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双全,又有娘家依靠,可就底气更足了。相对的皇后娘娘就有些不够看了。
于是很多人都在心里猜测着,接下来是不是又要上演一次夺嫡大戏了。从吴淑妃曝出这个喜信之后,就不停地有人偷偷地观察皇后的脸色,想看到皇后会不会沉了脸色。
然而皇后哪里是那么肤浅的人,即便是真的不爽也不会喜怒形于色让人看出来,那样她这个皇后岂不是让人笑话。何况,她有最好的儿子,有最好的未来儿媳妇。她的娘家是不显,但是至少不会惹什么大祸。而且她怎样还在其次,主要是儿子墨璟天,他有林家这个岳家,还需要什么显赫的靠山?
表面上看起来,林如海是户部尚书,大学士只是个闲职就不提了,吴家的老爷子是刑部尚书,户部和刑部都是重中之重,一个主管天下钱粮,一个主管国家律法,惩办一切违法乱纪之人。都是受皇上重用的。
然而细想想就明白了。林如海这个户部尚书是皇上亲自提拔的,又是儿女亲家,一看就是皇上自己的班底,更受皇上信任。而吴家的刑部尚书却是太上皇任命的,算是太上皇的人,这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孰优孰劣一看便知。更重要的是,林如海这个户部尚书正当壮年,而吴家的刑部尚书却已是风烛残年了。
明白的人一眼便能看出,即便吴淑妃生下一个皇子,那也比不上太子资本雄厚。不说身后的势力,太子既占了嫡又占了长,那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而皇上也不是个宠妾灭妻的,自然是看重嫡庶的。只要太子和皇后不犯什么原则性错误,地位轻易动摇不了。
最最重要的是,吴淑妃只是怀孕而已,才两个多月,到底能不能生下来,生下来是男是女还不好说了,就算平安生下来了,是个男孩,等他长大能顶事至少也得一二十年了,到时候是什么情势还说不定了。虽然说皇帝都喜爱幼子,主要是幼子没那么多的争权夺利的糟心事。但是也有很多事情没有那么多的阅历就不会处理的太好。而到那个时候太子不管是阅历还是对国事的处理都有一套自己的处理方法或者看法。而且如今的太子也不是个权利欲重的,自然不会因为那些与皇帝发生什么矛盾了。当然,还有一个不确定因素,那就是皇帝能活那么久吗?能像太上皇一样长寿然后等着吴淑妃的儿子长大吗?谁也不能保证。
因此,皇后没必要为了这些不一定发生的阻碍而乱了手脚。这让很多等着看妻妾争锋好戏的人失望了。皇后没有表现出一丝丝的不满,还很贤惠的关心吴淑妃身体可有不适,甚至很细心地命令宫女把吴淑妃面前有碍养胎的菜色撤掉,关照她若是有什么不舒服可自行先回寝宫。最后更是亲自向皇上请命派一位妇科好的太医专门照顾吴淑妃的肚子。
皇帝对此是满意的。他一直都知道,皇后是贤惠的,这么多年来,并没有使过什么阴招对付子嗣,就连那些侍妾侧妃之流,也从来没有故意找过茬,只是处理好府里的事情,从不让他有后顾之忧,是个最好的贤内助。因此,他对皇后也是敬重的。
当初下旨赐婚,固然有一方面是为了给林如海解围,但是也不乏给太子身后增添筹码的意思。太子是他最看好的继承人。不仅仅是因为嫡长子的身份。太子从出生以来没少经历这样那样的陷害暗杀,如今还能好好的,不管是身体还是心性上都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再加上太子才学过人,处理各方面事情上也很有一套,是储君的最佳人选。再加上林家的帮扶,他相信太子以后会让国家更进一步。
没看到好戏,众人都有些意兴阑珊,不过有不少人已经开始想着要投机了。原本太子一家独大,没什么说的。可是如今多了一个吴淑妃的“儿子”,变数就多了。有些人已经在想着要不要去吴家表个忠心,以期挣个从龙之功。
林家自然是不再此之列的。不说林家已经紧紧地绑上太子这条船了,即便没有,林家也很少做这种投机之事。之前投靠雍王那是意外情况。如果黛玉要找的人不是雍王的儿子,可能结果就全然不同了。
新皇登基的第一次除夕国宴就在这样诡异的气氛中结束了。好在没发生什么惊心动魄的事。或者应该说历年的除夕国宴都是这样的,像去年那样发生宫变得大概上百年不一定会有一次吧!
