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朱前疑对朝政之事却浑然不知,他只是知道,只要上书奉承女皇,那么就有高官可做。于是他继续上书,曰:“昨天夜里,我梦到自己来到了嵩山,听到群山响应,齐声高呼陛下万岁……”武则天见书大喜,立即赐他一只绯鱼袋,以示恩宠。

此后朱前疑就每天穿了绿色的官服,佩一只偌大的绯色鱼袋,满脸严肃地上朝。百官看得哈哈大笑,但是朱前疑却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摸对了官场上的路数,只要坚持下去,继续晋升那是丝毫也不成问题的。果然,没过多久,契丹人反叛,大周武备不足,连吃败仗。武则天就传旨群臣,说:“但有献给军队一匹马的,就可以得到五品的官阶。”朱前疑见了圣旨大喜,就立即借钱,买了一匹马送去。然后上表,要求武则天立即履行诺言,封他为五品官。武则天看了他的奏章,气得七窍生烟,立即吩咐道:“让这个白痴滚蛋,立即放归丘园。”善良的朱前疑就这样被撤销了领导行政职务,轰回家养猪去了。朱前疑既惊且诧,大惑不解。他无法理解,天子一言九鼎,怎么会说话不算数?他左思右想,却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不久就活活郁闷死了。

朱前疑错就错在太天真,太纯情。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知道,天子一言九鼎,这种话原本是糊弄缺心眼的老百姓的,如果当皇帝的每句话都要算数,那他就不是天子,而是傻子了。就拿武则天来说,这一次她是气急而下旨,原本无意履行,也不可能履行。这天底下,能够买得起马的人,多如过江之鲫,如果都授予五品官,这天下就全都是官了。所以真正明白的人,看到这圣旨就知道武则天昏了头,知道武则天最终不会兑现承诺,也就不会拿这圣旨当真。

也就是说,处于“明”的第二境界的朱前疑,他只知道皇上一言九鼎,不会骗他。却不知道事情如果照他的做法进行下去的话,武则天就会陷入极度的尴尬境地。所以他这时候买马上书,求封五品,无异于要把武则天推到失信于天下的泥坑里去,武则天岂会跟他客气?

我们经常说年轻人天真,天真就天真在这里。如果他们能够再进一层,由明而进入真正明白的境界,就会避免因为自己的无知与天真而生生地把上司逼得跟你拼个鱼死网破,那后果真的很严重。

到了第三境界的人,他既知道发生的事情及其具有的影响,也知道自己介入之后会产生何种变化。比如说,在这件事情中,众官都知道武则天匹马封五品的圣旨不具可行性。如果自己跑来闹轧猛,无异于非要出武则天的洋相,自然落不了一个好下场。能够知道这些,就算是明白人了。

那么,不明白的人又会如何呢?

大唐时代,高丽国的国王莫离支,不断向大唐挑衅,不服王化。朝廷就派了一个叫元万顷的人,去做辽东道的管记。元万顷到任之后,巡视鸭绿江边,发现对岸的险要之地,高丽国未派一兵一卒防守。元万顷见了哈哈大笑,就写了篇五彩斑斓的文字,嘲笑高丽国人脑子蠢笨,居然不知道占据险要之地。

这篇文章迅速地流传开来,最终传到了高丽王莫离支的面前,莫离支看了文章,感激地说:“感谢元万顷,我将恭敬地遵从您的指示而行事。”于是传令,调精兵堵守住了鸭绿江对岸的险要之地。这件事情传到朝廷,朝臣一片大哗,怒不可遏,纷纷要求严惩自作聪明的元万顷。经过御前会议大讨论,最后决定将元万顷流放到最南边的岭南去。

元万顷在这里所犯的错误,正是因为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介入,会导致事情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意识不到这一点的人,只是处于明的状态之中,意识到这一点,才算是明白了。明白了以后,就可以选择逃避或是面对。

