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刺明-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元化的命运,涉及到两个大臣之间的斗争。一个是周延儒,一个是温体仁。周延儒是要保孙元化的,温体仁却是要将孙元化处死。温体仁希望过孙元化案,将周延儒从首辅的宝座上拉下来,自己取而代之。最终,周延儒被迫辞职回家,温体仁成功出任首辅。随后,崇祯五年九月,孙元化被崇祯皇帝下令处死。

    提到孙元化,多半要提到另外一个人,一个外国人,汤若望。汤若望带来了大量的西方技术资料,和徐光启、孙元化等人的关系都相当好。在孙元化被处死的前夜,汤若望还化装成送炭工人,进去监狱,为孙元化告解。不知道老汤现在在哪里?唉,当初多看点明末的资料就好了。

    张准问道:“你们听说过汤若望这个人吗?”

    一众工匠全部摇头。

    张准只好不再问了。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推荐票还是很少,兄弟们能够多支援几张吗?】

    

第116章 开辟第二条财路

    (0116)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推荐票还是很少,兄弟们能够多支援几张吗?】

    从匠作坊回来,张准回到千户官厅,和值班的刘宝玉聊了一下,了解开垦荒田的情况。和官兵发生直接的战斗以后,张准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肩头上的胆子是越来越重。在这个乱世,想要自保,一定要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包括武装、钱粮等。明末,粮食问题极为突出,张准当然不敢掉以轻心。

    刘宝玉现在主管的事务,有些特别。浮山所军户们分到了田地以后,很快出现了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那就是生产工具和牲畜严重不足。前者,李奉来、尹根盛、邹火鸣等人,还可以带着铁匠日夜不断的打造,尽量满足大家的需要。但是后者,就爱莫能助了。

    耕地的牲畜中,牛是最重要的,不可或缺。军户们根本不可能有银子来买牛。于是,张准批下了一项计划,专门划拨两千两的银子,用来买牛。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每头牛的价格,大概是在十五两银子左右。两千两银子,可以买一百多头牛,缓解燃眉之急。

    所有的生产工具以及耕牛,直接发放给军户使用,暂时不收钱。到十月份粮食丰收的时候,再按照一石粮食一两银子的价格,用粮食来代替。基本上,这等于是提前向军户们收购粮食,收购价是每石一两银子。这样的价格算是比较公道,军户们都乐于接受。

    此外,兴修水利,铺路架桥,培育良种,建造谷仓,林林总总,也是非常耗钱的。原来的浮山所,军户是一穷二白,什么都要从头再来。军户们的热情再高,离开这些必要的生产设施,也是无计可施的。光是修建引水渠,张准就投下了好几百两银子。

    陆陆续续间,经刘宝玉发放的银子,已经有五千多两。这意味着,在十月份粮食丰收的时候,张准将回收大约五千多石(约100万斤)的粮食。目前整个浮山所已经播种粮食的田地,总共是五万多亩,按照每亩产量一石来计算,总产量应该是五万石左右。

    除了军户们自留的粮食,多余的粮食,都将被张准全部收购。这是一早就决定好了的。任何多余的粮食,张准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粮食只允许在浮山所的控制范围内流通。如果要将粮食卖到外地,必须经过张准的批准。否则,就算是走私,要受到严厉惩处的。张准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便宜了外人。

    在明末,粮食绝对是大杀器。崇祯末年,粮价飙升到每石四两银子,还是有价无市。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粮食的问题发愁。又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一点点的粮食,出卖自己的尊严,乃至于生命。崇祯二年,鞑子入塞,围困京师,各方勤王军队入京,兵部居然无法供应粮食,导致勤王军队怨声四起,无心恋战,一败涂地。

    “大人,属下这边,以后每个月可能需要三四千两的银子……”刘宝玉试探着说道。

    “我知道。我会尽量解决的。”张准点头说道。

    原来的浮山所,耕地面积只有三万亩左右,现在开垦了这么多的荒地,各种生产工具和耕牛都严重不足,随着开垦荒地的越来越多,需要提前发放的银两会越来越多。但是他现在的收入,只有精盐这一项,每天的利润,也就是二三百两银子,可不够这么消耗的。

    开辟第二条的财路,已经迫在眉睫。

    说话间,薛知蝶风风火火的来了。

    薛知蝶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见面就向张准说道:“我考虑过了,还是要问清楚,你到底要做什么生意。要不然,我不会答应你的要求的。”

    张准示意刘宝玉先去忙自己的事情,将薛知蝶带到旁边的偏厅,坐下来,皱眉说道:“我前天说得不清楚吗?”

    薛知蝶说道:“我不能害了她。我要你说得更加清楚一些。”

    张准凝视她片刻,深沉的说道:“坐下来说吧。”

    薛知蝶坐下来,将腰肢挺得笔直的,神情显得非常的严肃。

    张准有条不紊的说道:“你的闺中好友,既然是做海上贸易的,那么,你对海上贸易,应该也有所了解吧?你先给我说说,江南的海上贸易,什么货物的利润最大?”

