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昆点点头,“哆啦……不是,机器猫看过吧?”
刘小亮挤着眉毛看他,“看过,怎么了?”
杨昆说:“主题歌熟悉不?不用考虑歌词,只说旋律。”
刘小亮仰着脑袋想了想,嗯了一声。
杨昆说:“你现在试着用机器猫的旋律把这首诗唱出来。”
刘小亮还真的唱了起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我靠,这特么也行?”
孙研毫无形象地趴在桌子上,都快笑抽了。
学校规定中秋节放假两天,八月十六晚上返校。
下午放学后,孙研拎着不大的背包,和叶小换手挽手往大门走。
正是换季的时候,杨昆拎着叶小换的行李,和刘小亮并排跟在她们身后不远处。
刘小亮也想替孙研拎包来着,她没同意。
对于刘小亮似即似离的追求,女孩的态度是听之任之,不亲近,也不刻意疏远。
昨天在校门外大打出手,今天又在后窗自弹自唱,使杨昆一下子成了全校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从教室到大门的路上,不时有男女学生乃至老师指着他的背影,小声议论。
对于人们褒贬不一的反应,杨昆倒无所谓,叶小换却颇有些自豪。
打架和唱歌两件事都和她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使她觉得自己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女孩子常有的那种小虚荣得到了很大满足,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地,像只骄傲的小鹿。
脱出学校范围后,刘小亮想和孙研并排走,被她用眼神制止了。
考虑这个时代的风气还不容许十几岁的少年男女在大街上公然秀恩爱,杨昆也只能和叶小换保持着足够安全的距离,一直把她们送到车站,登上回市里的公交车。
虽然知道近一段时间以来,长途车上的扒手已近销声匿迹,杨昆还是上车转了一圈才肯放心。
他悄悄问叶小换:“你家住哪,明后天我去市里找你玩。”
叶小换撩了他一眼,说:“不怕被我妈拿着菜刀追出半条街,你就尽管来。”
看到旁边孙研似笑非笑的眼神,杨昆果断败退。
和刘小亮分开后,杨昆回到家,才知道姐姐杨晓燕回来了。
仔细一想,自重生以来,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比他大4岁的姐姐。
虽是一母同胞,但杨晓燕更多地继承了母亲的遗传基因,身高不到1米6的她站在已经超过1米74的弟弟面前,显得娇小玲珑。
杨昆看杨晓燕带回来的衣物不多,问她:“这次能待几天?”
杨晓燕把特意给弟弟买的秋装拿出来,说:“学校只放2天假,要不是晓敏到学校找我一块回家过中秋,而且刚上大三课程不太紧,我都想等到国庆假期再回来的。”
杨昆接过衣服看了看,一件外穿的羊毛衫,两条牛仔裤,都是品牌货,绑一块得好几百块,以老姐一惯抠门的性子,算是难得的大手笔,收好衣服,悄悄问她:“怎么没把男朋友牵回来溜溜?”
杨晓燕就抡着背包砸他。
刘素芬端着洗净、切好的哈密瓜进来,嗔道:“都给我安生点,整天就知道胡闹,吐什么舌头,说你呢,昨天又跟人打架了?”
杨昆知道自家的电玩城里人多嘴杂,跟张凯打架的事瞒不住,也没打算瞒,“几个小混混拦住我要钱,不给就动手,我总不能傻站着硬挨吧,派出所的同志都说了,我这叫正当防卫。”
杨晓燕说:“甭管占不占理,打架最要紧的是别吃亏,宁肯咱们拎着东西去给人家赔不是,也别让人家拎着东西来医院看望咱们。”
杨昆一脸佩服地说:“老姐英明。”
中秋节这天,杨昆难得地睡了个懒觉。
简单吃了几口东西,他就拉着杨晓燕,东奔西跑地为晚上的聚餐做准备。
(书城的朋友们,大家别嫌深侯更得慢,毕竟码字要时间的,你们看一章只要几分钟,像深侯这种一指禅写手却要码上几个小时的说,抱歉哈。)
第65章 :围炉夜话()
临近傍晚,杨建军带着一大家子步行来到大嫂家时,杨昆已经在二楼的小院里支起了圆桌,桌面除了干鲜瓜果和应时月饼,还摆着大小十几个碗碟,花花绿绿的很是热闹。
杨昆把单孔煤气灶摆在桌子正中间,招呼二叔一家人坐下,说:“稍等片刻,马上就得。”
杨建军家的三丫头晓苹年龄小,好奇心重,看着摆在面前的一盘切得薄薄的萝卜片,白生生的很是诱人,忍不住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一下,立刻苦着小脸吐了出来,“呸,生的!”
