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崛起- 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倭人现在的根基太浅,根本不可能威胁到华夏。

    但是,倭人却极其坚韧,百年不可以,二百年如何?三百年如何?乃至更长时间。

    在后世,倭人可以说是把‘忍’字,学到了极致。

    “陛下,既然……”

    武则天抬起手,示意杨守文不必再说。

    “今倭人派遣唐使来,意图修复与大周的关系,同时还想要更改国名,以正国体。

    四年前,你在长洲寻宝之后,曾谏言朕,要防备倭人。

    朕并未忘却……

    可是,朕登基十载,励精图治。

    这十年来,国泰民安,百姓虽算不得富庶,但比之贞观,朕却坚信,绝不逊色。可除此之外,朕似乎再无拿得出手的功绩。这十年来,我边塞屡遭战乱,可谓是混乱不堪。朕有心征伐,奈何朝中掣肘,使得朕面对那些化外蛮夷,也常感无力。

    朕,而今已决定把这江山还与李氏。

    只待太子根基稳固,朕就会还政,从此不理国政。

    只是,朕心里不甘啊!朕虽是女人,但自认不逊色于太宗。甚至于在贞观晚期,太宗几乎已无力打理朝政,都是朕协助太宗批阅奏疏。可是,人言太宗,就言贞观;而朕呢?十年辛苦,到头来……青之,不是朕看重倭人,而是想留下一桩美谈。”

    武则天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可以说是推心置腹。

    张大年暗地里松了口气,知道杨守文,已没有了危险。

    同时,他又觉得有一些可惜!

    杨守文生的晚了!如果,如果他能早五年出生,也许而今的大周朝,会是另一个样子。

    在张大年的记忆里,武则天除了在狄仁杰过世的那天,曾这般真情流露之外,再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与人推心置腹。张大年跟随武则天多年,早在武则天还是嫔妃,还不是皇后的时候,他就跟随武则天的身边。当然,那时候的张大年,也不过是一个小太监,而不是如今日这般,武则天身边的心腹,拥有着无上的权力。

    如果杨守文能早生五年,武则天或许会对他委以重任。

    那样的话,她在这皇位之上,也许就没有那么艰难了吧……

    杨守文,却沉默了!

    良久,武则天睁开眼睛,看着杨守文道:“青之,你不是能说会道,为什么不说话了?”

    “陛下,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哈,当然是真话……到了朕这把年纪,难道还听不得真话?”

    “陛下,又何时开始在意那所谓的丰功伟绩了?”

    “嗯?”

    “在臣的印象里,陛下虽承载了无数骂名,却从未有过退缩。

    想当初,先帝驾崩,太子无德,陛下顶着天下人的反对,把太子罢黜,并发配均州;而后,陛下又罢黜了相王,登上这九五之尊。还不是被天下人责骂,却又如何?

    那些人,责骂陛下牝鸡司晨,辱骂陛下是一个女子,有何德能执掌江山?

    但最终如何?

    那些辱骂陛下的人,而今已成了冢中枯骨。天下的百姓,却因陛下得以丰衣足食……我听家父说,当年他最敬佩的就是陛下。不为陛下是皇后,也不为陛下得先帝宠爱,只为陛下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长孙无忌如何?褚遂良如何?王皇后如何?

    那时候,多少人指责陛下,辱骂陛下,陛下浑不在意……哪怕是五年前默啜寇河北道时,也对陛下出言不逊,然则到最后,他还不是仓皇撤走,退回了塞外漠北?

    为何陛下现在却患得患失,一个小小的倭人,给不得陛下无上荣耀。有了他们的朝贡,那些人会视为理所当然;没有他们的朝贡,那些人也无法指摘……既然如此,陛下明明厌恶倭人,却为何违背本心,予以他们恩宠呢?臣,真的非常失望。”

    武则天的脸色再次发生了变化,眸光变得森然。

    不过这一次,张大年却没有再去担心。

    只是觉得可笑:这小家伙,可真真是胆大包天!

