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个妾生女,她跟着倒霉倒是不可惜,唯独可惜了那些嫁妆和银子,不过倒也罢了,都是些黄白之物,咱们就当破财消灾了!她既然嫁出去了,就不是咱们家的人了,回头出了事,你也不必去关心她了!我虽不在府里,但也是知道的,那个妾生女几时将你真正当做父王看待过?我看哪,还是玥儿好些!你往后,也不必惦记那个妾生女和那个名不副实的宁王了!”
齐老太太此时一番话,倒让凌鼎心头的惆怅散去了不少,他细想想,其实母亲说的也对,他之所以开始关注遥儿,都是因为宁王的出现,若是没有宁王,哪怕遥儿真的被珏儿给弄死了,他心里头也是一点感觉都没有的。
再说那些嫁妆,原本是想着借着遥儿这一层关系来巴结宁王的,如今看来,宁王真的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看来继续巴结下去根本没有用处,那就当是破财消灾了吧,只要日后事发,他们夫妇不会连累明王府就好了,如今看来,他跟遥儿父女情分淡薄,倒也是一件好事了。
而且,母亲说得对,玥儿是嫡女,又是他唯一疼爱的女儿,将来四皇子成了太子,玥儿就是太子分了,岂不是比遥儿更好些?等到那时,他扶持四皇子成为太子有功,将来四皇子登基有望,他又是玥儿的生父,念及这些,四皇子登基为帝后一定会许他回云南去的,他的心愿,不是照旧能够实现么?
所以他的希望,并不是只在凌遥一人身上啊。
想到这里,凌鼎再听得齐老太太说妾生女三个字,一点不舒服的感觉都没有了。她本来就是个妾生的女儿嘛,若非他当初的抬举,张氏又怎么可能成为侧妃呢?凌鼎甚至在想,等到将来尘埃落定,宁王再无翻身可能的时候,是不是把张氏的侧妃给撸掉啊,让凌遥继续做个妾生女好了,以表明他跟宁王一系绝无牵扯的态度。
凌鼎想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后,又开口问道:“自遥儿回府后,齐氏一向与她亲厚,这些事情,母亲是都告诉过齐氏了吗?”
齐老太太点头道:“这个自然是要同蕊儿说的,方才,我就已经同蕊儿说清楚了。只不过,没有同她像对你说的这么细致,我只是叫她明白,宁王府不可能成为她的倚仗,叫她往后不要跟那个妾生女走得太过亲近了。知道这些事后,蕊儿当时就说了,她知道该怎么做,将来,她绝不会做危及明王府的事情的。我看她不像是说谎,何况她是个聪明孩子,知道该怎么做,我也就信了她,由着她去跟宁王妃做个了断就罢了。”
“剩下的许多事,她都帮不上忙,我也叫她只管安心养胎就是了,府里和外头,都有我和你筹谋,不必叫她费心。”
凌鼎亦很赞同齐老太太这样的安排,他道:“母亲既已说了,那也好。但这件事,就只我们知道就好了,不宜再告诉玥儿了,她年纪还小,怕她沉不住气,到时候,坏了母亲的大事,那就不好了。”
齐老太太道:“这是自然。你放心好了,我原本就没有打算把这件事告诉玥儿的。我就只想着,同你和蕊儿说了也就够了,只我们三个知道就行。我还打算,明儿先把你们夫妻两个,叫到我这里来,你们同我一道用膳,你们两个也说说话,通通气,当着我的面儿把该说的都说了,把误会给解开,从今往后了,咱们一家人就好好过日子,再无内讧,一致对外。这样一来,我也就无后顾之忧了。”
“至于玥儿,等同你们用了膳后,等你们都走了,我就把玥儿叫过来,同她深谈一次。这一向我怕生事,就没有见她,如今我既已经处理完你们两个的事情了,自然就该轮到她了。她跟四皇子之间的事儿,我还得了解一下,就算不告诉她我的计划,也得同她提个醒儿,让她心里有数才好啊。”