回到府里,厨房早就准备了宵夜,等黛玉他们一回到府里就摆上来了。因为参加过宫宴的人都知道,在宴会上是吃不了什么东西的。那些御膳也都是摆着好看罢了。本来从御膳房运过来一一摆到案上就花费了不少时候,摆上了又只能看不能吃,非得等到皇帝皇后全部姗姗来迟了,然后皇帝再发表一段感言,率先动了筷子,大家才能开动。而这时候那些菜早就凉了,除了那些凉拌的还有点心能动两下,那些汤还有热菜都是用动物油做的,凉了之后全部覆盖了一层白霜,哪里还能吃。因此,大部分参加宫宴的都是饿着肚子回府的,让府里准备好宵夜大家再加一餐就是了。
又因为在宫里一起守夜,等回到府里早已经过了子时,也无需再守夜,通通洗洗睡了,第二天还要祭祀先祖呢!
上一年因为除夕宫变,大年初一一大早都被叫进了宫里,虽然祭祀是免不了的,可是也没那么正式。而林家,那个时候黛玉因为夜探王府遇到了警幻,经过一场恶战受了重伤,还是被林如海带回来的,一回到自己府里直接就遁入绛珠幻境闭关疗伤了,自然也没能参加祭祀。
而今年,没有那些变故,又加之黛玉被定为太子妃也要向祖先说一声,于是,次日一早,黛玉便起身,之后跟一家人一起参加祭祖活动。双胞胎虽然小,可是也被各自的奶嬷嬷抱过来了。只不过祠堂是不准下人进的。等到给祖宗磕头的时候,黛玉和林瑾一人牵着一个,跪在蒲团上给祖宗磕头。两小孩虽然不知道是做什么,但是听话的跟着哥哥姐姐有样学样。
之后的几天一如既往的是各家请吃年酒的时间,一直延续到将近元宵节。
------题外话------
感谢hyp19620530、咯咯咯79、ミ樊思乐、等妹纸们打赏的票票、钻钻和花花,么么哒!
话说叶纸昨晚上找小说看的时候,竟然被推荐看自己的小说,怎一个囧字了得啊!
☆、一百二十二章 元宵猜谜对决
元宵节晚上宫里有宫宴,只请近支亲贵。至于其他的大臣们就各自活动。林家一家人是早就商议好了一起去街市上观灯的。
到了天色擦黑的时候,一家五个,包括才一岁多的双胞胎在内,兴致勃勃的出了家门。由于几个大的都是修行之人,有功夫在身的,双胞胎由林如海夫妻俩一人抱一个,林瑾则被黛玉拉着,如此,三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孩就一人护着一个,足够了。便也没带家丁护院什么的,只带了两个奶嬷嬷,两个大丫鬟,黛玉和贾敏带上帷帽,就到街上玩去了。
到了街上,只见到处都挂上了各色精巧美丽的花灯。不停旋转的走马灯,精巧鲜艳的荷花灯,甚至还有拿冰雕刻而成的冰灯……各式各样,看得人眼花缭乱。
贾敏和林如海对此没什么感觉。贾敏幼时贾代善还在,对她极为娇宠,常常带了她出来玩,每一年的元宵节她都会到外面看花灯,猜灯谜,因此并不新鲜。何况,嫁给林如海之后,林如海也不是拘泥之人,府里也没有长辈,便常常一起出行。何况江南那边更加繁华,花灯的样式和色彩更是多变。还有画舫,那是京城没有的。
倒是黛玉,幼时也常常被林如海夫妻两个带着看花灯,就是图一个新鲜好玩,可是自从到了贾府之后,贾府在一定程度上对女子要求更严苛,黛玉进入贾府之后除了回扬州奔丧那次还有去清虚观打樵,就没出过二门。长时间的困在内宅,见识也窄了,心里就更容易存事儿。而重生之后前几年贾敏和林如海没有防身的功夫,当时在江南目标也大,不知道有多少人挖心挠肝的找机会想要置林家人于死地,他们又怎么能随便出门?
