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天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吃到天涯-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先上来的是开胃菜,各类蔬菜表面炸成金黄,佐以三色酱汁:红辣椒、黄芥末、绿薄荷,盛之小盘中; 味道虽不十分出奇,也算出人意料地有香有色。接下来的几道菜是:菜花、土豆都置于咖哩酱中煮得稀烂。三道菜看起来像同一个锅里煮出来的,只是按大中小块装了三盘。用无味的烤面饼蘸着吃,难吃是不难吃; 却令我大摇其头。不过,为了礼貌,我一面随组里的美国人高声赞美; 一面暗暗思念自家烙的葱油饼。
  吃了几口,只见侍者端上来一大盘白米饭,倒让我不禁愣了一下,忽然想起来一个问题,这到底吃的是中餐还是西餐呢? 顾名思义,中餐,中国餐饮是也。 西餐应该是指欧美等地的西方饮食,那印度、日本、韩国,乃至越南、泰国、新马等亚洲国家的风味菜岂不是不中不西?
  我最早接触西餐是在东北。哈尔滨的华梅餐厅是不错的俄式西餐厅,那里卖的裂巴(俄国面包)皮脆瓤软,怎么吃怎么香,但是怎么吃也不像同样外焦内软的煎馒头。小时候北京的西点店也卖面包,不过甜甜软软的,那时候是难得的点心。后来北京开了第一家肯德基快餐店。口感香嫩的炸鸡腿,门口排队的人龙,高昂的价格,异常干净的厕所,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版的《爱情故事》深深铭刻在我那时已不十分幼小的心里。
  两年前和先生一起回北京,夜间与朋友一起去KFC(肯德基)宵夜。望着干净舒适、灯火通明的店堂,在美国长大的先生不由得慨叹,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高级的KFC。的确,到了美国才发现,KFC是路边随处可见的小铺子;卖的是廉价的炸鸡快餐,理查德·克莱德曼也不是以前以为的钢琴大师。
  中国人的胃口就是怪; 什么都能前卫; 惟独胃口前卫不得。有个在北京的朋友; 卡丁车高尔夫蹦极; 无所不能; 惟每餐无米面不饱; 一次在麦当劳吞下两只巨无霸后,仍再吃了一份面条才算正式吃饱。
  美国特产的西餐; 除热狗汉堡炸鸡外; 只得感恩节火鸡一味;可惜其肉也糙; 其味也淡。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 美国人的餐桌上,从意大利的面条与馅饼(Pasta 和 Pizza); 到墨西哥的Taco(炸脆的夹肉馅薄玉米饼)和 Burrito(卷饭或豆; 混以芝士肉馅的薄面饼); 从中东烤肉到日本生鱼卷; 可谓无所不有。 加州更是移民聚集的地方; 不但政治气氛十分民主; 饮食方面也形成了民族大团结的加州特有风味。 在旧金山的中国城; 能够熟练地使用筷子的美国人比比皆是; 夹起鸡爪照相的美国人必是外州来的游客。 除了意大利、法国、中东等地的西餐; 加州还有相当不错的粤菜川菜馆,其他如泰国、日本、印度、新马等地的风味菜色也不难找到。另外还有法式越南菜、港式西餐等本身就集东西方特色于一体的菜色。本地厨师翻陈出新之余; 难免大受各民族风味菜的影响。我曾买过一本英文的菜谱,里面有法式海鲜烩饭,也有马来西亚沙爹酱烤鸡串,有意式牛肉丸浇面,甚至也有粤式干炒牛河。本地餐馆里如牛排店里卖日式生鱼,意大利馅饼上放粤式海鲜酱鸭丝者亦不稀奇。
  提起餐饮,不得不提厨师。与中国传统的“君子远庖厨”思想不同,在美国,烹调被视为一种艺术,厨师亦是相当受尊重的一种职业。好的厨师不但收入高,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厨具产品系列,还可以上电视,像明星一样被人崇拜,颇似温瑞安小说中的尤知味、尤食髓兄弟。可惜温先生把这两位名厨写得相貌奇丑、人品下流,最后结局也不好。不知是不是因为有歧视的成分在里面?
