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替明-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要!”一声大喝想起,犹如平地惊雷,顿时吓了老神在在的那些将领一跳。甚至连陈奇瑜都吓了一跳。

    准备走过去接急报的师爷,更是一个趔趄。差点就跌倒了。

    他们一个个面显怒容,看向那个声音的发出者。这还了得了,在公堂上咆哮,还违背三边总督的话,你这信使是吃了豹子胆么?

    一般来说,还真没那个信使敢有这样的胆子。敢公堂咆哮。这个信使也不例外,只是急了点,一时失措,忘记了自己是在总督衙门,是在公堂之上。

    看到所有人一脸怒容的看向他。信使的脸都白了,连忙禀告道:“大……大人,这……这贼人厉害,是……是……”

    结结巴巴的声音,让脾气暴躁的一名将领怒喝出声了:“他娘的贼人再厉害,也该是你公堂咆哮、违背总督大人的理由么?本将看你是不想活了!”

    不管陈奇瑜还是堂上的这些将领,刚连续剿灭了一些贼人,正准备趁热打铁,把其他贼人也要剿灭的时候,说来了个厉害贼人,所以一个区区信使就要否定总督的吩咐,在公堂上咆哮。不管是谁,都会生气的。

    信使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暗恨自己的同时,语句一下连贯起来,犹如连珠箭一般说出口道:“大人,那贼人是手掌,是叫天军啊,他们打下了榆林重镇!”

    他一口气说完之后,喘着气,流着汗看着堂上诸位大人。

    静,很静,非常安静,堂上刚才还怒容满面,气势汹汹地准备喝斥信使,要他好看的将领们,还有他们的总督大人,刚刚声名鹊起的陈奇瑜,仿佛一下没了生气,变成了泥塑的菩萨一般,又犹如被人施展了定身法,一动不动地保持着信使说完话时的姿态。

    这么多人的大堂上,只听到一个声音,很清晰,就是信使的喘息之声。

    过了好一会后,陈奇瑜犹如被火烧了屁股,“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用右手指着那信使,打破那令人窒息的安静道:“快,快,把急报呈上来,快把急报呈上来!”

    按规矩,是信使把急报给那师爷转呈,可此时,信使见到总督大人如此着急地指着自己要求,又想着要将功折罪,连忙爬起来就想送过去。

    而那师爷也听到了总督大人语调中的十万火急,连忙大步冲向信使,想去拿急报。

    两人这一着急,堂上顿时发出“嘭”地一声,信使还行,能站着,师爷是没有像上回一样站住,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陈奇瑜犹如没看见,几乎用喊的声音大声道:“快点把急报呈上来。”

    这个时候,他已没有了文官,还是位居高位的总督大人的气度、镇静。要是有御史言官在的话,估计会为此弹劾他。

    信使赶紧递上,陈奇瑜快速打开急报看了起来。站在上首的副将卢文善,挥挥手让信使赶紧走。此时的他们,谁也没有在意这个信使的失态,因为他们听到“叫天军”这三个字后,也并不信使要好多少。

    并不是他们宽宏大量,而是他们顾不得计较信使了,所有的将领都盯着他们的总督大人,心中很是紧张。

    可能普通人还不知道,他们这些将领可是知道,叫天军能全歼五千多建虏,当世还有哪支军队能做到?这些杀星突然进关,这是要干嘛?(未完待续。)

    ps:  感谢乌丸抖抖,这是我第一个护法,有这样的支持,动力自然更足了一份。

543 天下大势

    陈奇瑜不愧是历史上能留名的牛人,他在看急报的过程中,见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便慢慢镇定下来了。

    过了好一会后,他便有了决定,改变了策略,下令暂时解散,并派出精锐夜不收,前往陕北侦缉敌情。同时马上写了一封奏章,紧急上奏朝廷。

    这奏章是用了八百里加急,只用了不到十天时间便送达京师。内阁不但怠慢,马上送呈御前。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就没有过开心的时候。那轰天神炮最终是没有造出来,只有那个轰天神雷差不多捣鼓出来了。孙承宗在前线催得急,最终还是洪承畴灵机一动,造了投石机出来,一起运往抚宁。

