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武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执掌武唐- 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对对,朝廷如此没有仁心,我们反他娘的!”

    “反了,反了!杀去临泾县,取县令赵长和的狗头为我们的家人报仇!”

    “对,不错,取赵长和的狗头!”

    霎那间,原本寂静的山脚陡然就如同爆竹般炸开了,这群走投无路的难民们仿佛是找到了最后一丝生存的希望,吵吵嚷嚷誓要起兵反抗暴政。

    白铁余和白衿羽对视了一眼,均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喜色,白铁余上前一步沉声言道:“诸位父老兄弟,既然我们要起势,自然须得谨慎为之,临泾县乃是我泾州州治所在,城内也有不少驻军,光凭我们这点微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以我之见,当派出可靠人员悄悄潜回临泾县中联络人员,约定起势时间,从城内攻破临泾县的城防!”

    群情愤涌的百姓们顿时一阵叫好声,显然认同白铁余之言。

    见状,白衿羽立即慷概请命道:“大兄,吾愿意带领可靠之人潜回临泾,请你允诺。”

    “好,不错!衿羽果然是我们白家的好儿郎!”白铁余满意的拍了拍白衿羽的肩膀,正容言道,“两日后的夜晚,我率领大家埋伏在城外,而你们则负责打开城门,咱们里应外合,誓要攻破临泾。”

    白衿羽重重点头,急忙找了几个相熟的年轻男子,一道朝着临泾而去。

    回到难民营地,白铁余也没有闲着,吩咐百姓们制作武器,准备旗幡,枕戈以待。

    两日之后,刺骨的寒风卷过沉沉黑夜,坐落在青山边缘的临泾县如同一只巨大的怪兽般伏身在苍茫大地上酣睡,整个天地安静而又沉默。

    三更时分,一阵喊杀声突然从临泾城内响了起来,搅破了这片祥和宁静。

    紧接着火光四起,喊杀声愈演愈烈,原本紧闭着的城门也是被人从里面打开了。

    见状,早就带人埋伏在外的白铁余大喜,单手一挥,一群衣衫单薄,手持木制武器的百姓们呼啸呐喊着杀入了城中,与正在和官军鏖战的城内百姓合在了一起。

    临泾城内官军本就不多,只得数百人上下,加之县令赵长和见状不对早就已经从南门逃之夭夭,失去指挥的官军很快就在数不清的百姓面前败下阵来。

    天刚蒙蒙亮,临泾城破,白铁余等人已是接管了整座城池。

    上午辰时,临泾县的州郡官员和县府官员被叛乱者们押到市集上通通处斩,百余具尸身所流出来的鲜血将市集染得如同修罗地狱!

    叛军首领白铁余凭借着斩敌祭旗的机会,以临泾县为都,自称为“光明圣皇帝”,史称“光王”,设立文武百官并拜堂弟白衿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正式对大唐举起了反叛之旗。

    与此同时,白铁余下令分兵两路,在他和白衿羽的带领下攻打泾州其余诸县,三日之内连下七城,整个泾州一片混乱,本就因缺粮岌岌可危的关中,顿时陷入了风雨飘渺当中,随时有可能被叛乱彻底吞灭!

    当此之下,关中各州郡的加急军报如同雪花片一般涌向了关中,涌上了陆瑾的案头,一个个惊人的消息深深刺痛了陆瑾的双目:

    泾州全境沦陷!汾州告急!陇州告急!岐州告急!贼军已是多达十余万,正如蝗虫一般向着周边席卷。

    长安留守府负责处理关中全部事务,在叛乱乍起时,这里便是关中的最高决策中心。

    但只可惜前些日已是八十来岁的刘仁轨感染风寒卧病不起,整个留守府大小事务均由陆瑾商太子李哲处理,在李哲懵懂无知几乎不管事的情况下,陆瑾已是成为了留守府的支撑之人。

    说明一下:按照史载白铁余本应是弘道元年,也就是683年造反,这里设置为681年冬月造反,盖因陆瑾的出现改变些许历史走向,产生蝴蝶效应所致,并非缪误!