  美国厨师上电视不是一天两天偶尔上一上的。电视上有一个频道专门介绍各地风味菜、好餐馆,讲述厨艺班的轶事,或由知名厨师主持讲座。讲座中名厨们上蹿下跳各显神通,或边操作边鼓舌如簧,最后让现场观众一饱口福,或世界各地到处跑,连吃带玩; 作秀的成分比做菜的成分高得多。
  受了这种节目的影响,我也去附近夜大报名参加了一个学做西餐的课。开课时去厨艺班一看,不禁大失所望。电视上演的厨艺班里,每个学生都穿白色制服,戴白厨师帽,非常专业的样子。先入为主之下,我参加的这厨艺班实在令人大失所望,看起来不过是平常住家,只是厨房略大,炉子烤箱等比平时家用的高级而已,自然也没有制服和厨师帽。上课时每人发一份菜单,两三人一组,每组负责一个菜,做好后大家一起吃。
  上了两次课以后,觉得既贵又没太大收获,因此决定与朋友自组类似的活动,逢周五在家做西餐自娱。 开始的时候是严格依照菜谱按部就班地做,可是做出来的菜却不尽人意。有一次做的是法国菜,熏肉包了小牛肉放在烤箱里烤,另把各种蔬菜略炒之后铺上芝士也放烤箱里烤。结果做出来的都没什么味道,倒是符合了我一贯对西餐的印象。多做几次之后发现,中餐西餐虽然看起来很不相同,但其实有很多共通之处。和中餐一样,西餐可以极复杂,也可以极简单。一块牛排在平底锅里煎一煎,配白煮的蔬菜可以是一顿。 几十种调味料拌在一起抹在整鸡上烤好几个小时也可以是一餐。 其实与做普通中国家常菜一样,做西餐不必一定按着菜谱大杯小勺地量,而很可以随自己口味增减材料,修改制作方法。不管是中餐西餐,好吃就是好餐。意式、法式、中餐、印度餐、新马泰国餐,只要喜欢,都可以一起来个美国大会餐。
  到加拿大罗宋汤(Borsch)
  用牛肉汤或排骨汤做汤底,各类蔬菜 (土豆、胡萝卜、 番茄、洋葱、 西芹、白菜等) 切块; 在油锅中炒香后加入汤中煮至熟软放盐; Ketchup (番茄酱) 调味。
  到加拿大教会里的聚餐会
  参加教会聚餐的收获之一,就是自己从一个怨“煮”之妇,变成了一个爱“煮”、会“吃”的会友。
  来到美国不久,就尝到了聚餐的乐趣,那是在感恩节前后一两周内,听到最多的词之一就是“火鸡”。人们见面就问,烤火鸡了吗?妇女们聚在一起切磋烤鸡技巧,难怪感恩节还被称做“火
  鸡”节。
  美国怎么了?居然全国上下,以火鸡为中心,吃兴同发?原来,这还与第一批移民美国新大陆的清教徒有关呢。1620年9月16日,102名英国清教徒,为了以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敬拜上帝,寻求新的自由和幸福,乘坐一艘名为“五月花”号的双桅船,从英国的普利茅斯启航,远渡重洋,在寒冷的11月抵达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建立了普利茅斯殖民地。
  第一个冬天是相当艰苦的,移民地区缺乏食物,又很难耕种、打鱼。但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他们学会了捕鱼、狩猎、耕作及饲养火鸡,并获得了大丰收,移民区很快繁荣起来。
  为了感谢上帝的保佑和印第安人的帮助,他们在1621年秋天,举行感恩宴会,邀请当地印第安人参加。狂欢活动进行了整整三天,后来这个习俗被保留了下来。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将每年11月份第四个星期四的感恩节,正式定为国家节日,这才使感恩节由教会进入家庭。而今,美国的感恩节已在意义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成为每年家人团聚的节日,出门在外工作、学习的孩子,一定会千方百计赶回家与父母团聚,与家人共享感恩节晚餐。为期四天的长假也足以让人们尽情地享受亲情或欢庆丰收。
