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和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和鸣-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朋兴面色仍然带着一抹苍白,他倚在棺材旁边,坚定的摇头,“太傅,圣上不听谏言,又颠倒是非黑白,庇护太子犯错,我御史台已经被打死一个御史了,若然讨不回一个公道,身上这身官服又有什么意思呢?”

    姜太傅气结,“要为钱御史讨回公道,法子多得是,为何要用这种自寻死路的法子?”

    周朋兴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带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太傅,圣上登基才四年,已经出现了民不聊生的兆头,若然能用我等之性命换回圣上的仁德,为天下百姓谋清明吏治,死得其所。”

    姜太傅气笑了,“怕就怕你们白死了!”

    周朋友不认同的摇头,“太傅,有些事总需要有人来做,不试过又怎知没用?”

    姜太傅恨恨一甩袖就走,“御史台都是些榆木疙瘩!”

    他快步来到御史中丞面前,见着御史中丞面上带着同样的坚定之色,一副置生死于度外的样子,姜太傅气得牙疼,“你也犟起来了?”

    御史中丞一笑,“太傅,御史台主要的职责就是风闻奏事,弹劾不法之事,就算是圣上做错了,我们也要上奏弹劾让圣上知道他行事不妥,若我们这一次在这等不法之事面前退却了。。。

    太傅,我们就不配做御史了。。。千百年后的我们,在史书上必定是面目丑陋极了,我们不能给后来者开先例啊,不能给以往那些直言谏死的前辈们丢脸啊!

    我们不能让后世人都以为御史不作为、不敢为,钱御史即便弹劾是受人之托,可他弹劾之事却没有错的,他死得冤,我们御史台当然要为他伸冤。

    我们不能让御史成为媚上之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姜太傅沉默下来,知道劝不了,这是信念之争,也是名誉之争,这五副棺材都是御史台的人,看来昨天圣上廷杖一事反倒是让他们这些人寸步不肯退了。

    姜太傅叹了一口气,也就不劝了,回到自己平日里站着的位置上袖着手,闭目眼神。

    姜太傅与两人之间的交流没多少人听到,但大家见姜太傅也劝不了他们,其他人也就放弃相劝的打算了,只盼等会圣上上朝,能宽宏大量吧。

    想到昨天的廷杖,又叹了一口气。

    过了好一会儿,陈雄龙行虎步的出现,刚刚进来就见到五副棺材,脸色顿时沉下来,黑如锅底,浑身都散发着冷气,用力的一拍龙案,“嘭”的一声大响,勃然大怒,“怎么着,是想咒朕死吗?”

    所有人齐齐跪下,“圣上息怒。”

    陈雄气极而笑,“息怒?抬着棺材来上朝,还让朕息怒?你们真是好大的担子!”

    御史中丞膝鬼而行,越过众人而出列,磕了一个头,“禀圣上,此副棺材乃臣自备,臣要冒死直谏!”

    陈雄心头怒火暴涨,冷冷的笑了笑,“好好好,朕许你直谏,直谏完你就躺进你的棺材里头吧。”

    这就是要杀御史中丞了。

    御史中丞又嗑首道:“谢圣上恩典。”

    他叩谢之后,直起腰,手上捧着一本奏折,高声道:“臣御史中丞平闻奏圣上,圣上有错,望圣上早日改过。”

    陈雄厉声喝道:“朕有错?朕何错之有?你倒是说说看,朕到底哪里错了!”

    “臣弹劾圣上不听谏言、不辨是非、行事放纵、纵容太子殴打朝廷命官,罔顾朝臣性命。

    太子理应下罪己诏,昭告天下,圣人有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太子乃我北梁一国储君,应当恪守己心、勤政为民、多为百姓民生计。圣上应当广开言路,从谏如流,望圣上纳言。”

    御史周朋兴等人齐齐膝跪出来,跟在御史中丞身后,俯首齐拜,“望圣上纳言。”

    “直谏完了?”陈雄冷冷的道。

    御史中丞心头一叹,明白自己的直谏圣上一个字都听不进去,今日就是他们御史台全部丧命之日,不过他不悔就是了,他又一次嗑首道:“臣直谏完了。”

    “既然如此,你们五个都去自备的棺材里躺着吧。”陈雄残忍的勾了勾嘴角,高声喝道:“来人!”

