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同人之我是柳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还珠同人之我是柳红-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雍正朝对于西藏土司制度的改革,雍正五年(1727年)清廷正式设立驻藏大臣办事衙门,派遣办事大臣和帮办大臣二人常驻拉萨,督办西藏事务。此时西藏还保持前藏、后藏之分。

    乾隆朝在康雍两朝的基础上,竭力完善西藏流官管理制度,到乾隆五十六年(1792年)确定金瓶掣签的方式来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利于宗教统治,同时进一步加强清朝对西藏的管理,由此西藏问题基本获得解决。

    综上所述,在乾隆朝有无西藏土司这一说法存疑,据查阅资料,乾隆朝西藏地区共计有三十九部落,直属清廷管理,故西藏土司疑为部落首领,手边资料有限,只能查到这些,如果有亲们指责文中设定,抱歉不能再行解释。另西藏土司子女究竟该如何称呼,存疑,暂定王子、公主,出处:藏文名史《贤者喜宴》中写道:“王子长到能骑马的年岁,父王依凭’神绳'升往天空,神王无尸骸如虹逝去,陵墓建于天界。”文中已有王子的称谓,该是可行吧,某实在找不到其他依据,暂定吧。

    福尔泰出离愤怒了。

    做为永琪的伴读跟在他身边,长时间的忍受小燕子各种抽风行为,尔泰终于忍无可忍一次性大爆发,全不顾鸟人格格的身份冲她吼上了。

    周围众人纷纷看向尔泰,有诧异、有崇拜(这是柳红的目光)、有吃惊还有无动于衷(这个就是金锁了),小燕子这才发现自己一直扯着的袖子居然是尔泰的,脸也红了,手也不敢动了,僵在那里可怜兮兮的看着永琪。

    永琪也够倒霉的,一个福尔康就够他受了,现在又来个小燕子,他无奈发现乾隆万寿这一天真是有够悲摧的。

    小燕子看永琪不预备搭救她,装不习惯淑女的她立马玩变脸,一把推开身边的尔泰撒丫子跑路了。永琪看了眼身边的伴读,又看看周围这群人,没奈何的追了出去。

    晴儿等四人看小燕子、永琪跑了,也很自然的一起退场。

    等人都走完,紫薇发现临溪亭就剩下她和尔康这对有情人,当然还有给她揉腿的金锁,连尔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见了。

    尔康看见周围人都走了,只留下他和紫薇、金锁主仆二人,上次在淑芳斋被金锁抢白几句后,他开始有点怵金锁,又不清楚紫薇什么时候到的,听了多少他对晴儿的谈话,就不敢先开口,倒是紫薇看出他的不自在,温柔的说道:“尔康,你今天的话我都听到了,(尔康此刻表情真是说不出的精彩,惊恐害怕到了极致,手不由捂上嘴,眼睛瞪得老大,死盯着紫薇脸上看,生怕漏过其中任何一个表情,直要把蹲着一旁的金锁笑死)没想到你会真的和晴格格这么说,还为了我给她下跪,我很感动也很开心。尔康,先前是我误会了你,真的很对不起,以后我再也不会误会你了。”

    好容易熬到听完紫薇的话,尔康万分庆幸自己憋住了没插嘴,原来紫薇只听道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心里暗叫好险,总算这次没有穿帮,脸色也迅速恢复正常,咽了咽口水,开始不变的深情表白:“紫薇,我说过,除了你我不会在爱其他任何一个女人,难道你还不相信我吗?我只恨手上没有刀来挖开胸口,给你看看我的心。”

    金锁是再也憋不住,她真想冲过去帮他给他自己一刀,如此虚伪恶心的话,福家大少爷怎么说得出口,还泰然自若?不要脸到极点的男人。转身背对着又抱到一块的两人,金锁朝地上吐了口吐沫。

    镜头在切到晴儿一伙人身上,柳红和侍卫锦宏跟着晴儿回慈宁宫,在慈宁门外头遇到等在一边的尔泰。柳红狐疑的看看四周,在看看尔泰,想研究一下尔泰的腿怎么长的,临溪亭到慈宁门就几步路也没什么近道小道,他居然跑到他们四个人的前头,还衣裳不乱大气不喘的,莫非尔泰身怀绝世武功?柳红展开她惯常的想象,在一边无耻的意淫开了。