胡凤兰拿毛巾给女儿擦嘴,笑着说她:“谁让你嘴馋来着,不过大嫂,小昆整这一桌子生菜打算怎么吃,还摆一眼灶火在中间,现炒么?”
杨建军仔细朝盘碟里看了看,萝卜、土豆、粉丝、豆腐、海带丝、白菜头……还有几大盘切得菲薄的羊肉片,有点明白过来,“这是准备涮羊肉?”
“没错,今儿请大家尝个新鲜。”杨昆小心翼翼地端着一大盆汤底放到灶上,打开气阀,点着火,调整好火势,嘱咐晓苹和晓雨:“想吃什么,哥替你们挟,自个别伸手,小心烫到。”
杨建军问:“火锅不都是用炭火烧的么?”
杨昆说:“那是传统吃法,咱这家具不趁手,只好拿煤气灶凑合一下,味道虽然差了点,不过火候好掌握,也不像木炭火锅那么呛鼻子辣眼。”
刘素芬端着调好的麻酱和腐乳汁、韮菜花出来,把小料分给大家,说:“为了这顿饭,小昆可是忙活了一整天,一会要是不好吃,就罚他一个人全吃下去。”
杨昆笑笑,说:“就怕准备的东西少了,不够大家吃的,离汤滚还有一会,你们先坐着,我下去叫晓丽。”
杨建军就站起来拦他,说:“今儿学校放假,正是挣钱的时候,咱们先吃,一会换她上来。”
杨昆说:“生意哪天都能做,一年可就只过一个中秋,大家坐一起图个团圆,少个人多没滋味。”
不一会,杨昆带着晓丽上了楼,除可乐、雪碧和酸枣汁外,额外带了瓶白酒。
杨昆拧开酒盖,给二叔面前的玻璃杯倒满,自己倒了多半杯,举起来说:“叔、婶,一家人坐一块不容易,咱们爷俩喝酒,女士们喝饮料,大家干一杯。”
一口闷了半杯下去,杨昆抿着嘴缓了口气,又举起杯子,说:“叔,这半杯,是替我爸喝的。”
看着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性格有些木讷的杨建军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端起酒杯闷了一大口,放下杯子,说:“好,好,看到你们过得好,你爸肯定也高兴。”
刘素芬抹抹眼角,说:“今儿过节,过去的事不提了。”
杨昆也觉得气氛有点沉闷,岔开话题说:“来,尝尝这羊肉,这肉片薄,一涮就熟,煮老了可就没味道了。”
杨建军给行动不便的胡凤兰挟了一筷子肉,自己也蘸着麻酱尝了一口,连连点头,“嗯,味道真不错,准备这么一大桌,花了不少心思吧?”
杨昆剥了糖蒜分给大家,笑着说:“切菜都是普通的刀工活,只是家里没有现成的刨肉机,切这冻羊肉片稍费了点劲,真正耗功夫的还是这看起来不起眼的锅底,用羊骨头和鱼头炖了好几个钟头不说,光买佐料就跑了好几家调料门市,就这还少了好几味料呢。”
胡凤兰用筷子指指汤锅,问他:“这锅底有什么说道么?”