而去年,外面倒是没危险了,林如海夫妻俩的修为也足够防身了,偏偏黛玉因为夜探王府大战警幻受了重伤,一回到家就开始闭关疗伤,林家人因此连过年都没什么心思,又怎么会有闲情逸致去赏花灯?因此,说起来,这还是黛玉多年之后第一次赏花灯,虽然这些与江南的花灯没得比,但是对于黛玉来说,还是很新奇的,不管是各式各样美丽的花灯还是花灯上写着的趣味十足地灯谜,都吸引了她的目光。
而林瑾和双胞胎更是第一次出门看花灯,看见什么样的都新奇得不得了,眼睛都快不够使了。
走着走着,黛玉看到有很多人围着一圈很热闹,便拉着林瑾过去看。一看才知道,原来这一家的花灯都格外精巧,就连每个花灯上面的灯谜也不似别的那么简单。
黛玉一眼就看中了那最中间的七彩莲花灯,真是做的美轮美奂的,看起来精巧极了。黛玉上前去看规则。她想要那个七彩莲花灯,而且势在必得。正在这时,感觉到牵着的林瑾轻轻地拽了拽她的衣袖。回头询问才知道,原来林瑾看中了那七彩莲花灯旁边的那个走马灯。黛玉回以一笑,安抚林瑾一定帮他赢过来。
黛玉走进细细看了看规则,原来那个这个摊子的花灯皆要先付钱,若是看中了普通的灯每人付二两银子,然后猜上面的灯谜,把答案写在纸条上,只能摊主一个人看。若是猜中便退回二两银子,看中又猜出灯谜的那个花灯白送。若是猜不出,那对不起了,这二两银子就归摊主了。
而其中有三盏最精巧的花灯又是另一个规则——要猜谜者先付十两银子,然后猜三个最难的灯谜,若是只能猜中一个,退五两银子然后送一个普通花灯,但是最好的那三个就别想了。必须是三个灯谜一起猜出来了,那三个最精巧的花灯全部白送,十两银子全部退回。除此之外还奖励一百两银子。
而黛玉看重的七彩莲花灯和林瑾喜欢的走马灯就在这三个之列。看来,她必须一次拿下那三个最难得灯谜才行。
黛玉拉着林瑾走近,只见那三个最精巧的花灯前面围着不少人,都在进攻那三个最难的灯谜,看来,这三个花灯是很多人的心头好啊,要想成功的拿过来可不容易。
黛玉拉着林瑾站在一边静静看了一会儿,没有一个人能够全部攻克的,有的人猜出了一个,拿着五两银子和一盏普通的灯垂头丧气的离开,更有许多一个都没猜出来,白白贡献了十两银子。因此那三个花灯一直没有人拿走,而摊主面前的银锭子却越堆越多。
随着失败的人越来越多,周围围观的人开始窃窃私语,很多人开始说摊主是故意借此赚钱。更有很多人打了退堂鼓。而那摊主却只是一直微笑着面对大家,不管别人说什么皆不以为意。
黛玉决定不再旁观,拉紧林瑾,上前,从荷包中拿出一锭十两的银子,放在摊主面前。摊主依旧是微笑着,抬头看了一眼黛玉,然后侧身让黛玉近前看清那三个灯谜。
第一个是一个对联,上联是:今夕何夕,两夕已多。黛玉几乎没思考,直接拈笔答题:九月赏月,对月思朋。待黛玉放下笔,身边的林瑾立刻拿起纸条递给摊主,脸上洋溢的幸福和骄傲掩都掩不住,仿佛很自豪这个兰心惠质的姑娘是他姐姐。
黛玉则已经在看第二个。这是一个游目谜:一字千金已不多。黛玉凝神思考片刻,抬手写下一个字——妙。千金为女,不多即少,则为妙!
