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君的藏书,林林总总不下千本,和陆骏的藏书一样,几乎没有经史子集之类的书籍,多是和自然科学相关的。单靠顾长君一人之力,想要收集这么多,几乎不可能。
“倒也有几人,不过他们多在沿海,也因有他们在,我才能收集这么多书籍……平日里我们多是书信联系,能不能请来还不确定。”顾长君思量道。
他认得那些人多是富家子弟,是他十多年前上京赶考时结识的,也因他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改变了他的一生。
自打知道大明外面的精彩世界,他便沉浸其中,甚至学业也顾不上,********的想要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为此他不惜和父亲闹掰分家,自己一人在这里开了个小书坊,成了众人眼中的疯子!
十多年来,他不管自己能不能看得懂,一切相关的书籍都被他收集过来。甚至跑去过沿海几次,但因为受朝廷限制,几乎见不到外国人,只是多带回来几本书。
他所有的知识都是从书上的来,因为少有人倾诉,他甚至怀疑过自己所收集过来的这些书是不是真的,这才有二人初见,他会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一是为了确认陆骏是否是同道中人,二来更是为了确认他所学知识的真伪。
其实他对请人过来是不报有什么希望的,那些人多是富家子弟,因地利原因有了许多和海外接触的机会,但他们的心思多数还在传统的吟诗作对和四书五经上,却是和他们不是一路人。
“宝林兄尽量试试,这是一门新兴的事业,许多人会有所顾忌,但我相信最后是能普及开来,你我二人为其先驱,却也需要许许多多和我们有着一直目标的人一道,才能把普及科学知识的事业做起来。”
“科技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想必宝林兄也能知道,法兰西的火炮独步天下,使得拿破仑横扫欧罗巴大陆。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的泰西诸国的生产力提高了许多倍,沿海的洋布就是最好的佐证,质优价廉,都是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和更新。
又有火车和轮船,使得运输得以借助机器之力飞速发展,这些也都是技术的力量。
如今,国朝上下依旧做着****上国的美梦,却不知许多东西被国外甩在了身后。当有一天,别人开着铁甲蒸汽战船来打我们,而我们却靠着木制舢板迎战……当有一天,别人开着火车,上面载着成千上万人朝发夕至来到国朝作战,而我们调兵却要一个月时间……当有一天,别人靠着机器一天生产的武器比我们一月生产的都多……这些想想都觉得后怕。”
“而要改变这些,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靠教育……当大批拥有先进科技知识的学子们为国朝服务,才能避免我说的情况发生。”
“但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许多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甚至你我都不一定能看得到……不过,虽千万人吾往矣,却不知宝林兄可愿同我一道做这场事业?”
“嗯嗯。”顾长君使劲的点了点头,感觉陆骏就如指路明灯一般。
他先前读书,钻研各种知识,更多的是好奇心驱使,********的想要了解更多,哪里有什么目标和理想?所以一直有些迷惘,不知自己坚持这许多年为了什么!
但是今日和陆骏交谈下来,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那就是普及知识、开启民智,为伟大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想到这件事业的光荣和使命,顾长君甚至比刚刚见到陆骏还要激动。
只见他站起身来对陆骏深施一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以前我顾长君真是白活了……请受我一拜!”
“使不得,使不得!”陆骏急忙接住,拉着他坐下来道:“你我二人虽初次见面,却如相交多年的老友。有道是:人生难得一知己,今日我也受益匪浅,宝林兄这般真是折煞我也!”
“人生难得一知己!”顾长君热泪盈眶,知音啊!
求票求收藏
第三十五章 报纸()
“子良可有听闻过报纸?类似于国朝的邸报,却是面向普通百姓的。”重新坐下来的顾长君问道。
“自然听过,宝林兄有意办报纸?”陆骏有些诧异。
报纸一事,陆骏也有考虑过,不过感觉为时尚早,准备到颍州府发展时再把报纸提到日程上。毕竟报纸不同于其他,掌握着舆论喉舌,想要办好,非要大把的银子撒下去不可,还不一定见效。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报纸服务,现在的陆骏还不具备这个条件,就暂时放下没考虑。
“不是考虑,而是为兄已经办了起来。”顾长君表情有些无奈:“不过没啥效果,发出去也都是当作厕纸给用掉了。”
“如今为兄已晓得日后之路,却想到这报纸也是极其重要的工具,能够为普及科学服务,不知子良如何想?”
