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桀宋-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闻言,姬职的脸色一僵。

    这个时代收义子的时候虽然还不是很盛行,但是大有人在,已经极为普遍。绕是如此,姬职还是不愿意接受这个事情,当宋王偃的义子的。

    无他,尽管战国时代礼崩乐坏,但儒家又衍生出了天天君亲师的那一套,一旦姬职成了宋王偃的义子,那么将来义子若是起兵反叛自己的义父,其结果可想而知,绝对会遭受天下人的口诛笔伐的!

    姬职不怕自己会遗臭万年,但是被天下人口诛笔伐的话,日后他招贤纳士,那些贤才怎么肯入燕?

    此其一也,宋王偃之所以起了这个兴致,欲收后来的燕昭王姬职为义子,除了关乎自身的利益,遏制姬职的反水之外,还有就是他的恶趣味……

    宋王偃已经有两个义子,一个白起,一个白羽。

    白起是谁?那可是后世家喻户晓,大名鼎鼎的“人屠”、“杀神”!

    现在又收了这个姬职的话,那么就连“燕昭王”都是他的义子!

    天呐!两个战国时代的重量级人物就这样成了寡人的义子?宋王偃想想都觉得兴奋!

    看着宋王偃不耐的神色,姬职不敢犹疑太久,权衡利弊之下,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义父。”

    “嗯。”

    宋王偃点了点头道:“职儿,寡人也没什么好送给你的礼物。等来日复立燕国之社稷之后,职儿你便为燕王!”

    “多谢父王!”

    听见宋王偃的亲口许诺,姬职更是喜不自禁。

    这一下连“义父”都不叫了,直接称呼“父王”!

    姬职也是没办法,他不过是燕王哙的一个庶子,在燕国所有的公子当中,他不是年纪最大,权势最大的那一个,有资格继承燕王之位不仅只有他一个!

    想要活得更好,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力,姬职就必须要借助宋王偃的力量。

    “父王,不知道你想要怎么帮助我们燕国复国呢?”姬职又疑惑地问道。

    宋王偃想了想,随即说道:“此时还需要从长计议。职儿你稍等,寡人这便召开大朝会,与群臣商议。”

    “这……”

    “哈哈哈!职儿你放心吧。”宋王偃拍了拍姬职的肩膀说道,“寡人在宋国的威望想必你是略有耳闻的吧?虽然不说是一向乾纲独断,但是对于这种大事,寡人完全可以独断专行!”

    “善!”

第462章 匡章() 
翌日,宋王偃召开大朝会,聚集群臣就是否出兵护送姬职回国,帮助燕国复国的事情展开辩论。

    “宣!燕国公子姬职觐见——”嫪信扯着公鸭嗓子在那里高喊着,层层递进。

    姬职随之进入宋国的奉天殿。

    看见排列得井然有序,一脸肃穆的宋国群臣的时候,要是说姬职的心里一点都不紧张那是假的。

    他是第一次登堂入室,虽然姬职贵为燕国的公子,燕王哙之子,不过他早年便入质于韩国,后来燕国又发生了子之之乱,他又被迫流亡,每日那是提心吊胆地活着,何曾见过群臣的这种架势?

    或许,只有宋国这般的霸主大国才能表现出这种不同寻常的气势吧!

    姬职的心里萌生了这样的念头,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怎可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外臣姬职!拜见宋王!宋王万年!”姬职当即大礼参拜,毕恭毕敬地向着宋王偃叩首下来。

    宋王偃含笑道:“公子请起!”

    “谢大王!”

    宋王偃又扫视了群臣一眼,中气十足地道:“诸卿,这大致上的情形你们已经了解过的。齐人打着讨伐子之,匡扶正义的旗号,进兵燕地,实则是为了吞并燕国!”

    “齐军非王师也。齐军自入燕作战后,屡屡得到燕地臣民的帮助,燕国黔首痛恨于篡夺王位的子之,故而齐军每到一处,燕人无不开城献降,夹道欢迎!”

    “接着子之被杀,燕王哙自缢而亡,齐人若是王师,若是正义之师的话本该拥立燕国的某一位公子为王,但是齐人在燕地都干了一些什么呢?”

    宋王偃掷地有声地道:“齐军将士在燕地奸淫掳掠,无恶不作!齐人捣毁了燕国的宗庙,迁走了国器青铜鼎!欲霸其国,诛其民心而据燕国为己有!这难道是一支王师,一支正义之师应该做的吗?不是!”

    “现在燕国的全境几乎被齐人占据,南面的中山国又趁火打劫,攻占了燕地的数十座城池,燕国已经宣告灭亡!但是民心未附,燕人并没有就此屈服于齐军的淫威之下!”

    “齐人在燕国犯下的累累罪行,弄得天怒人怨,他们迟早会得到应有的报应的!齐军的将士军纪涣散,他们在燕地烧杀抢掠,作恶多端,已经激起了各地的燕人的反抗!齐人之所作所为,罄竹难书!”

    “燕地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相信燕国的臣民都同仇敌忾之,共御外侮!公子职本着友好之意,带着足够的诚意入朝歌请求我们宋国出兵帮助燕国复国,拯救燕国的黎民百姓!这样的请求,我们宋国能拒之门外吗?!”

