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的气血之力被融灵阵图牵引,毫无阻碍的汇聚到第一名民兵的身上,第二名紧跟着拿出灵板催动气血之力,此时,第一名民兵开始减弱灵板的力量,任由第二名民兵将气血之力全部收走,接着是第三名民兵、第四名民兵第九十九名民兵。
直到第一百个民兵使用了手中的灵板,汇聚到他身上的气血之力已经无比雄厚,他头顶一寸长的虹光忽然拔高,突破了通脉境九重武者三尺血芒的极限,达到了三尺一寸!
张恺曳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整个人都呆掉了,三尺一寸?通脉境有这种修为标志吗?
但是,让他更惊讶的还在后面。
只见第一百名民兵猛地发力,全身肌肉鼓起,血管清晰的凸显在皮肤表面。他的脸涨成了血红色,双手紧握阔剑,那宽厚的剑刃在气血之力的灌注下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喝!”第一百名民兵一声暴喝,手中的阔剑全力挥斩出去。
一道狂暴的气旋在民兵身前猛地炸开,地面被吹陷了一尺多深,紧接着,一道刚猛的劲风利刃破开沙尘,以势不可挡之势直冲而去,轰在对面的沙丘上。
“轰!”
一声巨响之后,对面的沙丘上直接被斩出一道深五十米、宽三米的剑痕,若不是沙子的阻力大,这一剑的威力还会更加可怖。
看着黄沙回填,却依旧不能掩埋那一剑的痕迹,张恺曳吞了吞口水,一句话不说,直接到头回要塞。
请假的事情暂时不用考虑了,张恺曳算是明白了,自己这回不但抱上了大腿,还是极品大粗腿!
什么人有本事把一群通脉境一重的民兵,训练成一支合击威力能超越通脉境九重武者威力的军队?
没有!至少在张恺曳接触到的地方,他从来没有听说过。
而且排除刚才那一剑的威力不说,光是之前那套变幻莫测的阵型,张恺曳也觉得非同小可,虽然他还看不出什么门道,但他觉得,如果有人想出奇兵针对这支队伍,那么即便对方来三倍五倍的队伍,也未必能啃下来。(。)
第一百七十六章 案件发酵()
新战阵终于研究出来了,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个是灵板的相互干扰,还有就是最后一名发动攻击的武者的实力。
那一剑挥出去,威力够强,气势够大,但问题是一剑之后,那名民兵的体力就消耗了七成,不能继续主导战阵,需要更换人员,但是更换人员又势必要围绕他的武技来打造新的阵型变幻,非常麻烦。
李荣没有继续在战阵上花费时间和精力,一眨眼又是大半个月时间过去了,算算日子,是该进入备战状态了,而今要塞由张恺曳管辖,也不知道这些天都发展的怎么样。
李荣相信张恺曳的能力,但毕竟他才是要塞的主人,张恺曳没有实权,很多方面都照顾不到,李荣现在只希望要塞里没发生什么大事才好。
带着队伍匆匆回了要塞,路上询问了一下工兵们水渠的进度,结果并不理想。
李荣让工兵们暂停工事,先把水渠隐藏起来,回要塞准备迎接兽潮,等兽潮过了再继续修水渠。
回到要塞,李荣明显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兽潮临近,老百姓心里有压力,这一点李荣早有准备,可是看他们的神情,似乎比上一次兽潮来时还要压抑,这说不得是要塞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才引发了这样的问题。
还真让李荣猜对了,要塞里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而且都和张恺曳之前处理的几件案子有关。
在大街上问不出个所以然,李荣直接去了元帅府,八百民兵被派去了军营,掌握了新的战阵,这些民兵当然会被李荣当成一张王牌藏起来。
元帅府里乱成了一锅粥,进进出出的民兵把一条条信报传递进来,又急匆匆的走了。
张恺曳望着桌案上堆积如山的信报,想死的的心都有了,为什么倒霉的事情总是让他遇上?而且偏偏是他寄人篱下,急需表现自己体现价值的时候?
近卫来报,李荣回来了。
这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这副烂摊子有人来接收了;坏消息是,自己捅了这么大的篓子,李荣一个不高兴,把自己扫地出门了,那他肯定活不过第二次兽潮。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已经尽力了,只是有些事情非我所能及,希望他能理解我。”张恺曳苦笑了一下,整理好衣衫走了出去。
一出门,张恺曳就看到了大步走来的李荣,他身后跟着八十九名近卫,军师陪在他的身侧。
看到这场面,张恺曳在心里叹了口气:“哎,接触的再多,事情做的再好,也抵不上人家一根腿毛,没办法,谁让这是人家的地盘呢?”
