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 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董卓旧部李、郭汜攻入长安。荆州刺史刘表出任荆州牧。刘表驻军襄阳,即湖北襄樊。黄忠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黄忠随从刘表侄子刘磐。刘磐驻军长沙攸县,即湖南攸县。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刘磐与东吴孙策交战于艾,即江西修水,黄忠随从刘磐。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师南下,刘表病死。曹操降下荆州后,以黄忠代理裨将军,仍然在长沙郡仕官,归长沙太守韩玄统属。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刘备与孙权组成联军大败曹操军,曹操北归,刘备趁机占领荆州,率领赵云等将南征长沙。长沙太守韩玄向刘备投降。黄忠随从韩玄投降。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刘备经益州牧刘璋部将法正作向导,进驻葭萌,即四川广元。黄忠与庞统魏延等随从刘备。刘备于葭萌厚树恩德,以收民心。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刘备与刘璋决裂,黄忠与卓膺率兵自葭萌向刘璋进兵,刘备先引兵到关中,后与黄忠军回合,黄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一路进攻到涪城。刘璋派遣刘、冷苞、张任、邓贤等前来阻挡,都被攻破,黄忠与魏延随刘备进攻绵竹,绵竹守城将领李严丶费诗等向刘备投降,黄忠随刘备率军进围成都,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包围成都。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刘备包围成都十几天,刘璋投降。黄忠被任命为讨虏将军。?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及法正进驻陕西阳平关。刘备与汉中曹军对峙。黄忠随刘备出征。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率军与夏侯渊交战,夏侯渊所率兵马都是精锐,黄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将夏侯渊斩杀于定军山。张飞妻子夏侯渊从女安葬夏侯渊。同年,刘备称汉中王,以关羽为前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八月,黄忠去世。有一子黄叙,英年早逝,无后。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抵御张鲁,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刘备军北上抵抗张鲁,驻驻葭萌。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刘备与刘璋决裂,起兵攻打刘璋,派遣与卓膺、黄忠一起占据涪城,当时刘备军兵不满万,孤军无粮,而刘璋拒绝坚壁清野的战术,派遣刘、张任、泠苞、邓贤、吴懿等将领率领精锐前去阻击刘备军,刘备军大破刘璋军,后来派遣黄忠、魏延等分统军队平定广汉郡,数有战功,迁升为牙门将军。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魏延随刘备攻克重镇雒城,并与诸葛亮、张飞等人一起包围成都。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当留大将以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全军上下听闻此事一片震惊。一日,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道:“今天委任你这个重任,你打算说点什么吗?”魏延朗声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刘备听后感到十分满意,群臣也为魏延这番话而称赞其雄豪。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刘备称帝,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

    公元223年(建兴元年),四月刘备去世,五月,刘禅登基,魏延被封为都亭侯。

    公元227年(建兴五年),诸葛亮为预备北伐,进驻汉中,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公元230年(建兴八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蜀汉汉中地区,其中两路因大雨退还,此时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魏延率领军队行至阳溪一带,遇到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两军会战,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获得大胜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还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公元231年(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据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懿使张攻王平于南围,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获甲首三千级,司马懿还保营。

    公元232年(建兴十年),魏延与刘琰不和,言语虚诞,诸葛亮责备刘琰,刘琰其后作笺道歉。

    魏延每次随军北伐,都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前汉将领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所以魏延经常说诸葛亮胆怯,恨自己之才不能尽用。依三国志补注魏略的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在军议上提出建议,因长安守将夏侯怯而无谋,故愿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并认为夏侯一定会弃城逃走,而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而不用。

    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极恶,人人都避其锋。唯独杨仪不屑魏延,与他势成水火,甚至有数次魏延拿刀作势要杀杨仪的举动;诸葛亮爱惜二人,费也常为二人调解。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为前锋,梦到自己头上生角,问占梦人赵直,赵直说:“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退后却对人说:“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如果延或不从命,就随他的便。诸葛亮殁,秘不发丧,杨仪令费前往揣摩魏延意图。魏延回答道:“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

    大军都随杨仪徐徐退却,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赶在杨仪大军前面,所走过的地方都烧绝阁道。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到底是谁想造反,董蒋二人都担保杨仪怀疑魏延。魏延先占据南谷口,率军出击杨仪大军,杨仪命令王平在前抵御魏延。王平骂魏延的先头部队:“诸葛公去世,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如此!”魏延大军知道错在魏延,不听魏延的命令,都散了。只有魏延与其子数人逃亡,逃到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上了魏延并且斩了他,将头颅献于杨仪,杨仪用脚践踏魏延的头颅,并且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于是诛灭魏延三族。

