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 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将魏延,封郑国公,封地南郡。”

    “上将徐晃,封梁国公,封地东郡。”

    “上将皇甫嵩、卢植、朱三人,分别封镇国公、敬国公、乐国公,封地安定郡、涿郡、会稽郡。”

    “中将蒋钦,封安定侯。”

    “中将周泰,封武威侯。”

    “中将邓芝,封乐平侯。”

    。。。。

    “自此,封赏完毕,以上官员,若无卖国求荣、背弃主义、违背礼法等大过,必不能剥夺爵位,取缔世袭罔替,还望诸君尽忠职守,为吾大汉,安稳千秋盛世。”贾诩念完,环视一眼群臣,面色微微展颜笑道。

    “报。。。。。。”群臣还未反应过来,殿外,突然响起一声大喝,随即,脚步声急促传来,一员传令兵自殿外冲进殿内,俯身便是下轨道。

    “禀报陛下,前方紧急战报,吾军冀州都督张将军与凉州都督张绣将军集合二十万大军顺势攻打豫章郡、庐陵郡,周瑜退兵庐江,回到长江以南,遣大将黄盖戍守庐陵郡、凌统戍守豫章郡,各自屯兵五万,吾军不得进,而张辽将军率军戍守长江北岸,只待一声令下,大可挥师南下。”

    “今日新政施行,便有捷报传来,东吴退兵,豫州必然不能坚守,此举可顺势拿下豫州,集合吾军兵力,威逼江东,大可一举收复失地,匡扶大汉全境。”皇甫嵩踏前一步,当先大喜道。

    “不出一月,长江以北,必是吾大汉领地,而后攻取江东,水陆并进,不过探囊取物尔。”卢植亦是补充道。

    “荆州魏延、淮南张辽、交州张绣、张、益州刘水、水师周泰、文聘、蒋钦、甘宁所部,吾军大可兵分九路,同取江东,一载之后,天下一统尔。”朱亦是喜道。

    “三位将军所言甚是,实乃吾大汉之幸啊。”

    “孤遣刘水出兵十二万南下取江州,却是劳民伤财,如今江北数州收复不久,再临大战,已是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孤心何安,攻取江东之事,暂且搁浅,当务之急,豫州袁本初、曹孟德所部,必须泯灭。”张任自列上出列,于殿中站立,环视一眼群臣,沉声喝道:“传本王将令。”

    “嗒嗒嗒”门外,十余名传令兵齐刷刷的踏步入内,躬身听从张任的调令。

    “命兖州都督徐晃、荆州都督魏延、太史慈幽云铁骑、淮南张辽所部、赵云蜀云轻骑、马超十万西凉铁骑、庞德两万步卒,齐攻豫州,一月之内,必要攻克。粮草由户部侍郎糜竺负责,必要保障吾军粮草顺利运达。”

    “主公,曹操、袁绍麾下亦有不少虎将,若是强行攻打,只怕伤亡惨重,老将久居朝堂之上,安于现状,心生懈怠之意,老将请战。”张任话音落下,黄忠却是猛地站出列来。

    “汉升乃当朝元帅,总督天下兵马,这豫州弹丸之地,莫不还要与这些后辈争夺些许战功不成,汝不可轻出,忠勇侯黄叙何在?”张任微微摇头,他知道黄忠与严颜一般,不服老,但是豫州、扬州二州之地,却是不需要他亲自出手了。黄忠乃是军中坚石,旦有闪失,便会动摇军心,得不偿失之事,张任自然不会允许。

    “末将在。”黄叙出列,看了一眼老父,闭嘴不言。

    “主公可是以为老臣已老,尚不能征战否?”黄忠面上有些低落,仍不死心,开口问道。

    “汉升之勇,天下皆知,孤如今正在壮年,亦是不如,如何老矣,汉升莫不是指责孤乃是糊涂之辈矣?”张任轻摇头道。

    “末将不敢,只是老臣久居朝堂,心系前线战事,不免心生出战之意。”黄忠略微躬身,口中仍是坚持道。

    “无碍,将军年迈却时刻忧心前线战况,朝臣居于殿中,亦是心系天下百姓,汝等方为吾大汉肱骨之臣,孤不会怪罪。”张任摆摆手,看了一眼有些失意的黄忠,心中却有几分愧意。

    “此外,定国之初须安稳四方边境,征服外族,大汉十三州之地,都督常年不在其位,旦有动乱,必然危急吾大汉朝廷,传令下去,严颜立即率冠军骑即刻北返幽州,金涛率一万血鼓力士戍守三韩,蔡瑁回洛阳疗养,擢黄叙为瀛洲副都督,率军接防瀛洲。”

