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崛起-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慕容玄崱如果好对付的话,就不是灵狐了!

    那家伙非常谨慎,亦或者说很胆小。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他都会变得很小心。此前李尽忠作乱时,他有好几次,凭着他这份小心躲过伏击,而后又后发制人,大获全胜。

    杨兕子或许武艺高强,在同龄人中堪称翘楚。

    可如果对上慕容玄崱……呵呵,我实在不太看好。年轻人,终究是太过于冲动了。”

    “我们打赌如何?”

    “嗯?”

    “如果我输了,杨兕子回不来,我就做你卢家家奴。”

    卢昂一怔,旋即笑着道:“好,如果你赢了,我就答应你一件事。”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盖老军哈哈大笑,拍着卢昂的胳膊道:“子山,我这次赢定了。”

    说完,他转身往城里走去。卢昂站在城门口,看着盖老军的背影,半天才反应过来。

    盖老军说的是杨守文回不来,算他输;反过来,只要杨守文能活着回来,就算他赢了。看得出,盖老军也不是很看好杨守文能够刺杀慕容玄崱。不过以他的身手,再加上吉达的协助,从乱军中突围出来也不是没有可能……这老家伙,竟然算计我!

    卢昂忍不住破口大骂,但旋即又笑了。

    内心里,他又何尝不希望杨守文能活着回来呢?

    ++++++++++++++++++++++++++++++++++++++++++++++++

    圣历元年九月十日,战局突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突厥大军兵临赵州城下,赵州司马唐般若意图开城献降,却不想被赵州刺史高睿看出了破绽。

    他秘密调集陈令英所部,埋伏在城门口。

    是夜,当唐般若带人准备打开城门的时候,高睿突然出现,令唐般若猝不及防。

    不过,唐般若却不死心,命家臣强攻城门,试图把城门打开。

    哪知道那城门口,却跳出来了一个杀神,手持一对铁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生把唐般若的手下击退。同时,陈令英率部杀出,唐般若大败。见大势已去之后,唐般若只得拔剑自刎。临死之前,他对高睿说:千般算计,般若实不得已。”

    同日,武则天在洛阳终于下定了决心。

    她下诏,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入主东宫。

    随后,武则天拜李显为河北道兵马大元帅,狄仁杰为副帅。当然了,李显不可能亲自前往河北主持大局,如此一来。自然是由狄仁杰坐镇邺城。并招兵买马。

    此前。武则天曾多次招募兵士,但响应者不多。

    此次在封李显为太子之后,以李显之名出面招兵,一时间从者如云。

    狄仁杰得知赵州未失守,也时非常高兴,急忙调集各路兵马,前往赵州驰援高睿。

    突厥人在得知之后,立刻弃赵州北上。

    不过在临走之时。默啜下令把他们从定州裹挟而来的百姓,近万人斩杀于赵州城下。

    随后,突厥人试图从五回岭退回塞外,却不想被张仁亶率部伏击。

    此一战,默啜虽然最终成功撤走,却付出了数千突厥人的性命,同样是损失惨重。

    张仁亶在阻击了突厥人之后,立刻返回蓟县。

    等待他的,是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喜讯,也使得张仁亶的心情。变得格外愉悦……

    一时间,捷报频传。

    洛阳更一扫笼罩在神都上空两个月的阴云。

    武则天闻听喜讯之后。也极为高兴,更派人赏赐了太子李显,使得李显长出一口气。

    一切,似乎都很美好。

    人们好像在这一刻,把昌平遗忘在了角落里。

    不知不觉,入冬了,一场初雪趁夜而来,在一夜之间,把昌平染白,宛如银装素裹。

    县城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县丞李实暂领政务,一时间意气风发。

    而杨承烈,则孤零零站在城门楼上。他看上去佝偻了一些,精神似乎也不是太好。

    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袍,头戴一顶冬帽。

    他站在门楼上,手扶女墙,翘首向外眺望。

    杨承烈这已经不是第一天如此,从叛军退走之后,他每天都会这样子,一个人登上城楼,孤零零的站在那里,一站就是一整天。

    风雪,飘扬。

    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杨承烈并没有转身。

    “父亲,娘亲让我给你送饭来了。”