逃避者停留在第三境界中,只有勇敢地面对者,才有可能进入第四境界,通过自己的智慧,主导着事态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汉武帝年间,因为连年与匈奴战争,国家财力耗尽,入不敷出。汉武帝强迫各地郡国进贡钱粮,遭受到了各郡国的强力抗拒。这时候,有一个叫卜式的人越众而出,打破了僵局。

卜式是一个河南平民,当他得知汉武帝为国库空虚而愁眉不展时,就不停地上书朝廷,要求将自己全部的家产捐出,援助边塞。汉武帝疑心此人想出风头,就派了使节询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卜式响亮地回答说:“我认为,天子要打仗,有才能的人就应该死在战场上,有钱的人就应该把钱全部掏出来。现在我没有才能,只有钱,所以我决定把家里的钱全部捐出。”

汉武帝听了这个回答,大喜,就将卜式树立为榜样,号召全国人民学习他,不仅没有收下卜式的家产,而且还任命卜式为中郎,赐左庶长爵位,赏给十顷土地,不久又提升卜式为齐王太傅。卜式上书,正是他看准了汉武帝眼下急缺一个榜样模范供大家学习,所以他积极地推动事情向这方面发展,将自己作为现成的模范提供给汉武帝。于是他名利双收,轻易地取得了汉武帝的欢心。

分析明与明白的这四种境界,我们就会发现,进入第三境界和第四境界的明白,做起来殊是不易。而且,你明白别人也明白,一旦稍有差池,就会人财两空。现在我们最为关注的,就是智力层次集中于明的状态之中的年轻人,他们应该如何利用自己的这种中间状态,以赢得自己的人生成功呢?

第62章 “明”的成功境界

官场之上,只有处在明的状态之中的年轻人,才最有可能获得升迁。

这是因为,处在这个状态之中的年轻人,还不具精确研判时局走向的能力,他们知道正在发生些什么,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是由于他们的自我人格仍然不具有将他们的意愿与现实清晰区分开来的能力,所以他们也就缺乏进一步思维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始终弄不清楚,一旦他们采取行动,事情就会因他们的介入而发生变化,他们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无法为此承担责任。

一旦他们不需要为未知的结果负责,那么,当他们选择行动的时候,只需要遵从本性的召唤,顺应人际关系博弈的态势上下起伏,当所有的心智耗尽,最后留下来的,是随波逐流、无为而治的至高人生境界。

《瞑庵杂识》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浙江有一户人家,姓夏,虽然家中非常有钱,但是夏家的儿子却略有迟钝,经常被侍候他的书童所戏弄。可是书童的狡黠,夏生却从未对家人说起过,于是在他读书成年之后,就奉了父母之命,带着书童和盘缠,赴京赶考去了。

途中,他们到了一座庙中休息,这座庙在山东境内,庙堂极其宏伟壮丽。庙里有许多和尚正在念经打座。有知客僧带着夏生及书童到了客房,见知客僧退出,书童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夏生问书童为什么哭,书童回答说:“人生就像是闪电朝露,富贵是那么地短暂。聪明的人应该及早辨明死生大计,从此皈依佛门,才是智者之举。”夏生虽然是主人,可是读书的时候,远不如书童聪明,听了书童的话,他果然心有所动。于是书童趁机继续劝说,最终说服夏生去找庙中的方丈,苦苦哀求落发为僧,却不曾想,方丈一口回绝了他。

夏生失望地回到客房,书童却对他说:“老方丈之所以执意不允,那是因为你意志不坚的缘故,倘若你肯自己剃光了头发,再手持剪刀,对准自己的咽喉,在老方丈座前以死明志,那么老方丈就一定会应允的。”