    “你失望什么?”

    “臣失望,未曾见到那个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陛下,而今只见到,垂垂老朽,一心思虑身后事,畏首畏尾,甚至连倭人都要去讨好的老女人……臣,真的失望。”

    “大胆!”

    “放肆!”

    上官婉儿这时候正好走进了大殿,听到了杨守文的话,吓得面无人色。

    她立刻上前,走到了杨守文身边,抬手就是一记耳光,打得杨守文半边脸都肿了起来。

    张大年本来不甚在意,也不禁厉声怒斥。

    “杨守文,你好大的胆子,谁给你这般胆气,让你如此评论陛下?”

    上官婉儿是真的惶恐了!

    她很担心,杨守文那句话,会彻底激怒了武则天。

    但武则天,却笑了。

    “婉儿,住手,是朕让他说话。”

    说着,她缓缓站起身,绕过龙案,站在了丹陛上,居高临下俯视杨守文。

    “青之,你站起来吧。”

    “陛下,青之年幼,说话没有分寸,还请陛下恕罪。”

    “婉儿,朕看你真的是……还没有嫁给那杨文宣,便一门心思的维护他杨文宣的种。”

    上官婉儿闻听,脸腾地一下子红了。

    她偷眼打量,发现武则天似乎并没有生气,脸上的笑容更格外灿烂。

    难道,她真的不生气吗?

    上官婉儿怯生生退到了一旁,同时又偷偷看了杨守文一眼。

    这个小混蛋,就不能安生一点吗?早知道,当初我就该跟随大兄一起走,去北庭……眼不见心不烦,省的要为这个小混蛋整日里担惊受怕。但愿,他别再说出什么过火的话了。

    杨守文并没有站起来,依旧匍匐在地。

    呼—

    武则天长出一口气,在丹陛上踱步。

    她一边走,一边仿佛自言自语道:“老女人,老女人……青之,你可知道,朕有生以来,你是第一个敢这么称呼我的人。你父亲说的不错,你果然是个胆大包天的小混蛋。”

    “谢陛下夸赞。”

    “哈哈哈,是啊,朕的确是在夸赞你。

    因为若非你说,朕几乎忘记了,朕当年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那时候的朕,从未考虑过身后事,更无所畏惧。哪怕强横若长孙无忌,朕不惧之;当年百官反对,朕不惧之;哪怕宗室纷纷起兵,要杀朕,朕亦不惧……何以而今,却又畏手畏脚?”

    上官婉儿和张大年,连大气都不敢喘。

    杨守文的心,更砰砰直跳,后背早已被冷汗打湿。

    他其实也是在赌!

    在他的记忆里,武则天绝不是那种会在乎别人评价的女人。

    她故去之后,只留下了一块无字碑,任后世人评价。这种气魄,在杨守文看来,不愧她为自己取得‘武瞾’之名。日月当空,无所顾忌,又何需来粉饰自家颜面?

    武则天突然停下了脚步,站在了丹陛之上。

    她负手,抬头,发出幽幽一声叹息。

    “朕,也许真的是老了。”

    说完,她一摆手,轻声道:“青之,你起来吧。”

    “谢陛下。”

    杨守文慢慢站起身来,只是觉得,腿有些发软。

    “一晃,朕已过古稀之年,很多事情的确是不复当年的锐气。

    青之,你知道吗?你若是早生五年的话,朕一定让你做大将军,大元帅,去为朕开疆扩土。”

    杨守文搔搔头,露出笑容。

    “若臣早生五年,又何来这机会,这胆气,与陛下争辩?”