    薛知蝶不假思索的说道:“当然是生丝!江南的生丝,运到南洋的马尼拉,转手就是三到五倍的利润。商人们都说,一船的生丝,能够换回来半船的银子。除此之外,就是丝绸、茶叶、瓷器、药材、棉布、砂糖、纸张、果品等,也都有比较大的利润。”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慢悠悠的说道:“那从海外贩卖到江南的货品呢?”

    薛知蝶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狐疑的说道:“你是要……买货?”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你简单的介绍一下就是了。”

    薛知蝶对海上贸易,还真是熟悉得很,张口说道:“从海外输入的货品,主要有香料、珍宝、番米、椰子、绿豆、番被、番藤席、草席、番纸、番泥瓶、番镜、火炬、粗丝布、西洋布、漆、皮货、矿货等。来自南洋的货物,要便宜一些。来自西洋的货物,就要昂贵一些。”

    张准从容不迫的说道:“所谓的番镜,应该就是玻璃吧?”

    薛知蝶点头说道:“没错,就是玻璃,又叫水琉璃。”

    张准淡淡的说道:“玻璃的利润大不大?”

    薛知蝶目光闪动,飞快的说道:“巴掌大的玻璃,从西洋商人那里买来,每块大约五两银子。运到金陵、扬州、苏州、杭州等地,一转手,每块就能卖二三十两银子,你说利润大不大?”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默默的盘算着,也不知道盘算什么。

    薛知蝶继续说道:“遗憾的是,玻璃是从遥远的西洋运来的,货量很少,货源也不稳定。一年最多只能到两次货。每次到货,也不过是几十箱,一箱里面只有十几片,就算全部买下来,利润也就几万两银子。如果有大块的玻璃到货,利润倒是可以更多一些。玻璃越大,价值越高,如果有一尺见方,价格就更加昂贵了。”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薛知蝶继续说道:“有些大户人家,最喜欢大块的玻璃,用来镶嵌窗户的话,可要比窗纸好看多了,光线也好。傍晚时分,使用窗纸的人家都要掌灯了,使用玻璃的人家,房屋里面还是很明亮的。因此,只要有大块的玻璃到货,肯定会争相抢购的。江南的有钱人太多,随便一块比较大的玻璃,都能卖上百两银子。”

    张准忽然说道:“如果玻璃有桌面这么大呢?”

    薛知蝶匪夷所思的看着他,不知道他的脑海里到底在想些什么,狐疑的说道:“桌面这么大的玻璃?你在做梦吗?要是真的有这么大的玻璃,就算卖几百两银子,都是有可能的。不过,我劝你还是不要胡思乱想了,以免想的太多,自己得了失心疯。”

    张准点点头,似乎赞同薛知蝶的说法。但是后来又摇摇头,好像有些不以为然。谁也不知道他点头摇头到底是什么意思。沉默片刻,他又说道:“香料的利润有多大?如果有比香料更加好用的东西,利润会不会更大?”

    薛知蝶狐疑的看着他,有些不悦的说道:“你什么意思?什么叫比香料更好用的东西?香料的利润大得很,转手就能赚几倍。不过,所有南洋来的香料,都掌握在郑芝龙、颜思齐、杨天生等少数几个大海商的手中,别人是分不到一杯羹的。你想也不要想了,除非你有跟他们对抗的能力。就算是刘香都做不到。”

    张准没有解释,收回了神游的目光,缓缓的说道:“香料的问题,我们以后再说。或许,我能够为你的闺中好友,提供一批玻璃。”

    话音未落,薛知蝶已经低低的惊叫一声,愕然说道:“你说什么?”

    张准侧头看着她,不解的说道:“我说得不清楚吗?”

    薛知蝶呼吸有些急促,显然有些激动,满脸狐疑的说道:“我听到你说,你可以提供玻璃……你从哪里提供玻璃?”

    张准不紧不慢的说道:“这是我的事情,你只要这样告诉她就行了。如果她不来,我就将玻璃卖给别人了。”

    薛知蝶明显对此事有些动心了,牙痒痒的说道:“你不要骗我。”

    张准懒得多说。

    薛知蝶深深的凝视着他,威胁说道:“你如果能够提供玻璃,她的确可以马上到来……如果你骗了我,我一定不会放过你。”

    张准歪头看着她,不以为然的说道:“你准备怎么不放过我?”

    薛知蝶狠狠的说道:“这是我的事,你只要知道就行了。”

    张准哈哈的干笑两下,心想,她倒是活学活用,将自己说话的口气学了个十足。闲极无聊的时候,和她斗斗嘴,倒也能够缓解一下紧张的神经。生活的调剂,五颜六色,缺一不可。张准干笑过后,随口说道:“你最多打打我的孩子罢了。”

    薛知蝶茫然的说道:“我打你的孩子做什么?”

    张准继续干笑,却没有说话。

    你打我的孩子做什么?

    我怎么知道你打我的孩子做什么?

