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文自然不会因此而心生不满,立刻把苏摩儿唤来,让他带明溪去休息。
“大兄,这个道人,很厉害。”
目送明溪离去,幼娘忍不住低声说道。
杨守文则看了她一眼,轻声道:“四郎说,她会是明家的最后一位天师。”
“啊?”
“其实我也不太懂,这种天师资格是如何传承。
四郎说过,当年的江左四大天师世家,一代代没落,便是因为后继无人,想必其中是有不为人所知的神妙。不过,此事与我们无关,明日我带她去红河口勘查,你在家收拾一下行李……估计再过些日子,咱们就要返回洛阳,婶娘一定等急了。”
幼娘答应一声,便退了出去。
只是,杨守文没有发现,当幼娘退出去的一刹那,看上去有些落寞,眼中闪动泪光。
++++++++++++++++++++++++++++++++++++
接下来的几日里,杨守文陪着明溪,勘查了红河口。
明溪勘查,可不是形式上的走动,而是手持罗盘,勘查的非常仔细。
从地形地貌,到整个出海口附近的水质和土质,她都没有错过。甚至,她还叫上了一艘海鹘船出海,在海上足足两日,才返回陆上。至于结果如何?明溪没有告诉杨守文,只是写下了一封书信,命人送往江宁。那信中的内容,杨守文不得而知。
从长州再次返回交趾,已是三月末。
杨守文虽然没有插手爱州的战事,却时时刻刻关注着。
爱州战事,终于进入了尾声……
甘勇伤重不治而亡,叛军也随之四分五裂,彻底变成了一盘散沙。
王元珪趁机西进,接连夺取了三座县城,斩杀数千叛军。叛军残余,便龟缩与一座孤城内,被重重包围。
桓彦范,也最终没有心慈手软。
一个叛军将领假做投降,想趁机将甘勇之子带走,却被桓彦范识破。
那将领姓梅,而甘勇的幼子则假那梅姓将领之子,改名为梅叔鸾……桓彦范看出了破绽,将那梅姓将领和梅叔鸾一并斩杀!消息传至交趾,也让杨守文长出了一口气。
杨守文旋即,召王君毚返回交趾。
“我记得,你曾说过,你有一位兄长,名叫郭知运?”
“正是!”
“我现在要你立刻与他联系,然后前往庭州,拜见我的父亲。
家父而今,刚出任北庭都护,手下正缺少可用之人。安南战事结束,怕再不会有甚动荡,你留在这里,未免屈才。英雄无用武之地,着实令人感到悲伤,所以我想要你前去协助我父亲,在北庭建功立业。相信,那边的机会比安南,要多很多。”
王君毚闻听,顿时喜出望外。
安南一战,让他品尝到了统帅一军的滋味。
若再去过那种平淡的生活,他会很不舒服……北庭,也算是他的家乡。他对那里更加熟悉,而且返回北庭,还能与兄长郭知运并肩作战,也算是全了少年时的誓言。
更重要的是,北庭都护是杨守文的父亲。
而他作为杨守文推荐过去的人,毫无疑问,将成为杨承烈的心腹。
这,可比留在安南要强百倍!
“末将愿听从总管安排。”
杨守文闻听,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便进入四月。
桓彦范亲自主持爱州战事,成功剿灭了最后一支叛军,大获全胜。
与此同时,朝廷的使者也抵达交趾。
正如明溪告诉杨守文的那样,杨承烈出任北庭都护之后,武则天最终决定,命杨守文接掌千骑,即刻返回神都。
“要回去了,幼娘怎地不开心?”
当杨守文带着一干亲随离开交趾时,看到幼娘一路沉默,不由得心中疑惑,开口问道。
幼娘看着他,张了张嘴。
她强笑道:“大兄说的哪里话,只是与阿娘分别太久,幼娘有些不知道,该如何与她相见。”
杨守文没有看出异样,只笑道:“该如何就如何,婶娘在家中,怕已是望眼欲穿……”
“嗯!”
幼娘点点头,却又一次沉默了。(。)
第七百二十四章 张士龙()
♂,
杨守文发现不对劲了!
离开交趾六天,他觉察到幼娘的情绪有些古怪。
以往,她就像一只快乐的百灵鸟,围绕在他的身边,总叽叽喳喳说个没完。可是这一次,她却显得很沉默,经常独坐一旁发呆,亦或者是暗地里偷偷的看着杨守文。
那目光中,包含千万爱慕,虽不炽烈,却浓郁的无法化解。
“幼娘,你怎么了?”
“我没事。”
当杨守文去询问她的时候,幼娘却露出天真烂漫的笑容,亦或者三言两语把话题岔开。
有问题,绝对有问题!
杨守文有些担心,可幼娘不肯说,他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这丫头,到底是怎么了?