  为了不与家庭的聚会冲突,教会或团契的感恩节聚餐会常常安排在同一周的其他日子,多数在周末。那可是八仙过海大显神通的火鸡会,一只只烤得油光发亮的火鸡卧在烤盘上,让人们不忍下刀把它们撕裂。更有些人别出心裁,把火鸡做成腌火鸡、炸火鸡和熏火鸡。有人把火鸡骨架熬成浓浓的汤,加上不同的配料而煲出各具特色的鲜汤。
  其实,火鸡节不仅仅为了吃火鸡,更重要的意义是在这个日子里回顾一年的经历,心存真诚地感谢上帝的赐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帮助过我们的人们。
  感恩节过后一个月左右,就到了圣诞节。圣诞节平安夜的聚餐更是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一般几十人至数百人的中小型教会,会组织全教会的大聚餐,规则多为一家一菜,或大致分派一下,哪些家庭带荤菜,哪些家庭带素菜,哪些家庭带汤,还有些家庭带甜点或水果,到时候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我现在学会了,在这些中、大型的聚餐中,专挑自己没见过的菜式吃,只是吃完了叫不出名字,也搞不清是怎么做的。
  至于上千人的大教会,则会以团契为单位聚餐。教会鼓励基督徒们邀请福音朋友参加聚餐会,新来美国学习或工作的人士,更是被热情邀请的嘉宾,不需要操心带菜或聚餐的任何事,只要不拒绝邀请就会受到热情欢迎,并可尽情享用聚餐会上的美味佳肴。
  因此,踏上美州新大陆而觉得举目无亲的学人学者们,千万别错过这个充电加油的良机。不仅如此,你们还会发现,教会聚餐会吸引人的地方不仅是丰富的菜肴,更有一种祥和的气氛,人们的微笑是真诚的,人们的问候和关心是亲切友好的,帮助人是不求回报的,让人有归家般的温馨与感动。
  聚餐之后就是教会的平安夜聚会了,聚会内容形式不一,有圣诗大合唱,有讲述耶稣生平的短剧,也有牧师传讲的短信息。总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明白,为什么圣诞节是个普天同庆的节日;为什么耶稣是神却降世为人;他如何从死里复活,战胜了死亡,并以赦罪的方式带领信靠他的人进入永恒……
  除了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圣诞节两大聚餐会外,还有各个团契的聚会。团契,意即基督徒根据圣经“不可停止聚会”的教导,常常聚在一起,分享发生在自己身上、家庭或是周围的事情,以及自己在这些事上学习到的功课、体会和长进。同在一个团契,弟兄姊妹就好像在一个大家庭,彼此了解、彼此扶持、互相帮补和安慰。团契有按居住区域分的,常以所在区域的镇命名;有按功能分的,如诗班;有按年龄或性别分的,如老年人的松柏团契、全职妈妈的妇女团契、初高中生的青少年团契等。不论你在哪个年龄段,也不论你是蓝领还是白领,你都能觉得自己有个归属,有一群可以理解自己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团体中,你会觉得有爱、有温暖、有人可倾诉,而这种爱的流露是自然的。因为,基督徒们相信,爱的源泉是上帝,上帝造人的目的,除了让人管理这地以外,更要人彼此爱,把他的爱传达出去,上帝给基督徒最大的命令就是:“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并爱人如己。”
  所以,每次聚餐会,大家都愿意把自己最好的手艺献上,这也是爱心的具体表现之一。因此,多年来,弟兄姊妹们对聚餐兴趣不减。一般团契,至少一个月有一次聚餐,而我们曾在的一个团契则是每个周五晚上聚会前都有聚餐。虽然下班后匆匆忙忙,但做上一道拿手菜,到团契就能尝到十几个菜,还是觉得省时省力。更何况,进餐的同时,是厨艺交流的好机会。熏陶上一段时间,不爱“煮”的会变得“煮兴大发”,会“煮”的则变得“煮艺精湛”。有时甚至一周下来,就盼着周五相聚。饱餐之后,还有在一起的唱诗敬拜和圣经学习。我们团契还有个特色,每两个月举办一次庆生会,给这两个月的“寿星”切蛋糕祝寿,团契负责人还让大家在准备好的贺卡上写上一句温馨的祝词。真让人备觉温暖,宾至如归。