杨昆摇摇头,说:“怕大家吃不了辣,也没有合适的锅子,就弄了个普通清汤锅底,虽然没加麻椒和辣椒,却跟京津一带流行的涮法有点区别,偏向于川渝一带的风味,当然,没那么正宗,算是根据咱们北方人的口味改良过的。”
杨建军问他:“你从哪学来的这门手艺?”
杨昆无法直言自己过往的经历,只是含糊地解释道:“前段时间在南方吃过几次,觉得味道不错,就上了点心。”
他转开话题,问杨建军:“叔,还记得上次跟你提过的事么?”
杨建军当然记得,就是杨昆不问,他也打算趁今天这个机会提出来,只是刚才实在有些抹不下脸,这会听侄子问起,借着几分酒意答道:“记得,就是……唉,有点舍不得。”
胡凤兰瞪了他一眼,说:“厂子都快开不了工了,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杨昆举起酒杯敬了二叔一口,说:“国有企业开工不足甚至破产整顿,职工下岗分流,这是大势,不是一两个人能扭转的,叔,听我一句话,长痛不如短痛。”
杨建军愁眉不展地喝了一大口酒,叹道:“你叔当了半辈子炉前工,不上班,又能干什么?”
杨昆笑着指指眼前的火锅,“这个。”
杨建军一愣,“你是说……开饭店?”
杨昆点点头。
杨建军仔细想了想,说:“县城这么多家国营饭店,私人开的也不少,没听说哪家挣钱的?”
杨昆说:“老话说财不露白,哪家私人饭店挣了钱也不会满世界吆喝,至于国营饭店,就凭他们上个菜能溅人一身菜汤的尿性,能挣钱才怪。”
“倒是这么个理,可是……咱们北方人吃惯了馒头、面条,一个礼拜连米饭都难得吃上一回,这南方口味在咱这儿能兴得开?”
杨昆笑了,说:“永远不要低估吃货们的好奇心。”
据他的了解,后世的全国十大火锅品牌,除排名第十的东来顺是北方口味外,前九名清一色全是川味火锅,这其中就有6家在易阳设有分店或加盟店,抛开这些大品牌不说,那些面对大众消费者的中低档火锅店,只要经营得当,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观念偏守旧的杨建军还是不放心,干脆敞开来问道:“照你的估计,弄个火锅店,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杨昆想了想,说:“不熟悉的行当不敢比,起码比开街机厅赚得多。”
杨建军沉默了,街机厅每个月的大致收入,他是了解的,在他这个月收入不超过600元的老实人眼里,每月净赚2万余元无疑已经是个天文数字,比这个还赚钱……他不敢想下去了。
(今天至少8000+,书友们给力的话,有可能上万哦,大家来点收藏、推荐、评论鼓励一下可好?)
第66章 :何谓幸福()
刘素芬也是第一次听儿子提起开饭店的构想,她停下筷子,眼神在杨建军和杨昆脸上转来转去,胡凤兰心思活泛些,虽然不懂开饭店的门道,但一向觉得侄子比她男人有出息也有眼光,悄悄在桌底下踹了杨建军一脚。
闷闷地喝了一口酒,杨建军问:“你是不是早就有这打算了?”
杨昆说是,位置都看好了。
杨建军问在哪。
杨昆说:“从咱这往北,健康大街和环城路交叉口,农村信用社旁边,那排店面是信用社的产业,我跟信用社主任打过几次交道,能说得上话。”
杨建军闭上眼睛想了想,说:“那一带好像没什么像样的饭店。”
杨昆说:“眼下的确是这样,不过那边紧邻着开发区,晚上有不少人在那一带散步休息,而且我得到确切消息,县里已经有了明确具体的规划,明年就要把路西的旧厂房全部拆除,建成休闲广场,到时候就是寸土寸金,一店难求这话哪说哪了,千万别说出去。”
杨建军点点头,又问:“搞这么一家火锅店,得投多少钱?”
杨昆说:“我粗略估计过,房租、装修、厨具、餐具,全部下来,大概10万出头。”
杨建军两口子同时倒抽了一口气,杨晓燕瞪大了眼睛,问他:“10万!?”