    孩子不听妈妈的话,打一下很奇怪吗?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推荐票还是很少,兄弟们能够多支援几张吗?】

第117章 鹰眼铳

    (0117)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推荐票还是很少,兄弟们能够多支援几张吗?】

    六月二十二这天,张准带着马轶和其他几个人,来到了鹧鸪湾。

    浮山所西面的麻湾,就是后世的胶州湾,是天然的避风港。鹧鸪湾和黑龙湾,都是天然的港口,距离浮山城只有不到二十里的路程。这样的距离,跑步半个时辰就能到达,可谓是近在咫尺。

    眼下,杨国华带领的水兵小队,就驻扎在鹧鸪湾。原来的海盗船,现在就停泊在鹧鸪湾里面。因为没有武器,海盗船就算出海,也没有办法作战。暂时只能停泊在港口,等待有朝一日重新出海。

    杨国华带着水兵分队,欢迎张准的到来。

    在分到了田地以后,杨国华和手下的海盗们,还是比较安居乐业的。他们以前在刘香的手下混日子,都是无家无业之人,没有什么牵挂。事实上,每个海盗的梦想,几乎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积累一笔钱财,回到自己的家乡,买几亩地,娶一个漂亮点的娘子,然后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现在,他们的梦想,已经在浮山所实现了一半:田地已经有了。这让他们不得不对浮山所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闲聊中,张准随口说道:“老杨,想不想江南?”

    杨国华犹豫片刻,有些言不由衷的说道:“不想。”

    张准目光熠熠的看着对方,摇头说道:“那你就是忘本了。你连自己的家乡都不想,我可信你不过。”

    杨国华无言。

    说不想自己的家乡,那是假的。有谁不想自己的家乡啊?尤其是在节日的时候,思想的情绪更是强烈。要不然,古人怎么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呢。比如说,刚刚过去的端午节,他们就挺想自己的家人的。只是,他们现在这个样子,也没有脸回去自己的家乡。就和很多人的想法一样,在混出人头地之前,都是不愿意回去的。感觉没脸回去啊。

    张准肯定的说道:“放心,五年之内,我一定让你带领强大的舰队,风风光光的回到江南的故乡。”

    杨国华顿时大喜。

    张准说话斩钉截铁,可没有怀疑的理由。

    对于张准的能力,杨国华是充分敬佩的,看看虎贲铳的厉害就知道了。谁能想象得到,张准居然能够发明出如此厉害的火铳?就威力而言,那简直不是火铳,火炮还差不多!

    杨国华语调激昂的说道:“如果是五年的话,从现在开始,就要练兵了。”

    张准有意无意的说道:“郑芝龙他们不好对付吧?”

    杨国华老老实实的说道:“的确不好对付。郑芝龙的手下,有一百多艘战舰,大的装备有三四十门火炮,小的也准备有十几门。还有几百艘半武装的商船,船上同样装备有火炮。南洋和日本的贸易,基本上都被郑芝龙垄断了。就算是颜思齐和杨天生,也无法插手日本的贸易。”

    张准饶有兴趣的问道:“郑芝龙,颜思齐,杨天生……三个人的关系很好吗?”

    杨国华摇头说道:“当然不好。尤其是颜思齐,他觊觎日本的生意很久了,可是郑芝龙就是不给他插手。因此,他对郑芝龙是很有怨念的。杨天生其实也想插手日本的生意,最终也被郑芝龙拒之门外。他同样对郑芝龙有怨念。但是,他们两个加起来,都打不过郑芝龙,只好作罢。”

    他简单的介绍说,三个人当中,颜思齐和杨天生的关系最亲密,经常一起抗衡郑芝龙,试图尽可能的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但是,三个人又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别的海盗头子,维护三个人的利益。三个人拥有的大大小小的战船加起来,有六七百艘,还有上千艘的武装商船,别的海盗头子,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哪怕是西洋来的红毛鬼(荷兰人)战舰,也不敢正面挑战的。

    张准点点头,说道:“我正是要告诉你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按照规程练兵。我每个月都会来检查一次。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来找我。”

    杨国华有些为难的说道:“但是没有炮,我们怎么练?”

    张准缓缓的说道:“炮暂时没有。”

    两门佛郎机火炮,要安放在浮山城城头。它的主要目的,乃是稳定人心。发挥多少作用还在其次,关键是每个军户看到城头上架着大炮,心里比较踏实。这完全是心理作用,但是不能不重视。

    至于自己铸造大炮……太遥远了……

    铸造大炮需要大量的铜,偏偏整个山东地区,都是严重缺铜的。不要说附近的崂山没有铜矿,就是更远的登州府、青州府、济南府、兖州府,都没有铜矿。事实上,整个中国,都是严重缺铜的。所以,铜钱才会成为货币。

    如果没有铜,单纯依靠钢铁,铸造出来的火炮,刚性有余,韧度不足,很容易炸膛的。这年头的钢铁,无论冶炼方法如何改进,整体质量依然不能令人满意。大炮的膛压,和虎贲铳的膛压,那是完全两回事。只要一个薄弱位置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历史实践证明,最耐用的火炮还是青铜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