    “诺。”黄叙将黄忠搀扶回到列中,出列朝着张任躬身一拜应下。

    “此外,大汉常备兵力继续缩减,孤统称为裁军,一州戍守兵将,不过十余万,各州防务,一州两军防务,一郡一旅或一团,一县一营或一连,其余兵马,戍守在州城附近,全国上下,既是驰道相通,修建战车,运送兵马粮草,此外大汉十三州,除去骑兵、骁战营、蛮战营、黑山营、黄巾营、无当飞军等编制外,皆是如此改编,屯田兵由各郡县按照人口征调,每年须得训练三个月以上,军中连级以上将领,须得进入汉学院修行,此后,汉学院文武院下分初中高三级,对应连营、团旅、师军一级的将领,上将军衔的将军们,每年会不定抽取时间,前往汉学院演讲,汝等须得做好准备。此外,每三年制毕业的文武官员,须得孤亲自授勋,文比第一名,可为一郡副官、正八品,文比前二十名,可为一县之长、正九品,文比前百,可为一县副官,从九品,武比第一名,可封少校军衔,任一营之长,武比前十名,封上尉军衔,可为营级参谋副职,武比前二十名,可封中尉军衔,任一连之长,武比前百,可封少尉军衔,任连级副职。此外,军中文职,俱是须得进入汉学院修学三年,毕业之后,可封军衔,应科举制抽取三甲,一甲为上尉,二甲为中尉,三甲为少尉,文职无实权,却为汝等开辟军中之途,非是账房、谋臣之路,但远比昔日。”

    “今日早朝宣布事宜过多,诸位且需回到府中,好生体会,退朝罢。”少帝打了个呵欠,性子如今张任已是逐渐重视权力,自己又何必自找没趣,御林军六卫,由三万北军整编,如今,却是改为六个加强团,分由六员不同出身的上校统帅,朝中守旧派老臣手中再无兵权,而且,有典韦坐镇,再加上,今日早朝之后,各地屯田兵须得整编,两个军,十余万兵马便会有一半的兵马会抵达洛阳附近,即便是控制了皇城,他又能如何。

    散朝之后,张任带着身后一众心腹大臣,沿着大殿朝外走着,四周,有着上百亲卫开道,已是没有外人。

    “主公,最近陛下会见了几位老大人。”贾诩疾步上前,冲着张任的耳边低喃道。

    “无碍,恶来,新一批汉学院的武生亦是毕业了,可有较为出色的人选?”张任微微摇头道。

    “西凉韦康、赵昂,可为大用。”典韦瓮声道。

    “传令,命此二将入洛阳来见孤。此外,却不知师伯何在?最近,却是有些想了师叔。”张任踏步在前,很快便是出得宫门,一席话丢给身后众人,典韦挠头不解,黄忠面色依旧,而余下几名谋臣却是微微皱眉。

    “对了,最近锦衣卫的规模,貌似也很大了。”立于马车之下,张任突然开口道。

    “主公之意,是。。。。”荀开口又停顿道。

    “锦衣卫改编为六扇门,设立天下总衙门,督察天下案件、追缉天下逃犯,暗卫暂且不变,原来一万人规模,遣散,六扇门由师伯和六位师兄姐负责罢。”

    “诺。”众人应下,而眼见着张任和典韦消失在长街之上,众人俱是有些沉默,时光流逝,张任步入中年,心中的权势却也是到达顶峰,之前一夜,贾诩曾经向张任提及皇位之事,而张任含糊其辞,却让贾诩不敢追问,然而,如今天下即将统一,某非,先动锦衣卫,便是要上位的征兆吗?一干大臣俱是有些沉默,黄忠心中之前有着不甘,如今却是欣喜,任谁不想做开国功臣,青史留名。荀氏一族的大臣们俱是沉默,毕竟仍旧是忠君一党,若是张任走上这一条路,朝中的荀氏一族奋起反对,定然会引起张任动怒,而军权皆是在张任手中,洛阳安稳,而附近州郡具有强兵戍守,这天下,还是夏王做主。