++++++++++++++++++++++++++++++++++++++
初夏时节的荆楚之地,雨水格外频繁。
有的时候,一天里会下好几场雨。虽然雨势并不大,可频繁的降雨,却使得道路变得格外泥泞。
这也使得杨守文等人很难提速,一天下来,情况好的话,能走一百多里,情况不好,一天也不过五六十里的路程。一开始的时候,杨守文还好,可总是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速度,让他渐渐有些暴躁起来。
“闲来颂黄庭,杨守文你若真是烦躁,不如读些道经吧。”
明溪看出了杨守文的烦躁,于是为他出了一个主意,送给他一卷黄庭经。
杨守文对此,并无兴趣。
但明溪的好意,他也无法拒绝,也只能接过经书。
一开始,他是看不进去的。
明溪道:“黄庭在悟,不再看。
你每次诵读出声,慢慢的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奥妙,再烦躁的心情,也会平静下来。”
有用吗?
杨守文不太相信。
不过,他还是按照明溪的话去做,每次翻阅黄庭经时,会读出声来。而每到这个时候,幼娘就会默默坐在他的身边,聆听他诵读经文。那感觉,就好像从前在虎谷山时,杨守文给她讲西游的故事一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他,露出甜美笑容。
又十余日,杨守文等人,抵达均州。
武当,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有太岳、玄岳之称。
‘武当’之名,最早出现于《汉书》之中。汉高祖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高祖皇帝刘邦下旨,置武当县,从此武当山便逐渐为世人所知晓。汉末魏晋时,求仙学道者纷纷栖隐于武当山中,也使得武当山成为道教圣地,披上了神秘外衣。
这里,道观林立,有诸多的炼气士。
唐贞观年间,太宗诏武当节度使在武当山上祈雨而应,于是又敕建了一座五龙祠,使得武当山的地位再次获得提升。
天色,将晚。
晚霞夕照,景色动人。
张高一袭月白色道袍,头戴高冠,负手立于紫霄岩上。
这紫霄岩朝南,故而也叫做南岩。这里有武当山最为瑰丽的景观,也是无数炼气士隐居修仙之所。
山风,猛烈。
浮动张高身上的道袍猎猎。
他目光痴迷,看着眼前的美景,不由得心生感叹。
在他身后不远处,是一座看上去颇为简陋的道观。十二名身穿道袍的道士垂手而立,一动不动。
就在这时,从山间小径上跑来一个童子。
他步履匆匆来到了张高身后,躬身道:“天师,有消息了。”
张高缓缓转过身,朝那童子看去。
斜阳余晖,照在他那张俊美的脸上,却透出一丝丝诡异之气。
张高身材高大,约六尺三寸的身高,体形修长。他居高临下,看着那童子,柔声道:“来了吗?”
“是的!”
童子道:“那人在两个时辰前,住进了五龙驿,随行人共六十人,没有发现可疑之人。”
“明溪不在吗?”
“没有看到明溪道长。”
张高听罢,突然笑了。
“没关系,她一定是在那杨守文的身边。
我张士龙要做的事情,谁都别想阻止……正好,让她见识一下我正一道的奇门秘法,让她死了那条心。明家的灵狐拜月引导术,我要定了,若她不识好歹,就休怪我不懂得怜香惜玉。
传我的法旨,给我严密监视杨守文的动向。
今晚子时,便是他杨守文丧命之时……”
童子稽首一礼,而后躬身退下。
张高深吸一口气,慢慢抬起手,虚空张开,似乎想要抓住那即将落山的夕阳。
正一道始于张道陵,但是自汉末以来,张氏道统渐渐没落。直到孙恩被杀之后,张家从孙恩手中夺回了五斗米教的经典,而后才慢慢恢复元气,至张高,正好传承至第十五代。
不过,由于孙恩的缘故,历代执政者对于五斗米教都忌讳莫深。
于是张家改五斗米教为正一道,并且积极与朝廷合作,后来又用各种手段,吞并了江左四大天师世家的力量,成为江左之地最强大的存在。只是,四大天师世家中,明氏一直非常低调,且底蕴强大,令正一道也不敢轻易与之为敌。再后来,明崇俨出山,辅佐武则天成就基业,而张高的父亲,也就是十四代天师张慈正却选择了与武则天敌对,甚至在徐敬业造反的时候,还在暗地里协助徐敬业对抗武则天。
而明崇俨的死,也正是张慈正一手促成……
总之,张慈正站错了队伍,在武则天登基后,对龙虎山的正一道进行了严酷打压。
张慈正也因此,不得不兵解归天,把道统传到张高手中。
张高执掌正一道后,便一直保持低调。
他很清楚,正一道想再次崛起,必须要有朝廷的扶持。而在当时,最佳的合作对象,便是相王李旦。
他一边投效相王,一边又示好明氏,并与明溪定下了亲事。
只是……
太子李显返回中枢,并且逐渐站稳脚跟,令张高感到了几分恐惧。
此次相王府请他出手刺杀杨守文,他二话不说便答应下来。
目光,扫过站在道观外的十二个道士,张高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一抹极为诡异的笑容。
倒要看看,这杨守文究竟有何等本事!