    这抚宁的战事,一开始的时候不愠不火。或者是因为有谈判的原因在内,双方都没怎么打。后来开打了,差不多是两边用火炮互轰,直接刀兵相见得很少。

    孙承宗自然乐意如此,毕竟建虏那边的火炮手压根就没有明军的熟练。他作为一个和建虏对阵多年的军事专家,隐隐感觉到了建虏内部好像不平静。

    不过这种不平静肯定会消失,孙承宗把大军集结在山海关前扎营,一边做出拼死要夺关的姿态,一边征集了大量的民夫在后面挖坑,准备修筑一道围着山海关的防线。

    或者是晋商被叫天军歼灭了的缘故,或者是通虏者,虽远必诛的口号太响亮的缘故,好像没有汉奸去给建虏通报这个情况。

    虽然暂时没有受到建虏的骚扰,可另外有一个问题严重制约着这个工程的进度和勤王军的士气,那就是粮草告急。

    民夫每天都有人饿死、累死,这个可以有,但要是军队里面出现饿肚子的情况。那这仗就没法打了。一道道的加急文书急送御前,几乎是一天一催。

    近几天里,崇祯皇帝和内阁诸位大臣一直在讨论这事。户部尚书毕自严的病刚好,就因为这事又病倒了。

    筹集钱粮的事情,实在是太伤脑筋了。京畿之地的勤王战事早已拖垮了中央财政,能找到、收到、刮到的粮草。早已都动过手了。甚至连崇祯皇帝把宫里的金银器物都捐出来,还号召文臣武将、勋贵皇亲都一起捐。

    但是,崇祯皇帝没想到,那些文臣武将、勋贵皇亲就像打发叫花子一般象征性的捐了一点,给出的理由还振振有词,说朝廷给的俸禄就那么一点,家里又是一大家子,捐了这些已经是要家里揭不开锅了,再捐实在没有了。稍微逼急了点。崇祯皇帝的老丈人,皇后的亲爹带头耍无赖,把家里的锅碗瓢盆摆到大街上叫卖,把皇家的脸面丢得一干二净。

    官员这边拿不出钱来,那就只能向百姓要了。原本中原被流贼祸乱,也没法征税。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还是比较坚持的。

    不过就在这几天,先后有几封捷报传来。使得这个征税的议案再次摆到了桌子上。

    第一封捷报,是新任三边总督陈奇瑜的。言最近几次大捷,已有扫清陕西南部流贼的势头。

    第二封捷报,是大名府知府卢象升的,言他从大名府出发,一路向河南挺进,差不多到了开封府境内。沿途流贼不是被击溃就是望风而逃,这几处地方已重获安定。

    第三封捷报,是川军土司秦良玉领军从四川出发,一路扫荡流贼,已至河南府。很快就能和卢象升回师。

    从目前的情况看,河南将定,陕西将定,只要山西和湖南、广西等地协同好,很可能会很快解决流贼问题了。

    也因为如此,卢象升和秦良玉都获得加官。特别是卢象升,因为是文官一系,越级提拔为巡抚,统领大名府、开封府、卫辉府、归德府、兖州府的地方军队。

    “陛下,中原之乱,马上就将平定。而京畿之地的粮草要是供应不上,则有不测之祸,拖延不得了啊!”内阁首辅成基命站在文华殿内,苦口婆心地谏道。

    殿内其他大臣,如徐光启等人,原本还有反对,如今天下将定,就算他们觉得刚经过贼乱的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可比起京畿之地的急迫来说,实在没有理由来反对加派赋税。