    俏生生的呼唤声,把杨承烈从沉思中唤醒。他低头看去,就见青奴吃力的拎着一个食盒,一张小脸红扑扑的,额头上还带着汗珠子。在她身后,四只圆嘟嘟,胖乎乎的小狗在城头上追跑,嬉戏,看上去似乎非常开心。驰道拐弯处,盖嘉运正偷偷摸摸的朝这边观望。

    “青奴,这么冷的天,怎地一个人过来?”

    “三哥陪我一起来的……阿娘说,父亲很辛苦,一定要吃饱肚子,所以让奴奴送饭来,还要我监督父亲吃完。”

    说着,杨青奴打开了食盒。

    里面放着两个菜,两张饼,还有一壶酒。

    杨承烈连忙让人帮忙,把食盒放在桌上。他拿起酒壶,打开来,一股酒香扑面……

    “这是?”

    “嘻嘻,是阿娘酿的酒,说是按照大兄留下来的配方所造。”

    杨承烈心里没由来一抽,看了一眼酒壶,犹豫片刻,伸手把那酒壶拿起来,抿了一口。

    就是这个味道!

    他转过身,忍不住翘起脚尖向城外看去。

    兕子啊,你造的酒,你阿娘已经酿出来了,还说要等你回来的时候,就开始推广。

    眼睛,突然间有些发酸,眼角变得有些湿润。

    “父亲,你快吃饭啊。”

    杨青奴娇憨的声音,在杨承烈耳边回响。

    他连忙转身,顺势拭去了眼角的泪珠,然后低下头,揉了揉杨青奴的小脑袋瓜子。

    “父亲,大兄什么时候能回来啊,奴奴想他了,还有悟空它们也想他了……刚才奴奴出门的时候,还看到杨婶娘在哭。大家都想大兄,为什么大兄一直不回来呢?”

    一句话,击中了杨承烈心中最为柔软的地方。

    他鼻子抽了抽,蹲下来,轻轻拍了拍杨青奴的胳膊,轻声道:“大兄也想奴奴,只是他的事情还没有办完,所以没回来。等他办完了事情,就会回来陪奴奴玩耍。”

    “嗯,那我等大兄。”

    杨承烈仰头,把那一壶烈酒喝了个干干净净。

    就很冲,让他一阵剧烈咳嗽。他脚下有些踉跄,来到了女墙边上站定:兕子啊,你何时能归?

    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

    第一卷终(。。)

第五十一章 奕剑传人(1/5)() 
清晨,皑皑白雪映得天际发白。

    上党县城外的一个小村庄里,一户人家打开了房门。

    从屋中走出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子,看年纪大约在三十出头的模样。一头青丝,用一方黑底红碎花布制成的方巾包裹着,穿着一件厚厚冬装,足下是一双黑色的暖学。

    往脸上看,确是一张颇有异域风情的面容。

    白皙的肌肤,颧骨高耸,眼窝深陷。如果仔细观瞧,就会发现她的眼睛里透着一抹绿色。高挺的鼻梁,嘴唇有点薄。总体而言,这是一个美人,但是却让人感觉难以亲近。

    把庭院积雪扫开,清出了一条小径。

    女人走到马厩里,牵出一匹白马和一头大黑驴。

    黑驴背上放置两个筐,一大一小。女人把马放开,任由白马在庭院中游走。她牵着黑驴走到门前,把缰绳拴在了门前的柱子上,而后走进屋子。不一会儿,她提着一个硕大的包裹,手里还牵着一个年纪不大的女童。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好像白瓷洋娃娃一样漂亮的女童,眼神显得非常空洞。

    “幼娘,▽,咱们走啦。”

    “嗯!”

