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成长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成长记-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如松点点头,一行人便朝河边的酒楼去了。

    上到二楼,包间刚好对着河岸地位置,两边的河灯看着蔚为壮观。

    许是县令在旁边的包间里,得知林如松过来,便带着同僚一起过来看了一下,看俱都是少年模样的人,便叮嘱陈昌和陈冲两人好好招待。

    陈冲连连点头,徐兰能来,他还是很高兴地。

    这就是淮扬县地县长啊,看着陈冲地样子以为会是很木讷地一个人,没想到倒是挺清秀地一中年男人,看他说话行动都很得体,既不让人觉得谄媚,也不让人觉得刻意疏远。

    徐兰在心里暗暗道。

    一行人便在包间里互相介绍了一番。

    大家一会儿就都熟了,陈冲和轩哥儿年岁相近,也很聊得来。

    “徐松,我还不知道你家在哪里呢?改天可以找你玩不?”陈冲道。

    “可以啊,只是你不要觉得我无聊,我可不是什么读书人,不过你可以找我哥哥玩。”徐兰道。

    “哎,我其实对读书不怎么感兴趣的。”陈冲轻轻地在她耳边说道:“而且我父亲也说了,人生不止读书这一条路可以走,只说我年岁尚小,让我想清楚了。”

    徐兰诧异地眨眨眼,这倒是有些出乎意料。在这个唯有读书高地年代,居然也有这么洒脱地思想。

    林如松看他俩咬耳朵有些不高兴,便道:“你俩说什么悄悄话呢?”

    陈冲喃喃地不知如何回答。

    “没什么,就是陈冲说人生的路有好多条,不知该选择哪条。”徐兰似是而非地说道。

    “哦,刚才你问我家住哪吗?我家在城东边上呢,离县城中心还有一段距离,去我家有些远,我家在天碧街上开了一个铺子,徐记良品,基本上我都在,你到时候还是去铺子上找我吧。”徐兰茬开话题。

    徐如松也很想知道徐兰家住哪里,听到这样的答案有些失望。

    “好的!”陈冲高兴地就又找徐轩说话了。

    徐棠很文静地坐着,有时候又到窗外看看景色,因为包间就除了丫鬟就她一个女孩子。

    陈冲倒是很细心,把点心推到她面前,让她吃点心。

    徐棠很腼腆地道了一声谢,便拿着点心吃起来。

    一会儿,龙灯舞过来了,大家聚在窗口看了一会儿。

    夜深方散掉各自回家。

    第二天,徐兰便将纱布拆了些,不过还要再缠两天,不然一下子就好不是很奇怪吗?

    过了完宵节,赵管事夫妇又回来了,只是他女儿并没有跟过来。

    日子又走上了正常轨道。赵管事回来便忙了起来,清华寺还有千狮寺都要去看一下要不要供货,店里没有的货又要去补货,外面的宅子还在找着。

    徐兰和陈妈在铺子里倒是没什么事。在铺子里收着货。

    因为明日店铺已叫了人过来拆墙了,因为怕灰尘多,货便都要收起来。

    徐兰正等着顺子来接来,青竹却来找她了。

    只让她到外面去说,徐兰纳闷地跟着到了外面人少的地方。

    “徐公子,我也是没办法了才来找你。我们家少爷过来都好几日了,就是不肯回西京,当时出来的时候,老夫人吩咐过,过了完宵节就要家去。当时少爷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少爷现在就是不说回去的事,任小人在旁边怎么说,小人是怕再晚些小人的命都要保不住了。老夫人还指不定以为小人在外面哄着少爷胡来呢。所以才来找徐公子了。”

    徐兰被他说得更纳闷了。

    “哦,他为什么不回去?我有什么能帮得上吗?”

