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武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执掌武唐-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或许,这就是家的感觉,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体会到这样的温馨。

    暗自感概着一叹,陆瑾嘴角忽然溢出了一丝轻轻的微笑,举步朝着内殿而去。

    殿内,太平公主正斜躺在贵妃榻上休憩打盹,陆瑾进来的脚步声尽管很轻,但也还是将心绪牵挂的她为之惊醒。

    待看到陆瑾回来,太平公主困意顿消,立即从榻上翻坐起来,脸上睡意朦胧的关切问道:“七郎,几更了,可有吃饭?”

    “三更天,我在衙门里已经吃过了。”陆瑾忽地伸出了手来,扶住太平公主的莲臂,示意她坐下。

    感觉到陆瑾的动作有些亲密,太平公主暗暗觉得奇怪,顺势落座轻叹言道:“驸马每日如此忙碌,回来只睡上两三个时辰,天蒙蒙亮又要出门,实在太过辛劳,真不知太子皇兄和刘仁轨一天都在干甚!竟将事务全部丢给了你。”

    面对太平公主的抱怨,陆瑾却是淡淡一笑,安慰言道:“无妨,我本是副留守,多做些事情也是应当,只要不出现乱子,幸苦一点也是值得。”

    “你呀,真是如同秦川老黄牛般任劳任怨!”太平公主忽地一笑,抬起纤手伸出玉葱般的手指一点陆瑾的额头,笑容如同山花绽放美丽如春。

    陆瑾脑袋微微一侧,避过太平公主在他额头捣乱的手指,抬手猛然抓住了她的皓腕,半是怜爱半是关心的言道:“堂堂公主,就不要如此胡闹,对了,整日稀粥,现在可饿?”

    太平公主摇了摇头,美目中的神光温柔可人:“饿过了也就不饿了,比起驸马的辛劳,令月吃点苦又算些什么?对了驸马,现在粮荒可有缓解?”

    陆瑾沉重叹息了一声,随之苦笑摇头,言道:“长安城情况还稍微好一点,周边郡县却不容乐观,今日泾州传来急报,声言出现了庶民抢粮暴动事件,弄得一团乱麻!让人着实头疼。”

    “哦?那驸马准备如何处理?”

    “只当调查暴乱缘由,并补充泾州官场粮食。”

    说到这里,陆瑾心内微微有些犹豫,沉吟了一下终是忍不住实言相告道:“不过派去泾州的特使乃是由太子殿下亲自推荐的,其人名为韦洵,似乎是太子殿下的妻舅!”

    “妻舅?”太平公主闻言一怔,慢慢想了一下顿时就回味了过来,唇角不禁飘出了一丝嘲讽的冷笑:“如此说来,太子皇兄是想提携韦莲儿的娘家人呢?”

    “是啊。”陆瑾点了点头,说出了心头最是担忧的隐忧,“若是其他小事,那倒无妨,不过泾州的安稳关系到关内道的安稳,派这样一个人前去,也不知是否合适?”

    “那驸马为何没有劝说太子殿下?”

    “四娘,我虽是长安副留守,但也需要尊重太子殿下的意见和人选,在刘相没有反对的前提下,我如何能够出言表示反对?”

    “也对。”太平公主轻轻颔首,“既然木已沉舟,那驸马你也不必忧心,但愿那韦洵当真能够有几分才干,不要为目前的乱局添麻烦才好。”

    陆瑾点头言是,只得将那隐隐的不安感觉压在了心头。

    ※※※

    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整个三川大地沉浸在一片白茫茫当中。

    洛阳城崔氏宅邸内,丝丝热气从角落燎炉散发而出,轻轻弥漫了整个正堂,与外面寒冷刺骨的天地当真是霄壤之别。

    衣衫单薄的崔挹轻轻品咂了一口陈酿多年的葡萄美酒,啧了啧嘴,露出一个无比惬意之色。

    职司七宗堂西域掌事数年,崔挹渐渐喜欢上了葡萄酒的滋味。

    西域作为葡萄的盛产之地,天气干燥,四季分明,最是适合葡萄的生产,特别是高昌国的葡萄,更是肥美多汁,甘甜可口,历来为蔬果中的美味。

    自从太宗皇帝派出侯君集率领大军征服高昌国之后,也将葡萄引入中原进行种植,不过就实而论,中原所种植的葡萄味道却远远赶不上西域,酿出酒来的滋味也是差上不少,这固然与水土有着很大的关系,实乃诚为憾事。