凌鼎闻言,点头道:“这是当然。玥儿的事情,我也不好多问,何况又是小姑娘的心思,我也不便参与。齐氏又是继母,许多事情都不好开口。如今母亲来了,玥儿素来敬爱母亲,想来,母亲的嘱咐,玥儿是必定肯听的。”
言罢,凌鼎又叫齐老太太放心,“母亲的苦心,我如今已尽皆知道了,母亲放心吧。明日我定会同齐氏好好说话相处,往后,也再也不会擅作主张了。往后不论是府里的事情,还是府外的事情,我都会和母亲商量着办的。”
…本章完结…
第一百九十八章 她还喜欢着他()
凌鼎说完这些,想着若按照母亲的计划,只怕再有一两个月,宁王就失势了,只可恨宁王之前那样对待珏儿,闹得现在珏儿是有家不能归,他也是有子不能认。
若是元熙帝没有和宁王联手坑他,又下那道圣旨的话,想来宁王失势后,珏儿还能回来的。只可惜如今珏儿勾结外族,通敌叛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就算宁王失势,珏儿再不能回来也是再无转圜的既定事实了。
不过,凌鼎到底还是怕齐老太太对凌珏有误会,虽然齐老太太并不关心这个嫡孙,但是凌鼎还是想解释一下,于是便道:“母亲,关于珏儿的事情,其实并不像是齐氏当初写给您的信上说的那么简单的。珏儿被宁王所伤后,一直在明辉堂里卧床,在除夕之夜被潜入京城的陆家人劫走了。这才让宁王有了可乘之机,他恨珏儿伤了遥儿,所以逼迫我放弃珏儿,后来入宫,皇上也顺着宁王的意思,这才给珏儿扣了个勾通外族的罪名,才有了这全境通缉,就地格杀的圣旨的。”
凌鼎将事情的前前后后,都细细的同齐老太太说了一遍。
“陆家的人给劫走了?”
齐老太太是真不知其中内情,但就算此时知了凌珏之事的内情,也没有对凌珏有什么更多的感情了,她当时接了信就知道,凌珏这个孙子确实是性子骄纵,说他闹事闯祸,这是一定的,但说他敢于勾通外族叛离大齐,他到底是个十几岁的少年,还没有这样的胆量,那时齐老太太就知道,这圣旨之后定有诸多内情,只是她没兴趣知道罢了。
此时听见凌鼎说起内情,齐老太太讶异的不是旁的,倒是陆家人的这番举动,她冷哼道,“我就知道陆展涟不会那么轻易就放手的,这次劫走珏儿,肯定是他派人动的手!鼎儿,这件事,你究竟是怎么打算的?”
看齐老太太不在意凌珏,反而在意陆家的意图,凌鼎也知道不可强求了,既然齐老太太不疼爱这个嫡孙,那倒也罢了,不过,好歹珏儿也是他的亲生儿子,他自是不可能真的放手不管的,何况,眼下不能管,未必日后就不能。
他沉吟了一会儿,才答道:“母亲,儿子是这样想的。先前儿子是迫于宁王的威势,不得不放弃珏儿。但往后宁王失势了,珏儿虽不能回来,但我还是想着,看能不能求四皇子赦免珏儿。当然了,这件事肯定要等到四皇子登基之后才行。不过赦免之后,我也不打算让珏儿再回京城了,就让他在南疆或是云南待着。不过,有一点母亲可以放心,往后这世子之位,必定是齐氏所生的嫡子的。至于珏儿,我也只求让他活着就好了,这样,也不辜负蝶儿待我的一番情意了。”
齐老太太静默了一会儿,才沉声道:“如今宁王尚未失势,你所说的这些还是太早了些,这都是后事,此时说来无益。我方才问你的打算,不是问你对珏儿的打算,而是陆家。”
“二十多年了,陆家从没有这样明目张胆过,也没有对我们凌家动手过,此番潜入京城劫走我们的人,你有想过他们想要做什么吗?你可有调查过?”
