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5》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06[1].05-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红红夜思
粉色回忆
水晶紫色

123
版面双列 
版面双列
星秀 
星秀
C。B。O 
C。B。O
msn 
msn
向左走,向右飞 
向左走,向右飞
花城 
花城
空谷圣诞风格 
空谷圣诞
绿色清爽 
绿色清爽
默认风格'2005…10' 
默认风格
青青河草
默认风格'2005…10' 
青青河草
默认风格'2005…10' 
青青河草
默认风格'2005…10' 
青青河草
竹林春色 
竹林春色
默认风格'2005…10' 
默认风格
秋意盎然
棕红预览
紫色淡雅
青青河草
橘子红了
红红夜思
粉色回忆
水晶紫色
竹林春色 
竹林春色
绿色梦幻 
绿色梦幻
yws1976 重登录隐身用户控制面板搜索 风格论坛状态论坛展区道具中心退出
我的收件箱 (0)》》 小说月报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云梦中文网 → ≡世界纵横≡ → 【文学天地】 → 《小说月报》 → 《小说月报》2006年第5期 
赞助商链接 您是本帖的第 466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收藏 修复 标题:《小说月报》2006年第5期涢水客 


等级:版主
文章:8826
积分:4944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1月29日
第 9 楼      


  如果不是因为圣诞节发生的那桩震惊寒市的杀人案,马每文和陈青的第三地之旅还将潮涨潮落地进行下去。 
  那个寒冷的夜晚,陈师母在炉具厂的裁缝铺子,用一只手杀死了丈夫和王卷毛。 
  每一件恶性事件的发生,都能让媒体跟着兴奋一阵子。寒市电视二台的“法制纵横”、广播电台的“空中论剑”以及《寒市早报》和《寒市晚报》,都辟出整块时间或整版篇幅报道此事。所谓的“报道”,不过是极力渲染事件的现场气氛,电视画面和报纸的新闻配图充满了血腥之气。一时间,电视收视率直线上升,电台收听率也扶摇直上,至于两份竞争最为激烈的《寒市早报》和《寒市晚报》,简直就是打起了一场重量级的拳王争霸战,各出拳路,令人眼花缭乱,报纸的零售额一路看涨,乐坏了办报的人和卖报的人。看看这些新闻报道的标题吧:《独臂女杀夫泄私愤 野鸳鸯命丧圣诞夜》、《裁缝铺血案》、《一个管道疏通工移情别恋的哀歌》、《恨海情天不归路》、《圣诞夜鬼影》等等。《寒市晚报》甚至辟出专栏,做这个事件的追踪报道,执笔者就是遗梦。他的第一篇报道回顾的是事件的起因;第二篇采写的是王卷毛的丈夫,这个失去不贞妻子的农民竟然号啕大哭,说一个女人长了那么一身好肉,说摸不着就摸不着了,他心里疼得慌;第三篇报道的是曼苏里陈青家人对此事的反应,陈黄终日哭哭啼啼,蒋八两声称不能娶一个杀人犯的女儿,欲退婚。陈白担忧的是此事会影响他毕业后找工作。张红倒是处变不惊,她联合了一百多人,联名给法院写呼吁信,说陈大柱和王卷毛是一对奸夫淫妇,陈师母逆来顺受了多年,此举实在是被逼无奈,请求法院对陈师母能从轻发落。陈墨呢,这个愚痴的家伙照样一天不落地当着投递员,家中发生的事情似乎就像每天从他手中分发出去的信件一样,无关紧要。陈家子女中,陈青是唯一没有被访的,不是遗梦放过了她,而是出事之后,她关闭了手机和家中电话,连单位也不去了。