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万幸!”

    孔明道:“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道:“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刘备闻言,避席拱手谢道:“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

    孔明道:“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久后必归将军。”刘备闻言,顿首拜谢。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后人有诗赞道:“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刘备拜请孔明道:“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拱听明诲。”

    孔明道:“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刘备泣道:“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玄德大喜,遂命关、张入,拜献金麻礼物。孔明固辞不受。玄德曰:“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寸心耳。”孔明方受。于是玄德等在庄**宿一宵。

    次日,诸葛均回,孔明嘱付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后人有诗叹曰:“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又有古风一篇曰:“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玄德等三人别了诸葛均,与孔明同归新野。

    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孔明曰:“曹‘操’于冀州作玄武池以练水军,必有侵江南之意。可密令人过江探听虚实。”玄德从之,使人往江东探听。

    却说孙权自孙策死后,据住江东,承父兄基业,广纳贤士,开宾馆于吴会,命顾雍、张纮延接四方宾客。连年以来,你我相荐。时有会稽阚泽,字德润;彭城严畯,字曼才;沛县薛综,字敬文;汝阳程秉,字德枢;吴郡朱桓,字休穆;陆绩,字公纪;吴人张温,字惠恕;乌伤骆统,字公绪;乌程吾粲,字孔休:此数人皆至江东,孙权敬礼甚厚。又得良将数人:乃汝南吕‘蒙’,字子明;吴郡陆逊,宇伯言;琅琊徐盛,字文向;东郡潘璋,字文珪;庐江丁奉,字承渊。文武诸人,共相辅佐,由此江东称得人之盛。

    建安七年,曹‘操’破袁绍,遣使往江东,命孙权遣子入朝随驾。权犹豫未决。吴太夫人命周瑜、张昭等面议。张昭曰:“‘操’‘欲’令我遣子入朝,是牵制诸侯之法也。然若不令去,恐其兴兵下江东,势必危矣。”周瑜曰:“将军承父兄遗业,兼六郡之众,兵‘精’粮足,将士用命,有何‘逼’迫而‘欲’送质于人?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连和;彼有命召,不得不往:如此,则见制于人也。不如勿遣,徐观其变,别以良策御之。”吴太夫人曰:“公瑾之言是也。”权遂从其言,谢使者,不遣子。自此曹‘操’有下江南之意。但正值北方未宁,无暇南征。

    建安八年十一月,孙权引兵伐黄祖,战于大江之中。祖军败绩。权部将凌‘操’,轻舟当先,杀入夏口,被黄祖部将甘宁一箭‘射’死。凌‘操’子凌统,时年方十五岁,奋力往夺父尸而归。权见风‘色’不利,收军还东吴。

    却说孙权弟孙翊为丹阳太守,翊‘性’刚好酒,醉后尝鞭挞士卒。丹阳督将妫览、郡丞戴员二人,常有杀翊之心;乃与翊从人边洪结为心腹,共谋杀翊。时诸将县令,皆集丹阳,翊设宴相待。翊妻徐氏美而慧,极善卜易,是日卜一卦,其象大凶,劝翊勿出会客。翊不从,遂与众大会。至晚席散,边洪带刀跟出‘门’外,即‘抽’刀砍死孙翊。妫览、戴员乃归罪边洪,斩之于市。二人乘势掳翊家资‘侍’妾。妫览见徐氏美貌,乃谓之曰:“吾为汝夫报仇,汝当从我;不从则死。”徐氏曰:“夫死未几,不忍便相从;可待至晦日,设祭除服,然后成亲未迟。”览从之。徐氏乃密召孙翊心腹旧将孙高、傅婴二人入府,泣告曰:“先夫在日,常言二公忠义。今妫、戴二贼,谋杀我夫,只归罪边洪,将我家资童婢尽皆分去。妫览又‘欲’强占妾身,妾已诈许之,以安其心。二将军可差人星夜报知吴侯,一面设密计以图二贼,雪此仇辱,生死衔恩!”言毕再拜。孙高、傅婴皆泣曰:“我等平日感府君恩遇,今日所以不即死难者,正‘欲’为复仇计耳。夫人所命,敢不效力!”于是密遣心腹使者往报孙权。