齐老太太沉声道,“鼎儿,如今云南的局势并不好,大齐人和回真族人的冲突和矛盾虽然缓解了一些,但远没有到和睦相处的时候,我本该在云南王府坐镇的,至少这样,也代表了我们明王府的态度,但我不得不选在这个时候入京,为的是要替明王府争取更多。但云南那边,你我都在京城,就不得不让教中诸位长老多费心了。至于陆家,你要让长老们多注意一些,以防他们利用珏儿做些什么事情,到时候,你若是夹在大齐和陆家之间难以抉择,就算四皇子当真如愿登基了,也难救你。”
早在凌家家主率回真族人带着云南归附大齐时,就定了一条家规的,凌家轻易不得叛离大齐。毕竟大齐是凌家最大的靠山,一旦凌家叛离大齐,南疆的轩辕家一定不会放过凌家的,到时候,回真内讧,云南又怎么保得住繁华呢?凌家守不住云南,就让大齐帮着凌家守住云南。
对于这一点原则,齐老太太和凌鼎心里都是清楚的,现在南疆已远比当年强盛了,轩辕家暂且不言,那陆家头一个就不是好相与的,一旦叛离大齐,就凭借元气尚未恢复的云南,是根本敌不过陆家的,肯定会被南疆所吞并。
所以对于齐老太太的话,凌鼎回答的很郑重:“母亲放心,这些大是大非,儿子还是分得清楚的。关于陆家之事,我已让莲童去信去调查了。目前来说,陆家除了劫走珏儿,挑动那些冲突外,还没有做出别的事情来。前者之事我同母亲的想法一样,打算先看看再说,后者之事,自有朝廷做主,咱们倒也不必着急。所以,对于陆家下一步的行动,我觉得还是静观其变得好,我想看看,陆家人究竟想干什么。”
对于这事,母子两个倒也想到一块儿去了,齐老太太闻言,点点头道:“这样也行,毕竟陆家如若对云南图谋不轨,皇上和朝廷是不会袖手旁观的,咱们倒可以先看看再说。而且,毕竟咱们还有另外的事情要做。”
齐老太太不等凌鼎说话,便又开口问道:“如今协助蕊儿管着后宅之事的,是马氏吗?”
她这几日虽很少出延年居,但府里的情况,她早就遣平安去打听得清清楚楚的了。
凌鼎也不知齐老太太为何突然说起这个,便只管点头答道:“是她。我因想着府里没有侧妃,又怕齐氏有孕了府里的事情忙不过来,就叫马氏去帮着管一管了。她好歹有儿有女,在妾室里头也是有体面的,算起来,也是头一份,所以,我就叫她出头协助齐氏管着了。”
凌鼎没敢把另一层用意说出来,怕齐老太太听了不高兴骂他。
哪知齐老太太却沉声替他说了:“只怕你叫马氏管事,还有巴结那个妾生女的意思吧?这府里谁不知道,马氏生的那个庶女,跟那个妾生女的关系好啊!”
凌鼎没接茬,只道:“母亲若是不喜欢,那我明儿就不叫马氏帮忙了,再换别人也就是了。”
“这倒是不必了,”齐老太太摆了摆手,道,“她好歹也是你庶长子的母亲,论身份,帮着蕊儿管家也没什么。我也不过随口问问罢了。也是白嘱咐你一声,如今你那庶长子凌琥还不错,在国子监里读书也很好。毕竟大齐不比回真,你也不能对庶子太过漠视了,该关心该操心的还是要操心一下。待再过些时日,宁王的事情出来后,你就替凌琥寻个亲事,也叫他们母子几个不要太亲近宁王府了。只不过,表面上,你也不要干涉他们同宁王府的来往,等宁王失势后,他们自然知道,谁是他们真正可以倚仗的人了。”
“至于随风院里的那个凌嬛,我还听说她跟狄将军府走得很近,这个狄将军同皇上关系亲近,你也不要干涉凌嬛的事,且先由着他们,回头等宁王失势后,咱们再看看,以后,该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吧。也实在犯不着为了那个妾生女,苛待府里跟她关系亲近的人。当然了,这其中的分寸,咱们都要掌握好。”
