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争夺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争夺录-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朴堤暂时也无暇分兵顾及他,那么无疑时间是站在他的一边,让他有时间可以做好准备。

    朴堤得知在金城发生的变故,看到以朴白净名义发的文书,他也知道此时这个弟弟恐怕成了他人手中的木偶,但是现在甄福信军队就在眼前,他一步也退不得,与此同时后方大乱,最大影响就是他手下八万大军的军粮可能要出现问题。

    高灵郡首府大罗耶城虽然坚固以及易守难攻,但是八万人吃喝,光靠这座城池积攒的粮食是远远不够的,而现在后方被朴南解掌握,军粮供应必定出问题。昔庾信算了一下,目前的军粮仅能支持一个月时间,一个月之后就会有断粮的危险。

    朴堤赶快命人去筹粮,但是能筹集的粮草有限,不少地方归附了朴南解,并且新济国的几个粮仓也在朴南解的控制之中。朴南解因此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因此他一方面训练军队,一方面是招兵买马,就等着朴堤与甄福信两败俱伤之时来一个坐收渔翁之利。

    说起来新济国的粮仓里面倒真的是囤积了不少的粮食。虽说历经战乱,但是储存的粮食还是足够国家两年的开销,因此朴南解控制着这些粮仓,控制这新济国的存粮,看着两虎相斗。朴南解一看这个局势,也觉得大事可成。

    不过朴南解不知道,北方的王芳远也看着他们,王芳远得到新济被百罗攻打的消息,一个月之后又得到朴南解叛乱的消息,也觉得是泰卢国报仇的机会到了。他也准备要坐收渔人之利,做最后收拾残局的人。

    他叫来王芳郁和白玄庆,询问国中粮草与兵马的事情,白玄庆告诉他现在泰卢国的情况是兵不足七万,多数是新招募之军,马不过千匹,粮仓之中积攒的粮食也不足,因此现在根本不是可以出兵的时候。

    王芳郁也说了同样的话,他还说到如今泰卢国刚刚经历内乱,实在不宜对外动兵,况且十万大军大败而归的教训尚且历历在目,实在应当谨慎。王芳远听了二人的汇报,叹了一口气,让二人退下陷入沉思。

    如今南方一片混战之局,实在是泰卢国的机会,但是国内这个情况又扯了后腿。要说起来王芳远也是有一统三国的志向的,但是命运似乎不想让他完成自己的目标,总是受到阻碍,如今机会再一次到来,他却只能看着他流逝,他不甘心如此,但是他又能做什么呢?

    每当他烦心的时候,他就会独自一个人漫步于王宫的后花园,但是现在铁原城的王宫其实还没有完工,只不过又了一点初步的规模。铁原郡与大罗耶城一样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因此也是易守难攻,但是作为都城,毕竟四面环山,中间的平地有限,修建百官的衙署以及各种国家的建筑像是宗庙,以及各种国家祭祀场所,这土地就更显的捉襟见肘。

    因此修建的王国并不大,给后花园的空间更是少的可怜,因此王芳远决定出门散散心,毕竟他继承王位以来还没有真正去看过他治理下的百姓,他父王告诫他作为君主不能只住在深宫之中,要懂得民间疾苦。王芳远将此铭记于心,因此他也决定亲自走一走,看一看。

    因此就在新济国与百罗国乱成一锅粥的时候,王芳远却出巡了,留下王芳郁在铁原监国。王芳远这一次打算去的地方是北汉山城。此地是一个军事重镇,当年多次抵挡住北方军队南下,现在又是泰卢国抵挡南方军队北上的要塞。王芳远去这里就是要视察这里的布防以及体察百姓疾苦。

    自从以铁原城为都城之后,开京就成了西京,而北汉山城王芳远也有意立他为南京,毕竟此地不仅仅是一个要塞,而且也是经济发达地区,因此以此地修建新的宫室似乎更好。因为北汉山城位于阿利水北岸平原之上比起铁原城有很大的空间。

