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崛起- 第4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重润开口道:“青之的意思,是承认他们?”

    杨守文点头,“我确有此意。”

    “可问题是,安西十国,怕是不会答应。

    你也知道,那安西十国一直以来都臣服朝廷。他们在去年就递交了国书,恳请朝廷同意驱逐波斯人,言波斯人在濛池扩张迅速,势力强大,早晚会危及西陲安全。

    凤阁与鸾台也都认同安西十国的说法,认为波斯人在濛池,会影响到安西的稳定。

    所以,这件事恐怕……”

    李重润露出为难表情,连连摇头。

    杨守文早就知道,这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未曾想到,安西十国居然反应如此激烈,还派遣了使者过来。

    他眉头一蹙,冷笑道:“想当初,大寔人东进,安西十国倒是平静的很呢。”

    这一句话出口,韦鐬眼中闪过一抹光彩。

    “依我看,安西十国不是怕波斯人在濛池立足,而是担心大寔人寻他们的麻烦……想想倒也有些可笑,他们害怕大寔人,却要朝廷驱赶一个可以为我们守护西陲的族群。他们以为,我大周无人吗?亦或者说,他们是甘愿去做那大寔人的马前卒?”

    “青之,你真的认为,那些波斯人,可以为我们维护西陲安宁?”

    “不仅如此,我认为他们还可以牵制吐蕃人和突厥人,令整个安西臣服于朝廷。”

    李重润和韦鐬相视一眼,眸光闪烁。

    “这件事,还需从长计议。

    这样吧,若青之不介意的话,我想和那些波斯人接触一下。”

    韦鐬说完,便看向了杨守文。

    杨守文笑道:“兄长只管去,不必考虑我的想法。

    我因与大兄的关系,加之曾和米娜一同在碎叶城对抗薄露,所以难免会有一些倾向。兄长可以过去探探她们的口风,看那些波斯人,到底是怎样的情况,而后再做安排。”

    韦鐬笑了,点头不再言语。

    而这时候,屋中传来了武延基的叫喊声,三人旋即准备回去。

    就在走进雅阁的一刹那,李重润轻轻拉扯了杨守文一下,低声道:“青之,你要小心,我听说圣人今早下旨,命相王返回神都……粟田真人与相王府似有交集。”

第七百四十六章 东宫相召() 


    西角楼这顿酒,一直持续到了天黑。

    眼见着就将夜禁,杨守文才起身告辞,和吉达返回铜马陌。

    说起来,吉达是最早随杨守文住进铜马陌的人。可是当他看到如今的铜马陌杨府时,也不禁大吃一惊,有些认不出来。

    毕竟,三年时光,铜马陌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没想到,幼娘如今居然练得如此身手。

    坐在八角楼内,吉达向杨守文比划着,表示出了内心的惊讶。

    刚才他乍见幼娘,就觉察到而今的幼娘,绝非等闲。当年,小丫头还只是一个跟随在杨守文身后的小尾巴,可没想到,却变得如此可怖。吉达没有和幼娘交手过,可是在西陲无数次的战斗经验,让他有着甚至比杨守文还敏锐的直觉:幼娘,很危险。

    “是啊,我也没想到,幼娘竟变得强悍如斯。”

    杨守文微微一笑,目光便落在了一旁为他沏茶的幼娘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温柔。

    他旋即把话锋一转,看着吉达道:“大兄,这次米娜来东都,是谁的主意?”

    吉达一愣,旋即比划道:自然是她自己的主意。

    你不晓得,而今她身上的压力巨大,十万族人的生存不说,只说那十姓突厥,还有安西十国,这两年一直在暗地里和我们作对。如果不是一开始有吉力元英的帮助,我们甚至无法立足。而且,从去年开始,大寔人封锁了西行之路,是我们无法继续从波斯获得支持和援助……米娜也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才选择了前来洛阳。

    杨守文点点头道:“大寔人派遣了使者前来。”

    “啊?”

    “估计,他们很快会抵达洛阳。”

    那怎么办?

    吉达比划道。

    杨守文道:“刚才皇太孙提醒了我,我才知晓此事。

    大寔人而今横行波斯湾,实力强横,便是朝廷,怕也未必愿意轻易去得罪那些人。所以,你们必须要展现出你们的价值,让陛下知道,你们在濛池生存的意义……

    明天,我会去拜访太子,便不再陪你。

    你最好是劝说一下米娜,让她早点做出决定。

    而我呢,天一亮就会派人前往庭州,向我父亲禀报此事。所以,你们要想清楚,能够出多大的力,能够建立什么样的功勋。唯有展现出你们的价值,陛下才能重视。”

    吉达比划道:此事,我会尽快让米娜决定。

    ++++++++++++++++++++++++++++++++++++

    和吉达许久不见,谈完了公事之后,两人便说起了分别之后,各自的经历。

    吉达并不是善于表达的人,所以他说的非常简单,可是在那简单的言语中,杨守文却听出了一丝丝的惊心动魄。

    两人一直聊到夜半,吉达流露困倦之色,于是便去休息了。

    杨守文倒是能够理解,从濛池一路过来,好像没头苍蝇似地闯进了洛阳,吉达肩膀上承受的压力并不小。虽说许多事情都是由米娜做主,可是到了洛阳,真正做主的只可能是吉达,而不是对洛阳一无所知的米娜。这,自然让吉达感到辛苦。