    (本章完)

第730章 形势堪忧() 
深深吸了一口粗气,陆瑾强迫自己先冷静下来,心内充满了悔恨之意。

    说起来当初他本是反对李哲派遣韦洵前去泾州临泾调查暴乱缘由,但是可惜李哲却是执意坚持如此。

    从目前形势来看,韦洵不仅没有妥善处置解决暴乱之事,还在未查明具体情况之下就冒然将暴乱之民的首领斩首,激起城内百姓的民愤,进一步激发了矛盾,实乃酿成叛乱的罪魁祸首。

    而泾州大部分朝廷命官见到叛军到来,居然吓破了胆子连与贼军对阵一番的勇气都没有,选择弃城而逃,这也造成了泾州在短短数天内,全境失守的缘由。

    暗自一叹,陆瑾从长案后站了起来,绕行而过行至正堂南面的墙壁下站定,望着上面悬挂的关中地形图仔细的看了起来。

    从地理位置来看,泾州地处于关中西北部,东面为汾州,南面为陇州,而在西面正好与河西走廊接壤。

    目前贼首白铁余尽管蛊惑了十余万百姓加入叛乱,但就实而论,粮秣不足的因数便制约了叛军的发展。

    盖因白铁余能够抢掠的也只能是泾州的存粮,在粮秣不多的情况下,他断然不敢大肆发展军队增加负担,而是会采取以战养战的方式,攻掠周边其他州县抢夺粮食。

    想到粮食,陆瑾又看了看泾州所在的地形,原本就已经沉重的心绪又是深深揪紧了。

    目前长安城的存粮只能支持十天左右,而其他州郡的粮食已经告罄,原本说好的鄯州粮秣本已经在运送前来长安的途中,如今泾州大乱爆发阻塞了粮车通往长安之路,彻底断绝了关中唯一一丝希望,若处理不好,当真会有覆国之险。

    陆瑾心知大事最为考验一个人的能力,在刘仁轨重病不起、太子李哲懵懂无知的情况下,也只有他这个副留守担负起这样的重任,必须尽快剿灭叛军,使得鄯州粮食能够平安运来长安。

    打定主意之后,陆瑾暗暗攥紧了拳头,正欲准备前去太子东宫之际,突闻门外一声尖锐的宣呼:“太子少傅、尚书左仆射、长安留守刘仁轨到!”

    听到本卧榻不起的刘仁轨亲自到来,陆瑾顿时精神大为振作,急忙快步迎至门前一望,原本振奋的心绪如同被冷风一吹,立即就冷却了下来。

    刘仁轨的确来的。

    然而却是让四名家仆抬着来的。

    苍老虚弱的他躺坐在步辇上面,面色苍白,精神萎顿,一看就知道病得不轻。

    陆瑾嘴角微不可觉的露出一丝苦笑之色,待到四名健仆将步辇抬上走廊的时候,他这才拱手作礼道:“下官陆瑾,见过刘相公。”

    刘仁轨虚弱至极的摇了摇手,干涸的嘴唇张了张,气若游丝的问道:“陆少卿,目前……叛乱情况……如……如何了?”话音刚落,立即剧烈的咳嗽起来,喘息得几近就要当场断气。

    陆瑾上前为刘仁轨拍了拍后背,待到咳嗽声渐渐停息,这才喟叹言道:“目前情况非常不容乐观,叛乱局势十分严重。”

    紧接着,陆瑾便将今日所收到的军报对着刘仁轨细细讲述起来,着重讲解了鄯州粮秣因为叛乱阻塞交通,不能如期抵达的情况,使得刘仁轨原本就非常苍白的脸膛更是白了几分。

    刘仁轨也算是见过大世面,大阵仗的人,面对如此危局并没有多少慌乱,细细思忖了一阵,断然言道:“天皇天后……离开的时候将关中交给我们……现在岂能容叛贼作乱!陆少卿,叛乱之事绝对拖不得……你我速速前去觐见太子……争取就从关中调兵平叛。”

    “好。”陆瑾点点头,自然认同刘仁轨之言。

    来到太子东宫,李哲正在焦躁不安当儿,见到陆瑾和刘仁轨联袂而至,登时如同找到了主心骨般迎上前来,也不寒暄,当头便是一句:“两位爱卿,不知现在泾州叛乱情况如何?”

