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领之路 编著:元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领之路 编著:元素-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辞去美商网总裁后,我还是它的第二大股东、中国区的董事长、全球董事,但
与日常的运营管理已经没有瓜葛了。

                            人生就是体验

    可能找这个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职业经理人,以前在美商网的时候也有人说过
我太感情用事。离开了美商网,我又跟人合伙创办了商振网。美商网不做的事我做,
美商网不要的人我要。商振网的主要服务对象还是中国出口型企业。
    个体创业时期所利用的资源有限,除了头脑里的一些想法和浑身的干劲以外,
没有其他的资源可以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好的创业人应该是想尽一切办法,
调用所有可以找到的资源,包括通过匕市和卖出的方式尽快融到资金。这种做法,
我个人不认为是一种投机行为,是经营手段高超的表现。至于说在经营当中,有没
有投机行为?我觉得,任何企业都需要做一些市场宣传,酒好还怕巷子深,也不能
认为这种宣传是投机行为。有人觉得公司,尤其是网络公司建设的目的都是为了上
市,这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上市本身我并不认为是一种投机。
    糊里糊涂做人是我的生活观,不是工作观,如果工作上难得糊涂,不把自己的
公司当一回事,就麻烦了。为什么在生活上要让自己尽量放低姿态呢?一个朋友跟
我说,你现在离开美商网,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怎么调整你自己。我说好象不是这个
问题,我从来就没有怎么把自己当人,或者太当人,为什么有这种生活观呢?实际
上跟美国的生活阅历有关。我见了一些美国著名的,或者是比较富有的成功人士,
我发现他们在事业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往往是返理归真。回来以后,我最受不了
的就是那种在国内稍微有点钱,觉得自己整个的说话、与朋友相处、与同事相处都
是居高临下、肤浅的做法,我深恶痛绝。
    我觉得一个企业的文化,往往是创始人性格的体现。比如说微软,是一个比较
锋芒毕露的公司,这实际上是比尔盖茨的性格。比如说甲骨文,给大家的形象和在
市场开拓时的做法和策略,往往是桀骛不驯的做法,公开在自己的广告上,直接攻
击他的竞争对手,在美国是非常少的做法。如果看他的网站,他可能认为ARRBA一年
以后都不存在了。IBM的做法是比较稳健的。个人的生活观、价值观会体现在公司模
式上。
      我还是认为电子商务在中国是有发展前途的。特别是中国人世以后,随着国
内企业与国际企业的渐渐接轨。中国人对新事物追求的速度很快。我对电子商务的
前景充满信心。商振网走上轨道以后还是需要融资,现在互联网的资金当然不象以
前那么好融了,但我已经融到了。当然这次会吸收很多上次的经验。从做企业的角
度融战略基金和行业基金的资金好一点,对风险基金要慎重。    跟风险基金打交
道是跟大象跳舞,一定要小心被它踩了你的脚。
    新浪网站上有一篇文章列出了创业者的七种出路;其中把我列为“永远在创业”
的代表。无可否认,我喜欢享受这种早期创业的激情。商振网走上轨道以后,我又
着手搞起宽带多媒网。人生就是体验。体验得越多,人生阅历就越丰富。在体验中
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要体验也要有胆量,要冒得起风险,还要有一定的技能。  
    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
    要冠以一个名词的话,我愿意叫自己“职业创始人”。

                        (录音资料时断时续,文稿未经本人审阅)


星心资料:

姓名:童家威
英文名:JOSEPH TONG
出生年月日: 1964年3月8日
血型:B 
星座:双鱼
爱好:钓鱼,读书
自认为的个性:简单,真实
最常做的运动:爬山
最喜欢的电影:“A Riber Run Through It”
最难忘的书:《商旅生涯不是梦-陈玉书自传》
最动听的歌:《走出青海》-韩红
最敬仰的人:邓小平小时候最想从事的职业:校长
未来最想做到的事:通过互联网技术帮助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最开心的事:与朋友远处郊游
最尴尬的事:说英语时英美国人听不懂
最讨厌的事:听人当面撒谎
最震撼的一件事:外祖母去世生命中
最重要的东西:真情别人对你
最有启发性的一句话:“别把自己太当人”


            超级链接:功成身退还是继续创业——创业者的七种出路

1。永远在创业
    代表:美商网前总裁童家威
    退出美商网后,童家威联合美商同早期的另两位投资人将新成立一个电子商务
网站——商振网。童家威将把美育网以前提供给供应商的服务全部剥离出来,放在
商振网上做。

2。变身为优秀职业经理
    代表:万科董事长王石
    王石创建发展万科的故事,至今为止都是一个寻找、置换、发展大股东的故事。
没有以王石为首的一批成熟的职业经理人,海外大投资者华润不会不惜漫长的等待
时间成本、高昂的进入资金成本而一定要控股万科。