    郭嘉与戏志才、贾诩、田畴对视一眼,相视而笑,他们没有荀氏一族这么的纠结,张任旺,他们则名留青史,流芳百世,若是张任不欲此行,他们亦会恪守本分,尽忠尽职。

    长夜漫漫,回到府中,又有一大堆奏折等待着张任,面色凝重着看着这一切,张任突然有些哭笑不已。还未登位,便已是如此,日后该如何是好。

    。。。。。。

    曲阿小将、于禁、乐进没有封将,你们以为是玉清的疏忽吗,下文之中必然会有分解的。文中新出现的一些新的郡县,额,不要抱怨啦,这是必然的,有些不便于管理的地方,自然是须得做些更改。

第527章 典韦的疑惑() 
第五百二十六章典韦的疑惑

    今夜,仍旧是典韦当值,踩着轻巧的脚步入得书房之内,如今已是深夜,张任还未睡下,典韦忍不住出声道:

    “主公”

    “何事?”张任微微抬头道。(шш。uuo。網首发)

    “主公曾言,李典、于禁、乐进三位将军俱是归顺,今日朝堂之上,为何只是封上了李典将军,而曲阿兄弟,貌似也未曾封赏。”

    “于禁、乐进二位将军尚有重任在身,吾军水师,五万在荆州、瀛洲长崎港、天津港、远东港各一万,八万在长江入海口附近,余下五万,汝可知何去向?”张任展演笑道。

    “主公高瞻远瞩,俺远不如也。”典韦憨笑着摸摸后脑勺,他自然是知晓张任曾提及的海外夷州。

    “至于曲阿。。”张任微微皱眉,一直以来,曲阿都是挂的他的亲卫将军的衔,而其师门俱是锦衣卫的都统,此番,亦有重任在身,至少,东吴的一些传承,一些他看重的将领、文臣,却是不可有失。

    “锦衣卫虽是解散,然曲阿有重任在身,日后必有封赏。”张任摆摆手,示意典韦不言。

    “是。”典韦退到一侧,书房中,再次仅剩下翻动书卷、挥笔书写的声音,疲劳而不知倦。

    。。。。。

    好累,今天就到这儿吧,要到月底了,还没有看差多少字数呢。

    步协,临淮淮阴人,东吴丞相步骘之子。

    公元247年(吴大帝赤乌十年)步骘逝世。步协嗣父之任,继统步骘所领,加为抚军将军。

    公元263年(吴景帝永安七年)钟会、邓艾灭蜀后不久相继败亡。东吴闻知此事,见百城无主,遂有兼蜀之志,然而巴东之守甚坚固,吴兵皆不得过,于是步协奉命率众西征。巴东守将罗宪死守阵地,临江拒射吴军,但亦渐不能抵御,于是遣参军杨宗突围北出,告急于晋安东将军陈骞。步协引军攻城,罗宪便出与战,步协大败。孙休闻讯益怒,复遣陆抗等率众三万人增围罗宪。巴东被攻多时而救援不到,城中疾病死者大半。陈骞急言于晋王司马炎,司马炎遣荆州刺史胡烈往救罗宪,陆抗、步协等不能下而引退。

    公元263~265年(吴景帝永安七年至吴末帝皓甘露元年)步协死后,其子步玑嗣侯爵。步协弟步阐则继业为西陵督。

    公元272年(吴末帝皓凤皇元年)步阐据城降晋未逮,为陆抗所陷,步阐等被斩,步氏一门几乎泯灭,惟有步协次子步续祀。

    万(235~273年),字文彬,东吴末期大臣,官至右丞相。初为乌程令,与帝皓相善,称皓才识明断,是长沙桓王之畴也,又加之好学,奉遵法度,屡言之於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兴、布乃立皓为帝。后累迁左典军、散骑中常侍。宝鼎元年八月,以陆凯为左丞相,为右丞相。二年,上镇巴丘。建衡二年春,还建业。凤皇元年秋八月,帝皓游华里,与丁奉、留平密谋曰:“此行不急,若至华里不归,社稷事重,不得不自还。”此语颇泄。帝皓闻知,以等旧臣,且以计忍而阴衔之。后因会,以毒酒饮,传酒人私减之。又饮留平,平觉之,服他药以解,得不死。自杀,徙其子弟於庐陵。