    不过今日崔挹所品尝的这坛葡萄美酒却是产至西域,乃是七宗堂专门派人用快马从西域运来供崔挹品尝,先不论其本身高昂的价格,光是这冰天雪地的从西域运来所的用人力、心意,便足足令不少王公贵族也会为之羡慕。

    (本章完)

第725章 人算不如天算() 
此刻,崔挹正在听手下那位中年文士贾先生禀告洛阳城米价的情况。

    “五郎君,根据我们的安排部署,目前所有洛阳乃至三川之地的粮商尽皆囤粮不售,致使粮价飞涨斗米四百钱,比起以往足足翻了二十倍,朝廷在洛阳的存粮本就不多,为了远道而来的天皇天后銮驾以及王公贵族的用粮,太府卿纪处讷已是动用府库钱财求购粮食,然而能够买到的也只是些许,别说接济关中了,只怕连三川都无法确保,倘若这个时候吩咐粮商们售粮,我们必定可以赚的盆丰钵满。”

    说到这里,贾先生捻须一笑,神态说不出的从容淡定,有种翻手浮云之间主宰众生的谋臣风范。

    闻言,崔挹却是沉默了许久,他搭在罗汉床扶手上的右手动了动,身子稍稍坐正些许,晃动着白玉酒杯中的葡萄酒汁冷哼道:“目前朝廷空有钱财而无存粮,已是强弩之末,不得已只能依靠民间粮商供应,在朝廷这般狼狈的情况下,斗米四百钱也不算太贵,毕竟一斗米就可以保障一个人五天的口粮,而钱财即便拥有得再多,也是吃不下去,相信如此简单的道理,朝廷也会懂得取舍的。”

    贾先生双眼微微一闪,询问道:“五郎君的意思莫非是再等等?”

    “对,眼下虽能赚取不少的钱财,但如果再等待数天,待到洛阳城官仓的粮食也消耗殆尽之后,我们应该还能赚取更多。”

    话音落点,贾先生却是有些迟疑,言道:“此乃寒冷的冬天,无草根无树皮,那些饥馑的百姓如何能够果腹?倘若没有粮食可食,长安和洛阳必定会饿死遍地。”

    崔挹冷冷一笑,言道:“即便如此又能如何?尝言慈不经商,为求利益,自然要心狠手辣,不择方法,能够赚取一万贯,为何为了心头那些仁慈只赚取五千贯,这不是傻子的作法么?我相信七宗堂长老们也会是这个意思。”

    “可是……宗主那里……似乎有些不好交代吧?”

    听到贾先生提及李庭烨,崔挹脸上神色微微变了变,叹息言道:“姑父未及四十,然已隐隐失去了进取之心,特别是这次在西域无功而返,致使家族生意受到重创,七宗堂长老们一直对他颇有微辞,我作为侄儿,自当应该替姑父做些什么,而非让他这般仁慈下去,从而被七宗堂罢免,我的苦心还望贾先生能够明白。”

    贾先生听得倏然动容。

    他知道七宗堂宗主李庭烨乃是博陵崔氏的姑爷,也很清楚李庭烨那惊鸿绝艳的磐磐才华,否者当年他也不可能以弱冠之身成为七宗堂堂主。

    不过这些年来,李庭烨经商日趋保守,特别是在前不久七宗堂计议囤积粮食,赚取暴利的时候,身为宗主的李庭烨不仅没有赞同,反倒还坚决反对,让七宗堂的长老们不由大是失望。

    崔挹此番话听似想要帮助李庭烨,然却丝毫不避讳的说出了李庭烨的失误之处,可见崔挹对李庭烨也并不是那么服膺,甚至还有一丝不满之情。

    从目前情况来看,宗主李庭烨似乎隐隐已经出现失势的迹象,而崔挹踌躇满志的主导这一场粮食价格战争,未免没有争权夺势之心,安知他就不会如昔日的李庭烨那般,成为第二个以弱冠之身变为宗主之人,这样的可能性实在很大。