遗梦的第四篇报道是对陈师母的访问,她在那个夜晚出手利索地连杀两人后,提着凶器,徒步到公安局自首去了。据值班民警回忆这个穿一套灰蓝棉服的消瘦而憔悴的老人走进公安局后,一直在打哆嗦。警察问她话,她一句不说,只是当啷一声把血淋淋的刀扔在地上,抓过桌子上的询问笔录和一支笔,写下了以下的话:我杀了那个用两条胳膊搂抱我男人的女人和非要搂两条胳膊的我的男人,你们去炉具厂的针线王裁缝铺子验尸去吧!警察问她话,她一概不说,所以先前还以为她是个哑巴。她不仅对待警察的询问表示沉默,对记者的采访也不置一词,所以遗梦对她的采访,只能是浮光掠影。 
  陈家的凶杀案,使马每文又回到家中。他把床头柜上的旅行票据全都收进抽屉,肩负起了每天做晚餐的重任。可无论饭菜怎么诱人,他们都毫无食欲。马每文频繁与他司法界的朋友通电话,还携带着贵重礼品低声下气地上门拜访、求情,想让陈师母的罪责能减轻一些。公安局的一个人对马每文人说,陈师母用一只手连杀两人,且都是一刀致命,实在令人惊叹。从她下刀位置的准确性和利落性来看,就连职业杀手也会为之叹服,好像演练了成百上千次似的。陈青对马每文说,一定是宰羊人教她的!她经常去看人杀羊,当然知道怎么下手了!陈青把她在曼苏里看到的宰羊的情景诉说给丈夫,她在讲到羊绝命前哀怜的叫声时泪如雨下。马每文把她抱到怀中,满怀怜爱地抚摩着她的头发,轻轻拍着她的背,就像安慰一个受到惊吓的孩子似的,这是他们分居后他第一次对她做出亲昵的举动。 
  三天后,马每文带回了一份当天的《寒市早报》,社会新闻版用醒目标题做了一个陈师母杀人案的报道,主标题是:凶杀案背后;副标题是:迷途的羔羊。作者是张灵,她亲赴三一屯采访那个常来曼苏里的宰羊人。原来那是一个曾坐了七年冤狱的人!十年前,他外出买马,回来后发现老婆失踪了,就去派出所报案。几天后,一个打鱼人在一个河汉子发现了他老婆的尸体。尸体的颈部、乳房等处伤痕累累,好像死前经历了性侵犯。因为那男人说不出老婆失踪的具体时间,他外出又有重大的作案嫌疑,所以被带到公安局接受讯问。那时已是深秋,快近年底了,审讯他的人想尽快拿下案子,以完成每年下达的破案指标。他们不允许他休息,昼夜连番审讯他,连续四天没有合眼的他终于抵挡不住了,说,就算我杀了她吧,让我好生睡一觉吧。于是,他因故意杀人罪而被判了个死缓。他想反正心爱的老婆不在了,他无论怎么活,跟死也没什么分别,就在狱中捱日子吧,所以也就没有提出上诉。谁知三年前,完全是个偶然,有个流窜犯罪的流氓盗窃团伙的主犯落网了,他不无炫耀地交代他曾经强奸过多少人,抢到了多少财物,凡是对那些不从他奸淫的女人,一律将其杀害。他带着钦佩之情特别提到一个女人,那女人就是正在服刑的男人的老婆。罪犯说,那女人力气蛮大,他要强奸她的时候,她和他厮打起来,奋力挣脱了。他追赶她,她奔向河边,对他喊道:俺的身子是俺男人的,俺就是死了,你也别想沾!说完,咕咚一声跳进河里。那时正是阴雨绵绵的秋季,河水滔滔,她在里面扑通了几下,很快就被激流卷走了。罪犯说,就是在那个瞬间,他有了“收手”的想法,觉得无论他强暴多少人,内心还不如一个女人强大。可是他是团伙的头儿,跟他混饭吃的人多,他是不可能有回头的可能了。 
