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替明-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叫天军对保德州城里面又不熟悉,如果真发生了一些百姓把平时的仇人诬陷,怕是也不容易发现。

    如果叫天军只是和普通的军队差不多,那就简单了。看谁家富,就给他抄家灭族便是。

    可胡广创立的叫天军,却不会这么来区分。因为他要建立的是一个真正的老百姓的国家,而不是消灭富裕阶级。毕竟穷苦老百姓是老百姓,那些富了的老百姓也是老百姓。

    胡广看到赵月雅盯着自己,等着自己的回答。他转头环视了下被押着的官吏、百姓代表、释放出来的囚犯,然后转回头,认真地说道:“宁放过,不杀错!”

    胡广这么说,并不是他心肠软,而是在他看来,尊重生命,无罪论的观点,是当然的事情。

    但赵月雅却再次被震惊了,要知道在古代,一直是有罪论的。进了衙门就是有罪,一个被怀疑的对象,假设是有罪,要证明无罪。而不是后世那种,假设是无罪,要证明有罪。

    不过她这次很快就回过神来,心中一喜,如此一来,自己的父亲肯定不会死。她连忙对胡广说道:“多谢首长!”

    这一次,赵月雅说完之后,便准备坐回轿子了。但胡广却没有让她走,而是叫住了她道:“其实,在律法没有之前,大部分还是体现了我的意志……”

    赵月雅一听,有点惊讶地看着胡广。

    “假如以后有一天,我脑子一糊涂,像你父亲那样的官员,我说杀就杀了。而有律法在的话,就会不同。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作为百姓的代表之一来参与制定律法?”

    胡广之所以邀请赵月雅,主要是因为叫天军中的人才太少。诚然,有关律法方面,可以找一本《大明律》,然后让识得繁体字的塔娜去看。

    可塔娜毕竟是成长在草原,只是有一个童生教出来的而已。和书香门第的赵月雅比起来,缺少了底蕴,也缺少了对《大明律》的了解。

    胡广要制定符合明末实际情况的律法和国家制度,必然是要参考《大明律》、咨询熟悉明朝制度的人。而一般的读书人,是不可能会加入叫天军。因为在他们看来,叫天军只是一伙贼军而已,但赵月雅却不同。(未完待续。。)

371 不走了吧

    ps:  感谢貌美如花你的她的捧场,非常感谢!

    她只是一个女子,因为孙云轩的原因,她肯定无法在保德州城待下去了。既然已经和孙云轩既成事实,他们之间也并不是无情,随着去关外,也不是不可能。

    更为关键的是,从赵月雅勇救其父的举止上能看出,她是一个有孝心、勇敢的女人。成为孙云轩的妻子之后,又将真正变为叫天军的人。如此一来,她参与进宪法的制定,将比那些强行抓走的读书人,要好很多。

    当然了,胡广并不是要把制定宪法的任务交给她。只是由她在,因她的出身、见识等等,能使宪法更为公正、公平。

    赵月雅听了明显一愣,她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叫天军的大首领竟然邀请她做这样的事情。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制定律法,岂不是变成了女子干政?

    胡广见她发愣的样子,只是微笑了下道:“我不强求,你自己好好考虑吧。对了,基于你的表现,我可以动用我的意志,只要你父亲不是那种真正的十恶不赦之人,我会手下留情的。”

    说完之后,胡广不再管她,一牵缰绳,驱马走向被押官员那边,开始处理这边的事情了。

    一开始谁也没想到,广场上由孙云轩的事情引发的后续,在百姓中引起了轰动。甚至被人当做一个传奇故事,广为流传。

    不管是对这个故事基于猎奇也好,还是称颂奇女子赵月雅也罢,不可避免的都会涉及到叫天军的宗旨。也因此,叫天军的宗旨一下让全场的百姓接受,并向周边城市扩散。

    叫天军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比那些被释放俘虏所传播的速度和效果。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午时之后,从府谷县城过来的后续部队也赶到了。叫天军对保德州城的控制力一下得到提升,同时也有人手加快处理事务的速度。

    在囚犯们的带头下,部分百姓也参与了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控诉。那个时候,这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那想过会有这一天,欺下瞒上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只是没想到这一天。竟然会被平时看似柔弱好奇的百姓告了,有目共睹的恶事一件件说出来,连个狡辩的机会都没有。

    王知州等一大批保德州城的文官武将、衙役捕快等吏员都被砍了脑袋。而赵月雅的父亲赵同知则因为只是分管水利,并没有多少恶事而幸免于难。

    当然,广场上所有百姓都目睹了赵月雅救父,因此他们没有和赵同知有深仇大恨,就看在赵月雅的面子上,也没怎么控诉。至于叫天军这边,不说孙云轩的关系。他们也都佩服那位奇女子,自然也不会多加为难了。

    再加上胡广的关注,最终以赵同知年迈为理由,连普通军棍的惩罚都免了,释放回家看押。

    临近傍晚之时,叫天军便开了官仓,还有城中囤积奇居、高价卖粮的奸商粮仓,开始给百姓分粮。

    明末的灾情。饿死那么多人,虽然有天气的原因。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叫天军从城中一个个粮仓里扒出来的粮食数目之多,让胡广都为之惊讶。