    晴儿有点担心,不知道福家兄弟今天这是怎么了,想绕过去,可尔泰就那么直挺挺杵在门口,晴儿犹豫了,谁让她既没有小燕子的勇往无前也没有紫薇的楚楚可怜,就在晴儿犹豫的当口,贴身宫女蕊儿挺身而出,准备拯救她家格格,小嘴一张,毒液飞溅:“福家二位爷今儿这是怎么了?大爷见着咱们格格就下跪,尽说些污七八糟的混话,二爷难道想学大爷不成?也预备朝咱们格格下跪?宫里头还有点规矩没有,奴才们一个个的都想爬到主子头上来,瞧清楚了,这里是慈宁宫不是您福家大院。”

    蕊儿这话可够毒的,尔泰一句话还没说就顶上奴大欺主的帽子,不过他也不傻,不会真和晴儿的宫女计较,只是规规矩矩朝晴儿行个大礼,一边沉声说:“奴才福尔泰给晴格格请安,今日之事是奴才哥哥做事欠考虑,还请格格万勿放在心上,奴才替自家哥哥在这里给格格认错,求格格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奴才哥哥这一遭。”

    尔泰一番态度诚恳的道歉认错,弄得晴儿是不原谅都不行,只得大方回道:“不妨什么,只是福侍卫那些话今后还是少说为好,你也不必太过担心,转告你家哥哥,在宫里头凡事还是谨慎些要紧。蕊儿,柳红,走吧。”

    柳红越看越觉着尔泰今儿的道歉有问题,他福尔泰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多管闲事的?还是因为今儿的主角是晴儿?在斜眼瞄了下侍卫锦宏,暗叫不对,这里头大大的有JQ啊,在等她知道太后压根没派锦宏去找晴儿,心里头越发肯定了JQ的存在。一个格格一个侍卫一个伴读,多容易给人联想啊,柳红开始犯愁是把晴儿配给侍卫还是配给伴读了,她也不想想,这里头有她说话的地儿吗!

    蕊儿因为不分青红皂白臭了尔泰一顿,有点不好意思,脚不点地跟着她家格格进了慈宁宫大院,四人里头就留下锦宏守在门口,看着尔泰神色有点说不出的专注,直到尔泰独自走远,还能瞧见锦宏看向他的目光。

    尔泰这一次发飙之后,小燕子都躲他远远的,不过她也不能常见着尔泰,因为永琪又忙上了,他去了礼部主客清吏司跟着筹备的官员学习准备接待西藏土司进京朝见的各项事宜,根本没功夫去淑芳斋看望小燕子。

    西藏土司进京这事,早几个月就由主理西藏事务的兆惠将军在抵报里写明呈送皇帝知晓,兆惠将军在抵报里尤其注明西藏土司巴勒奔将带一双儿女加布王子和塞娅公主共同赴京。

    皇帝接到抵报时刚经历西山围场惊心动魄、一箭射出私生女事件回到紫禁城。

    皇帝去延禧宫看望晕迷不醒的小燕子,离开后直接回了养心殿,御书房的书案上分类摆放着各类折子,有讲述事情的、有汇报情况的、有提出建议的、也有军情回禀的,兆惠将军的折子就放在军情回禀的第一个。皇帝拿起折子重头细细翻看内容,心里是亦喜亦忧。

    喜的是对藏政策初起成效。只因乾隆十四年,藏王珠尔墨特那木札勒阴谋发动叛乱,幸被早已察觉情势不对的驻藏大臣傅清袭杀,没有酿成大的战乱,皇帝本人吸取此次事件的教训,于十六年做出了彻底废除藏王体制但保留活佛这一精神象征的决定,同时提出“多立头人”“分而治之”,务必最终实现“众建而分其势之意”。此次巴勒奔进京面圣就是对当年制定计划的有力明证。