“这自然是极好的。”陆骏点头说道:“报纸想要办好不简单,不知宝林兄能否有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还有学堂等着他顾长君呢,陆骏是怕他顾此失彼。
“我想是没问题的,大不了累点,子良放心,学堂为重,这报纸也算是顺带着做,不会误了学子们的课业。”顾长君心里也明白孰轻孰重。
“那行,宝林兄你看着办,我这边可以出钱,但人手这块需要宝林兄自己想办法。”陆骏手下也没人可用,他想了想道:“不过我提几点建议,宝林兄看合不合适。”
“子良请说。”
“泰西的报纸分为几类,我们要先想好做哪一类的报纸。综合类的报纸,里面包含内容广泛,涉及各个层次,如今我们刚开始,不太适合做这个。”
“对对对,我外面放着的报纸都没人看,我自己做起来也很累。”
“可否让我一观?”陆骏有些好奇他做的报纸。
顾长君起身到外面摆着的摊子上拿出一张报纸,陆骏看的有些无语,这摆放也太随意,自己刚刚走过都没看到。
等拿到手中,陆骏更是无力吐槽了。这哪里是报纸,分明是大杂烩,版面不清晰,太过杂乱,内容大多是从书本上摘抄下来的。但更为让人崩溃的是,顾长君通篇翻译成了文言文,怨不得没人会看这个。
城里的老百姓,许多大字不识一个,看白话文都苦难,如何看得懂文言文?能看懂文言文的人,又有谁会看这个?
“怎么了?可是有些不妥?”顾长君看陆骏脸色不太好。
“岂止是不妥,是大大的不妥!”陆骏指着报纸言道:“首先要明白报纸的定位,是给老百姓看的,这文言体要改掉,通篇改成白话文,这样老百姓才能看得懂,才会有人去看。”
如今的顾长君对陆骏有些盲目的听从,虽然结识不过短短两个来时辰,但陆骏给他的感觉就如人生长者,而自己只是一个姗姗学步的孩童。
看陆骏指出不足,他细想了一下,果真是如此,文言文不是从小学习的人,读起来都吃力,很不利于知识的传播。不过文言文有它自己的魅力,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面向大众,还是白话文最适合,顾长君思想转变很快,没有坚持使用文言文。
“然后就涉及到报纸的内容……这篇报纸,纵然是白话文大家也不会去看,为什么?没有吸引力!”陆骏继续指点江山:“报纸除了让人看懂,还要让人愿意看,什么让老百姓最感兴趣?这点需要我们去发掘!”
“市井之中,摆个摊都能引来人围观;两个人吵架,围观的人多的能把整条街堵住……宝林兄要深究这其中的原因。这点我给不了你太多的建议,毕竟我还不如宝林兄年长。但是参考市井之中百姓的日常,还是能总结出几点。”
“第一个是和百姓日常息息相关的事件能引起重视,比如粮食均价几何?县衙出台了什么政策?等等这些相信许多老百姓更愿意看,如果再加上些预测、评论就更好了。”
“这第二呢,就是一些市井新闻,张家长李家短的,都可以拿出来写,不过要注意写一些典型的,比如不孝子弃八十岁老母于河中,这报纸上不仅要登出来,并且要笔诛墨伐,让此人无颜存世!”
“这……”顾长君哪里懂得报纸还能这样使用。
“市井之中,多有那些说书的艺人,又有各类话本广为传阅……所以我想这报纸中再加上些话本更能吸引百姓,当然这报纸一版根本放不了多少,但可以分多期去刊登,这叫连载,也更能聚集人气!”
……
待陆骏停下来喝茶润喉,却发现顾长君不知何时拿来了笔墨,在旁边听边记。
“总之一句话,想办法先把报纸的销量坐上去!”陆骏最后总结道。
“销量?难道我们报纸还要卖钱?”
“当然,不卖钱难道我们要白白赠送不成?”
“呃……这倒也是,泰西的报纸也是卖的,只是我怕在这里卖不出去。”顾长君愣了愣神道。
“没关系,长城也不是一天盖起来的,慢慢来总会好的……只要内容吸引人,必然会有买的人,这也是要在报纸上加上不同内容的原因。”
“报纸是面向老百姓的,而老百姓喜好又不尽相同,报纸里的内容越丰富,吸引的人也就越多,前面我只说了几点,宝林兄自己再想点其他的内容加上,把版面充实起来。”
“订阅的人越多,这报纸的影响力才能越大,到时候宝林兄想要普及些科学知识,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陆骏顿了顿,沉吟了片刻,没再多说什么。他想要这报纸想要成为自己手中的利器,还为时尚早。如今先让顾长君办着,一来积累经验,二来也是培养人才。
等人才和经验都成熟了,陆骏再准备把报纸变成真正的舆论喉舌,成为自己手中的一大杀器。来自后世的陆骏知道,控制舆论是有多么重要!
如今他根本不具备控制舆论的条件,仅仅依靠现在的实力,提前让别人意识到报纸能控制舆论的功能,对他来说不是好事。到时间只怕大大小小的报纸都会出来,那些个世家大族依靠本身的影响力和资源,直接就能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而他只怕要挣扎许久才能有所作为。
现在虽然发行报纸,但陆骏不打算暴露出报纸控制舆论的这项功能,纵然有心人能看出来,但毕竟是少数,到时候自己占着先机,总是会领先一步。真若是提前被他人发现了,总也能多占些便宜。
第三十六章 招工(一)()
顾长君的动作比陆骏想象的要快得多,只十天时间,顾长君就传来话说:新版的报纸样板已做好,让陆骏前去一观。
“哦?有这么快?”陆骏看着陆义问道。
顾长君那边没什么人手,陆骏就先让陆义在他那里帮忙,置办东西、传递消息什么的。
“是啊,顾公子白天出去跑,晚上回来写东西,着实辛苦,才能这么快做出来这一版报纸。”陆义回道。
“你看过没?”