    至晦日,徐氏先召孙、傅二人,伏于密室韩幕之中,然后设祭于堂上。祭毕,即除去孝服,沐浴薰香,浓妆‘艳’裹,言笑自若。妫览闻之甚喜。至夜,徐氏遗婢妾请览入府,设席堂中饮酒。饮既醉,徐氏乃邀览入密室。览喜,乘醉而入。徐氏大呼曰:“孙、傅二将军何在!”二人即从帏幕中持刀跃出。妫览措手不及,被傅婴一刀砍倒在地,孙高再复一刀,登时杀死。徐氏复传请戴员赴宴。员入府来,至堂中,亦被孙、傅二将所杀。一面使人诛戮二贼家小及其余党。徐氏遂重穿孝服,将妫览、戴员首级,祭于孙翊灵前。不一日,孙权自领军马至丹阳,见徐氏已杀妫、戴二贼,乃封孙高、傅婴为牙‘门’将,令守丹阳,取徐氏归家养老。江东人无不称徐氏之德。后人有诗赞曰:“才节双全世所无,‘奸’回一旦受摧锄。庸臣从贼忠臣死,不及东吴‘女’丈夫。”

    且说东吴各处山贼,尽皆平复。大江之中,有战船七千余只。孙权拜周瑜为大都督,总统江东水陆军马。建安十二年,冬十月,权母吴太夫人病危,召周瑜、张昭二人至,谓曰:“我本吴人,幼亡父母,与弟吴景徒居越中。后嫁与孙氏,生四子。长子策生时,吾梦月入怀;后生次子权,又梦日入怀。卜者云:梦日月入怀者,其子大贵。不幸策早丧,今将江东基业付权。望公等同心助之,吾死不朽矣!”又嘱权曰:“汝事子布、公瑾以师傅之礼,不可怠慢。吾妹与我共嫁汝父,则亦汝之母也;吾死之后,事吾妹如事我。汝妹亦当恩养,择佳婿以嫁之。”言讫遂终。孙权哀哭,具丧葬之礼,自不必说。至来年‘春’,孙权商议‘欲’伐黄祖。张昭曰:“居丧未及期年,不可动兵。”周瑜曰:“报仇雪恨,何待期年?”权犹豫未决。适平北都尉吕‘蒙’入见,告权曰:“某把龙湫水口,忽有黄祖部将甘宁来降。某细询之: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颇通书史,有气力,好游侠;尝招合亡命,于江湖之中;腰悬铜铃,人听铃声,尽皆避之。又尝以西川锦作帆幔,时人皆称为锦帆贼。后悔前非,改行从善,引众投刘表。见表不能成事,即‘欲’来投东吴,却被黄祖留住在夏口。前东吴破祖时,祖得甘宁之力,救回夏口;乃待宁甚薄。都督苏飞屡荐宁于祖。祖曰:宁乃劫江之贼,岂可重用!宁因此怀恨。苏飞知其意,乃置酒邀宁到家,谓之曰:吾荐公数次,奈主公不能用。日月逾迈,人生几何,宜自远图。吾当保公为邾县长,自作去就之计。宁因此得过夏口,‘欲’投江东,恐江东恨其救黄祖杀凌‘操’之事。某具言主公求贤若渴,不记旧恨;况各为其主,又何恨焉?宁欣然引众渡江,来见主公。乞钧旨定夺。”孙权大喜曰:“吾得兴霸,破黄祖必矣。”遂命吕‘蒙’引甘宁入见。参拜已毕,权曰:“兴霸来此,大获我心,岂有记恨之理?请无怀疑。愿教我以破黄祖之策。”宁曰:“今汉祚日危,曹‘操’终必篡窃。南荆之地‘操’所必争也。刘表无远虑,其子又愚劣,不能承业传基,明公宜早图之;若迟,则‘操’先图之矣。今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迈,务于货利;侵求吏民,人心皆怨;战具不修,军无法律。明公若往攻之,其势必破。既破祖军,鼓行而西,据楚关而图巴、蜀,霸业可定也。”孙权曰:“此金‘玉’之论也!”遂命周瑜为大都督,总水陆军兵;吕‘蒙’为前部先锋;董袭与甘宁为副将;权自领大军十万,征讨黄祖。细作探知,报至江夏。黄祖急聚众商议,令苏飞为大将,陈就、邓龙为先锋,尽起江夏之兵迎敌。陈就、邓龙各引一队艨艟截住沔口,艨艟上各设强弓硬弩千余张,将大索系定艨艟于水面上。东吴兵至,艨艟上鼓响,弓弩齐发,兵不敢进,约退数里水面。甘宁谓董袭曰:“事已至此,不得不进。”乃选小船百余只,每船用‘精’兵五十人:二十人撑船,三十人各披衣甲,手执铜刀,不避矢石,直至艨艟傍边,砍断大索,艨艟遂横。甘宁飞上艨艟,将邓龙砍死。陈就弃船而走。吕‘蒙’见了,跳下小船,自举橹棹,直入船队,放火烧船。陈就急待上岸,吕‘蒙’舍命赶到跟前,当‘胸’一刀砍翻。比及苏飞引军于岸上接应时,东吴诸将一齐上岸,势不可当。祖军大败。苏飞落荒而走,正遇东吴大将潘璋,两马相‘交’,战不数合,被璋生擒过去,径至船中来见孙权。权命左右以槛车囚之,待活捉黄祖,一并诛戮。催动三军,不分昼夜,攻打夏口。