    女童点点头,顺从的任由女人把她抱起来,骑在黑驴背上。

    “我家幼娘,可真听话。”

    女人的眼中流露出一抹暖意,伸出手轻轻揉了揉女童的脸颊,然后把披在他身上的那件黑色狐皮大氅紧了紧。她从门口拿起一顶帷帽,戴在头上。青纱垂下来。

    “等到了江南。就没这么冷了。”

    女人说着。把手指放进口中,嘬口一声口哨。

    原本在庭院里打转的白马,立刻跑了过来。

    那是一匹西域大宛良驹,高在150公分靠上,身长近160公分,通体上下一色雪白,没有半根杂毛。

    这匹马,有个名目。叫做照夜玉狮子。

    有唐时节,中原虽然不缺马,可这样一匹照夜玉狮子,仍旧是万金难求的宝马良驹。

    女人把大黑驴的缰绳系在马鞍上,然后牵着马走出小院。

    此时,天还未大亮,村民们也大都没有起床。

    她牵着马,脚下冬靴踩着厚厚的积雪,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回荡在小村的街头。

    行出村庄。女人翻身上马。

    “幼娘,坐稳了。咱们出发。”

    “知道了,姨娘。”

    一马一驴,沿着官道缓缓而行。

    大约走出了二十里左右,忽见前方有一队人马。路旁凉亭中,走出一个少年,站在路边,面带微笑,向女人招手示意。

    女人催马,走了过去。

    “三郎,你怎么来了?”

    女人在少年身前勒住马,而后甩蹬离鞍,从马上下来。

    那少年一副温雅气度,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受。可若是仔细感觉,又会发现那温雅之中,似有一股子令人难以靠近的傲慢气质。他样貌俊美,面颊瘦削,给人一种棱角分明的阳刚之气。个头不高,也就是170公分偏下,一身衣服极为华美。

    “闻梅娘子南下,身为地主,怎地也要相送,否则岂不被人说我李三郎不懂礼数?”

    “三郎这么说,奴家可是愧不敢当。”

    女人一边说,一边微微欠身,“这次未能帮到三郎,以至于功败垂成,梅超风实在羞愧。”

    梅超风?

    这女人,叫梅超风?

    李三郎哈哈大笑,“梅娘子,有道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次梅娘子能北上相助,三郎已经非常感激。至于失败……三郎却以为不然。太子入主东宫,终究是一桩好事。武氏未得如愿,现在怕是正恼怒的很,我又怎会因此责怪梅娘子?”

    说完,李三郎朝坐在黑驴上的女童看了一眼。

    “倒是要恭喜梅娘子,此行喜得高徒啊。”

    “是啊,奴家也很开心……我家那死鬼阿郎生前独创一门奕剑之术,要求甚高,以至于到死都未能找到传人。这次我北上昌平,意外发现幼娘根骨清奇,正适合学那奕剑之术。我这次返回江南,短期之内不会再北上,要尽心传授幼娘剑术。

    若三郎再有差遣,可以派人去苏州找我那姐姐,亦或者可以派人往巴西县请我兄长出山。幼娘剑术未成之前,奴家不会再走出天柱山一步,还请三郎多多见谅。”

    李三郎点点头,表示理解。

    “公孙先生剑术绝伦,父王此前犹自感慨,说公孙先生故去之后,那超凡绝伦的剑舞之术就不得再见,常引为遗憾。今奕剑术喜得传人,相信父王得知,也会为之开怀。”

    说完,他走上前,从腰间取下一枚玉佩。

    “尚未知奕剑传人,如何称呼?”