“看……过。”
“感觉怎么样?不需要避讳什么,直说就是。”
“是……小的看完,只觉得甚是吸引人,里面许多内容都让人喜欢,不过还是有些东西看不懂。”
“嗯,你回去说我明天过去,先把今日这事忙完了。”
“公子,要不我留下来帮您吧。”陆义看陆骏忙的热火朝天,有些不忍。
“去去,忙你的事去。”陆骏挥挥手把他打发走了。
今日陆骏在陆氏工坊里忙着招工,学堂里的孩童都被他拉过来帮忙做文书。
只见得陆氏工坊大院门前人山人海,从门前一直到排八丈河边的码头上,总有个两三千人,镇上得到消息的青壮都来了,甚至还有些是从其他乡镇赶来的。
前几日陆骏从县里回来,就让陆仁发了招工的公告,谁想能来这么多人!这让陆骏措手不及,紧急调派人手,不知学堂的孩童,连江淮工坊也暂时停工,工人都过来维持秩序。
毕竟两三千人,没有人维护秩序,很容易出乱子,为此不得不把工坊里的工人拉出来。
但还这么多人要登记档案,能识文断字的就那么几个,根本不能成事,陆骏也只能无奈的让学生出来做文书。
他有些低估了自己或者是他代表的陆家在附近的影响力,更是低估了几个工坊的吸引力。
陆氏工坊现在主要生产轴承、悬挂等有需要技术的零部件,因为除了江淮工坊使用,还有些老旧的车辆需要改装和生产,这些零部件还是很有市场的。
这人手已是翻了几番,流水线达到了十条,工人数达到上百人之多,都是从附近的乡民中招来的。也正式因为这些人,才让这次招工变得如此火爆。
陆氏工坊是一个工业园区,其实在陆骏心中更相当于一个研发中心,里面分成了许多个部门,有铁工房、木工房、窑工房等好多个种类,只是现在大多房屋和项目都在空着。
陆氏工坊真正大量招工的是铁工房,也就是赵铁柱负责的这个部门,承担着生产钢铁、轴承、悬挂等零部件的任务,现在还要继续扩招人手,这铁工房马上可以独立出去了。
江淮工坊也在这个园区内,占了最多的房屋,有着最多的人,现在人手达到两百出头,但依旧不足用!这次招工主要是为江淮工坊招的!
但是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最先搬出来的估计是江淮工坊,因为江淮工坊再发展,已无地方了,陆骏不可能把陆氏工坊变成了江淮工坊的生产厂。
如今江淮工坊的新址陆骏已经开始在准备了,年前估计就能搬到新厂房。
再有就是磁砖这个新项目也正式成立,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手,才有了这次大招工,直接在附近乡镇引起了轰动!
现在包括陆氏、江淮工坊在内的工人,已有近三百来人,再加上镇上的三家车马行,两家钱庄,直接或间接为陆骏服务的人数直逼四百之数!
后世随随便便一个工厂人数破千是很正常的,甚至都算不得大厂。但在这个年代,工人数超过五十就算很牛叉了!能达到两百以上的很少,在沿海某些和海外联系紧密的地方或许有,但绝对不会多。
整个八丈河镇才多大?拢共才五千来户,这也是因为八丈河镇算是工商重镇,才有此规模,一般乡镇也就两三千户,小点的就千户人口。
现在镇上有四百人为陆骏服务,这是什么概念?平均下来,每十五家就有一人是在陆骏手下讨饭吃,因是街坊乡邻口耳相传,如今整个八丈河镇的百姓没有不知道两大工坊与陆骏的大名!
当然有此影响力,是与工资待遇分不开的,这点毋庸置疑,不然也吸引不到这么多人来!
凡事前面有幸被招到陆氏工坊或者江淮工坊去做工的,几乎每日都在街坊乡邻的羡慕的眼光中上班和下班……在这个时代叫上工和放工!
进了两大工坊,午饭直接在工坊里用,每顿必有肉食,这一点就足够羡慕死人了。纵然大明百姓富足,但也没有见天吃肉的,不到逢年过节,就是一般的地主家也很少沾荤腥。
有的工人开始甚至舍不得吃,还打包带回家去,后来发现每日都有,这才舍得自己吃,但依旧会时常带回去给家里人享用。一是在人前炫耀,二来也是让家里尝鲜。
工坊里的伙食,量足且味道好,比自家里烧的要好吃许多。这时的百姓还都很淳朴,总觉得如此好的饭菜自己一人独吃,而不与家里人分享,良心上有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