    忧的是巴勒奔携儿女进京,联姻通婚的意图在明显不过。可西藏地处西南边疆,地势高、气候严寒、生活条件恶劣,而大清不比西汉,为了局势稳定需要送公主去和亲,他乾隆怎么舍得送自己儿女去西藏受苦?又联想到大清自入关以来,公主一直是远嫁蒙古,十之**因为不适应当地的艰苦条件而早早亡故,蒙古比西藏可是近多了,这要是去了西藏,没准路上就没了。

    巴勒奔的女儿要联姻也还罢了,偌大紫禁城不差这点地方也不缺这点口粮养活他女儿。但关键是那个儿子要怎么打发?自己不比圣祖爷,儿子女儿都不多,能活着成年的就更少,皇三女和敬早已成婚,额附是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皇四女和嘉今年才十一岁,其他几个女儿生下没多久就去了,想到这里乾隆不由一阵心酸,自己的女儿怎么都活不大,转头又一想,就算有女儿,也不能嫁去西藏,大清的公主从来只嫁蒙古,满蒙联姻政策是老祖宗定下的,百多年来从未更改过,不用在想这个了。

    不能嫁自家女儿,就只有打宗室子女的主意。自己弟弟和亲王弘昼府上倒是还有个女儿,年纪嘛大概十五了吧,也算合适。再想一想又摇头,皇额娘一定不会同意,当年为了富察氏皇后抱养和婉一事,皇额娘气得好几日没和皇后说话,和婉嫁人后一直留在京里,皇额娘还说亏待了和婉,这要让五弟的女儿嫁去西藏,不等皇额娘责骂,五弟自己只怕就打上门了。其他几个皇叔那里更是不用想了,他们的女儿都早已成年出嫁,儿女成群了。看来近支里头是没有合适的,那只有在旁支里头细找找,自己哪里记得那么些,还得派人去宗人府查库档,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乾隆本人对西藏问题一直都很重视,他这一生一直强调领土的完整统一,决不想看到乾隆十四年的阴谋叛乱再次发生,因此对于如何处理有关西藏的事宜总是很慎重。

    再次想起巴勒奔带着的儿女,乾隆心中不由一动,前几日闯进西山围场被永琪一箭射中的女子,手持当年留给雨荷的信物,不出意外该是自己女儿。看年纪总有十六、七岁,是要留在宫里头了,照规矩可以封做格格,对外头只说是认的义女,巴勒奔此次若是主动提出求娶公主,就将这个女儿嫁出去吧。转头又一想,这也太对不起孩子了,不说孩子还没醒过来,就是自己认下她也没几日,她还不清朝已经找到了亲生父亲,要是知道父女相认,做父亲的这边就在打算把自己嫁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她一定会恨朕的,朕没能养大她,给她锦衣玉食的生活,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为了他这个父亲远嫁边疆?

    想到这里乾隆又发起愁来,这孩子怎么一直都不醒,不行,要再宣御医给她诊治。联姻的事情还是在想想别的办法,舍不得啊,她可是朕失而复得的掌上明珠。

    乾隆的纠结在小燕子醒来承认自己只是送信人后得到了解脱,这个孩子就是老天专程送给他解决与西藏联姻问题再好不过的棋子。不是亲生女儿,好;也不是宗室女子,很好;现在已经被册封为还珠格格,既成事实,更好。

    就是她了,送她去西藏和亲,以后再有西藏土司请求联姻就从此例。真是个好主意,不费一兵一卒,朕就能彻底解决当地的问题。(小燕子开创了大清义女和亲的先河,只是她本人还不知道,此刻正在皇帝后宫里头折腾呢,她这是在预先替自己报复乾隆的利用?)

    定下这个计策后,乾隆一直等着巴勒奔进京,对于小燕子在他后宫里头乱折腾一事也显示了相当的容忍,毕竟你都要把人送去当棋子了,还不兴做棋子的发泄发泄?