    濮阳兴,字子元,是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人。他的父亲濮阳逸在东汉末年躲避战乱到江东,官至长沙太守。濮阳兴少时有才士的声名,孙权时期任上虞县县令,逐渐升至尚书左曹,以五官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蜀国,回朝后任会稽太守。当时琅琊王孙休居住会稽,濮阳兴与他交结深厚。等到孙休即位后,征召濮阳兴入朝担任太常、卫将军,负责军国事务,封爵外黄侯。

    永安三年(260年),都尉严密。修建丹杨湖田,筑浦里塘。孙休诏令百官相聚商议,都认为费工太多而湖田不能保证造成,只有濮阳兴认为可以成功。于是召集众多兵士、百姓前去兴修,工程所费人力财力不可胜数,士卒死的死、逃的逃,还有的自杀,百姓十分怨恨濮阳兴。濮阳兴后来升任丞相,与孙休的重臣左将军张布相互勾结,国人大失所望。

    永安七年(264年)七月,孙休去世。左典军万素来与乌程侯孙皓友好,于是劝濮阳兴、张布废黜孙休的嫡子而迎立孙皓为帝。孙皓即位后,加授濮阳兴为侍郎,兼任青州牧。不久万谮毁说濮阳兴、张布悔恨原先迎立孙皓为帝。同年十一月初一日上朝时,孙皓借机收捕濮阳兴、张布,将他们流放到广州,又派人在半路上追杀他们,并夷灭他们的三族。

    赤乌五年(242年),太子孙和的次妃何姬生下庶长子孙皓,孙皓的祖父孙权非常喜爱这个孩子,为他起名叫“彭祖”。

    至赤乌十三年(250年)其父孙和在二宫之争中太子之位遭废黜,徙故鄣(治今浙江省安吉县),太元二年(252年)又封为南阳王,再迁至长沙(治今湖南省长沙县)。建兴二年(253年),宗室孙峻又杀死当时执政的孙和妻舅诸葛恪,将孙和押往新都(治今浙江省淳安县),随后赐死,孙和正妃张妃也跟随殉情自杀。何姬说:“如果都死了,谁来养遗孤呢?“于是孙皓和他的三个异母弟一起被何姬抚养大。

    永安元年(258年)十月,孙休即位,封他的侄子孙为乌程侯,并且聘娶滕牧的女儿滕芳兰为正妃。?在前往封地途中,一个叫住在西湖的叫景养的人给孙皓看相后说他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孙皓心里很高兴但是不敢向外人泄露。

    永安七年(264年),吴景帝孙休去世,群臣尊孙休的朱皇后为太后。虽然孙休有儿子,但当时蜀汉刚灭亡,再加上交(郡治今越南北宁市)发生叛乱,东吴国内大为震惊,想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左典军万以前担当乌程令的时候,与孙皓关系很好。便向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孙皓,说孙皓才识明断,很有当年长沙桓王的风采。又更加好学,遵守法度,于是濮阳兴和张布说服朱太后让孙皓继位。

    孙皓在永安七年(264年)八月初三被拥立为帝,时年二十三岁,孙皓即位后,大赦天下,改元元兴。八月,任命上大将军施绩、大将军丁奉为左右大司马,张布为骠骑将军,加侍中。对诸位大臣班赏,九月追谥父亲为文皇帝,贬朱太后为景皇后,尊其母何姬为太后。十月,吴景帝的四个儿子则分别封为豫章王、汝南王、梁王、陈王,立滕妃为皇后。十二月,封岳父滕牧为高密侯

    据江表传记载,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他实现志愿后,便变得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人民对此感到失望。濮阳兴和张布暗地里感到后悔,有人告诉孙皓,二人被诛?。张布被杀后,他的女儿又被封为美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