3。控制权不容旁落,誓必反夺
   代表:长虹集团总裁倪润峰、中国”中城网络”(中国C网)董事长夏传友
    两位创业者重新夺回控制权时都称,自己选定的职业经理人的经营思路不符合
企业现实情况,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将企业带回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去。

4。完美的功成身退
    代表: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
    如果用电影制作来比方,柳传志有意识地为自己安排了一个从演员——导演—
—制片人的角色路线。军事院校毕业的柳传志是中国企业里最伟大的战略家。他为
自己设计了一个螺旋上升路线,也是一个退出路线,时机一到,他脱壳而出,联想
完好,自身利益也有保障。

5。用第一桶金做新投资
   代表:连邦软件董事长苏启强
    离开用友时,他拿到了同伴王文京回购他股权的资金。之后,他依着自己兴趣,
不停地在投资、做新企业,但是他又不是自己去经营一线创业,他自己只做董事长,
不管公司具体事务。

6。暂时歇业
    代表:实达前总裁叶龙
    叶龙远赴澳洲求学,暂歇业。但他们肯定会结合上述创业者的出路寻找适合自
己的出路。歇业,对这些创业者来说,基本只可能是一种暂时状态。

7。MBO
    代表:粤美的董事局主席何享健
    公司做大了,以何享健为首的22名管理者从大股东那里要求到了相当股份,
现在,何等人及工会注册的美托投资公司为粤美的第三大股东。做了很多年,创业
者终于能说这企业有一部分是自己的。

                               邵亦波

                          玩扑克的“大头神童”

    用扑克牌训练出来的数学神童,哈佛 MBA,新经济时代的IT精英,73年出世的
他从来就不是个勤奋的学生,但却出类拔萃。聪明的孩子必然由聪明的家长来塑造。
    良好的家教是一个人成功的最初基石,他的成长证明了这句话。

    培养孩子的三大硬件:能力、独立性、自信
    不懂得与人相处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展现最真实的自我才是最关键的

    1973年9月1日,邵亦被降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是中
学老师,父亲教的是数学,母亲教的是语文。他们的收人虽然不高,却过着一种高
品质的生活,父亲热爱数学,母亲喜欢文学。工作之余,他们就沉浸在各自的爱好
中,父亲伏案演算数学题,母亲捧着文学著作阅读,琴瑟和谐,其乐融融。童年邵
亦波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长大的,耳儒目染,小邵亦波也爱上了学习与思考。
    等到小邵亦波长到三四岁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对他进行启蒙了。从邵亦波对童
年的回忆中我们知道,父亲充当了对他进行启蒙的主要任务。每当他回忆起少年苦
学的情况时,总是深情地说:“我爸从我懂事起,给我的教育、督促,以及对我的
精心设计,是我成长的关键。”
    父亲对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开启他的智力,这一点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数学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开发人大脑的绝佳途径,因此父亲给他营造了一
个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氛围,他精心收集了各种锻炼头脑的趣题,每天要邵亦波做几
道,变着花样训练儿子的思维。他着重训练孩子三方面的能力:一是通过自己独创
的加法强化训练增强孩子的计算能力;二是通过给孩子做备种有趣的应用题来开启
孩子的分析能力;三是通过让孩子提前学习高年级的课本来锻炼他的自学能力,比
如说邵亦波就是从小看着比他高三届的姐姐的课本长大的。
    父亲知道孩子的天性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讨厌枯燥、重复和死记硬背。所
以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使数学变得有趣,他知道,如果不这样的话,就会事与愿违,
不仅达不到开发孩子智力的目的,反而会使孩子讨厌数学。事实上,他也做到了这
一点,对此,邵亦波至今记忆犹新。对于父亲小时候教给他的趣题,邵亦波如数家
珍。对于父亲独创的加法强化训练他更是印象深刻。父亲主要是利用加扑克牌来锻
炼他们的口算心算及记忆能力:54张扑克牌,去掉两张怪,剩下52张,问它们的总
和是多少?这个题目有点类似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做的题目。高斯要算的是从I加到1
00的总和。算法是一样的。扑克牌有四种花色,每种花色13张,将1和13相加得14,
将2和12相加也得14……,直至6加8得14,余下7。共有6对数字相加得 14,于是总
和是 (l+7)* 4=364。
    然后循序渐进,用扑克牌来演算更难的题目。比如随意从牌中抽去一张,让小
邵亦波通过数学计算,算出这一张牌是什么。发明这种方法和邵爸爸当时所看的心
理学书有关,他看到心理学书上总结人的记忆功能时声称人有三种记忆方式:长期
的一短期的和瞬间的。而这种扑克牌加法强化训练着重培养的就是瞬间记忆,这对
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挖掘大脑的记忆潜力是一条绝对捷径。而且邵爸爸还总结出了忘
得越快一记得越快的忘却式记忆法,简而言之就是对于大脑而言,忘记也是记忆的
一种形式,当你算牌的时候,你需要尽快忘记前面所加的数字,才能更快记住接下
来要加的数字。到后来,小邵亦波忘记一个数字和记住一个数字中间的“时差”只
需0.2秒,难怪他以后会成为数学神童。