    保德州的饥民并不少,光城中饿死的尸体,每日都有几大车。可不管是官仓也好,或是奸商的粮仓,那粮食都是堆得满满的。并没有拿出来赈灾或者平价售卖。

    这让胡广马上想起了保德州里面的一个熟人,何举人。当初就曾听他说过,趁着灾年,粮食歉收之时无视人命,囤积奇居、高价售卖的事。真是很可惜。何举人一家竟然不在,被他逃过了一劫。

    夜晚,保德州城一样要戒严,可城中灯火却比平时还要多。虽然街上没闲人,可百姓家中传出的声音却是不少。

    要不知道的人见了,还以为这才是平时的样子,而之前则是贼人进城。

    胡广并没有宿进知州衙门,还是在西门箭楼上。这里对于他来说,更容易掌控全局。城中有个什么动静,一眼就能看见。

    此时的他,正在听取胡汉三的汇报。他的脸上,露着笑容,显然是有好消息。

    “……八个粮仓同时分发,因此速度很快,城中百姓基本已经领到了粮食。尽初步估算,明日往府谷县城起运,至少要用一天的时间。”胡汉三兴奋地禀告道,“我估摸着,这么多粮食,总算是能供应这次入关接应到的人数了。”

    胡广点头同意,他想了下,问胡汉三道:“所得金银珠宝这些财物,不用带走。明天全部向城中店铺采购关外急需的物资。”

    他一边说着,一边扳着手指数着:“各类铁制品,包括铁锅、锄头、犁等等,另外还有各种草药,全部都要,油盐酱醋也不要放过。”

    胡汉三听得笑了,马上就回答道:“首长放心,这些我都知道。明天啊,反正有那么多金银珠宝,我把保德州城中的商铺买个精光就是!”

    能拿下一座州城,收获自然不是那些村镇可比。只是就算征集了全城的运输工具,这搬运物资的事儿,还得要好几天。

    不过朝廷的反应不可能那么快,叫天军只要动作快些,应该来得及撤走。

    胡汉三讨论起这个的时候,忽然有了一丝犹豫,被胡广看了出来,当即问他想什么?

    胡汉三见此,便说出了心中的想法道:“首长,明军的战斗力其实也就那样。要不,我们不走了吧,就占了保德州城好了。”

    对于古代人来说,甚至是后世一开始的革命事业,都想着占领城市。可历史已经给了教训,伟人也有了非常好的总结。

    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的道理,更是连普通后世人都知道的事情。也因此,胡广从头到尾就没想到,要占了城池后不走。在交代胡汉三做的事情,也是这么安排的。

    胡汉三是在执行,可心中终归还是有疑问,此时问了出来后,便带着一丝希望看着胡广。

    他希望叫天军以保德州为据点,招兵买马,然后再攻打下一座城池。以叫天军的实力,以交过手的明军实力估计,叫天军定然可以争夺天下。

    胡汉三光是想想,就觉得全身血液都沸腾起来了!(未完待续。。)

372 对明军的胜算

    ps:  今天不在状态,难道是油条吃多了?

    胡广看着胡汉三,微笑了下,然后对他说道:“我们野战团的战力确实强,但明军也并不都是我们所遇到的这种对手。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道理,我想你应该听说过?”

    胡汉三作为领兵打仗之人,自然是听说了的,当即点了点头。

    “不管是以前的尤世禄也好,还是孙显祖也罢,他们的能耐也就那样。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以后遇到的明军将领,都只是这样的本事而已。”胡广说着,便想起了明末的那几个名人,比如孙传庭、卢象升、大小曹等等。他们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声,必然是有其厉害之处。

    胡汉三一听,之前心中的一丝骄傲顿时被打没了,因为他根据胡广的话所想到的是明末的战神戚继光大帅。

    就算他再对自己、对叫天军有自信,作为明军中出来的人,也不敢说能打赢戚家军。

    当然了,眼下戚继光大帅已经死了几十年,戚家军也已不复存在。可明国这么大,谁知道会不会有下一个戚大帅。

    想起明国这么大,叫天军却只有一偶之地,胡汉三又突然觉得逐鹿中原好难。

    他并不是一个善于隐藏情绪的人,因此他的心理变化都被胡广看在眼里,了然于胸。

    他并不想打击胡汉三的士气,当即话锋一转道:“不过我们也不妄自菲薄,只要不骄不躁,认真小心地对待。打赢明军,那是大概率的事情。”

    胡汉三一听,就有点糊涂了。首长一会说明军有厉害,一会又说大概率能打赢明军。这到底那句话是对的?