    汉熹平五年(176年),马超出生于扶风茂陵一个落魄靠砍柴卖柴为生家庭里。祖父马平曾经任天水兰干尉,后来丢失了官职,因为家里贫困娶了羌女为妻,生下了马超的父亲马腾。马腾在追随凉州刺史耿鄙征讨王国等人前,经常从彰山砍伐木材,背到城里去卖,来养活家小。

    汉兴平元年(194年),马腾因有一己私欲而有求于李,没有得到应允,于是率兵攻打李。汉献帝派使者去劝解,但双方都没有理会,随后屯于金城的韩遂率兵前来劝解,然而却与马腾联合,一起进攻李。双方于长平观长开交战,马、韩兵败退回凉州。马超已年满十八,已然符合领军作战的年龄标准。

    汉兴平二年(195年),马腾上表称军队补给不足,请求在池阳屯兵食谷,得到朝廷允许后,马腾率军改屯长平岸头'6'??。三辅动乱,马超领兵攻破苏氏坞,掠夺苏氏坞的马匹等充军资。益州耆旧传记载:马腾、韩遂都曾与刘焉有结连,后来马超和刘璋也相互来往,马超有联蜀的意思,但益州郡守王商告诉刘璋:“马超勇猛但是不仁义,有利益就不会考虑义气,不可以结为唇齿。老子曾经说过:“自己的宝物,不可以展现给别人。”如今益州这个地方,人才丰富百姓幸福,宝物一拿出来,是狡猾的人都想得到,所以马超等人才会垂涎。如果招引过来亲近,就像养只老虎一样,给自己引来祸患”刘璋听取了建议,拒绝马超的联结请求。

    汉建安元年(196年),马腾和韩遂因为部下一些小摩擦导致原本称兄道弟的两人互相征伐。此役中,刚满20岁的马超随父亲领兵与韩遂交战。此时的马超已经在号为“天下强勇”的凉州军中,被称作“健勇”。韩遂军营中的同样有被称为”健勇“的阎行,阎行在战场交战时,遇到马超,试图用矛刺马超,矛却折断了,接着阎行用断矛击打马超脖子,几乎杀死马超。

    建安七年(202年),乘曹操进兵河北,关中空虚之际,袁尚派郭援与高干协同南匈奴单于大军略取河东,此时关中由司隶校尉钟繇镇守,势单力薄,于是钟繇写信给马腾、韩遂,述说其中的厉害关系,又派张既、傅干等人去劝说。马腾于是派马超率领万余人入关中助战,朝廷任命马超为司隶校尉督军从事,讨伐郭援、高干等。作战过程中,马超的脚部中箭受伤,但马超没有退缩,用布裹住受伤的脚,继续领军作战,大破袁军,马超部将庞德亲手将郭援斩杀,随后高干和匈奴单于投降。这次的英勇作战,使得马超被后世称为“虎臣罴士”?曹操担任丞相时,曾想召封马超为徐州刺史,但马超拒绝不去赴任。于是曹操改封马超为谏议大夫。

    建安八年…建安九年间(203年…204年),马超随父亲马腾屯聚三辅,防备北边的胡族贼寇,东边的逆乱张白骑,善待士人推举贤才,怜悯救援百姓们的身家性命,三辅的人民都非常爱戴马腾军。

    建安十年(205年),高干又召集旧部再次造反于并州,曹操派张既征集马腾、韩遂、马超等西方诸将,大破高干、张晟军,斩杀了反叛的卫固等人。

    建安十三年(208年),马腾一来与韩遂不和,二来觉得自己年老,在张既的劝说下入朝为官,被朝廷任命为九卿之一的卫尉。马超的两个弟弟马休,马铁也被封奉车都尉、骑都尉,唯独马超留守凉州,被封为偏将军、都亭侯,统领马腾的部队,割据原来马家势力所在的“三辅”,屯兵于“槐里”。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跟孙权提出攻占两川联合马超围攻曹操,但计策未实施就病逝了。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率领军队出河东,试图经过马超等凉州军阀的领地进攻汉中张鲁,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关西军阀都怀疑曹操要攻打吞并凉州。马超料到这是曹操的假道灭虢之计,毅然联合凉州诸将起兵反曹(起初,马超为了拉拢韩遂一起反曹时,曾对韩遂说过“之前司隶校尉钟繇,让我攻取韩将军你,关东人的话不能再相信了,于此超应该放弃父亲,以韩将军为父亲,韩将军也应当放弃儿子,以超为子”之后韩遂也对反对自己的女婿阎行说:“关中诸位将领不谋而合,似乎是上天安排的。期间还曾拉拢刘雄鸣势力,但遭到拒绝,被马超击破。这两段皆出自魏略),率领十万人马(包括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等各大凉州军阀势力)推举韩遂为都督,屯聚于渭河、潼关,建列营寨。'21'??曹操派遣曹仁率领夏侯渊、钟繇等前往拒守,因为忌惮精悍的关西兵,曹操下令让诸将坚壁固守,不要擅自进攻。等曹操大军的支援。?