第五百四十六章 困战() 
第五百四十六章困战

    罗布泊

    在这居中的一处凹陷的盆地状的地形之内,竟是有着这样一个大湖,有着这充足的水源,无数大漠的部落、百姓,朝着此处集结,相聚而居,东汉之时,追讨匈奴,便已是将此处划为康居国所部,当然,实际上仍是归大汉管辖,毕竟西域长史府,便是掌管西域三十六国的大小事务的。。。 。

    大湖边上,立着一座巨城,占地方圆百里,城中居住着康居国的王室成员,足有十余万之众,而出得城‘门’,更有四五十万民众聚集在此,然而此刻却是被外来的罗马给掌控在内,而除去康居国国内被匈奴征服的五万将士,尚有匈奴七万余众骑兵,而其余三十六国之众,不少小的部落,或是倒戈的将领,俱是带着兵马汇聚于此,城中,按照罗马人的布防,足有二三十万大军罗列着,静待着大汉的兵马赶来。

    王城之内,一名长髯大汉正卧在一张长椅之上,而膝盖之上,有着两名塞外的美貌‘女’子,为其请锤着双‘腿’,面上,却是一阵奉迎的笑容。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啧啧,竟想不到在这东方偏远之地,竟有如此卓越的军事家。”

    “王子殿下。”隆祖踏步入内,眼见着这位来自西方的王子,这支大军的主宰者,竟是手捧战国时代孙武所著的兵书,面‘色’‘露’出几分好奇。

    “隆大将军乃是昔日大汉疆域之内的子民,可是知晓这孙武,乃是一位何等人才?”大王子希尔瓦,乃是罗马皇室成员,如今,添为这支十万人的军团最高指挥官。

    “回禀殿下,孙武乃是先秦之前,‘春’秋时期的一位卓越将才,昔日周王分封天下,诸国并起,而其中,‘春’秋五霸,乃是为首之敖,吴王阖闾,便是其中一位,当年,孙武便是在其麾下效命,当时,最强之国,正是楚庄王这位霸主问鼎中原的时期,而其亲率大军攻打楚国,不日,得胜而归,一举攻克楚国国都,而后,再败强敌越国,使其臣服,而后,便是飘然隐退,但好景不长,他所效命的吴国却是不思进取,反为越国所灭。”隆祖乃是曾经在大汉境内生活过,自是知晓大汉的一些名人。

    “当真奇人也,为将者,当如是也。”希尔瓦比较崇尚东方的文学,而如今踏入这片土地之上,则是垄断了丝绸之路,将大汉的不少文献都夺来详看,一言道出,再也不抬眼看向隆祖,目光继续落在下一页,口中徐徐道:“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耳中听着这位地位崇高的王子口中带有磁‘性’的嗓音,隆祖面上并未有几分不耐,他的族人,尚在这位年轻的少年的掌控之中,生死攸关,自然是不得不尽全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然而,他也不得不感‘激’希尔瓦,以祖辈们的仇恨,和匈奴辉煌的战史而言,他时时刻刻都想着反击大汉,杀回那片属于他们部落生存的草原之上。毕竟,在这荒芜的大漠,他们这批后来者,自然是时常受到排挤的,若不是己方强大的骑兵,稍微能够令得众国忌惮,早已是朝不保夕。

    “嗯,这一篇地形篇倒是有着几分意思。”希尔瓦突然抬头,面上已是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