齐老太太的话,凌鼎自然是没有异议的,忙都一一应下了。
齐老太太将该商议的事情、该说的话都说完了,这才打发凌鼎走了,她也是困了,如今将事情都安排妥当了,这心里一松,也就想要歇着了。在嘱咐了凌鼎让他明日带着齐氏过来用膳后,就让凌鼎走了。
翌日。
凌鼎果然按照齐老太太的吩咐,带着齐氏一同来陪齐老太太用膳了。在齐老太太的斡旋之下,凌鼎和齐氏本就有意和好,于是,三个人倒是用了一回和和睦睦的午膳。这也是齐氏嫁入明王府后,三个人头一回在一个桌上用膳,每个人感觉都还不错。
午膳过后,齐老太太自觉自己的任务和计划都完成了,就等着凌鼎和齐氏走后,她才歇了午觉,等睡了将近大半个时辰后,齐老太太才醒过来。醒来之后,自觉精神百倍,所以又收拾了一番,便命平安派人去明珠阁,将凌玥请来说话。
凌玥自齐老太太入京后,就一直都很想见齐老太太,这几年里,她一直都是考写信跟齐老太太沟通的,都已经七年没有见到齐老太太的面了,再加上母亲早逝,凌鼎又不能从情感上抚慰她,所以她心中最亲的人就是齐老太太了。
原本,她就有两三个月的时候没有给齐老太太写信了,一点沟通都没有,她却又有一肚子的话想要对齐老太太说,自然是盼望着齐老太太一回府就见她的,只可惜她的这个心愿,偏偏不能达成。
就算荣嬷嬷知道她的心事,劝过了她,也是无济于事。而此时凌玥听得齐老太太要见她的消息,心中惊喜极了,很快就带着荣嬷嬷一块到了延年居来。
一见了齐老太太,凌玥一句话还没说呢,就已经泪流满面了,齐老太太看见自己最为疼爱的孙女,也很是动情,她这里眼眶一红,动情的喊了一声玥儿,凌玥就已经忍不住了,扑到齐老太太怀里痛哭了起来。
齐老太太也不劝凌玥,她自己坚强些,忍着没有哭,却让凌玥痛痛快快的在她怀里哭了一场,等凌玥哭够了,自己止了眼泪,齐老太太才柔声道:“好孩子,别哭了,哭肿了眼睛,那得好几日才能好呢。”
“玥儿,祖母这几年虽不在你身边,但你的种种祖母都看在眼里,祖母就想告诉你,这几年,你已做得很好了。没有谁再比你做得更好了,知道么?”
“可是……我没有看顾好珏弟。”亲弟弟如今落到这样的地步,凌玥自觉有愧,面对凌鼎时,她不敢说也不敢问,但心里又不愿意去恨宁王,只好把满腔恨意放在了凌遥身上。
这几年里,她还从没有这样恨过一个人。只可惜她自己没有能力,不能为珏弟报仇,又自知能力不及,斗不过凌遥。更重要的是,她的爱恨都牵涉到宁王和凌遥,却又逼着自己听齐老太太的话,要跟四皇子在一起,她若是同四皇子在一起,就必须控制住自己对宁王和凌遥的情绪,不能叫四皇子瞧出分毫来,否则就会坏事。
这样一来,凌玥还当真是左右为难,前后无门,直把自己逼得是无路可走了,只觉得心里头的煎熬日盛,偏偏还无人诉说。此番见了齐老太太的这一场痛哭,一多半是思念齐老太太,还有一小半就是这种情绪上的煎熬爆发了。
凌玥面对齐老太太时,自然没有必要极力掩饰自己的情绪了,因为她很放松,所以齐老太太就能很容易的从她眼中看出她的煎熬来。齐老太太心下一叹,到底玥儿年纪还小啊,有些坎儿还过不去,幸而自己找她来谈话了,如若不然,这丫头岂不是会有解不开的心结吗?那样的话,就对她的计划大大不利了。
齐老太太轻轻拍了拍凌玥的手背,温声道:“珏儿的事情,你父王已经同我说过了。这件事不是你的错,你也没有什么错处。玥儿,这件事情,也不由你来操心,有我和你父王在,断不会让珏儿被他们杀死的。你只管放心好了。”
凌玥擦了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