    王芳远来到北汉山城,前线将领也挨个前来参见国王以及汇报前线百罗国与新济国的情况。从前线将领那里得知,如今百罗国可以说是倾巢而出,甄福信率领的五万大军是百罗国所有可以调动的兵力了,而新济国更是到了国力的极限,朴堤的数万大军与朴南解的军队加在一起的数量已然接近新济国可以支撑数量的极限了。

    如今的局面是二虎相争,不少前线的将领都看到了立功的机会是纷纷请战,但是他们请战的许多上奏都被王芳郁,白玄庆以及崔弼三个人拦了下来,因此王芳远没有看到。毕竟这三人现在是泰卢国的宰辅大臣,需要从全局考虑问题,但是他们把各为将军的上的奏表扣留一事倒是让王芳远有些不满。

    王芳远虽说比起他父亲更加好文而不是好武,但是他不是没有一统三国的打算,王芳郁也知道自己这位哥哥急于证明自己,也急于报张黔弼之仇,但是兵马不可以乱动。不过这一次王芳远出巡到达前线,就是为了要看看前线将军的意见。

    既然前线将军都觉得是一个机会,那么也许这真的是王芳远报仇的机会到了。于是他宣布暂时就呆在北汉山城的行宫之中,随后调集国内五万兵马,由大将王守卿率领,屯驻与北汉山城,伺机而动,而白玄庆则是被叫到北汉山城参与军事谋划,崔弼与王芳郁则是在铁原城负责后勤。

    (本章完)

第38章() 
王芳远终究还是加入了这场混乱的战局,而说到这一次领兵打仗王守卿,此人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当年张黔弼大败亏输之后,王芳远起用了一批老将军到前线担任守将,以稳定局势。

    这些老将军无一不是,久经沙场,而且他们很多并不是世家大族出身,与王芳尧关系不大,因此虽然有功于泰卢国,但是官职却一直不高,王芳远起用他们后,把他们的官职都做了提升,其中王守卿更是担任匡靖大夫,南面兵马使统帅南境的军队。

    而且王守卿此人还是王芳远的父亲的亲戚,王守卿与王芳远算是同一个宗族的,按照辈分,王守卿是王芳远的长辈,但是王守卿因为家境贫寒,因此他没有什么背景,就算与王芳远同宗族,但是也没有因此得到什么特殊照顾,官职也不高。

    可是当王芳远重新起用老将巩固前线之后,王守卿被重用,担任南面兵马使,统帅南境军队,由于他表现的很出色,让地下士兵也信服,因此官品也晋升到正二品的匡靖大夫。这一次王芳远起用他作为军队统帅,伺机而动,取的就是他的沉稳。

    而此时前线,甄福信的军队到了高灵郡首府大罗耶城,面对朴堤的大军,甄福信人数上不占优势,而且朴堤在城外扎下了三座大营,与大罗耶城成掎角之势,而且一路之上新济国军队的袭扰与伏兵,甄福信损失不小。

    朴堤现在在大罗耶城,看到甄福信的大军,原本完全可以以逸待劳的他现在出现了粮草的危机。大罗耶城存粮虽然不少,但是供给八万大军还是显得捉襟见肘,而后方是朴南解的天下,粮草被他占据,如果无法短时期消灭甄福信,恐怕还真可能会出现两面受敌,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

    有这个情况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这个情况甄福信也知道了,因为新济国内乱这么大的事情是瞒不住的,王芳远会知道,那甄福信又怎么会不知道呢?甄福信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哈哈大笑,因为这一次时间要站在他这一边了。

    甄福信知道只要这一次他也来一个拖字决,就能看到朴堤断粮的那一天,也就是可以看到朴堤兵败的一天。因此甄福信倒是不急着攻打大罗耶城,反而就安营扎寨在城下,吩咐自己手下人不要出营寨挑衅,只要守住一条粮道就可以了。

    昔庾信看到这个局面,对朴堤说现在的局面很危急,应当要尽早决战,这样才能打破腹背受敌的困局。朴堤也同意昔庾信的想法,但是甄福信这个时候不想出战,任凭朴堤的军队如何挑衅,甄福信军队就是不出战,安心当起了缩头乌龟。