    “圣上!”

    一道沧桑的声音响起,打断了陈雄的话。

    姜太傅来到御史中丞前面,整个人俯拜而跪,“圣上,太傅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老臣有负圣上厚望,御史台行事乃得到老臣点头应允,圣上若要责罚,请加诸在老臣身上,老臣为太傅,愿一力承担。”

    “太傅,不可!”御史中丞惊叫一声,断言阻止。

    “太傅,万万不可!”御史周朋兴等人也纷纷变色,不肯姜太傅代他们受累。

    陈雄冷冷一笑,“这么多乱臣贼子兴风作浪,确实是太傅之过,太傅者,百官避让,你为太傅却管教不好百官,是太傅失职了,既然太傅说要一力承担。。。来人!”

    当听到陈雄说“乱臣贼子”的时候,御史中丞等人满是愤懑,到最后听到陈雄真的要责罚姜太傅时,面色狠狠的变了。

    方才圣上要他们死,现在让姜太傅待他们受过,莫非也是要姜太傅死?

    这下子就是其他九卿也不能视而不见了,第一个出来为姜太傅求情的是亲家大将军郑老太爷,“请圣上念在太傅多年来的功劳苦劳,还望圣上开恩!”

    李太尉、崔大司空、卢太爷、郑大鸿胪、王太仆、廷尉甘东生、宗正等九卿齐齐跪拜,“还望圣上开恩!”

    其他朝臣同样叩首:“还望圣上开恩!”

    有些背靠陈雄的寒门朝臣心中焦急不已,只盼圣上不要意气用事,如果是太傅犯了大错罪证确凿,杀了就杀了,可若是在这等情况下将太傅杀了,民心尽散!朝臣必会与圣上离心离德!

    北梁要完!

第186章 离心离德

    姜太傅多年来在北梁的名声一向很好,都城的百姓只要提起姜太傅,都是满含恭敬。

    且姜太傅为人沉稳,又对许多人伸出过援手,在场不少人都要受太傅的恩惠,他多年来尽职尽守,有他做太傅,很好协调了世家和寒门之间矛盾冲突,又因为太傅是他,才熄了五姓望族之间的明争暗斗,更何况姜太傅对上陈雄一些不靠谱的政令时,敢封驳圣上的诏令,不向下通报诏发,有姜太傅在,朝堂才勉强顺畅的运转。

    一旦圣上在此等情况之下将姜太傅处死,头一个对圣上不满的,必是对天下三成兵马有过恩惠的郑大将军。

    须知道郑大将军跟随先帝东征西讨,麾下出过诸多骄兵悍将,这些人纵然如今不在郑大将军麾下,但谁也不知道郑大将军一声令下,他们会不会听从旧主的召唤,要知道这些人已经分散各地军团,一旦做点手脚,军队就得让圣上焦头烂额。

    再有世家,若然姜太傅身死,再无人可以让五姓望族相互妥协,又有唇寒齿亡之意,圣上随意就将百官之首的太傅处死,那其他人呢?

    寒门朝臣们更是知道世家有多看不起寒门,看不起皇室,世家一旦从朝堂里袖手。。。。。。他们俱都打了一个哆嗦,心中祈祷,望圣上不要激进才好。

    这又与昨天弹劾的情况不同了,昨天弹劾太子的,只有一半的朝臣,如今俯拜跪地为姜太傅求情的,是所有人!

    陈雄森寒的看着眼前这一切,目光投放在姜太傅身上,一抹杀意一闪而逝,他放在龙案上的手紧握成拳。

    殿中一阵沉默。

    就在很多人提心吊胆之时,陈雄突然出声道:“既然这么多人为太傅求情。。。。。。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太傅管教百官失责,杖责三十大板!”

    寒门朝臣们心中吁了一口气,世家却纷纷变色。

    自古将相不辱!

    圣上昨日廷杖了朝臣,这已经开了古往今来未有之先例,昨日被廷杖的朝臣,纷纷以此为耻,如今圣上竟然要廷杖太傅!