夏生果然这样做了,他剪光自己的头发,手持剪刀佯作自杀,强迫老方丈收下了他。从此夏生就在庙里吃斋念佛,而狡猾的书童,又趁机要求夏生写一封决绝的书信给家中,表示他此生再也不会回去了。然后书童带着这封信和赶考用的盘缠,独自回去了。回到家中,家人听说夏生在途中放弃了科考,割断尘缘,竟然落发为僧了,父母惊骇已极。书童假意相劝,还做出要带人去劝说夏生还俗回家的样子。就这样一番做作之后,眼见得夏生的父母受此打击,身体与精神渐渐倦怠,书童趁机侵吞夏生家的财产,又过不久,干脆将夏生的父母赶出了家门,另使钱贿赂官府,夏生父母求告无门,从此书童就作威作福起来。

几年之后,新任知府到任,夏生的父母已经很苍老了,每天在街头乞讨,听说来了新知府,就去告状。书童也急忙骑了高头大马,穿着光鲜的衣裳,带着家丁去贿赂知府。到了衙门,却被衙役们不由分说,将他从马上捉下。书童大声喊叫,声称自己是送贺礼而来,不应该这样对待他。这时候知府走出来,身着华丽的官服,官帽上的两翅微微颤动,一直走到书童面前,问道:“你不认识我了吗?”书童抬头一看,登时骇得魂飞天外,这新任知府,竟然是早已做了和尚的夏生。

夏生是怎么当上了官,而且做了知府呢?原来,夏生虽然愚笨,却也没有愚笨到不可救药的程度。当书童诳他落发为僧的时候,他本欲发火,忽然心念一动,暗想以自己的资质,只怕是即使前去京师科考,也会名落孙山。读书做官这条路,终究不适合于自己,莫不如顺水推舟,先由着书童欺诳,自己索性先在寺庙里躲上一段日子,一边继续读书,一边寻找别的出路。这样一想,他就故作懵懂,答应了书童。

等他进入寺庙之后,才发现这寺中诸僧,多半都没有读过书,识字者寥寥。而且这座庙由于地处要地,每日里前来上香进贡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寺庙门前几成车水马龙,偌大一座寺庙,除了他,别的僧人全然不晓接待之礼。此后夏生就负责寺庙的香客接待,进香的香客往往会施舍巨资,都由夏生负责管理。就这样,几年工夫过去了,寺庙中募集来的财物,已经多不胜数。

此后,夏生将寺中的金银事先藏好,然后悄悄地买来俗家的衣服,在一天夜里将僧鞋脱在井口边,换上俗家服装,带着银子,悄然去了京师。到了京师之后,他先在吏部做一名杂役,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吏部的要员,不久就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外放的肥差,终于在这一日衣锦还乡了。

在回来的途中,夏生还以官员的身份,又回到了那座寺庙里礼佛。寺中的和尚。做梦也想不到他就是夏生,还告诉夏生说,庙中有一个俗名姓夏的高僧,就在几年前已经成佛了。夏生听了之后,付之一笑。

明白了这一切的前因后果之后,书童面如死灰,伏地待死。夏生却说:“你虽然该死,可是我打听到,你除了夺我的家财,欺凌我的父母之外,并无其他劣迹,如今我父母肯饶你不死,本官也可网开一面……”书童听了,大哭着跪在夏生父母的脚下,乞求饶命,最终夏生只打了他三十大板,让他此后继续在家里侍奉。

在这个已经失去效仿意义的故事中,夏生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还未谙世事的明,他知道自己参加科举会落榜,却不知道自己当了和尚,会给自己的父母带来灾难,然而正是因为他不知道这后面所发生的一切,所以才会一帆风顺地做得了高官。如果他预先知道这样做的后果,那么,他肯定不会达到目的。因为倘若他为人过于精明,寺庙的方丈也不会允许他把持钱财。总之,他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自己无法预测未来的前提之上,却顺应了人际关系博弈的最基本法则。

事实上,在历史上,如夏生这般难以预知结果的行动,在所多有。例如,汉武帝时代,有一个名叫义纵的酷吏,此人嗜血如狂,他曾出任定襄太守,到任的当天,突然封闭了定襄监狱,将狱中轻重犯人两百余名,以及正值午饭时来给犯人送饭的家属,以“为死囚私自解脱枷镣”之罪名,不由分说,全部处死。如此不问青红皂白的屠杀,却赢得了汉武帝的欢心,竟将义纵名列九卿。