    朴南解此时在后方,也在等着朴堤无粮自溃。看起来混乱的局势却因为四方都在等待而又显得异常的安静。没有任何双方打起来,而是都在等,在等有利于自己的时机。

    这一切的情况也被郝连旻知晓了,此时他正在春捺钵之中。按照以往的惯例,春捺钵是要举行头鱼宴的,并且也是皇帝召集东方肃直各部落领袖朝见皇帝的地方。因此此时春捺钵之中,兀彦和鲁也在。黑水肃直部落在兀彦和鲁的带动之下,大乾正在一点点的完成对肃直各部落编户齐民的工作,因此郝连旻这一次大大加封了兀彦和鲁,兀彦和鲁也表示永远忠于突勒。

    就在头鱼宴结束之后不久,郝连旻得到了三国混战的消息,他首先就想到他那个侄女婿,知道他必定有所动作。此时有一些大臣提出来说,现在那里的局势十分有利于突勒,只要在他们混战的时候,突勒派兵就可不费吹灰之力灭了三国。

    郝连旻知道这位大臣是想建功立业,毕竟突勒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打仗了,不打仗有些人就无法升官,但是郝连旻没有听他的。他找来了大贺钦德,仆散宗弼,郝连逵,移剌阿海以及韩若冰五位大乾大突勒国的宰辅大臣商议,因为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王芳远主动请求郝连旻出兵相助,并且答应会给大乾很多好处。

    五位大臣的意见都是坐山观虎斗,不过韩若冰说其实大乾完全可以从中捞取好处,只需要大贺咄罗率领两万军队就可以了。郝连旻仔细地听了韩若冰的计划,大加赞叹。其余四位突勒大臣一听韩若冰的主意,不禁心中在想,不亏是书读的多,就是有花花肠子,看来以后他们也要多读读书。

    郝连旻按照韩若冰的主意,下诏给王芳远说他同意出兵相助。有了突勒的保证,王芳远更是有了信心。他召集众将商议该如何用兵,王守卿说现在正是攻打甄福信后方的好时机。王守卿给王芳远分析了形式,现在唯一空虚的地方就是甄福信的后方,而且攻打其他人都对泰卢国不利。

    如果攻打朴南解,无异于是帮着朴堤平叛,这是吃力不讨好的,还是应该让新济国朴氏王族自相残杀,打朴堤则是可能会被朴南解与甄福信夹击,打甄福信无疑是帮朴堤解决难题,同样吃力不讨好。

    但是攻打甄福信后方,就不一样了,第一那里防守空虚,只有区区两万兵马,完全可以出其不意,凭借数量优势将其击败,而且一旦突破,就会有如进入无人之境,甄福信要想从战场那么快撤回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泰卢国与百罗国交界之处都是连绵起伏不断的山峦,各主要道路都被百罗国军队把持住,要做到出其不意倒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不过王守卿有办法,他曾经驻守边境多年,十分熟悉百罗国与泰卢国的边境的山川形势,知道与百罗国交接之处,有一处小路可走,是绕道到敌人背后前后夹击的绝佳之路。

    于是王守卿命令自己的部将率领大军集结,在正面吸引百罗国军队的注意力,而他自己则是率领一支千余人的小部队走山间小路,绕道到了百罗国军队后面突然杀出,与正面的部队配合,前后夹击,一下子把百罗国守军打败,撕开了百罗国防线,泰卢国大军也就进入百罗国境内,而此时大贺咄罗也率领大乾的人马赶到了,两家合兵,准备给甄福信好好送上一份大礼。

    (本章完)

第39章() 
这一次出兵,郝连旻依然派了东路镇抚使大贺咄罗和乌永昌二人领兵作战。这两个人对于三国的地势最为熟悉,当年海东国也曾经与新济国作战,乌永昌当时也在军中,因此对于三国的风土人文相对熟悉。