    刘仁轨有些难受的呻吟了一声,枯枝般的手臂向上一抬,示意陆瑾禀告。

    陆瑾自然明白刘仁轨的意思,微微颔首,沉声出言道:“殿下,目前泾州叛乱已呈愈演愈烈之势,贼首光明皇帝白铁余率领十万叛军正在攻打陇州,陇州刺史张庆贺以微弱孤军正在抵挡叛军的进攻,而在东面,叛贼白矜羽率领五万军队攻打汾州,已经连下三城直入汾州腹地,若不能得到救援,情况着实堪忧!

    话音到此,李哲脸膛上的神色都顿时就变得雪白一片。

    李哲知道汾州可是京畿之地的西大门,倘若汾州一失,叛军便可以长驱直入攻入京畿,说不定还会围攻长安。

    虽则这些乱军不过以流民组成,并非是真正的军队,但若长安被围,必定会引起极大的动荡。

    心念及此,李哲心内又是懊恼又是无奈,狠狠一拳砸在了案几上,叹息道:“某悔不听两位留守之言,派遣韦洵前去泾州调查叛乱,以至于酿成如此祸端,实乃本太子之责。”

    闻言,陆瑾和刘仁轨均是默然已对,心内同时一声叹息。

    的确,若非李哲固执己见执意要推荐韦洵前去,岂会出现这般一发不可收的乱局?泾州之祸太子李哲自然有很大的责任。

    但是,现在叛乱既然已经发生,那就不是追究谁责任的时候,沉吟片刻,陆瑾断然言道:“殿下,前些日因为关中缺粮之故,留守府已经下令所有折冲府府兵解甲归田,回乡从事劳作自救,故而现在关中并没有多少兵员可调,即便强行调排,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粮食供应大军征战所用,固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可选。”

    “陆少卿请讲。”李哲顿时露出了仔细聆听之色。

    “第一,固守长安城等待洛阳派援军来到。此计的好处是:以我们目前城内的军力,绝对可以力保长安城不失,只要长安不失,关中的叛乱形势即便再是严重,也坏不到哪里去。不过如此一来,我们就等同于困守孤城,倘若不能及时得到粮秣,形势就会非常堪忧,而且叛军攻占关内道西部之后,鄯州之粮也无法运至关中,届时整个关中将会饿死百姓无数。”

    “第二条路,乃是微臣和刘相公所倾向的选择,那就是带领长安城内的金吾卫主动平叛,争取能够尽快消灭叛军,亦或是遏制叛军之势,打通关中通往陇西的粮道,确保鄯州之粮能够运至关中。”

    “不过这条计策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陆瑾目光微不可觉的看了躺在步辇上的刘仁轨一眼,轻轻一叹继续说道:“因王公大臣均随天皇天后銮驾洛阳的缘故,长安城将才匮乏,在刘相公重病卧榻之下,已是无将可选。”

    (本章完)

第731章 平西道行军总管() 
李哲闻言,立即明白了其中的难处,想了想询问道:“也不知长安城以及京畿之地的郡守县令可有人知兵?能够担此大任?”

    陆瑾苦笑言道:“殿下,倘若我们真的要主动平叛,那铁定是破釜沉舟之举,若是不能取胜,不仅平叛大军难以生还,说不定就连长安城也会陷落,故而挑选主帅人选必须慎之又慎,若没有完全的把握,微臣情愿困守长安。

    一席话落点,李哲顿时脸色铁青的点了点头,两难取舍的情况下,已是完全没有了半分主意。

    一时之间,殿内三人谁也没有说话,均在苦苦思忖对策不止。

    终于,斜靠在步辇上的刘仁轨轻咳一声,嗓音苍老虚弱:“殿下……以微臣之见,不能困守长安城无视关中百姓死活……若实在没有合适的主帅人选……微臣倒是可以推荐一人……”

    “谁也?”李哲立即双目一亮,倾步来到步辇前俯身看着刘仁轨,脸上闪烁着希冀之色。

    刘仁轨艰难的咽了咽唾沫,竟量使话语能够说得完整一点,一字一句的言道:“以微臣之见,陆驸马可以为平叛军的主帅。”