  案子真相大白了,那个可怜的男人走出了监牢。七年的牢狱生活,使他的头发掉了多半,牙齿也脱落了多半,满脸都是皱纹,看上去俨然一个老头了。出狱后,他不种田了,他饲养了很多羊,每天拉一只出来宰杀。他宰羊时从来是将刀从羊的颈窝下手,一刀致命,干净利落。宰羊人在接受张灵采访时承认,他在狱中觉得生活无望,倒是能睡得着觉,可是出狱后,他整夜失眠,耳边老是轰响着咕咚咕咚的投水声,这声音让他绝望,于是他开始练习宰羊,很奇怪,在羊绝命的“咩咩”的叫声中,在用刀杀羊直至把它肢解的过程中,他获得了快感和宁静。他说第一次杀完羊时,内心异常舒展,当晚就睡了个好觉。从此以后,他迷上此道。最近一年多,他每天载了一只羊出来宰杀,卖完羊肉后到酒馆吃喝上一顿,然后带着一张血淋淋的羊皮回去。他先后去过朱堂县和磐石县,它们都是寒市下辖的县,离三一屯不远。可他在朱堂县宰了两个月的羊后,被当地一个卖羊肉的黑脸汉子给暴打一顿,不许他再踏入朱堂县的地皮;他转战到了磐石县,也是好景不长,当地工商部门的人跟着他收税,食品检疫部门的人不断给他下罚单,他只好冒险向寒市挺进。他的第一站是曼苏里,此处经营不下去,他就去炉具厂,或者是深入寒市腹地。他说俗话说“灯下黑”,他不怕到人多的地方宰羊。他很庆幸在曼苏里一连宰了几个月的羊,没人来干涉他,羊肉出手也快。他坦承确实注意到了一个独壁老女人,几乎是一天不落、风雨不误地来看他宰羊。她很少买羊肉,可就是喜欢看。他常常在卸完肉抽上一支烟歇息的时候,注意到她。别人的眼睛里都发出如常的光芒,只有她的眼睛包含着泪水。 
  张灵以此为切入点,把这桩冤案与陈师母的杀人案联系到一起,分析陈师母在生活中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她最终走上极端之路,可能与连续看杀羊产生的幻觉有关,也就是说,她可能是在毫无知觉的状态下连杀两人。张灵把笔触指向社会的黑幕,分析了人性受压抑后其忍耐的极限。应该说,这是陈青读到的张灵所写文章中最深刻的一篇。此文一出,社会一片哗然,人们纷纷把同情的目光转向行凶者陈师母和三一屯的宰羊人。 
  陈青给张灵打了个电话,感激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张灵就说,好好待马每文吧,是他找的我,给我提供了宰羊人的线索。稿子中的一些话甚至是他帮我写的。陈青,我是因为没有遇到一个值得珍惜的男人,才玩世不恭的。其实遇见了好男人,去他*的第三地吧,我也会守在家里的!张灵说到此哽咽了。但张灵毕竟是张灵,她很快调整了情绪,轻松地对陈青说,你不来上班,“菜瓜饭”只剩了老于一个,他这下牛了,腰板直了,天天西装革履地上班。谁要是问他,老于,忙吧?他就一本正经地说,能不忙吗?如今这一大园子的菜都得我一个人侍弄,责任大啊!陈师母的事情出了后,陈青一直没有笑过,但张灵的话却把她逗笑了。张灵还说,姚华当年在副刊部的时候,老于曾给人家写过好几封情书,说是她圆润的脸庞像盛开的葵花,她高耸的乳房像汁液饱满的大头梨,她裸露在裙子下面的浑圆的小腿像两截甘蔗,总之,他是想嗑完葵花子后吃大头梨,最后再啃上两截甘蔗!张灵说到这儿,已经笑得气喘了。 
  陈青对办公室里发生的男欢女爱的故事一向不敏感,所以老于对姚华的恋情她毫无察觉。她没有想到老于一个快退休的人了,竟然打起了比他小二十多岁的女孩的主意。张灵说姚华根本就没把老于放在心上,老于写给她的信,她都给摄影记者小胡看了。进入摄影记者脑海中的消息,就如同已被拍入镜头的风景,他想洗印多少张别人是奈何不了的。所以报社的很多人都听过小胡讲述的老于的爱情故事。陈青这才明白,为什么姚华被调到“再婚堂”版,老于会大动肝火,原来他是恐惧姚华这团“青春之火”燃烧到别处啊。 
  陈青放下张灵的电话时,马每文刚好从菜市场买了鲫鱼豆腐回来,陈青接过菜,进了厨房。她在黄昏的天光中一边煲汤一边垂泪,想必泪水落入了汤中,那锅汤异常地咸。马每文喝了几口后,就跑进洗手间,呕吐起来。陈青跟过去,轻轻捶着他的背,说,最近你老是吐,明天去医院检查一下吧。马每文因呕吐而气促,脸也憋得青紫,他握了一下妻子的手,安慰道,别担心,没事的。马每文那只冰凉的手就像一只铁锚,牢牢地拴住了她这条刚经历过风浪颠簸的船。那个夜晚,马每文把抽屉中的旅行票据取出,撕碎,丢在垃圾桶里。他们虽然还睡在各自的2室,但是不约而同把门打开了。于是,在那个夜晚,马每文听见了妻子的咳嗽,而陈青听见了丈夫在床上辗转反侧的声音。 