周围已经开始有人在鼓掌了。这三个今天晚上已经难住了不少人,来挑战的人那么多,却几乎没有猜出第二个的,如今却被黛玉这样一个小女孩子猜出来了,不少人心中赞叹又震撼。
那摊主不复刚开始的时候那副一切尽在掌握的睥睨,脸上面具似的微笑有些龟裂的痕迹,不过眼中却极快的闪过一丝赞叹。这个姑娘,不简单!
紧接着黛玉开始看第三个,只一句话:女人如花花似梦!却没提示,到底是字谜还是其他,上面没说。
黛玉蹙起眉头,这样没有限定的谜是最难猜的,因为你只能漫无目的的乱猜。黛玉凝神思考了半晌,还是没什么头绪。此时林如海和贾敏抱着孩子也转到这边,看了看上面挂着的三盏精巧的花灯,又看了看摊主面前堆放的大堆的银锭子,也起了兴致。
他也想跟自家女儿比试一番,看看谁更胜一筹。贾敏与他多年的夫妻,怎会不知道他所想,无奈的摇了摇头,却不予置评。
只见林如海也放下一锭银子,走上前。林瑾早就注意到爹娘也过来了,看到爹爹也付了十两银子,小孩儿更高兴了。兴奋地叫了一声:“爹爹!”
因为看姐姐的样子,这第三个好像有点难度,虽然他很相信姐姐是最厉害的,可是保不准哪个细节没想到就失败了。如今爹爹也来了,爹爹那么厉害,就算姐姐猜不中,还有爹爹,多一层保险,他拿到花灯的机会就更大了。
然而周围的人听到他的称呼则是一片吸气。这是上阵父女兵吗?女儿小小年纪已经那么厉害,这个人明显看起来是个很有内涵的读书人,指不定更厉害。众人越看热情越高涨,很多本来要离开的人又收回了脚步,想看看这一场父女对决。到底是父亲老而弥辣还是女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然而更震撼的还在后头。正在那个做父亲的解谜的时候,又来了一个年轻后生,长相俊朗,满身的贵气让人不难猜出他是一个出身富贵之家的。这个年轻后生一来就看到了最上面挂着的三盏花灯,明显是志在必得。很多人擦亮眼睛,等着看,这三盏最精巧的花灯最后是被那对父女拿走还是这个年轻后生后来居上。
哪里知道,正在众人猜测着可能的结果的时候,地上站着的五六岁的粉雕玉琢的小童,就是刚刚跟着正猜谜那姑娘一起过来,又叫了刚来的中年书生一声“爹爹”的那个,此时又是一阵欢呼。
旁观的人群还以为那父女两个之中有人猜到了,赶紧回头去看,却听这边同样稚嫩却清脆的童音又激动地叫了一声:“姐夫,你也来了!”
听到这一声称呼,所有人石化了。天哪!这究竟是什么样玄幻的一个世界?一家的父女翁婿三个同时看中了这三盏灯,同台比试?而且看着年轻后生一来就注意到那个玲珑娇小的女孩子,然后再也移不开目光的样子,想来这个正在猜谜的姑娘就是年轻后生的未婚妻?
这个世界彻底玄幻了!
众人僵硬的看着年轻后生从容的放下一锭银子,然后开始猜谜,已经无力吐槽了。这明摆着就是人家一家人的娱乐活动嘛!根本没外人什么事。
话说这一家子还真是卧虎藏龙啊!父亲就是个知识渊博的,方才已经猜出前面两个了,也只剩下最后一个干瞪眼了,女儿更是可以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今看着这未来的女婿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啊!这一家子简直是优秀的天怒人怨啊!老天也太厚待他们了!
只见那个做女婿的也已经答出了两个,也剩下最后一个了,似乎也有些苦恼的样子。难道这场父女、翁婿、未婚夫妻对决的大戏就要这样散场了吗?那也太让人怅惘了。
正在这时,那个最先来此的女孩子似乎有头绪了!众人振奋,紧紧盯着,生怕落下一个细节。
原来黛玉早已经根据自己的理解悟到了这句话的意思,“女人如花花似梦”,不就是一切都是虚无吗?然后看到墨璟天突然灵光一闪,脑海里闪现出当年在扬州初遇的情景。他们是在大明寺的后山遇见的,黛玉还记得大明寺里佛祖普度众生的样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