    他父亲费尽心血的训练方法确实行之有效,后来邵亦波中学的一个学弟的家长
听了邵爸爸的介绍也采用了这个方法,结果那孩子也成了数学神童。
      在训练孩子能力的同时,父亲还注意培养孩子自觉、诚实的品德。父亲往往
并不把这张牌拿走,就把它放在桌上,让小邵亦波独自一人呆在房里计算;等他算
出了这张牌是什么,就可以出去玩。小邵亦波如果想偷懒的话,完全可以不用苦算,
只要翻开放在他手边的牌看一下就行了。但是他想到父亲这样信任自己,觉得自己
不能辜负父亲,加上小邵亦波很爱数学,这种算牌的游戏又很有趣,所以小邵亦波
从来没有作弊过。
    不过邵亦波也有调皮捣蛋的时候,每次他犯了什么大错;邵爸爸都决不会对此
姑息,而是狠狠地痛打他一顿。邵爸爸笑着回忆说:“邵亦波小时候算是很听话的
孩子了,而且也特别聪明;所以我很少很少打他,不过一旦打起来我就会打得他再
也忘不掉。”有一次,邵爸爸实在打得太厉害了,邵妈妈在一旁看着又哭又喊泪流
满面的小波波,心疼得不行,连连劝他住手,并说:“孩子还小,还不懂事,你何
必下这样的重手呢?”到了下一次,邵爸爸再打邵亦波时,波波就用这个理由来为
自己开脱了,他委屈的说:“爸爸,我还小,还不懂事,你就饶了我吧!”邵爸爸
严肃地回答道:“你既然知道说这句话了,就说明你已经懂事了,更不能原谅。”
邵爸爸后来总结经验时说道:“不能因为孩子不懂事就原谅他的错误,我要让他知
道必须为自己的每次言行负责任,从小就应该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概念。”
      中国自古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但长期以来被现代教育思想给全面否
决了。其实有时辨证地看待古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而是一条获取经验教训
的捷径。一味崇尚棍棒确有问题,一味抛弃棍棒也未见高明。在孩子意识观念还未
形成的幼年,仅仅通过说理规劝的方式未必能给孩子留下印象。而一些会对孩子未
来成长造成严重影响的习惯或错误是万万不能姑息的,比如说谎等等,这时候适当
地给孩子一定教训对他的成长是有益的。
    但总的来说,邵爸爸还是个相当开明的父亲,他更多的时候是邵亦波的良师益
友。他每天都给邵亦波做各种各样的数学趣味题;特别在吃饭、洗澡、散步时,都
会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开扈"儿子的思维机器。父亲的教育理论是大脑越是放松的
时候能够吸取的知识就越多;就像松软的士地好施肥一样的道理。以致于邵亦波小
小年纪就锻炼了非凡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方面更是显示出了天才。
    父亲教给邵亦波的另一个终生受用的东西是自信。还在邵亦波牙牙学语的时候;
父亲常常把他扛在肩上,带他一起出去散步。一路上,父子俩常练习这样的对答:
“波波2你长大了干什么?”“我长大了干大事!”楼道间、弄堂里回荡着小邵亦波
童稚的声音。父亲让邵亦波从小就树立对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是非常优秀的,与
众不同的。邵亦波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认为自己将来能做大事;也注定要做大
事,如果没有做到,那就是辜负了自己,对不起自己。有了这种想法的人,为将来
计,他们就会一直努力,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在锻炼自信方面,邵亦波的父亲有一个决窍,那就是采取心理战术。他让邵亦
波每天早晨起床时,都对自己说两遍:“我是优秀的,我必须做得优秀!”父亲也
深知孩子的心灵特别的敏感,平时在很小的细节上都注意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自
尊心。在为小邵亦波选择数学趣题时,他总是非常慎重。如果选的题太容易,就达
不到开日孩子思维能力的自的,如果选的题太难,又怕孩子做不出,会伤了他的自
信心。正是在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重重顾虑中,父亲进行着他对邵亦波的训练,幸
亏邵亦波聪明过人,总是能给父亲正确答案,不致使父亲过分为难。有时候邵亦波
答错了,父亲也能处理得很好,不会给邵亦波留下任何不良影响。
    在邵亦波刚会数数和一点加减法时,有一天,父亲把邵亦波扛在肩头出门散步,
正好路边的梧桐树上有很多麻雀叽叽喳喳。父亲指着树上的麻雀问他:“波波!假
如树上有100只麻雀,现在你捡了一颗石子砸过去,砸死了一只麻雀,树上还剩多少
麻雀?”小邵亦波不假思索地说:“还有99只。”“对!”父亲摸着小邵亦波的头
说,“波波算得又快又准确!100减去1等于99。”刚说完,父亲就弯腰捡了一粒石
子;递给小邵亦波,让地砸树上的麻雀。小邵亦波用尽全身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