    青竹听徐兰问了,红着眼道:“只有徐公子才能帮我了,那天我们散了之后,少爷便跟着徐公子地车一路跟着你们回家。”说完看了一眼徐兰。

    看徐兰没有发火地样子才接着道:“这两天便时不时地在你家门口徘徊,小人这着急啊,你说少爷看到你也不打招呼,这样,这样下去可怎么是好。”

    徐兰心里一下炸锅了,又有些哭笑不得,这个林如松还真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啊。

    “看来他是想去看我妹妹吧。”徐兰咬着牙道。

    青竹看她将话说破了,便也不顾忌了,狠狠心道:“我看我家少爷是不看到你家妹妹不肯回去了,所以我来求徐少爷帮忙。”青竹复又小心翼翼地说道:“能不能让少爷见上一面,见上一面许就愿意回去了呢?”

第三十章 偶遇() 
徐兰就不明白了,林如松既然喜欢他妹妹,为何不直言呢?

    直接告诉他不是来得更省事吗?

    “你家公子为何不亲自来找我?为何不直接告诉我呢?”徐兰道。

    青竹也不知道,平时公子看着可是很果决地一个人的。被徐兰一问也有些奇怪了。

    只是现在这个情境他也没办法,再不回去他的命就真的可能保不住了。

    “小的也不知,许是怕徐少爷你不同意?或是怕你妹妹不喜欢?”青竹道。

    “不管如何,徐少爷你救小的一命吧,再晚回去,小真的会被乱棍打死的。”青竹差点要哭了。

    徐兰看着青竹可怜的样子,觉得事情有些烦心,让他不要说话,他先想想。

    妹妹现在这个年纪也是未成礼,这男女之间也未有大防之说,要不假装路上偶遇?那偶遇上要怎么劝林如松呢?

    哎,人林如松会不会向她表白还不一定呢。

    不过从侧面倒是可以敲打一下。

    那去哪里呢?逛扇子店?刚好她原本也想去看看的。

    徐兰想着可行,便和青竹说道:“这样,明日丑时末我妹妹会到城西的碧云街那里有家扇子店去逛逛,店名是什么忘了,不管怎么样我会留着她在那里多逛一会儿,但是不能停留太久了,到了之后,你就劝你家公子早些走。”

    青竹欣喜若狂地连连道谢,行了个礼赶紧回家告诉他主子去了。

    徐兰回去之后想了半天,虽然是这样说了,可是这事情却不好办。

    等顺子回来,徐兰便问他明日可有什么事。顺子说明日还要和赵管事一起到千佛寺去送点货。

    徐兰便也不找顺子了。

    第二日,自己骑着一匹马,拿着个包袱。隔着几天街,上了酒楼净房将衣服换了复又出来,将马寄在酒楼里便走路到了碧云街,找了那间扇子店便在那里逛了起来。

    这间扇子店里东西倒是全的,徐兰特意看了看那里的团扇,绣面一般,图样都是那几样,没什么新意,徐兰正拿着一把团扇在那里看着,林如松便带着青竹进来了。林如松看到一个少女低着头拿着一把团扇在那里看,面容沉静,曲颈优雅,不是徐兰是谁?心下狂喜,大步就要走上前去,可是自己如此唐突走上前去会不会太失礼?想着反而又慢下了脚步。

    青竹看着徐兰嘘了一口气,自己回去假装无意间说偶然在街上碰到徐松,又听徐松说丑时要带着妹妹去逛扇子店,林如松果然丑时便往这里来了。

    青竹看着少爷的样子,真是有些恨铁不成钢,平常那些嚣张跋扈的林如松都去哪了。

    “这不是徐兰小姐吗?果然长得和徐松少爷一模一样啊。真是巧啊,你也在这里看扇子啊?”青竹先上前出声道。

    “这是我家少爷,徐松少爷的好朋友。”青竹推出他少爷。

    徐兰看了心里暗自好笑,但是还是装作刚认出林如松的样子道:“哦——原来是你啊,是林如松,林兄吗?我哥哥常提起你呢?说你对他颇多照顾,在此,多谢了。”说完福了个礼。

    林如松见状忙回了个礼,一时觉得徐兰回礼的姿态都犹如天人,红着脸有些磕巴道:“没,没什么。我和徐兄弟一见如故,很是谈得来的。”