  我这个历来怕“煮”的怨妇,也就是在这个大家庭的熏陶下渐渐开化,母性渐渐被发掘出来。每每望着桌上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既羡慕他人的手艺,又惭愧自己的无能,而那些手艺已相当优秀的姊妹们还津津乐道地彼此切磋技巧。耳朵里灌多了,心和手就痒起来了,再加上天生不甘人后的性格,止不住也要试上一试。当自己把忙得满头大汗弄出来的不甚满意的菜肴端上桌时,会得到真诚的鼓励和善意的指点,这让自己信心大增,让自己觉得:现在开始也不晚。如今,我也知道了,凉拌猪蹄是整个蹄磅煮好后,剔去骨头,用线扎好,冻成型后再切薄片。粉蒸肉要先用配料将肉腌半个小时后再蒸。莲藕要放在不锈钢锅中烹调才不会变色。炒蔬菜不能盖锅盖;炒瓜类要快起锅时再放盐,汤也是熬好了以后再放盐。自制年糕放凉后再扣在另一个盘中形状会更好看。若要用削皮切片的苹果或梨招待客人,把它们浸在淡盐水中几分钟后再上桌就可以保持不变色。
  如今,聚餐会这种形式,不仅仅是教会里的聚集形式,也是教会以外的朋友们乐意采纳的形式,而且还相当普遍。记得刚来美不久,在社区大学补习英文,学期结束时有个餐会,学校通知让每个参加餐会的老师和同学每人带一道菜。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因为参加英文补习的同学都是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不久的,菜式便有印度菜、墨西哥菜、西班牙菜、中国菜、韩国菜、日本菜等等,甜咸酸苦辣,应有尽有。老师同学们的感情在互相品尝菜肴、互相赞赏手艺的过程中得到了增进。美国人称这种形式的聚餐为Pot LuckStyle。同样,美国人家庭举办的野餐会(BBQ),应邀赴会的嘉宾,也会带上一盘自制的糕点,或是一个保留菜肴与大家分享。
  来到北美的中国人,也很容易入乡随俗。这种一家一菜聚餐会也成了朋友们相聚最常采纳的形式,主人用不着花几天时间为聚餐会辛劳,宴客时也不用担心会困在厨房里脱不了身。朋友们带上自己的花样菜式,一展自己的烹调技巧,这种聚会绝对不会冷场。
  总之,教会里的聚餐也好,家庭中的聚餐也罢,这些聚餐不仅让人享受佳肴,更让人在洋溢其间的爱意中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乌利教授家的餐桌餐桌上的宗教仪式
  ——犹太逾越节晚宴亲历记
  以乌利教授家的餐桌真漂亮!长桌上铺着白纱桌布,桌上摆着明晃晃的刀叉、亮闪闪的玻璃酒杯、精致的碟子、雪白的亚麻布餐巾。桌上放了一大盆红红绿绿的蔬菜色拉,立着两瓶深红色的葡萄酒。酒瓶旁边有一个碟子,里面放着一大叠烤饼干似的东西,我认出那是逾越节专用的无酵
  面包。桌上站着两支烛台,上头插着雪白的蜡烛。以乌利教授头戴深红色的小帽,坐在餐桌一头的主人位上, 他面前放着一叠小册子。
  以乌利教授的先祖是从东欧来美国的犹太人。东欧犹太人多奉行保守派犹太教,以乌利教授一家也属于保守派。平时教授是不戴犹太人的小帽“契巴”的; 今天还是第一次见他戴,想必是由于节日的缘故。
  那天是逾越节; 犹太人的三大主要节日之一。虽说我这个“葛夷”(希伯来语,“非犹太人”)在这所以犹太人为主的大学里已经泡了三个多月了,也被同学们拉去参加过好几次安息日晚餐; 以及各派的安息日祈祷,但逾越节是怎么回事还真没有领略过。因此,当我的指导教授以乌利教授邀请我去他家参加逾越节晚宴时,我立刻答应,存心要来领略一下“文化震撼”。
  桌子中间有个大银盘,我瞅着它直愣神儿。大银盘里头有六个小圈儿,当中的那个圈儿里放了个白布包儿,里头不知藏着什么。围绕着那个白布包儿,依次是一个鸡蛋,一小撮绿油油的意大利香芹菜,一小碟看上去粘糊糊的什么酱,一小碟液体,不知道是水还是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