  他们的衣服又可以放进一个洗衣桶里了。当陈青看到丈夫的牛仔裤和自己的水红色棉绒衫搅和在一起,在笼罩着银白色泡沫的水面下若隐若现地互相搓洗和触摸的时候,她觉得它们就是一双戏水的鸳鸯。周末的傍晚,马每文归家时,又开始为她带一束鲜花了。不过带回的不是百合和玫瑰了,而是象牙白色的马蹄莲。它们张着嘴,想要说话的样子。 
  陈大柱的尸体火化后,陈青和马每文将父亲的骨灰存放在殡仪馆里。陈墨和张红没来参加祭奠仪式,按嫂子张红的说法,这种人的骨灰应该撒在粪池里沤肥。陈墨本来答应去殡仪馆的,那天他刚好休班,可是在这之前的一天他在开取信筒时,发现了一只用过的安全套,他嫌晦气,第二天便用被子蒙住头,昏睡了一天,坚决不出门。如今有一些贼和无赖,喜欢拿信筒当垃圾桶和出气筒。贼偷了钱包,将钱窃为尸有后,习惯把夹在里面的各类证件投进信筒。所以隔三差五,邮局就得将收到的证件转交给派出所,由他们登记后寻找失主。除了贼,一些地痞穷极无聊时,把烟蒂、碎玻璃碴、废旧的输液管、治疗性病的小广告、会议的代表证、臭鞋垫、剃须刀片、黄色碟片等投进去,邮递员在这时候就成了垃圾清扫员。陈白和陈黄倒是来了,但陈黄不是为哀悼来的。她那天特意穿了件红棉袄,见着父亲的骨灰盒,她三步两步奔过去,掀开盖,呸的一声往骨灰上吐了一口痰,拂袖而去。她与蒋八两同居时,不再生长胡须了;可杀人案一出,蒋八两离开了她以后,胡须又像春回大地的青草一样,毛茸茸地长出来了。陈白进了殡仪馆后一直蹙着眉,待陈黄离去后,他对马每文说:姐夫,你是市人大代表,听说过重金属污染吗?我们在实验室每天做化学试验,产生的废液最后都排到哪里去了?就是从我们城市穿过的河流啊!市民每天喝这条河的水,有好吗?!我的导师也是市人大代表,他怎么不去反映重金属污染的事情?寒市这几年的癌症发病率一年比一年高,一定与这有关!我要是博士毕业后留不了校,我就把这个事件向报纸公开!马每文说,这个推断是要有科学依据的,不可贸然下论断。再说了,能引起市民恐慌的消息,报纸是不会轻易登载的。陈白唇角抽搐着,眼泪流了下来,他冲陈青嚷着:你们办的报纸就是纸老虎,真正有深度的报道不做,只盯着无聊的杀人案不放,我看它就是一堆擦屁股的手纸!陈白撇下陈青和马每文,也走了。他走的时候擤了一把鼻涕,这把鼻涕恰好甩在陈大柱的骨灰上。所以陈师傅的骨灰里,附着女儿的一口痰和儿子的一把鼻涕。 
  除夕夜,陈师母心脏病突发,未等她的案子有个说法,就离开了人世。据与陈师母同一监室的女犯人回忆,从那天中午开始,陈师母就一直站在门口,听着外面不绝于耳的爆竹声,用独臂舞来舞去的。她说她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的手那么灵巧,简直就是一个演皮影戏的老艺人的手,它带来的是她生命的最后一场戏剧。她忽而将胳膊举过头顶,手一抹一抹地,好像攥着团抹布在擦拭灯罩;忽而又把手平伸出去,左右摇晃着,好像握着鸡毛撞子撞拭灰尘。再过一会儿,她弯下腰,手臂如桨一样一下一下荡着,似是在扫地。总之在,那几个小时的时光中,她激情澎湃地用独臂象征性地完成了除尘、包饺子、切菜、刷锅、炒菜、放桌子、搬椅子、摆筷子、倒酒、夹菜、洗盘子的一系列活计。做完这一切,天色已昏,她似乎已忙完了年,神情怡然地吁了一口长气,像棵枯树一样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