    “她名幼娘,如今既然要得我阿郎奕剑真传,自然要随阿郎的姓,就叫公孙幼娘。”

    “哦,以后还请幼娘多为关照。”

    李三郎说着,把手中玉佩递了过去。

    大黑驴背上的公孙幼娘,顿时露出了慌乱之色。

    依稀间,脑海中有一个模糊的面孔浮现,并伴随着一个幽幽的声音在脑海中回响。

    “这是送给幼娘的礼物,这是我们的秘密。”

    幼娘的脸上,突然间露出了痛苦之色,那双空洞的眸子里,更有一种奇异的光彩。

    “姨娘,幼娘头好痛。”

    梅娘子大惊,连忙上前把她抱在怀里,然后又取出一粒白色的药丸,轻声道:“幼娘不怕,把药吃了就好不头痛了。”

    “忘情丹?”

    李三郎心里一动,下意识打量了幼娘一眼。

    而幼娘则听话的把那药丸吞下,在梅娘子怀中,慢慢放松下来,不复之前的挣扎。

    “这孩子根骨极好,且天赋秉异。

    只是有些头痛症……等我回去之后,再慢慢为她诊治。三郎,时间不早,奴家还要赶路,就不再耽搁了,告辞。”

    说完,她把幼娘放进驴背上的大筐里,又取来一张裘皮盖在幼娘的身上。

    幼娘看上去昏昏沉沉,很快就失去了知觉。

    梅娘子朝李三郎欠身一礼,而后上马牵着大黑驴走了。

    看着梅娘子的背影,李三郎那英俊的面庞,突然浮现起一抹古怪的笑容。

    “奕剑传人吗?”

    李三郎冷哼一声,回身对旁边的仆从道:“立刻派人前往昌平,着人打探那幼娘的来历。岁寒三君虽说是父王手下,可惜却不听我差遣。我已成人,更需帮手。

    待奕剑传人出世,正好可以为我所用,说不得还会成为手中最为锋利的一支利刃。”(。。)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在滦河观风景(一)2/5() 
滦河,古称渜水,因发源地有众多温泉而得名。

    后因讹而改名为濡水。随着胡汉交融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到了唐代已经变味滦河。

    滦河,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直入渤海。

    而在其上游,也就是后世的围场地区,此时还是一片蛮荒之地。

    圣历元年十一月,一场暴风雪突然来袭。大雪整整持续了两天才停下来,厚厚的积雪可以没至膝盖,千里莽原冰封,只见白皑皑满目苍茫,令人顿生寂寥之意。

    滦河已经结冰,河面上甚至可以行驶马车。

    坐落在滦河东岸的一个部落里,草原上的牧民们正穿着厚厚皮袄,清扫着积雪。

    “杨大郎,歇歇吧。”

    一个三十多岁,看上去非常健壮的女人穿过部落,来到河边的一个帐篷外。

    那帐篷不是很大,只能容两个人居住。

    帐篷外的拴马桩上,系着一匹神骏的高头大马。

    那马体高在五尺向上,也就是一米五以上的高度。身体呈管状,胸部窄,背部长,肋骨架浅,趾骨区长%≦,而不显,后区则略窄,但强健有力。臀部略长,肌肉发达,呈正常的倾斜角度。

    耆甲高过普通的战马,长且肌肉发达。

    肩宽,弧度良好,皮毛亮泽而皮很薄。这匹马的体型极为饱满又没,头细颈高,四肢修长。它体形优美,在衬以高昂弯曲的颈部,更凸显出它完美的身形曲线。

    此刻。这匹黑马正静静站在那里。不时发出一两声轻弱的响鼻。

    而在距离黑马不远处的帐篷门口。则插着一根鹅卵粗细的大枪,通体黝黑,透着一股诡异的气息。

    帐篷旁边,有一个简易的棚子,里面垒砌了一个火炉。

    一个身高大约在176公分上下,体形单薄的少年,正光着膀子,抡锤敲打通红的铁块。

    那柄大锤。约摸着有十几斤重,但是在少年的手中,却轻若无物。

    他头发披散,在身后用一根黑色带子扎起来,好像马尾一样拖在身后。光着膀子,挥舞着铁锤。每次铁锤敲砸在铁块上,都可以看到那单薄的身体,竟分歧曲线柔和的肌肉。

    “杨大郎,这么早你就开工了?”

    女人站在棚子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