语气稍缓:

    “别担心,我是受害者,而且不止我一个。我已经让律师陪其他人去找你朋友卓律师帮忙,他们很快就会到,等商量完毕我才可以回去……”

    他在跟他孩子的妈聊家常,说出来的话却吓了在座各位一跳。

    纳尼?!他要告安琬?!

    “哎喂,这个……”安叔父气笑了,正欲打断谈电话的男人,好在被韩家人拉住让他淡定下来。

    等柏少华谈完电话,韩家叔父才微微笑着说:“柏先生,你跟世均相识也有好多年了吧?”

    “正好十年,”柏少华明白他的意图如实作答,坐回原位,心情很不错所以说话有点直接,“不客气地说,韩先生,如果今天是韩世均在他肯定不会替安家求情。”

    所以说树大有枯枝,影响形象。

    被他一语道破意图,韩叔父略尴尬,“这个,毕竟是姻亲,你就看在世均的份上……”

    “可惜安琬不这么想,反而把韩家当成保护伞。韩先生,您心甘情愿被人利用那是您家的事,我跟韩世均交情归交情,除了告安琬,他还要给我一个交代。”

    他笑看两名警员,“我知道自己身上有嫌疑,没关系,我最近没必要出国,你们尽管查。当然,我也会努力替自己讨回公道。”接通内线,“让他们进来。”

    随后,一群人涌进办公室。

    有受害人,有律师。

    韩家叔父眼尖,一下子认出其中还有两名记者,忙提醒安家人和两名警员匆忙向柏少华告辞离开了。

    事已至此,只能等韩世均回来说服柏少华放弃追究。

    “你好,我叫杨可,卓氏律务所代表。”一名清秀的眼镜男生不卑不亢地自我介绍。

    柏少华微怔,“卓文鼎呢?”

    “卓Sir受海氏委托一时走不开,特意让我和李务过来与委托人见面洽商。”唯恐别人信不过他,又添了一句,“别看我年轻靠不住的样子,其实我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