    崇祯皇帝见朝臣达成一致,他也总算松了口气。只要能把钱粮供应上,山海关的战事便能打得下去,否则一旦崩溃,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因此,他便下了圣旨,经内阁明旨下发,把原本崇祯四年才增加的赋税提前了,即把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

    这事的效率很快,文华殿剩下的议事还没结束,圣旨便已出了京师。

    然而,君臣们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连续收到了两封八百里加急文书。

    第一封是三边总督陈奇瑜的,言叫天军攻占榆林重镇,陕北长城一线的防御体系被破。为今之计,请求朝廷尽快拨付钱粮,集结大军把叫天军赶出关去。

    考虑到山海关战事还在继续,陈奇瑜建议招安陕西境内的流贼,驱流贼攻打叫天军,一则破叫天军为民做主的口号,二则顺手解决流贼之祸。只是这些都需要钱粮,光靠地方乡绅捐助已远不够作战需要。

    对于叫天军进关这事,文华殿内君臣都有点出乎意料,也感到相当的棘手。

    不过还没有商议出结果,第二封八百里加急又到了,是西川巡抚发来的,说有流贼曰八大王张献忠、曹操罗汝才等部,流窜进四川,勾结土司祸乱,甚至攻陷了夔州,声势浩大。急求朝廷调派秦良玉的白杆军回川剿贼。

    说起来,四川也是一直不太平,就在前几年,四川也刚经历了土司造反,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民生经济。

    好心情只能用“刻”来计算,崇祯皇帝和朝臣们只能苦着脸商讨这新出现的情况。

    征税的事情,既然已经下发,那就下发了。否则的话,勤王军吃啥喝啥,这是头等大事,马虎不得。

    至于叫天军,徐光启虽然脑中重新出现了招安的念头。可此时是叫天军攻进关内,明显对大明表现出了很强的敌意,他便不敢提。

    (未完待续。)

544 潜伏

    白杆军的战斗力自万历年间就已经出了名的,为防四川再度糜烂,秦良玉必须马上回川,这点朝中君臣很快达成了一致。

    至于中原流贼,眼下卢象升是打出了自己的名声,便又被朝中君臣寄予厚望。令其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务必尽快剿灭流贼,还中原一个安定。

    至于最棘手的叫天军,不管是崇祯皇帝还是朝中诸位大臣,都把这事留在了最后讨论。一直到华灯初上,才算有了个结果。

    叫天军敢攻击军事重镇,显然是来势汹汹,但据三边总督陈奇瑜所报,进关的规模并不大,或者尚可一战,千万不能让叫天军在关内站住脚跟。

    此时在京师,或者是说在京畿之地,大约一千来个被叫天军放回的百姓,早已把叫天军的一切传得沸沸扬扬,甚至连内阁的诸位阁老都知道叫天军的口号,是要替天下老百姓做主,不杀俘,善待百姓。

    如此居心叵测的口号,必须要戳穿。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三边总督的法子了。

    在文华殿内的这些官员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陈奇瑜的意思。如果流贼能和叫天军开打,不管那边死人,都是有赚的。官军还是叫天军要是对流贼下手,到时候就可以攻击叫天军对灾民下狠手,口是心非。如此,看叫天军是杀还是不杀流贼。

    对于陈奇瑜在奏章中的要求,崇祯皇帝和成基命等人商讨之后,便都同意了,并用八百里加急把相关命令下发。

    与此同时,在沈阳城中的某处宅子,门匾上写着斗大的“范府”两字。有一座单人轿子刚落在门口,一名身手矫健的年轻人便赶紧迎过去,把轿子里的那人接了出来。

    “老爷,顺利么?”这名年轻人关心地询问道。

    这位老爷,比这年轻人的年纪还要小,他姓范。如今在这沈阳城中的汉人之中,被称为小范老爷。他叫范狗儿,是范永斗的庶子,被派到建虏这边来,刚好逃过一劫。

    范狗儿叹了口气,一脸的沮丧,摇摇头道:“云轩,别提了。大汗整合完军队,明日开拔。不过不是去归化城打叫天军,而是前往山海关。”

    云轩就是叫天军的孙云轩,他是陪着范狗儿出来的,最终如愿潜入了辽东。他听了之后,心中松了口气,不过表面上却很是愤恨,一脸同仇敌忾的样子。他一边跟在范狗儿的身后走去,一边小声道:“大金不也被叫天军灭了五千多人么。甚至连大汗的嫡子也被杀了,就不报仇了?”