    要姜太傅脱下官袍,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杖打股间,这是要让太傅颜面扫地呀!

    世家何时受过这等屈辱?

    李太尉、崔大司空等人就要出言制止,哪怕换一个惩罚的法子也好,不管是罚俸禄,还是让太傅闭门思过,总好过廷杖!

    姜太傅却先所有人的反应叩首谢恩,“老臣谢圣上开恩!”

    他站了起来,脱下了官帽,拿在手中,自己转身往殿外走,等禁卫准备好了板凳,自脱去官袍,俯在板凳上面,沉声道:“来吧,老夫准备好了。”

    朝臣们纷纷跟了出来,眼睁睁的看着姜太傅廷杖,姜松身子哆嗦着,紧紧咬着牙,一言不发的看着老父亲在自己眼前被杖打,自己却无能为力。

    这种无力的感觉真他娘的难受,姜松恨恨的想。

    御史中丞他们早已经虎目含泪,看着太傅为了救下他们几人性命而受此折辱,杀人不过点头地,他们宁愿被杀,却不想看到太傅遭受此侮辱,可惜他们不能辜负太傅为他们做的一切。

    三十廷杖打完,姜太傅股间已经血迹斑斑,面色煞白,冷汗渗渗,毕竟不是年轻人了,禁卫退开之时,姜松早已箭步冲上前,小心的将老父亲扶起,忧心的问道:“阿爹,可还好?”

    姜太傅扯了扯嘴角,“还死不了。”

    来到近前,听到姜太傅这话,御史中丞他们愧疚更甚,御史中丞上前,搀扶着姜太傅另一边。

    姜太傅脚步顿住,低声道:“将老夫的官袍拿来。”

    周朋兴赶紧递上他的官袍,姜太傅强撑着疼痛,将官袍穿好,又戴上官帽,理了理衣容,这才让姜松和御史中丞搀扶着他走进了殿中。

    等到殿中,他轻轻挣脱了两人的手,又一次叩谢,“老臣领罚而回,谢圣上恩典。”

    陈雄扫了一眼,明显感觉到从姜太傅受廷杖回来之后,众朝臣中有些不同,至于到底是何不同,他暂时还没有察觉出。

    见着姜太傅与以往镇定从容的气度并无二样,陈雄越发不满,本来应该让姜太傅退下回家找太医诊治的,他偏偏将姜太傅留了下来,“太傅者,朕之肱骨,朕离之不得,许多事朕都要太傅襄助,太傅既已受罚回来,那么朝会继续吧。”

    此言一出,许多人眸中怒色浮现,姜松更是紧捏拳头,要不是理智还在,他都要破口大骂了。

    陈雄这等行径,就是寒门朝臣也有些心寒,这是要拖延太傅诊治的时间,是要耗死太傅啊!

    御史中丞等人对陈雄失望透顶,纵容太子打杀朝臣,又羞辱朝臣,如今更是对太傅痛下杀手,这样的皇室,又有何值得他们为之效命?

    最为可怕的是,有这样想法,对皇室失望的朝臣,不在少数。

    在陈雄不知道的情况下,他成功的让泰半的朝臣们与他离心离德,他却无知无觉,只要看着姜太傅摇摇欲坠又不得不强撑着身子听朝会,看着姜太傅面上越发惨白,冷汗不断从脑门冒出,心头就畅快至极。

    这老匹夫也有如此一天!

    陈宣见到连百官之首的姜太傅也被父皇廷杖,心中得意的哼了哼,一群跳梁小丑,想要蹦,也不看看有没有这个命蹦!

    他隐晦的看了一眼御史台众人,心中砸吧了一下,遗憾的想,这五个讨厌的蚂蚱竟然没死,都是这个老匹夫的错。

    当陈雄宣布有事启奏之时,并没有人出言奏事,按照往常,一般这时候就退朝了,陈雄见这些人为了姜太傅这个老匹夫如此作为,冷笑一下,主动提起春耕之事、水利之事,点名道姓让人畅所欲言,一个说完还不肯罢休,还继续让人提议。

    终于,两刻钟之后,姜太傅没撑住,身子一个不稳,栽了下去。

    “阿爹!”姜松撕心裂肺喊道,上前小心的接住了姜太傅的身子。

    朝堂瞬间乱成一团。

第187章 念叨

    “您看您,能不能让我省点心,都多大的年纪了,还以为跟那些年轻的郎君一样呢,您连玄孙都有了,还逞能!”