“张兄,你怎么出来了,走走走,我们进去谈。”李荣看到张恺曳,笑着说道。
张兄
张恺曳听到这个称呼,心头的阴暗猛地一下扫空,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张兄这个称呼算是平辈论交,也就是说,李荣至始至终都没有把他当成下属,哪怕身处阵道战场,二者所持有的力量和地位都不对等,李荣也没有动摇过自己是一个考生的心境。
这么一想,张恺曳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同时也对李荣产生了几分钦佩。
要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了一两个月,人是很容易迷失的,有些人说不定已经彻底代入了角色,认为自己是一城之主或者一国元帅。
就连张恺曳自己也偶尔会把自己当成李荣的下属,就好比他之前的担忧和自怨自艾,其实多数也是来自于下属惧怕上官批评审查的心态。
而今李荣一语点破玄机,让张恺曳重新找回立场,也找回了自信。
李荣和张恺曳擦身而过的时候,张恺曳抬起了头,一脸轻松的跟着李荣返回了书房。
看到桌案上堆积的跟小山一样的信报,李荣也是眼角猛跳,没忍住看了张恺曳一眼。
自己不再的这些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怎么感觉像是要两国交战了?
“哥,别看我,我也很委屈。”张恺曳摆出一副哭诉的表情,将这半个多月来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的说给了李荣听,包括那两起案子的判决也都说了。
说完了这两件案子,接着就是要塞里的变化了,张恺曳没有隐瞒,把实情给说了。
原来,张恺曳前些时候判的两个案子出现了后续发展。
首先是被关在牢里的疯子死了,据牢头说,是疯儿子的老母亲来探视的时候给他留了一件新衣服。
也是那老母亲粗心,衣服里面包着针线盒,里面全是细线和针,疯儿子不知道这东西危险,抓了一把针就往嘴里塞,没一会儿就把喉咙扎破了,狱卒也没听到呼救声,直到放饭的时候才发现人已经死了。
老母亲知道了儿子的死讯,拒不接受儿子是误吞了针死的,一口咬定是元帅府害命。
这种事情还真没法说理去,衣服和针盒都是老母亲带去的,但她也不可能让儿子吞针去死,地牢这边有监管不力的责任,但也说不上害命吧?这么一个疯子,害他能得到什么?
张恺曳极力解释了,不过这事情就是掉在裤裆里的屎,不是屎也是屎,谁让人死你家地牢了?
没办法解释,解释了别人不接受,于是越闹越大,越穿越广,越说越黑,元帅府这边没什么本质影响,不过要塞里的老百姓们都开始对元帅府不假辞色了。
然后就是另一件案子的后续。
说那天张恺曳对原、被告各“一板子”轰出去之后,两家都不服,小媳妇觉得酒楼投毒害命,元帅府这么判就是在包庇杀人凶手,再被老妇人儿子吞针的事情一激,两件事情立马坐实了元帅府对老百姓不公正的“事实”。
而酒楼那边呢,他们也不满意,凭什么穷汉子吃自己家的垃圾死了也要他们负责?难道说被老鼠咬死孩子的母亲要去找卖老鼠药的人偿命,就因为他没把所有的老鼠毒死?
这么判根本就没道理!
和普通小老百姓不同,酒楼的能量很大,因为说起来,酒楼老板也是商人,不过是小商人,属于次一级的商人,但不管是大商人还是小商人,在要塞的地位都无需在强调了。
酒楼老板觉得自己吃了亏,必须要找回场子,于是开始联络其他的商人老板,决定合力给元帅府一个警告。(。)
第一百七十七章 盟军()
要塞里的其他商人接到了酒楼老板的消息,也觉得元帅府这件事情亏待了他们商人,一致认为元帅府已经忘记了商人对他们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愿意支持酒楼老板,敲打一下元帅府。
于是商人们罢工了,各种门店暂停营业,沙枣不收了,粮食也不卖了,反正要什么都没有。
要塞里一下子乱了套,老百姓们手中积压的沙枣换不到粮食,心里慌了,做零工的长短工买不到工具了,倒是不急,但主人家慌了。
商人不做买卖肯定是有原因的,老百姓们找各种方法试探询问,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原来是元帅府得罪了商人!
有些人就忍不住了:元帅府得罪了商人,凭什么影响到我们百姓身上?我们老百姓怎么得罪你们元帅府了?一会儿乱判案子害死人,一会儿又害我们没饭吃,这是要逼我们反吗?