    徐兰看着他的样子,暗道,看来这位小朋友是真的喜欢上自己了。

    店里的小二原本来奇怪地看着他们,看他们都是相熟地便也另招呼客人去了。

    “听闻小姐前两日风寒,身体不适,可都好了?”林如松假装镇定道。

    徐兰拿着扇子半遮着面道:“好多了,还要多谢林公子送的花灯。”

    林如松看着徐兰拿着扇子半遮着面的样子更显娇媚,又觉得赶紧要去把扇子订回来,金陵的扇子方才配得上徐兰。

    徐兰不知道林如松想这么多,她只是有些心虚怕露馅么遮挡一下罢了。

    林如松又不说话,只是有些呆地看着徐兰。

    青竹在旁边暗暗着急。

    又看到徐兰皱了皱眉便插嘴道:“徐松少爷去哪了,我们这一进来也没见着他?”林如松这才回过神来觉得是呢,有些奇怪。

    徐兰便道:“去街上买纸墨了,因我还要在这里多看一会儿,他便先去了。一会儿再回来找我。”

    “徐兰妹妹喜欢这团扇吗?”林如松终于有些恢复正常。

    “恩,听哥哥提起过,便有些兴趣过来看看。”

    “哦,我已经和徐松说好了,会从金陵帮你们捎一把,比这好多了。”

    “哥哥倒是未和我提起,不过我们不过是些粗野乡人,随便拿着玩玩便好了。”

    “怎么会!妹妹犹如天人。。“林如松意识到自己地话也不妥忙断了,脸又从耳朵红到脖子。

    徐兰假装不知道转过身继续看起扇子来。

    “林公子也是来看扇子吗?你喜欢什么样的?”

    林如松见徐兰问忙道是的,随意拣了把折扇看起来,打开扇子摇了两下。

    只见扇面上写着一首金戈铁马的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徐兰知道林如松希望走考科举之路,虽然也会武艺,却并未醉心钻研。

    她想了想便道:“看林公子这扇面上的诗实在好,小女便常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学艺,不能上战场保家卫国,小女子看这战场上的英雄好汉便都非常向往。身坐中军帐,遥控八方军。是不是很豪迈,很霸气!”

    “若是能成为李庭将军那样的人物该有多好!就是见一见这英雄地风姿也是好的!”说着一脸向往地样子。

    果然,林如松听了徐兰的话,脸色便有些不好。他不是没有去过边塞,也跟曾跟随父亲看过抗击外敌的模样,只是武将从来都是低文官一等。而且父亲不仅受命于朝廷的文官,有时更要听什么都不懂的宦官。所以自己才走考科举之路的。

    徐兰看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也不多说,挑了两把扇子,将林如松的那把也一起付了帐。

    青竹在心里叹了一声,这徐兰的话可是挑中了少爷地痛处了。

    徐兰看林如松的样子便对青竹道:“小女已经挑好了扇子,不知哥哥往哪里去了,你们可以去帮我找一下吗?”

    青竹忙应了,拉着林如松要一起走出去。林如松自觉得还有很多话想要说,可又不知道怎么说,且又难得见一次面,就这么走了有些不甘心,一时有些踯躅。

    “家中还有事,有些东西要收拾,还是麻烦林兄帮我找下哥哥。”徐兰又道。

    林如松这才看了她一眼带着青竹走了出去。

    徐兰看他们走了一会儿,才忙拿着扇子走出去,到酒楼换回了男装才松了口气。又走到街头去偶遇林如松。

    果然林如松和青竹还在街上徘徊,看到徐兰连忙说了她妹妹在店里等他呢。

    徐兰便说妹妹已让顺子送回去了,让他们不用担心。

    徐兰又故意说起为何林如松还未回西京城,特意问起他准备什么时候回去,说好去送行。青竹一脸感激地看着徐兰。

    林如松想了想道:“这两日就回去,不用相送。”