    “唉!”范狗儿叹了口气。一边走一边回答道:“大汗说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眼下最要紧的是整合大金内部,摧毁明国在京畿之地的战力,从明国捞到足够的好处后。才能再考虑叫天军的事情。否则两强相争,只会让明国这个庞然大物缓过气来。”

    哼,承认叫天军是强军了吧!孙云轩心中高兴地想着,终有一天,首长必定会发兵辽东的。那个时候。就是建虏,还有你们这些走狗的某日了!

    “那明日我们也要去山海关么?”孙云轩问出了他关心的问题。

    范狗儿已穿过庭院,正进入大堂,听到问话,便站住脚转过身摇头道:“大汗说大贝勒在山海关的策略不对,他这次过去,就是要以攻代守,用野战的优势消耗明军,打垮他们。等一切稳定后,再派我回关内,重操旧业,为大金效力。”

    孙云轩听了用力点头道:“好,不管老爷去那,小人必定跟随。”只不过他心底却想着另外的事:在这辽东,要想传递情报到首长手中太难了。幸好建虏暂时没有对叫天军动手的打算,自己还有时间来布置首长所说的交通线。

    天下局势纷乱,每个势力都在极力扩张或者挣扎,可谓是乱世了。范狗儿年纪不大,自然不可能洞察人心,此时听到手底下的头目表白,自然感动地一塌糊涂,许诺一定有福同享。

    不说孙云轩在辽东如何布置交通线,单讲此时关内的叫天军,也很是忙乱。虽然没有深入关内,但在榆林重镇沿长城一线的各处城堡,都被叫天军派兵或强攻,或招降等手段给占了。

    原本东路的神木、孤山、清水诸营堡,中路的鱼河、清平等堡,西路的安边、定边等堡,都是这条防线上很重要的点,驻守的也是参将、副将等级别的武官。

    可这次洪承畴勤王,想要表现出色,又是面对传说中的建虏,自然是把精兵强将都抽调走了。如此一来,便是便宜了叫天军。

    不过叫天军的兵力不多,这些城堡攻下之后,只是作为类似墩台的作用。有敌人越过长城进入草原,或者有敌袭,便会用烽火传讯。野战军便能出动。

    等这些都安排妥当之后,已经是到达陕北一个月了。在这个月里,后续部队早已到达,随同前来的匠人们也已完成了初步的建设。

    有一点让胡广惊喜的是,榆林重镇里有不少匠户,都是和军事有关的。原本奄奄一息的他们,在叫天军到了之后,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活力。

    特别是其中那些有想法,手艺纯熟的匠人,更是眼热河套平原上的田地,想尽办法表现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工分。

    只是鹰嘴沟那边太远了,虽然安全,却不方便。胡广考虑再三之后,便决定把几个研究所搬到美岱召,同时把这些优秀的工匠都派过去。

    作为一名穿越人士,怎么可能摆着后世的知识不用,把自己降低到和对手一般的起跑线上竞争。

    他把蒸汽机的原理和自己琢磨的一些图纸,还有关键点的材料要求,以及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的事项都一一和为首的工匠说了,没有时间限制,让他们自己去琢磨。

    第一步的要求,只是要能抽煤矿里的积水。毕竟挖煤的建虏也是宝贵的人力,能少死一些都是叫天军的财富。

    在军事上,主要是胡宽在管着。对内,选拔后留下的原明军和部分合格的军户,都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军事训练。对外,侦察团四处出动,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