老百姓当然是不敢反的,现在家里还有余粮,十天半个月的也饿不死人,刺激他们的主要是忧患意识。
商人惯于利用心理战达成自己的目的,他们正是抓住了要塞百姓一直以来的不安,狠狠地利用了一番。
听完张恺曳的描述,李荣忍不住皱了皱眉。
两件案子他自认为张恺曳判的没有错,但问题在于阵道战场的要塞规则和现实中有所不同,商人的地位太特殊了,强势又傲慢,不把元帅府放在眼里很正常,只是用罢工的方式来威胁,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而老百姓这边的问题也不小,这些百姓原本是无条件信任元帅府的,但这种信任有时候也是负担,因为任何一点的分歧都会造成难以预计的后果,现在分歧出现了,让他们紧绷的神经突然断了,所有积蓄起来的恐惧和焦躁都找到了宣泄口,一鼓作气的砸了过来。
李荣回了要塞,两件案子交到了他手上,苦思冥想了一阵,也没什么妥善的解决办法。
说实在的,李荣前世贵为征伐王,有自己的领土封地,可实际上在管理方面并没有什么经验,那时候他都是委托文相的学生代为管理,各方面井井有条,根本不用他操心。
可现在不行了,手头上没可靠的人,什么事情都得自己来,这一亲力亲为,立刻就发现很多事情复杂的不行,自以为是正确的,未必就是合适的处理方式,就好比张恺曳的处理方法,李荣是认可的,可百姓和商人都不买账。
这是错了吗?或许有错,或许没错。
公道在人心,对错看立场,凡是没有绝对。
张恺曳和李荣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判断,公正是公正了,但带不代表商人和百姓就会接纳。
现在再谈案子已经没什么意义,对错也无关紧要,当务之急是要赶快把事情平息下去,否则第二波兽潮即将来临,这两件事情不解决掉,始终是个隐患。
“这两件事情我来想办法解决,我这边还有几件事情交给你办,很重要,这次别再出问题了。”李荣开口道。
张恺曳脸刷一下白了,说:“哥,别,你找别人吧,我真干不来。”
“别怂啊,这事儿不难,我已经计划好了,你只要按照计划来,帮我看着就行。”李荣说。
“这”张恺曳想了想,觉得自己没把要塞管好,这点小忙再不帮有点说不过去,于是答应道:“行,但说好了,我就负责帮你看着,其他的我不管。”
李荣点了点头,说:“你先等着,我把要做的事情写下来,明天让人给你送去,这些事情不是很快就能完成的,你挑几个重要的先完成一部分,剩下的可以在兽潮之后再进行。”
送走了张恺曳,李荣一个人静静思考了一会儿,随后,他唤来近卫,吩咐他们一些事情,又起身前往军营。
军营里空荡荡的,只有八百民兵在操练,李荣看了一会儿,忽然觉得自己的八十九名近卫似乎也有提升的空间,是不是找个时间摸索一个全新的战阵教他们呢?
不等李荣继续在这个问题上深入,一个民兵突然来到军营报信,说城门外一百里处出现大量军队,请李荣指示。
李荣皱了皱眉,心想这时候都快要面临兽潮了,谁会把部队开到这里来?难不成又是在戈壁里迷路的散兵游勇?
李荣跟着民兵上了城头,这事儿他必须关注一下,眼下城内无兵,要是遇到恶客临门,那问题就大发了。
得到消息的张恺曳也来了,他站在李荣的身侧,眺望远方。
“是敌是友?”张恺曳看着远方黑压压的一大片军队,脸色有些发白。
李荣摇了摇头:“离得太远,看不出对方的身份。”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做好迎敌准备?”张恺曳问道。
“让人去做好战斗准备吧,但不要轻易露头,也许是路过的也说不定,我们静观其变就是。”李荣说道。
很显然,事实证明对方不是路过,他们是朝着要塞的方向来的,刀盾兵、枪兵、弩兵、骑兵、车兵各色兵种几乎齐了,这样的组合足以打一场攻坚战。
不过,李荣发现这只队伍里缺少了一个人,一个很重要的人。
“怎么办?他们朝我们这边走过来了。”张恺曳有些紧张起来,要塞里的兵力情况他是了解的,可以说是一座空城,这种情况下,对方要是攻城,自己这边根本挡不住。
李荣说:“你有没有发现队伍里少了一个人?”
“少了一个人?你现在还有心思数数?十万个人和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有区别吗?”张恺曳急道。
李荣摇了摇头:“不,你没看明白我说的少的这个人很重要,在整个军队中是独一无二的,嗯至少在阵道战场中是这样。”
“独一无二?”张恺曳咀嚼着这几个字,忽然眼睛一亮,说道:“是了,这个队伍里没有考生!怎么回事?”
这时,大军已经临近要塞,李荣看清了对方身上的铠甲,忽然展颜一笑道:“我们下去吧,迎接盟军。”
“盟军?”张恺曳还想问是什么情况呢,却见李荣已经下了城墙,便急匆匆跟着去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及时雨()
兵临城下,城门大开。李荣骑马从要塞中走出,张恺曳和一众近卫紧随其后。
“末将参见李元帅!”对面军队中,当先一名高头大马穿重甲的先锋将军忽然翻身下马,对李荣行礼拜见。
“免礼,敢问你们是哪家的将士?”李荣问道。
那将军回答道:“末将一行是钱大将军的麾下,奉大将军之命,来此相助李元帅,入城后,我等一切皆听从李元帅调遣。”
李荣暗自点了点头,这钱森不但重信守诺,而且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有一番手段,要知道这先锋将军可是众多兵种中最贵最难驯服的,李荣都没敢要,偏偏钱森要了,而且还把他搞定了。
厉害,当真是厉害!
“钱大将军有心了,来,众将士随我入城!”李荣笑着说道。
随后,民兵列队,近卫开道,李荣用一种隆重的仪式迎接了钱森派来的这支军队。
虽说军队里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