    徐兰看他还未想通的样子也不勉强,行了个礼道:“那刚好,在下这两日铺子重新要整理货物有些忙,便不客气了。”

    道了番珍重便离去了。

第三十一章 新宅() 
林如松有些失魂落魄地回了程府,第二日一大早便离开了淮扬县。

    徐兰则一大早便在店铺里帮忙整理,将阁楼上原本作休息的东西搬掉,存货便搬到阁楼上去了。

    将小厨房去掉也变成了一个小库房,里面放了个架子,用来堆放小玩意。院子有一个厅,两间厢房,两间耳房,一个小的四合院。两间耳房一间空在那里,一间原本就是厨房。将厅隔成了一个t字型,外面用做办事区,用隔扇隔了一块用作接待室,里面用墙隔了两间休息室,一间给徐兰,一间给赵管事。左边和右边的厢房待定,厢房里面又隔了两房,里面是卧房,外面当客厅。连着右边的厢房是厨房,厨房既当公用又作单独用。就在廊上摆一桌子供大家吃饭。

    厢房改造还在进行当中,但是并不影响店铺营业。

    过了元宵节,县城的百姓生活便日渐走入了正轨,店铺地生意也旺起来。因家里决定让徐兰少抛头露面,便基本上都是让顺子守在铺子里,可是顺子做直销却是一般,外出办事谈事还行。而且这个行业,女人比男人好。

    徐兰便想着赵嬷嬷回来了,那个李妈空出来了,或者岗前培训一番可以试试。

    晚上,便和赵管事商量了一下,赵管事也觉得女人好用,看陈姐便知道了。便又和徐宜良商量,徐宜良和徐兰又去找了王氏。王氏也觉得既然赵嬷嬷回来了,自然还是赵嬷嬷用得顺手一些,便也没有意见。

    便叫了李妈进来,和她说了一下。李妈自然是没意见的,只是怕自己做不好,给他们丢脸。徐兰便让她不会担心,会在上岗前给她培训,会安排店里的陈姐带她的。李妈便说:“只要你们相信我,我就努力去做。”

    徐兰心里点点头,只要有这个态度就是好的开始。虽然第一次见李妈的时候看她并不擅言辞,人却很亲和,相处下来便发她做事细心周到,也有责任心。徐兰还是相信自己的眼光的。

    店铺的右边厢房便给李妈去住,顺便守铺子兼任厨房地工作,顺子没事的时候也住到店铺里,就住左边的厢房,这样也放心一些。

    忙忙碌碌转眼便到了月底,那个冯氏绣娘却仍未来找她,徐兰想着人家可能不想和他合作,自己也已经放弃了,货也已断了有些时日。

    到了二十八日下午,冯氏绣娘却来了,徐兰带着她到了后面的办公室。冯氏拿出了契约书给徐兰,徐兰看契约书上面签了两个名字,一个是林婉,一个是冯梅。想来冯氏说的另一个绣娘便是林婉了。林婉的字明显好些,比较工整。冯氏的字却像新生学写字。

    徐兰扫了一眼点点头,道:“可以。”一式两份,还了一份给林婉和冯梅,让她们收好。

    冯氏才打开了包裹,徐兰粗粗看了看,又数了数,有六十五张帕子!

    徐兰便有些惊讶地看着她,这,难道她们过年都没有休息吗?

    冯氏有些不好意思道:“过年家中也是冷冷清清,还不如做些帕子来,便也没怎么出去玩。”徐兰想了想,差不多一个月多点时间,那岂不是每人一天便绣出一张?看来冯氏确实如她所说,应该是真的很需要钱,不然也不会这么拼命了。

    “徐管事,你看,我们这花样有限,有些是重复绣的,有没有关系?”冯氏看徐兰未仔细看便主动提及。

    “不打紧,好看的花样重复也没有关系的。”徐兰想了想也不可能不重复,不然哪来这样多的花样啊。

    徐兰算了算便给她结清了款子,约好一个月最少送一次货。

    徐兰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