    吉达睡得很熟,而杨守文则有点睡不着。

    先是日间李裹儿的闭门羹,而后又有和吉达重逢。

    李重润说,粟田真人与相王府走的很近……这句话,怕也是想要提醒杨守文,他杀死那么多倭人仆从,怕也不容易平息下去。粟田真人与相王府交好?倒是不足为奇。

    杨守文可记得很清楚,当初在长洲的时候,当得知有倭人参与其中之后,李隆基可是很为倭人解释了一番。从李隆基的言语之中可以看出,他对倭人堪称是推崇。

    而且在历史上,李隆基登基之后,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倭人的赞赏……

    亦或者说,倭人和相王府,一直有联系?

    杨守文走出了八角楼,在门廊上坐下。

    仲夏夜,热浪滚滚。

    夹带着一丝丝从瀍渠吹来的水汽,却为铜马陌平添了些许凉意。

    杨守文感觉清醒了不少,靠在廊柱上,思忖着接下来的打算。

    吉达的事情,他一定要帮,而且要帮到底,这个无需犹豫。至于怎么帮?他也有了一些头绪,关键是要看米娜的最终态度。如果她愿意臣服大周,一切都好操作。

    事实上,朝廷也需要有这样一支强有力的力量,在安西稳定局势。

    否则单靠而今屯驻安西的三万兵马,根本无法保证西域的稳定。那安西,地域太过广袤,三万兵马不过杯水车薪。想想朝廷在西域的对手吧……吐蕃人,突骑施人,突厥人,吐火罗人,以及那崛起不久的大寔人,都不容易对付。三万兵马太少,可如果从关中抽调兵马过去,且不说那庞大的军费开支,还要考虑到关中的稳定。

    杨守文觉得,只要米娜愿意臣服,夹在大寔人和大周之间,她的发展空间并不算太大,但是却能够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倒是那些倭人……

    杨守文始终想不明白,相王府为何与倭人走的那么近。

    倭人狼子野心,难道李旦和李隆基父子就看不出来?亦或者是因为倭人孤悬于海外,根本威胁不到中原,所以两父子根本不在意倭人的存在,所以与之交好吗?

    杨守文总觉得,这里面有些古怪。

    庭院里,四头獒犬匍匐在廊下熟睡,而大玉则栖息在树上,格外安静。

    偌大的院子里,寂静无声。

    杨守文的思绪,旋即就跳到了李裹儿的身上。

    裹儿为什么不肯见我,难道说,我得罪了她吗?

    “谁!”

    就在杨守文思忖之时,耳边突然传来一声轻弱,几乎听不太清楚的声响。

    他呼的起身,扭头看去。

    而四头獒犬也在他一声喝问的同时睁开了眼睛,朝一旁的树丛中跃跃欲试。

    “大兄,是我!”

    一个娇小的身影出现,让杨守文松了口气。

    “幼娘,你怎地不去睡觉?”

    “睡不着。”

    幼娘走了过来,那獒犬也就立刻安静了。

    杨守文笑着伸出手,幼娘则乖巧的把手放在杨守文的手掌中,任由他牵着,在门廊上坐下。

    “不习惯?”

    “有一点……不过还好,有阿娘和大兄在,感觉就好像是回到了虎谷村里的老房子。

    只是,这里太大了,有点空旷。”

    “那回头,再招些婢女陪你。”

    “不要不要……有大兄在,幼娘已经很开心了。

    若是有太多陌生人,幼娘会睡不着,反而觉得不****娘睡不着,只是有些想念老家。”

    杨守文笑着拍了怕幼娘的手,轻声道:“幼娘,我知道你想念虎谷山的老家。

    其实我也想念……只是,我们如今想要回去,却有些麻烦。这样,等我空闲下来,就陪着你一起回去探望,好不好?”

    “好啊!”

    幼娘欢快的回答。

    只是,她旋即低下了头,眼中闪过一丝丝的落寞。

    两人就这样,肩并肩坐在门廊上。

    过了一会儿,幼娘抬起头,正想要开口说话,却听到从前院传来了一阵喧哗声。

    蓬蓬蓬!

    似乎有人在砸门。

    杨守文眉头一蹙,便站起身来。

    “这么晚了,发生了什么状况?”

    他说着话,便迈步往外走。

    一边走,他一边对幼娘道:“幼娘,带着悟空它们,去陪伴婶娘和一月,我过去查看一下。”

    幼娘连忙点头,招呼了四头獒犬,便转身往一旁的庭院里跑去。

    杨守文则沿着曲折小径,来到了莲花池旁边的月亮门后。他正准备往外走,却见杨铁城匆匆跑了过来。他手持一支火把,看衣着,也有些凌乱,显然是临时穿戴在身上。

    “郎君,张公子来了!”

    “张公子?”