    想着想着,贾先生心内暗暗有了几分纠结。

    说起来他也是为七宗堂效力多年的老人了,凭借出色的智谋和准确的谋划,也颇得历代宗长以及长老们的信任。

    他很明白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道理,也明白人事更替乃是常情,看来凭借此件事情功绩,崔挹必定能够大肆赚取长老们的眼球,成为下任宗主有力的人选。

    而他贾先生也能凭借此份从龙之功,获得崔挹的信任和重用,在七宗堂的地位水涨船高。

    心念及此,贾先生心头一热,点头道:“在下自然明白五郎君满腔心思都是在为七宗堂的未来着想,既然你认为目前并非售卖粮食的最佳时机,那么属下再给那些粮商们说说,让他们不妨等一等,待粮价上涨到极致时再行动手。”

    “好,就这么办,一切有劳先生了。”崔挹一口饮干了白玉杯中的血红酒汁,哈哈大笑了起来。

    便在这个时候,一通有力的脚步声咚咚而来砸入正堂,正是那黑面昆仑奴来了。

    他行至堂内也未拱手,就这么从怀中掏出一个泥土封口的铜管,双手递给崔挹言道:“五郎君,陇右道送来的急报。”

    崔挹一看铜管上所携刻的青鸾图纹,便知道此乃七宗堂最是紧急的青鸾传书,心内不禁一紧。

    盖因这青鸾传书非大事急事不能动用,而且即便要动用,也须由每道掌事批准才行。

    如今陇右道突兀送来加急情报,不用问一定是出现了大事。

    容不得多想,崔挹肃然坐直了身子,接过铜管拨开泥封倒出里面的宣纸细读,刚看得没几眼,脸上神情顿时变得铁青无比。

    坐在一旁的贾先生一直在观察着崔挹的脸色,见到他如此模样,止不住皱眉询问道:“五郎君,信内说的什么?莫非是什么坏消息?”

    崔挹额头青筋乱跳,眼角猛然抽搐了数下,沉着脸抓起搁在案头的白玉酒盏,狠狠掷在地下摔得粉碎,兀自怒骂道:“黑齿常之这百济****,竟敢坏本郎君的好事,实在太可恶了,气煞我也!”

    贾先生神色一变,急忙拿起崔挹丢在案头的信纸展开一看,看罢之后,脸色也是变得难看无比了。

    “五郎君,这……为何会这样?黑齿常之他哪里来的这么多粮食?”贾先生嗓音止不住有些颤抖了起来。

    “我怎么知道!”崔挹重重一拳砸在了长案上面,发出“咚”的一声大响,无比愤恨又很是痛惜的言道:“如此完美的一条计策,就等着朝廷用巨资购粮,没想到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足足一百万石粮食运向长安,必定可以极大缓解粮食短缺,可惜!可恶啊!”

    贾先生倒抽了一口凉气,沉吟半响断然出言道:“五郎君,若是如此,我们须得立即抛售洛阳城的粮食,否者待到黑齿常之所运之粮一到,粮价必定会猛跌。”

    “好,你即刻去办!”崔挹立即重重点头,吩咐道,“现在能赚多少是多少,将粮食全部卖出去!”

    贾先生肃然领命,霍然起身急匆匆的去了。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崔挹满腔怒气无从发泄,起身扬起一脚猛然踹翻了长案,发出了愤怒至极的大吼!

    (本章完)

第726章 泾州暴乱() 
泾州,位于长安城西北三百八十里,因境内有大名鼎鼎的泾河而得名。

    十一月中旬,泾州大地白雪皑皑冰雪覆盖,滚滚滔滔的泾河也结起了厚厚的坚冰,莽莽苍苍的子午岭好似披上了一件雪白的外套,苍茫而又深邃。

    临泾县地处泾州腹地,乃州治所在,四天前的那场暴乱使得整座县城一片狼藉,大街上随处可见鲜艳绯红的冰封血迹,道边更不时有冻僵的尸体,可见暴乱时的惨烈。

    暴乱的起因非常的简单:按照监国太子李哲之令,从粮荒之后关中所有州郡粮食均是按照每人每天一升粮进行供应,任何人都没有例外。然而没想到泾州城派发粮食的官吏暗中克扣粮食,每派出的一升粮均是会短少些许,虽然只是微乎其微,但在积少成多之下,数目也是非常惊人。