    “哈哈哈,你这小混蛋,还真是……

    不过,你若真的早生五年,怀英想必也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臣,一直牢记狄公生前的教诲。”

    狄仁杰教诲了什么?武则天不想问,也没兴趣问。

    她从丹陛上走下来,在杨守文身前站定。

    伸出手,轻轻抚摸杨守文的脸,而后对上官婉儿道:“你这丫头,也真是狠心……若真个打伤了,就算文宣不说什么,那裹儿又岂能罢休?到时候,有你的苦吃。”

    上官婉儿再一次大红脸,喏喏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知道吗?

    朕一开始,并不喜欢你!

    你锐气太盛,不晓得刚柔变化之道,只知道闷头往前冲,甚至连朕的面子都不给。”

    杨守文一怔,旋即反应过来。

    武则天这说的是当日总仙宫里诗会的事情。

    他不禁赧然,搔搔头,嘿嘿笑了。

    “可朕后来想明白了,朕为什么不喜欢你。

    因为你,和朕非常相似。心思简单,没有什么追求,却又顽固,执拗,无所畏惧……

    当时朕是担心,你这种脾气,怎能够活下来?

    可没想到,你这个小混蛋,却福大命大,虽然屡屡冲撞朕,却让朕对你生不出恨意。”

    说完,武则天笑了。

    她再次拍了怕杨守文那张受伤的脸,而后转身走上丹陛。

    “你这次在安南做的很好,立下了大功。

    朕本想,让你接替你父亲统帅千骑。文宣在千骑中威信甚高,军中将领也多是他提拔起来。而你呢,经剑南道和安南两战之后,军功足以震慑那些千骑的骄兵悍将。”

    “臣,愿意听从陛下安排。”

    “你愿意,可朕现在,却有些不太愿意了。”

    “啊?”

    “朕一直觉得,你无心朝堂之事。

    所以让你统帅千骑,熬个三五年之后,等太子根基稳固后,再委任你一个羽林将军,可以辅佐太子。可现在,朕却不这么想了!粟田真人来到洛阳之后,满朝文武对其人极为欣赏,每每提及都是交口称赞。唯独你,却看出了倭人伪善的本质。

    这说明,你这小家伙有些眼光,是个可造之材。”

    杨守文听了,有点发懵。

    “陛下,不会是要臣去鸿胪寺吧。”

    “哈,你倒是想的美,去鸿胪寺……哼,只怕用不得多久,周边异邦就要纷纷与大周开战。

    你那性子,不擅曲直之术,做不得鸿胪寺的事务。

    而且,你如今战功显赫,把你派去鸿胪寺,朕还觉得有那么一点可惜。”

    “陛下,那准备让青之到何处就任?”

    武则天在龙椅上坐下,似有恢复了那女皇的威严。

    她眉心浅蹙,思忖片刻后道:“青之这一走,已有一年多了,期间征战不止,想来也乏了。

    这样吧,你先回家。

    虽然你父亲不在家中,可是你那婶娘,还有你那妹妹都还在,估计正盼着你回去团员。

    至于你的职务,朕还需好生考虑。

    你现在家中休息,等待朕的旨意就是……不过,有一件事你给朕记住,这次回来,不许你再惹是生非。前次你逃狱离开,令宗正寺非常不满,朕也是费了好一番口舌才算让他们不再追究。倭人的事情,你不必再理睬,可若你再惹祸,朕定不饶你。”

    武则天也真的是有点怕了!

    杨守文惹事的本领,实在是太强了,让她也感到头疼。

    “臣,遵旨。”

    杨守文听完了武则天的话,也不敢再多嘴,忙躬身应道。

    “走吧走吧,朕看到你就觉得累……早知如此,就应该让你留在安南,免得朕心烦。”

    武则天一副疲惫之色,挥手示意让杨守文离开。

    杨守文这才退出了丽景台,不过在他走出去的时候,就听武则天道:“明日,去探望一下裹儿。你这次惹祸,若非裹儿为你求情,朕说不定真要好生收拾你一番……”(。)

第七百三十七章 重逢() 
夜,深。

    杨守文从上阳宫出来,洛阳已是夜禁。

    玉兔东升,月光皎洁。

    洛阳城在月色中,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

    站在上阳宫外,可以隐约听到从河边传来的蛙鸣声,在庄严肃穆之中,平添静谧之气。

    “大兄!”