    宋王偃这洋洋洒洒的一番话,说的是抑扬顿挫,振振有词,表情满分。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宋王偃与齐人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然后齐人又差点打死了燕国这个小弟,宋王偃才会如此之愤慨,誓与齐人不共戴天一般。

    绕是如此,一向跟宋王偃对着干的苏贺不由得站了出来,向着宋王偃垂手道:“大王,臣以为不应该在此时出兵入燕作战!”

    “为何?”

    听见苏贺反对,在那里的公子职心底一沉,恨不得跳着脚,冲着苏贺这个不近人情的家伙破口大骂!

    姬职都已经将自己所有的筹码都显露出来了,都已经卖国求荣卖到了这种地步,还要怎样?

    苏贺可不管公子职心里是怎么想的,径直说道:“大王,臣之所以不同意在此时出兵入燕作战,帮助燕国复国,有如下几个原因。”

    “其一,我们宋国已经决定出兵收复东郡,若是再次征兵,入燕与齐军作战的话,两线作战,天南地北,中间还隔着一个偌大的齐国,只怕很难兼顾两头。即使我们宋军最后战胜了齐人,但是消耗过大,恐怕得不偿失!”

    “其二,眼下正值春耕播种的时节,若是国家征召太多的兵士进行大战,必将会耽误了春耕,这损失由谁来赔偿?”

    “其三,齐人是什么意思至关重要。我们宋国本来只是想出兵攻取东郡,齐人所图甚大,他们图谋的乃是整个燕地!即使被我们宋国拿去了一个东郡,也可能不会计较什么。”

    “但是现在国家要出兵帮助燕国复国,拥立公子职继位为王的话,则势必与齐国发生剧烈的冲突!把他们的好事搅黄了,齐人焉能善罢甘休?”

    苏贺高声道:“大王,我宋国虽然已经很强大,国力鼎盛,但是绝不能与齐国进行不死不休,旷日持久的大战!宋齐两国之战,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何苦来哉?”

    苏贺说的有道理,宋王偃微微颔首。

    姬职张了张嘴巴,想要上去反驳一下,但这是在宋国的朝堂上,他一个外人,在没有宋王偃的授意之下擅自辩驳,实在是太失礼了,更何况他还是有求于人的。

    有正方必有反方。

    苏贺反驳,匡章作为武将之首,自然要当仁不让地站出来支持出兵的事情。

    没有战事,国家刀封入库,马放南山,他们这些武将如何去建功立业?

    匡章随即站出来说道:“大王,臣以为应当出兵帮助燕国复国!”

    “说说你的看法。”

    匡章说道:“大王,凡事皆有利有弊,有好的一方面,自然也有坏的一方面!苏贺大人的忧虑不无道理。但是臣以为,出兵帮助燕国复国比不出兵帮助燕国复国所获得的利益要大的多!”

    “大王,设想一下,如今的齐国已经是霸主大国,其综合国力与我宋国、秦国和楚国不相上下。若是齐国真的吞并了整个燕国,据为己有会怎么样?齐国的国力将会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

    “大王,这是一个不得不让人忧虑的事情!齐国的霸业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国势本就强大,现在又兼并了一个燕国的话,那么齐国的疆域面积将翻了一倍不止,超过我们宋国,仅次于秦国、楚国,而因为获得原本燕国的人口,届时齐国的人口也将达到六百多万,超过我宋国,位列第一。”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必须要在意的一点是,燕国的北方马场众多,又与东胡、匈奴、林胡等游牧民族相接壤,到时候齐人将会获得无数的战马,打造更多的战车和骑卒!这难道不是一种危害吗?”

    “大王你曾经说过,‘天底下的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现在正是这个道理,臣还记得大王你还说过的一句话,‘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现在齐国不正是燕人的仇寇、生死大敌吗?”

    “现在燕国这个朋友落难了,难道我们宋国不应该出手拉他一把吗?”

    宋王偃没想到匡章的辩才竟然如此了得,不由得点了点头。

    匡章一向是宋国的大都督,武将之首。本来宋王偃以为匡章精通兵事,没想到才思敏捷,口才竟然如此了得。

    难怪,这个时代的教育方式不一样,大家学术很杂,融会贯通。

    春秋战国时代,乃是中国的传统思想的萌芽期,中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成语和寓言故事是出自这个时代的。

    诸子百家,学术鼎盛,在后世有着百家争鸣的说法。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诸子百家在“争鸣”的时候,是在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

    甚至有的人还由这家入那家。

    譬如庄子,庄子是由儒入道。譬如荀子,荀子是由儒入法。譬如惠子,惠子是由道入名。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其中的阴阳家更是从道家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学派!

    大争之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各有所长。

    匡章这个人亦是差不多的。匡章师从儒家的孟轲,是孟子的弟子,可是他又是将门出身,自己又是一个天下名将,故而不在儒家之列,属于兵家。

    兵家是没什么具体的概念的,你统兵作战,且战绩辉煌,又精于此道,便会被称之为兵家。所以说,兵家往往是那些出名的大将!