    “就是之前在家里读书,后来考中进士的那位张公子。

    他带了不少人马过来,说是太子有急事要召见公子,请公子立刻随他前往东宫……”

第七百四十七章 管虎之死() 


    “子寿,别来无恙!”

    杨守文匆忙换了一件衣服,在大门外与张九龄汇合。

    他看到张九龄后,便立刻上前拱手。

    而张九龄则连忙侧身,拦住了杨守文轻声道:“青之,太子相召,咱们路上再说。”

    杨守文也不客套,与匆匆赶来的吉达比划了一下,便登上了马车。

    “出发!”

    张九龄紧随其后,也上了马车。

    他掀起车帘,吩咐一声。

    马车旋即缓缓启动,在东宫卫士的护卫之下,向坊外行去。

    “子寿,这么晚找我,到底是什么情况?你先透漏一点消息,我也好有个准备。”

    张九龄沉吟片刻,压低声音,低声道:“青之可认得一个名叫管虎的人?”

    杨守文一怔,旋即点头。

    “当然认识……子寿当知我曾作《别管叔》,便是管虎。”

    说到这里,杨守文突然想到了什么,呼的一下子坐直了身体,“子寿,莫非管叔他……”

    张九龄露出凝重表情,而后叹了口气。

    “青之,你……”

    “他出了什么事?”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张九龄不肯说,杨守文这心里,也就越发的不安。

    从归德坊到东宫,路程并不算远。可是,杨守文却有些坐不住了!

    对杨守文而言,管虎绝对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从一开始,他对管虎并不欣赏,到后来,他从北疆返回,却发现偌大幽州,只有一个管虎守候在那边。说起来,管虎的身份并不算高。一个落第的武举,后来加入小鸾台,成为一个小鸾台密探。

    杨承烈对管虎,颇有些排斥。

    可杨守文对管虎,却极为敬佩。

    在离开幽州时,他作了别管叔的诗词,其实也是希望,能够让管虎从密探的生涯中摆脱出来。但之后,管虎是否离开了小鸾台?杨守文并不清楚,甚至没有过问。

    不是他忘了管虎,而是他根本没有功夫去过问。

    别忘了,那时候的杨守文,自顾不暇,又拿来的精力去关注管虎?

    他只知道,管虎是幽州都督府的长史。薛讷出任幽州大都督后,对管虎也颇为看重。毕竟,薛讷和杨守文交情不错,而杨守文又专门为管虎作诗,他岂能轻视了管虎?

    可后来,杨守文先是奔赴西域,而后又前往剑南,和管虎再无联系。

    他不是在幽州都督府长史吗?能出什么事情?

    有薛讷的关照,管虎哪怕不能在幽州横行,但却能保证,无人敢去欺辱。

    杨守文实在是想不明白,管虎能出什么事情……

    怀着一丝丝焦虑,马车在东宫外停下来。张九龄和杨守文跳下马车,就见那东宫大门外,守卫森严。

    东宫的守卫,自成体系,仿照十六卫设有东宫十率府。

    张九龄上前与对方交谈了两句,就见守卫在门外的卫兵,立刻打开了东宫大门。

    “青之,请随我来,太子正在银安殿等候。”

    杨守文不敢怠慢,忙跟随张九龄走进了东宫。

    在进入东宫后,大门随即关闭。

    这还是杨守文第一次来东宫,虽然他和太子李显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密,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踏足此地。

    沿途,就见有手执火把的卫兵巡视。

    他们的衣着,有些怪异,乍一看还以为是千牛卫的装束。

    可杨守文却清楚,这些人并非千牛卫,而是东宫十率府中,模仿千牛卫而组建的内率府卫士。

    看到这等情形,杨守文更加焦虑。

    如果不是发生了重大变故,绝不会是如此情况。

    他没有再去询问张九龄,而是跟在张九龄身边,一路急行,很快就到了银安殿外。

    值守银安殿外的内侍,也是杨守文的熟人,高力士。

    就见高力士一身内率卫士的装束,虽看上去仍有些稚嫩,可举手投足间却别有威严,有一种军人似地气概。

    看到杨守文,高力士便迎上前来。

    “太子吩咐,若公子来到,不必通禀,只管进去议事。”

    他面无表情,看上去非常严肃。但是,杨守文还是从他的眼中,读到了一些信息。

    一定是发生了大事!

    他朝高力士点了点头,和张九龄迈步走进银安殿。

    进了大殿之后,他才发现,这大殿之中,除了李显之外,还有不少熟人。

    李重润、韦鐬、武延基……似乎全都是李显的亲眷。而除却这些人之外,在玉阶丹陛下,还端坐两人。一个是上官婉儿,另一个则是陈子昂,着实有些出乎杨守文意料。

    “臣杨守文,拜见太子!”

    礼不可废,杨守文忙快走几步,向李显行礼。

    “青之平身,这里没有外人,一应礼数便免去了。

    这么晚找你前来,是发生了一桩事情……上官姑娘,这件事还是请你来告诉青之吧。”

    上官婉儿玉面冷肃,朝李显颔首,表示明白。

    而后,她站起身来,轻拍手掌。

    从银安殿外走进来了几名卫士,抬着一副担架。

    他们把担架放在玉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