    幼娘和杨茉莉从暗处走来,乖巧的呼唤一声。

    杨守文愣了一下,旋即笑道:“你二人为何在这里?我不是让你们去铜马陌等我吗?”

    “大兄不在,幼娘害怕。”

    说着,幼娘便走到杨守文身边,轻轻扯住了他的衣袖。

    杨守文道:“没事了,我们回去吧。”

    “嗯!”

    “诸欢他们呢?”

    “已经安排好了……杨茉莉说,那么多人,家里住不下,所以诸欢他们就另寻住处。”

    “住在哪里?”

    “就在城外的二里桥,不过大兄不必担心,有个名叫沈庆之的人在那里接待,不会有事。”

    “沈庆之也去了?”

    杨守文愣了一下,旋即就反应过来,这一定是上官婉儿的安排。

    “有他在,那就不会出事……走了,咱们回家!”

    杨守文长出一口气,伸出手握住了幼娘的柔荑,迈步前行。

    已是盛夏时节,可幼娘的小手却冰凉。杨守文知道,那是明溪传授给幼娘的拜月术所致,本身并无大碍。虽然不太明白明溪为何如此,但是,杨守文挺喜欢和幼娘在一起时的感觉。

    幼娘没有挣扎,任由杨守文牵着手,默默行走。

    杨茉莉则落在了后面,牵着马,亦步亦趋。

    三人一马沿着洛阳城的街道缓行,杨守文一边走,一边与幼娘介绍两边坊市的名称。

    幼娘似乎也非常喜欢这样的感觉,这让她有一种仿佛回到了昌平的错觉。

    那时候,大兄还是个痴汉,每次进城的时候,都会陪着她一起逛街。那时候的日子,平淡而恬适。幼娘会牵着杨守文的手,行走在昌平的大街小巷里。她曾经希望,有朝一日,大兄可以像她牵着大兄一样,牵着她的手,一起玩耍,无忧无虑。

    而今,那心愿似乎达成了。

    可不知为什么,幼娘心里却有些难过。

    也许,是我太贪心了?

    幼娘心里嘀咕着,却下意识的,握紧了杨守文的手。

    那感觉,就好像是害怕突然间,杨守文就会消失……

    “前面就是归德坊了!”

    感受到幼娘手上的力气,杨守文扭头朝她看去。

    在他看来,幼娘是有些近乡情怯吧。一晃分别了四年之久,如今要和母亲重逢,心里会感到恐惧……这对于当初被梅娘子掳走的幼娘而言,好像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

    “嗯!”

    幼娘回过神来,应了一声。

    两人说着话,就来到了归德坊的坊门口。

    自有杨茉莉上前叩门,不一会儿的功夫,坊门打开,一个武侯从里面探出头来。

    他正想要破口大骂,眼前突然金光一闪,出现了一块赤金打造的腰牌。

    “干什么?”

    他下意识的退后一步。

    杨守文则迈步上前,示意杨茉莉退下。

    “我乃铜马陌的杨守文,今奉陛下旨意还京。

    刚才我奉诏前往上阳宫面圣,这是陛下赐予的通行腰牌,还请检验。”

    “杨守文?”

    那武侯愣了一下,旋即惊道。

    他把火把凑上前,就见杨守文负手而立。

    又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腰牌,武侯忙不迭双手把腰牌还给杨守文,躬身道:“不知杨君今夜返回,是小人怠慢了……”

    说着话,他便打开了坊门。

    “晌午时杨大娘子还与小人说,杨公子这两日会到,却未曾想这么快就到了。”

    “你认得我婶娘?”

    “怎不认得?”那武卒笑道:“平日里大娘子带小娘子逛街,小人还帮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