杨昆点点头,说:“这是根据咱们县城的经济情况和收入情况,对潜在客户的职业、年纪、性别、口味以及具体消费水平、方式和习惯进行综合考虑,最终得出的数字,我给火锅店的定位是高低联合,在开业初期,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和大众化的价格,尽快博得顾客、树立形象、打开局面。要只想小打小闹,可能连3万块钱也用不了,但要想做大,做强,就得舍得投入。”
虽然听侄子说得头头是道,杨建军还是有些接受不能,他犹豫着问道:“万一……赔了呢?”
杨昆踩踩脚底下,“有游戏厅打底,赔得起,何况我有八成以上的把握能赚。”
杨建军和胡凤兰对视了一眼,鼓起勇气说:“不怕大嫂和小昆你笑话,叔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别说10万了,连5千也拿不出来……”
杨昆摆摆手,说:“叔,钱上面你别操心,我来想办法,咱们爷俩合伙干,我出钱,你出力,我给你算三成干股,按月分红。”
杨建军有些接受不能,说:“这样……不太合适吧?”
胡凤兰又在桌子底下踹了他一脚。
杨昆笑笑,说:“那这样,叔你就拿5千出来,咱们四六开。”
不等先生开口,胡凤兰抢着说:“三成就不少了!”
知道二叔二婶对自己的主意只是心动,却顾虑未消,只是眼下没资格也没底气向他们打包票,举起酒杯说:“这只是个初步意向,叔你回去好好考虑一下,要是有想法,回头咱再商量细节,今儿过十五,咱们吃好、喝好。”
刘素芬也举起杯中的可乐,劝大家:“对对对,来,大家动筷子,晓敏、晓丽,别光听小昆在这胡吹大气,吃东西。”
虽然娘俩频频举杯举筷相邀,心里有事的杨建军却怎么也畅不开怀来吃喝,反复衡量了好久,他主动举起酒和杨昆碰杯,说:“也不用改天了,今天就把事定下来,叔这半辈子没什么出息,也不想就这么混下去,不管成与不成,跟你一块搏一把。”
杨昆喝了口酒,说:“好!”
杨建军又说:“丑话说前头,你婶眼看就快到日子了,家里那点老底,得留着给她们娘俩应急,既然你有办法筹到钱,我就只管给你跑腿吆喝。”
杨昆摇摇头,“叔,钱我来出,老板你来当,装修、采办、雇工、开店,这些都要你来操心。”
杨晓燕问他:“那你呢?”
杨昆手一摊,“上学啊。”
人生难得几回搏,打定主意之后,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杨建军有点兴奋,一瓶高度白酒倒有一多半进了他的肚子,杨昆知道二叔酒量一般,借消食为名,步行把他们送回了家,走到农信社门口,又被杨建军拉住盘问了半天,回到家时,已经夜里10点半多了。
今天天气不错,刘素芬娘俩收拾了桌子,坐在小院里吃着零食闲聊,看见儿子回来,指指面前的躺椅,“坐下。”
看母亲的表情,杨昆猜到她可能有话要说,依言过去坐了,抓了把开心果,扔一颗在嘴里吱吱嘎嘎地嗑着,“妈,有事?”
儿女都是心头肉,有话也不用背着闺女,刘素芬说:“这事,我琢磨了有一阵子,早就想跟你说,可你整天早出晚归的,总瞅不着空子。”
杨昆心下歉然,说:“妈,以后我多在家陪陪你,有什么想法,你就直说。”
刘素芬欲言又止地看着他,犹豫了好一阵,才说道:“刚才见你跟你二叔说得高兴,我没好问你,我是想,能不能把游戏厅兑出去,再给妈寻摸个别的正经买卖做?”
杨昆愣了,问她:“游戏厅不好么,既能挣钱,又轻松,守家在地的,也不怕刮风下雨……”
刘素芬摆摆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她说:“挣钱是一回事,只是三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