朝中有几名大臣气愤不过,就商议共同上书,弹劾义纵。当时商议这事的共有五名大臣,其中有一个叫张合的年轻郎官,虽然他也知道奏章一上,很有可能会立即遭受到义纵的报复,但迫于情面,又担心同僚讥笑自己怕死,就硬着头皮上了书。

却不料,等到张合上书之后,另几名大臣却做若无其事状,并没有按照事先的约定与张合一道弹劾义纵。张合悲愤不已,可是事已至此,就只能闭目待死了。

当汉武帝读到张合的奏章的时候,他刚刚病愈,正在驱车前往甘泉宫的路上,途中发现树木未经修剪,知道这项工作是由内史义纵负责,心里想,莫非是义纵认为我病了之后,就不会再起来了吗?从此对义纵起了杀心,就以张合的上书为由,另外又指责义纵违抗圣旨,杀死了义纵。

义纵被杀,弹劾义纵的张合因此而晋升。另几名大臣得知之后,捶胸顿足,后悔不已。可是他们太明白事理了,明白过度,就是世故,就会对自己所介入的事情有一个理性的判断。然而官场之上的人际关系博弈所遵循的从来不是理性的法则,所以这些人注定丧失晋升的机会。

历史上还有一个有名的“八板子将军裴聿”,此人按照“明”的法则行事,只管按责任行事而不计后果,结果连升了八级,成为官场上一件大事。

裴聿此人原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元婴身边的参军,由于李元婴此人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别人不敢相劝,只有裴聿不敢忘记自己的职责,出言相劝,结果惹火了李元婴,命人将他拖下去,狠狠地打了八大板子。

明明是尽职尽责,却冤乎枉哉地挨了板子,天真的裴聿无法接受这样冷酷的现实,就向李渊哭诉。李渊问他:“你挨了几板子打呀?”裴聿哭道:“嗯……前后一共打了我八大板。”李渊点头道:“那好,你忠于职责,不该挨罚,我自己的儿子,我会批评他的,你就连升八级吧,算是朝廷对你工作负责的奖励好了。”

于是裴聿连升了八级,升到了六品官。任命书下达那天,他哭了,说:“我的命可真苦啊,如果我当时跟皇上说,我挨了九板子的话,那么我现在已经是五品官了……”

裴聿又犯糊涂了,他不知道,如果他真的挨了九板子,李渊也不会升任他为五品官的。但是正因为他不懂得这个道理,才会挨了板子,才会升官。所谓官场上的事无定数,说的就是事情发展自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律,这规律就是在你不明白的情况下才会升职,否则你是不会获得晋升的。

第63章 “净”的失败境界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淫暴之君隋炀帝,曾经发表过这么一段讲话:“我最喜欢的是荒淫无度,胡作非为。我最讨厌的是士人的冒死进谏,因为这些士人表面上为国为民,实际上不过是在揣摩我的心理活动,一旦确认我不会因为他说了劝诫的话就杀他的话,他就会趁机投机,摆出一副忠心为国的面目博取虚名。但凡遇到这种人,我必杀之,一个不留。”

隋炀帝这厮,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反面人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太聪明了。他几近洞悉人性中最深处的阴暗,张口就把士大夫们脸上的遮羞布给撕下来了。

在中国历史上,冒死进谏是非常戏剧化的景观。唐朝的时候,有一个贵乡(今河北大名北)人霍献可。当时是女皇武则天主政,法令极是严苛,朝臣稍有拂逆,就会被诛杀,所以朝中诸臣,都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只有状元狄仁杰不以武则天的暴政为然,时常在朝堂上提出反对的意见。此外霍献可的舅舅裴行本,也是一个秉性刚正的人,武则天对他多少有些不满。

朝中官员,多是认为狄仁杰和裴行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