    直到太后回京被小燕子不慎撞伤,乾隆才不得不下狠手杖责她二十板子,原指望她能稍微安分点,那他在之后也会让她风光出嫁。不曾想,永琪迷上了小燕子,跑去慈宁宫替她给太后请罪,从而惹恼了太后,亏他赶去及时,要不那祖孙俩非闹得不可开交。

    把自己的打算原原本本告诉太后,这才劝住太后她老人家。太后出主意让令妃管着小燕子,果然一物降一物,小燕子去延禧宫没多久,规矩也学会了,道理也懂了,真该早点让小燕子住进去。看她在万寿节上的表演,虽然爬竹竿姿势不雅,总还算诚意可嘉,再安分点就更好。只要撑过这个月,下个月巴勒奔就来了,他一来就好预备把小燕子嫁出去,永琪也就没什么想头了,这个后宫也清静了,朕也能安心,等明年开春,太后的腿伤好了,带着她老人家一起南巡去换换心情。想到南巡,乾隆又想起那个针对南边的计划,放出风声也已经几年了,派出去的人传回的消息说明西北这一二年要有事情发生,去南边在带个人回来吧,也好准备收网了。

    乾隆这番计策最终在几年后彻底解决了西北边疆的战乱,也为南方百姓的安定生活做出了贡献,不过在当时,乾隆二十一年,这一切还都只有几个人知道而已。



还珠同人之我是柳红 第二十五章、多隆也不是很笨

      作者有话要说:男配登场了~~~永琪最近很忙,忙得有点脚不沾地,既没时间去看小燕子,也没时间去慈宁宫请安。本来有侍郎金德瑛陪着,他在礼部的学习也就是装装样子,可谁知皇上听说了万寿节宴会上的节目都是由他一手安排的,高兴之余下了命令,接待西藏土司宴会上的节目也由他负责准备。

    永琪犯了愁,万寿节那天他只是准备了出场那个小节目,就这还是为了小燕子来讨好他皇阿玛和皇祖母才准备的,谁知道礼部奏报的时候,为了巴结五阿哥,擅自夸大了他的工作量,把所有功劳都归到他的头上。本来嘛,做为下臣巴结皇子,在正常不过,可永琪压根不想要他们的巴结,筹备所有接待宴会还包括所有的节目安排,这不是存心要累死他吗?他哪里还有时间去忙别的,之前为了尔泰的事情没帮小燕子说话,她几天没好好搭理过他,这次接待西藏土司一行,没个把月清闲不了,小燕子还不得蹦起来?

    永琪那里正犯愁,小燕子可开心了,鉴于她在万寿节的良好表现,皇帝答应她搬回淑芳斋住,还同意她在侍卫的陪同下可以偶尔出宫逛逛。小燕子听说之后,连对永琪的不满也一挥而散,拉上沉浸在甜蜜爱情里的紫薇就去延禧宫找令妃娘娘。

    令妃一见二人,立马就明白来意,这是找她要出宫的令牌来的。令妃对她们两个最近的表现很满意,也就不准备从中阻拦,她之前还特意求了皇帝,在二人出宫的时候派福尔康保护她们,顺便给尔康多一些和紫薇相处的机会,也因此尔康得以不用去礼部受折磨而携美出行。

    带着忠仆金锁,一行四人顺利出了紫禁城,前往他们在宫外的固定落脚点会宾楼。

    一进会宾楼大堂,小燕子就用它媲美女高音的嗓门喊起店老板箫剑的大名。她这里才喊了一声,掌柜老马飞快从柜台里跑出来,冲着他们这几位贵宾就行大礼,一边低声回话说:“给几位老板请安,二楼的包间一直给您几位留着呢,奴才这就领几位过去。”

    小燕子认识掌柜老马,开业那天箫剑给介绍过,说是朋友推荐的,之前是富贵酒楼的掌柜,他特意花大价钱请他过来帮忙,就拉着紫薇跟着老马一起上了二楼,尔康一直留意周围的人,没发现什么可疑的,也就跟着一起往楼上去。

    一边走着,小燕子想着又问起箫剑来,掌柜老马应道:“箫老板最近不在店里头,说是出远门走了有二十来天,还没回呢,倒是托人给您几位带了口信,请您几位别担心,他一回京里就会通知店里头。”

    招呼四个人分别落了座,老马吩咐小二先上壶好茶,因为不是吃饭的钟点,又仔细吩咐下头送几样精致点心过来,他自己亲自在这里陪着,知道这几个也是会宾楼的老板,不等问起就开始汇报开业一个多月来的生意情况。

    小燕子对这些生意经一概不懂,她只关心赚不赚钱,看老马不知从哪里翻出个账本,一页页说着这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