    七月,曹操率领中原大军亲自西征,与马超联军在潼关夹关对峙。曹操军驻扎在蒲阪,想要西行渡河,马超听说后对韩遂说:“可以在渭河北岸据守,不到二十天,河东粮食用尽,敌军便自行撤军了。”但是被韩遂的“半渡击之”的计谋代替,(据山阳公载记记载,曹操后来听闻了马超的计策后,感叹:“马超小儿不死的话,我恐怕连葬身的地方都没有了”。)

    八月,曹操从潼关北渡黄河,派遣徐晃、朱灵等率领四千人夜渡蒲阪津,马超知道后,派遣梁兴率领五千兵进攻徐晃,被徐晃击退,于是徐晃占据河西设立营寨,?曹操亲自率军从潼关北渡,前队刚过,曹操和许褚以及虎士百余人断后,马超突然率领步骑万馀杀到,全军大乱,但曹操稳坐胡床不起。许褚、张等将见事情紧急,将曹操带入船中急忙渡河,马超率领骑兵在后边追边射,箭如雨下,曹操几乎丧命。曹操部下虎卫军许褚一手用马鞍挡箭,一手撑杆,拼死救出曹操。??曹操帐下校尉丁斐在河岸放出大量牛马,马超的士兵顾不得乘胜追击,跑去抓奔跑牛马,马超控制不住,(这就是后出师表中:曹操殆死于潼关)?曹操因此得以成功渡河。

    九月,曹操遁过渭河作甬道到渭南。联军退守,拒兵屯在渭口,曹操多次设疑兵,用船载兵偷偷潜入渭河,做成为浮桥,到一天夜里,曹操分兵在渭南结营。联军趁夜攻击兵营,曹操设置伏兵击破联军偷袭。于是马超等人屯兵在渭南,遣送信件,请求割河西一带和谈,但曹操不答应。?(之前曹军每渡渭水就为马超的骑兵所冲突,无法立营,地又多沙不可筑垒。娄圭建议:“现在天寒可起沙为城,以水灌之,结冻后可一夜而成。”于是冰城一夜建成。)曹操大军分批渡过渭水,马超联军数次挑战,曹操只是不应战,联军只能请求割地,送人质请和。曹操采取贾诩的计策,假装答应,然后与阵前和韩遂谈言欢笑,让联军猜疑韩遂(据江表传记载,期间马超韩遂在与曹操当面谈判时,马超自负其勇力绝人,在马前放置六斛米囊,骑马来回奔走,用斛米测量曹操的体重,想要暗中偷袭擒捉曹操,但听说曹操的护卫许褚,勇猛过人,所以放弃了这个想法。曹操不久后知道,心有余悸,说:“差点被狡猾的贼人所欺凌。”?),曹操又写了一封涂改伪招安信给韩遂,离间关中联军,导致了关中联军的军阀们相互猜疑。曹操趁此机会发动攻击,在渭南一带发动大决战,联军大败,成宜、李堪等战死。马超、韩遂再次派使者送信给曹操,想割河西之地以请和,但曹操不同意,马超于是退逃回了凉州上邦,?郡人任养率自己的部众迎接马超。

    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马超潼关之战失败不久,就迅速兼并陇上诸郡县(陇西、南安、汉阳、永阳等),张鲁也遣大将杨昂相助马超,共集结万余人,围攻凉州刺史韦康于冀城。三月,凉州刺史韦康派阎温秘密出城,向夏侯渊求救。阎温乘夜潜水出城。第二天,马超军发现阎温的踪迹,派人追踪拦截他,马超军在显亲界内追上阎温,将他捉住去见马超。马超解开他的捆绑,对他说:“现在胜败已经分明,您为了孤城请救兵却被人捉到这儿,怎么施展大义呢?如果听我的话,告诉城里,东方不会有救兵前来,这是转祸为福的计策,不然,现在就把你杀掉。”阎温假装答应,马超便用车载着他来到冀城城下。阎温朝着城内大声喊:“大军不出三天就会来,努力呀!”城内的人都为他哭泣,祝祷他万岁。马超恼怒地责问他:“你不要命了吗?”阎温不回答。当时马超久攻不下,所以慢慢引诱阎温,盼他回心转意。又对他说:“城里的朋友,有想跟我同心合力的吗?”阎温又不理睬,马超便严厉地责怪他。阎温说:“事君之道只有一死,您却要让长者说出不义的话,我难道是苟且偷生的人吗?”马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