    终于有一日,前来领取粮食的庶民们忍受不住了,几个胆大仗义之人进入县衙与县令进行理论,不知为何却遭到县令的杖责,甚至还有一名请命的庶民被打得奄奄一息,当场就断了气。

    如此一来,庶民们原本就非常不满的心绪立即如同火药一般被瞬间点燃了。

    在有心人暗中的策划之下,百姓群情激奋的冲进了县衙想要找县令赵长和理论,做贼心虚的赵长和见势不对,立即从后堂悄悄逃跑,又下令武侯、不良人抓捕进入县衙闹事的百姓,又打又骂立即就引起了滔天大乱。

    愤怒不已的百姓们在县衙内打砸烧抢,其后又如蝗虫过境般席卷了县衙粮仓,将里面储存的粮食抢的是一粒不剩。

    本就做贼心虚的赵长和抓住机会,禀告泾州刺史府言及此乃饥饿庶民乱法抢粮所致,刺史府在未调查清楚的情况下,急忙派出军卒捉拿四处捣乱的百姓,百姓死伤不计其数,尸体竟是铺满了整条街道,数千军卒费了整整一天的功夫,好不容易才将暴乱暂时镇压了下来。

    荆州刺史心知此事绝对瞒不了朝廷,害怕之下立即将情况向监国太子李贤禀告,并请求太府调运粮食。

    太子特使韦洵带领百余护卫进入临泾县的时候,暴乱已经过了足足四天时间。

    韦洵今年二十有五,生得膀大腰圆黝黑肥壮,心许是首次担任太子特使奉命办差的缘故,高坐马背上的他虎虎生风,满脸傲然,充满了皇亲国戚的矜持高贵。

    毕竟他可是太子妃韦莲儿的亲兄长,待到他日韦莲儿成为皇后母仪天下,身为皇后兄长的他,肯定会成为当吵国舅,到时候荣华富贵,高官显爵自然是手到擒来。

    来到泾州之后,韦洵还是比较满意。

    特别是泾州刺史亲自迎接,并殷情的邀约他前去刺史府入住,更是让韦洵生出了几分飘飘然的感觉,大感自己终于算得一个大人物。

    目前暴乱已经被泾州刺史府及时平息,部分首犯也已经关在了牢里,如此一来,韦洵到有些无事可做的感觉。

    县令赵长和有心摆脱自己的罪责,在韦洵面前丝毫不提克扣庶民口粮之事,并安排几个庶民串供作出伪证,直接将叛乱因由定性为庶民暴乱反抗朝廷。

    韦洵这次前来本就是想要干出一番功绩,也没有详加调查就相信了赵长和之言,当即下令将暴乱的十来名首犯明正典刑,弃市长街。

    断头刀整齐划一的砍下,十来个头颅齐刷刷的滚落在地,喷涌而出的鲜血瞬间就溢满了街市,看来观刑的百姓们摄于朝廷之危敢怒不敢言,如同大山一般沉默无语,仿佛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

    此时此刻,临泾县城之外的山岭上正躲藏着一群逃难于此的百姓。

    他们全为那日临泾县暴动的参与者,足足有数百人之多,在朝廷派出官军血腥镇压的时候,惊恐交集的他们纷纷跑到这片山林内躲避,已有数日之久。

    山岭内外冰天雪地,寒冷刺骨,加之百姓们又缺衣少食,每日都有人饿死冻死,整个简陋不堪的难民大营弥漫着绝望而又悲伤的心绪。

    午后大雪收刹,软绵无力的太阳当头而照,撒下了一片难得的温暖,正待难民营的百姓乘着大好的天气准备找些树皮果腹度日的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从临泾县传来:带领他们暴乱的几名首领被处于斩头之刑,尸体全都弃市。

    消息传出,大营顿时一片哭泣之声,在以家族聚集生存的唐朝,那十来名首犯几乎牵连到了在场所有百姓家庭,自然是闻者伤心,听着流泪。

    特别是在官府如此霹雳雷火的镇压之下,躲在山岭里的他们根本没有丝毫的出路,在缺衣少食的环境当中,只怕要不了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