    这个时代的大臣几乎都是文武双全的,没一个草包(那些靠着祖上余荫的酒囊饭袋除外)。

    几乎每个大臣,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他们上马便能统兵作战,下马便能安邦治国!

    似张仪,他贵为秦国的相邦,后世人认为他只会耍嘴皮子,没什么能耐。

    其实不然,能说会道,善于言辞的人一般都是聪明人,一般都是才思敏捷的人。聪明人学东西自然要比一般的人快上许多。

    你嘴皮子厉害,自然是脑筋转的快,善于表达,善于引经据典,思维也比常人要强的多。

    而且张仪又是纵横家出身,鬼谷子那可是什么都传授的。天文地理,政治军事邦交等领域,似张烈、张仪、苏秦、庞涓、孙膑这些人无所不会,只不过他们不是很精通!

    没看见鬼谷子的弟子,有的做上将军,有的做相国,有的做军师祭酒吗?这些都是一国之重臣的职务,可以说他们任何一个人去做都可以,至于能不能做的更好就不得而知了。

    且不说鬼谷之人,纵横家公孙衍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公孙衍能做上将军,也能做相国,而且比其他人做得都更好。宋王偃由此相信,若是哪一天黄庸告老还乡了,让匡章做宋国的相国,未必不能做得比黄庸更好!

第463章 大丈夫能屈能伸() 
“阳侯,你接着说。”宋王偃点头致意道。

    匡章闻言,旋即语重心长地道:“大王,齐国若是灭亡了燕国,全据燕地,那么其患无穷矣!宋齐两国相邻,无论是齐国强盛起来,还是宋国强盛起来,弱的那一方必将受到强的那一方的威胁,此之所谓弱肉强食也!”

    “倘若我们宋国对于齐国吞并燕地的事情置之不理的话,可想而知,等到齐国完全消化了燕地的城池、人口、文化、土地和财富,那么我们宋国与之相邻,势必深受其害!”

    匡章痛心疾首地道:“大王啊,臣认为齐人灭燕国有五利也!”

    “哪五利?”

    “不外乎人口、城池、战马、土地和财富!”

    匡章又道:“敌国之利,即我国之害。因而臣以为,万万不能坐视燕国被齐人彻底灭亡!”

    闻言,宋王偃在心里暗暗地匡章点了一个赞,又肃容道:“苏贺,对于阳侯的五利五害论,不知道你是否认同?”

    “臣无话可说!”苏贺垂手道。

    宋王偃又问道:“诸卿,尔等可有异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群臣都表示自己毫无异议,纷纷附议赞同匡章的观点。

    看宋王偃的这个样子,显然是想出兵帮助燕国复国的,这个时候何必去触他的霉头呢?

    不过,苏贺此时又有了不同的见解,当即上前说道:“大王,臣以为公子职的诚意还不够!”

    “……”

    姬职听到这话,顿时脸色一黑,在内心对苏贺破口大骂道:苏贺老贼!我是杀了你的全家还是睡了你的拙荆,还是怎样?你何必这样苦苦相逼?!

    “咳咳。”

    宋王偃假意咳嗽了两声,他也认为苏贺如此苦苦相逼,实在是有些过分,有些得寸进尺了。

    姬职带来的“诚意”实在是足够了,而且相当可观、诱人。

    认宋王偃为义父的事情且不说。其一,宋王偃的女儿将成为燕国的王后,她与姬职所生的儿子将成为下一任燕王。

    其二,宋国派遣一位重臣入燕为相,且姬职必须要放权。还不仅如此,宋国还将派出大量的文臣和将领进入燕国,帮助燕国励精图治,恢复国力。

    其三,易水一线,包括石头长城在内的葛、平舒、武陵、汾门等二十五座城邑都归宋国所有。

    姬职给宋国开出的这三个好处里面,固然有空手套白狼的性质,但是宋王偃不怕这事情办不成,也不怕姬职胆敢翻脸不认人,不去履行这些承诺。

    数十万宋国虎贲枕戈待旦,岂容一个弱小的燕国不认帐?

    耍流氓的应该是宋国、秦国这样的霸主大国,至于韩国、魏国、燕国之流也只能当一个墙头草,左右摇摆,还不能掌握自身的命运!

    人性都是贪婪的。

    宋王偃固然可怜姬职这个流亡的公子,但是对于自身能获得的最大的利益,还是求之不得,多多益善的。

    于是宋王偃若无其事地道:“苏贺,你还想让公子职拿出什么诚意来?”

    在姬职不善的目光当中,苏贺旁若无人地道:“大王,为了我们宋国和燕国两国之间的百年好合,臣以为燕国应该以我们宋国为宗主国,年年进贡,岁岁入朝!并且加强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应该如出一辙。”

    “燕国还应该让我三万宋军驻防蓟城,以备不时之需。除此之外,臣以为燕国还应该给予便利,降低我宋国商旅的关税,有待宋国商贾。”

    闻言,宋王偃都不由得瞪着眼睛,这…这太狠了吧?

    真是无毒不丈夫,这样一来燕国岂不是真的沦为了宋国的附属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