    胡广自然看出他的疑问,当即给他解释道:“你也是明军出身,知道明军打仗其实靠得是将领的家丁。而一支军队中,家丁的比例会有多少?就像前几天,在明面上,我们两千来人对付五千左右的明军。可实际上怎么样你也知道……”

    胡广说着,胡汉三一边点头。如果只是对付普通农民军,就算边军中的普通士卒,也是能派上用场的。但遇到了叫天军这样的强军,那些普通士卒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个累赘。

    就说建虏对阵明军的时候,就是先在普通士卒身上突破,驱赶着他们冲击家丁队伍,最后在明军溃败中收割性命。

    当然。胡汉三并不清楚这些,只是根据叫天军和明军的对战,能想出来。

    胡广在继续给他分析着:“明军这种情况,眼下存在,以后也一样会存在。这是他们的国情所决定,并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这个话对胡汉三来说有点深奥,他就有点听不懂了。毕竟他只是普通的一名明军出身,虽已是叫天军团长。但见识、眼界摆着,没法达到全局的高度。因此。他有点好奇地问道:“首长,这是什么意思?”

    “因为朝廷没钱,不可能足额拨给军饷。然后还要经过各级经手官员的贪污,到达各地将领手中的时候就更少了。而后各级将领再从军饷中拿一些,剩下的如何养活全军?”

    胡广这话一下让胡汉三恍然大悟,使得他明白了为什么以前被拖欠军饷的深层原因。

    “因此。明**队最终沦为眼下的家丁制,就是这么来的。只要没钱的根源不解决,这问题将一直无法解决。”胡广看到胡汉三在点头,便继续道,“而我们叫天军则完全不同。这点相信不用我说了。如此一来,我们叫天军对上明军,抛却将领的谋略因素,自然是胜得多了,哪怕是在数量上比对方少都没事。”

    胡汉三听得脸上又有了笑容,此时的他,已经明白了胡广的意思。

    “但万事也有例外,像四川土司的白杆军,兵士的家小都归土司控制,没军饷也不得不拼命,加上领军将领的能力也可以,算是一支全军皆精锐的特殊存在。”

    “还有之前的戚家军是募兵制,也和我们叫天军一样,全军皆是精锐。这是朝廷税收重地被倭寇影响得厉害,不得已凑出了这么多钱。”胡广介绍到这里,郑重地说道,“以后要是朝廷被逼急了,也是有可能仿效戚家军,在小范围进行募兵制。”

    当然,这些话有点远了,胡广回过神来,对胡汉三吩咐道:“我们要先经营好根据地,不必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否则光是粮食一项,都能让过快膨大起来的我们沦为第二个明国。”

    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道理是一个道理。胡汉三当即点点头道:“首长,我懂了。”

    深夜,虽然胡汉三已经告辞走了,胡广却还没睡。眼下还不急着占领关内的城池,原因其实还有不少,他只是没说而已。

    “人才啊人才!”胡广忍不住摇着头喃喃自语道。

    要占领保德州城这样的大城,不是有驻军就可以了,还得有民政人才才行。

    但叫天军只是最底层的老百姓组成,他们中或者知道如何种地、打猎、做点小生意。可让他们能写会算、统筹安排,涉及到民政的方方面面,那就抓瞎了。

    就拿识字来说,胡广再怎么努力推广,毕竟也才只是半年多点的时间,大部分叫天军将士都还只认得几个字而已。聪明点的,最多是记得和自己生活有关的一些字而已。

    也只有像丫丫和四小这样非常聪明的人,才能认识更多的字,甚至可以根据字典在自学了。

    如果攻下了城池,最终让那些旧有的读书人来管理城市,那还不如不打。胡广要的,不只是改朝换代,而是一个全新的中国。

    因此,胡广的打算,就是先经营好了河套平原,在粮食和人才储备上,至少能有个稳定来源之后,才会逐步吞并占领明国。

    可是,就算这样,也不是说做就能做到的。

    就如同此时的胡广,想着终于解决了这次的粮食危机,可以带着近万人口和足够的粮食返回根据地。他这个美好的想法,在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就遭遇了严重的挑战。(未完待续。。)

373 问策

    不过相对胡广来说,有人遇到的麻烦更大,而这个麻烦,又恰恰是胡广给的。

    陕西固原三边总督府后堂,一名便衣老者,相貌堂堂,气质儒雅,一看就知道年轻时肯定是一名美男子。

    不过此时的他,却是眉头紧皱,坐在主位上双手按着自己的脑门,显得很头疼的样子。

    忽然一名下人出现在门口处,轻声轻脚地走进门槛后便躬身禀告道:“老爷,督粮道参政洪承畴洪大人到。”

    那老人一听,马上放下双手,同时脸色有点焦急地吩咐道:“快,有请。”

    他说完之后,低头瞄了下面前桌子上的那封拆开的信件,深吸了一口气。

    急促地脚步声从门外传来,一名穿绯色官服的年轻人,一看就是风尘仆仆的样子,绕过屏风,望见老人便拜道:“下官陕西督粮道参政洪承畴拜见总督大人。”

    老人,也就是三边总督杨鹤一见,连忙一抬手示意道:“免礼看座。”

    洪承畴的屁股刚沾到边上那个圆凳上,便向杨鹤问道:“大人,不知何事急招下官回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