    而对于大贺咄罗,郝连旻是有心重用,毕竟当年草原征战,他的祖辈是最先投靠的郝连部,又帮助郝连部统一了突勒,而他也帮着自己南征北战,最终统一草原,因而建国称帝之后,让他做了东路镇抚司的镇抚使,也算是封疆大吏,而且封他建德郡公的爵位,官居正二品,这一次又是给他立军功的机会。

    此时他们两个人率领两万军队配合泰卢国军队行动,其实只有一个目的,郝连旻给他们的命令之中已经说了要他们这一次不在于攻城掠地,而是要从战争之中捞取好处,记录沿路的山川地形,顺便从中捞取一点好处。

    大乾与泰卢国联军杀入百罗国境内之后,百罗国军队也是奋勇作战,拼死抵抗,但是联军加在一起足有七万多人,而百罗国守军需要从各地前来救援,现在在前线的才万余人,这如何能够抵挡的了,联军不过五天就已经深入百罗国境内,一路向百罗国都城熊津杀过去。

    此时甄福信得到后方出现变故的消息,顾不得与朴堤作战,毕竟如果后方完全陷落,那他什么都完了。他立刻收拾部队,准备回救自己的后方。但是他现在要撤退,可就退不了了,因为朴堤可是看重了他军营之中大量的辎重与军粮,这可是能解他燃眉之急的东西。

    就在甄福信因为要回撤而拔营的时候,朴堤数万大军杀了出来,冲击甄福信的营盘,这一下甄福信的军队可没有准备,本身拔营起寨就是有些混乱,毕竟后方不稳,他急于撤军,现在朴堤突然杀了出来,一下子就把他的营盘冲垮了,这一战死了不少百罗国的将士,更关键的是打得是囤积辎重粮草的营盘,一下子大量的辎重与粮草被朴堤拿了去,现在换成甄福信的军队要断粮了。

    朴堤解决了甄福信的问题,下一步就是好好整顿兵马要去解决朴南解了。此时又有另外一个好消息传来,朴堤派去到外面筹措军粮的官员,经过七拼八凑,也给朴堤送来了一些军粮,加上甄福信的军粮,现在朴堤数万大军暂时有饭吃了。于是朴堤就让昔庾信带着大军要杀回金城。

    朴南解得到前线的消息之后,大惊失色,因为发展出乎于他的意料之外。一下子对他有利的局面因为泰卢国的介入而发生改变,现在天平已经不再倾斜在他这一边了。于是他只能带着他的部队,要与朴堤正面对阵了。

    朴南解挟持了他的傀儡朴白净一起上了前线去迎战朴堤的军队。很快,两人的军队就在推火群相遇了。此时朴堤的军队正是锐气正盛的时候,因为刚刚打败了甄福信的大军,士气高涨。

    而朴南解一边不少人都知道自己是叛乱,虽说朴南解有一帮大贵族的支持,但是并不得大多数新济人的人心,知道朴堤杀回来之后,朴南解控制之下的一些州郡的中下层官员不愿意听朴南解号令,他们有的甚至杀了依附于朴南解的长官,又重新归到朴堤的阵营之中,这些东西朴南解心知肚明。

    两方面对决,毕竟朴堤的部队是新济国的精锐之师,与朴南解率领的临时拼凑而成的部队相比,自然是占据优势,因此朴南解知道这一仗不好打。朴南解需要寻找一个帮手。最近的泰卢与百罗,现在已经打起来了,谁也顾不了他,其次就是草原上的突勒以及海那头的日和国还有中原的大魏,但是日和与大魏都要渡海而来,这是最具有风险的,思来想去只能去找突勒碰碰运气。

    于是朴南解派人准备渡海去突勒寻求帮助。虽然郝连旻已经称帝,而且取了一个中原式的国号乾,但是不少人仍然习惯以突勒称呼郝连旻的政权,毕竟郝连旻的国号全称是大乾大突勒国,对于草原各部来说是大突勒国,对于中原以及深受中原影响的人来说是大乾王朝。

    这一次朴南解派人前去,在请求援兵的求援信中已经把称呼改为大乾,表明他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