    姜元羲手上削着果皮,不客气的数落道,姜太傅头都大了,这孩子念叨了他一个上午了,每次都能不重样。

    “您之前还说我是个不省心的,现在您去问问府里的人,保准一问一个准,不省心的人铁定是您。祖父,您怎么舍得让五娘伤心难过呢,您是不知道那天我都吓得面无人色了。”

    实在受不了姜元羲的絮絮叨叨,姜太傅朝外喊了一声,“来人,把五娘子请出去。”

    姜元羲哼哼两声,“祖父,您且看有谁敢把我赶出去的?”

    等了片刻,果真是没有人进来将姜元羲请出去,姜太傅恨恨的拍了拍床榻,“这些人,连老夫的话都不听了。”

    姜元羲低着头削着果皮不为所动,“谁让您卧病在床呢,谁让您不要命呢。”

    饶是姜太傅人老成精,脸皮厚也被说得讪讪的,“祖父这不是有把握么。”

    姜元羲抬头看着祖父,不客气的反驳,“万一圣上犟起来呢,您怎么办?真的要把命都搭进去吗?”

    姜太傅神色更是尬讪,“祖父这不是兵行险着么,这不,不仅把御史台的五个人救了下来,也让众多朝臣与圣上离心离德,这笔买卖,值了。”

    姜元羲满是不认同的继续数落,“祖父,您要朝臣们与圣上离心离德,多的是法子,何必涉及自身的安危?”

    姜太傅痛苦的皱起了眉头,又来了,这孩子又来了。

    “我知您是不想御史台的人枉送性命,可他们既然都将棺材准备好了,显然就是把生死置之度外,您惜才怜才,犯不着把自己搭进去。

    您看您被阿爹抱着回府那一刻,二婶三婶她们都吓得腿软,二叔三叔他们脸色白得不像样,您把大家都吓坏了!”

    姜元羲回想起祖父被阿爹脸色惨白着脸、紧闭着眼被抱回来,阿爹又急得一脑门的汗,后面跟着太医们,个个都是脚步匆匆、神色慌张,当时她就白了脸。

    及至到了后来听闻祖父受伤的原因是被圣上廷杖,她心中的杀意差点爆发,体内的能量汹涌澎湃,还是师尊察觉到了不妥,及时喝醒她,不然整个世界都将被她体内的能量毁灭。

    哪怕就是祖父当时及时装晕,后来医治及时,没有性命之忧,她心中依然后怕不已。

    姜太傅也知自己这次着实是吓坏了府里的人,就是整个姜里都被惊动,每天要过来探望他的人不知凡几,要不是顾及他要养伤,他的院门都得被踩烂,因此听闻孙女儿的数落,理亏之下一言不发,任由她念叨。

    姜太傅眨巴着眼,等到姜元羲将果皮削好了,心头大喜,他以前觉得孙女儿嘴皮子利索是件好事,现在他觉得姑娘家,还是贞静贤淑才好。

    见着姜元羲把果子削了几块,赶紧指挥孙女儿,“五娘,祖父要吃这块果子。”

    姜元羲数落的话一顿,拿起筷子夹起一块果子送到祖父嘴边,见着祖父吃下去了,正想开口,姜太傅又指着另一块果子道:“还要一块。”

    如是再三,姜元羲哭笑不得,抢在祖父之前出声,“五娘不说了,您消停一点吧。”

    姜太傅差点被她噎着了,瞪了她一眼,心中腹诽,到底是谁不消停?

    待姜太傅吃完了三块果子,这才摆摆手,示意不要了,喝了一口水,缓缓吐了一口浊气。

    见着孙女儿不再数落他,姜太傅叹了一口气开口道:“五娘,这次若是真的让圣上杀了御史台的五个人,朝堂要乱啊!

    纵观数百年,从来没有在朝堂上就斩杀御史的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