    话音落点,不仅是太子李哲,就连站在一旁的陆瑾也忍不住惊讶的瞪大了双目,显然觉得不可思议。

    还是陆瑾率先反映了过来,正容言道:“刘相,当次危难之时,若是下官真的能够统兵征战,为了大唐为了朝廷,下官都不会推辞,但是下官入仕以来从未领军征战,即便昔日裴公曾教导下官不少兵法,然而说到底也是纸上谈兵而已,如何能够率军平叛?还望刘相能够重新挑选适合人选。”

    闻言,刘仁轨却是摇了摇手,喘息道:“陆驸马……万不可妄之菲薄,将者三军司命……的确须得慎重……陆驸马从未领军征战也乃实情……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战国赵括纵然遍读兵书文韬武略,也落得兵败自刎的下场,而汉时霍去病从未领军,也从未学习过兵法,首次征战便能攻破强敌……故而是否能够胜任,不在其所学多少,而首在其人,本官从军多年见惯了名将贤将……自喻可以知人善任,陆驸马虽然生性有些仁慈,但完全可以领兵征战……所以,本官推荐你挂帅评判。”

    即便刘仁轨气喘吁吁的说了一阵,陆瑾依旧还是觉得自己根本无法胜任,摇头道:“刘相,此乃国之大事,须慎重为上,下官……真的不行!”

    陆瑾的话音刚落,原本奄奄一息的刘仁轨仿若被针扎了一般坐直身子,拉着陆瑾的衣袖开口道:“还未做为何就知道自己不行!陆驸马,以前裴行俭很看好你,认为你是王佐之才,如今本官也觉得如此,现在整个关中的希望都系在你的身上,为国为民,还请你勿要推辞。”说完之后,忽然又是剧烈的咳嗽起来。

    李哲早就已经茫然无绪,此刻听到向来老练持重的刘仁轨如此认同陆瑾,也不顾陆瑾从未领兵的事实,对着他深深一躬道:“陆驸马,大敌当前,关中命运系于一身,还请你无论如何都不要拒绝。”

    见到李哲和刘仁轨均是希望自己挂帅平叛之意,陆瑾呼吸不禁有些沉重了起来,历来冷静的心绪也渐渐有些凌乱。

    抛开身在大唐的日子不算,在虞国的时候,他曾带领过虞国新军在军演中击败了名将后裔的童宝山,以及那不可一世的君四海,而且虞国发生内乱的时候,他还带领新军骑兵一举攻灭君四海所领的叛军,平息叛乱。

    说起来,他也并非从未领过军。

    但是虞国人丁稀少,即便他当时统军征战,也是千余人的小打小闹,如今要让他统领金吾卫对阵十余万叛军,还真没有什么把握,故而陆瑾才会说不出的犹豫。

    然而当此之时,在长安留守刘仁轨卧榻不起的情况下,似乎也只有他这个副留守最是适合领军。

    而且陆瑾相信自己虽不一定能够获胜平息叛乱,但力保不失败还是行的,若情况危机不能克敌,到大不了退回长安坚守便是。

    心念及此,陆瑾终于恢复了镇定,望着李哲和刘仁轨希冀的目光,他郑重点头道:“好,陆瑾谨遵太子殿下、刘相之命,率军前去平息叛乱。”

    拟定对策之后,陆瑾立即前去长安留守府立即忙碌了起来。

    一个时辰刚过,草拟妥当的监国太子诏令已由东宫传到了留守府内:迁太府少卿、长安副留守、检校东市令、翰林院学士、驸马都尉陆瑾为平西道行军总管,率四千金吾卫平叛,关中所有州县均听其调遣。

    唐时并不常设在外领军大将,若有战事,都是临时任命,战毕即除,这也是为了防止统军大将拥兵自重威胁朝廷,所采取的举措。

    而统帅兵马的大将称为大总管或者总管,一般统军数万人为大总管,万余为总管,陆瑾被太子李哲授予的平西道总管,便是属于后者。

    待收到正式太子诏书,陆瑾立即前去金吾卫大将军府征调兵卒。

    金吾卫是负责长安城治安、防御的军事力量,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