但不管你有什么手段,今日也休想逃出我的手心……
张高甩袖,负手沿着山间小径向外走。那十二个道士则紧跟在他的身后,亦步亦趋。
他们行走的姿势非常怪异,两腿微微完全,看似行走,实则却是在山间跳跃。
动作整齐如一,恍如**纵的傀儡一样,而且行走无声,速度奇快,恍若一阵风。(。)
第七百二十五章 幼娘的心思()
♂,
夜色,将临五龙镇。
五龙镇的名字,因镇上的那座五龙祠而来,在武当县治下,算得上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城镇。
人口两千余,也颇为繁华。
杨守文一行人经过十余日长途跋涉,抵达五龙驿的时候,已疲惫不堪。
他倒还好,关键是冯家大妹和小妹两个女娃,着实有些支撑不住。当初杨守文离开剑南道时,大妹和小妹便跟着幼娘一同过来。父母都已故去,使得两个女娃孤苦伶仃。她们很黏着幼娘,而幼娘对她们也非常关爱,始终把两个女娃带在身旁。
杨守文自然不会阻止,只是这一路下来,却不比之前行军时的舒适……
“幼娘,怎么还不去睡?”
夜色已深,五龙驿也格外宁静。
驿站旁边的池塘里,不时传来几声蛙鸣,却给这夜色更增添了几分静谧祥和之气。
杨守文从屋中走出的时候,看到幼娘坐在门廊上发愣。
他走上前,在幼娘身边坐下,不无担心的看着幼娘。
这一段时日,幼娘的表现很怪异,表面上看去似乎是很亲近,可是杨守文却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疏离感。其实,也不是疏离感,他形容不来,反正是颇有些怪异。
“睡不着。”
“嗯?”
“今夜不知为何,有些心浮气躁。”
幼娘扭头看着杨守文,轻声道:“我说不上原因,只是感觉着,要发生什么事情。”
杨守文眸光一闪,心头随之一动。
幼娘的这种感觉,他也有!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天气炎热的缘故,可现在看来,似乎真的有些古怪了。
“磨勒!”
“在。”
伴随着杨守文一声呼唤,苏摩儿急匆匆跑了过来。
而今的杨守文,虽然卸除了都督军事的职务,但是身份和地位却越发的高了。大家都知道,他即将接掌千骑,统帅禁军,职位虽不是太高,但权力却比之前更大。
所以在他身边,要随时有人听命。
“传我命令,加强驿站守卫。”
苏摩儿心中奇怪,不知道杨守文为何要如此做,但毕竟跟随杨守文大半年时间,他逐渐的养成了令行禁止的习惯。杨守文一声令下之后,苏摩儿立刻领命而去。
“大兄。”
“嗯?”
杨守文转过身,却迎上了幼娘澄净的目光。
他看得出来,幼娘的目光中,包含有太多不同寻常的含义,竟隐隐的让他感到心痛。
“幼娘,怎么了?”
幼娘却笑了,轻声道:“没事,只是想唤大兄一声……大兄,还是和从前一样。”
她的话,让杨守文有些摸不着头脑。
脸上旋即露出了疑惑之色,杨守文伸出手,想要似从前一样的揉动幼娘的脑袋,却被幼娘轻轻一让,躲闪了过去。
“大兄,我困了。”
“哦……那早点休息。”
“大兄,小心点,我总觉得有事情要发生。”
“放心吧,有大兄在,幼娘便好好歇息。”
幼娘答应一声,起身缓缓离去。
月光下,那轻灵的身影,仿佛像一个精灵……
杨守文看着她,心里突然产生出一种古怪的感觉:幼娘要离开他了!
不可能!
幼娘怎么会离开自己?
他们经过千辛万苦,更出生入死才重聚在一起,又怎会分离?反正,杨守文不会同意。
大兄,依旧如从前那般。
可是和从前却已不同……大兄身边,总跟着许多人,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和自己无忧无虑的说笑和玩耍。
千牛卫将军,统领千骑?
幼娘不清楚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职务,但是却明白,大兄已步入朝堂,无法离开。
她,还是那个虎谷山的野丫头。
哪怕经过三载,始终没有变化。
除了杀人,她再无其他的本领。不会做饭,不会女红,不懂得如何打扫房间,不知道如何照顾大兄。而那个人,却是公主……她为了大兄,不惜抛弃了公主的封号,入道出家。她的爹爹是太子,以后更会是九五之尊,成为皇帝,成为大兄的臂助。
幼娘躲在暗处,看着杨守文返回房间,忽然间流下了眼泪。
“小娘子,我知你爱惜郎君,也知你们感情深厚。
可郎君而今已步入朝堂,得陛下所重,出将入相指日可待。或许郎君不在意这些,但他身后的弘农杨家,还有公主的父母兄长,真的可以容忍你一直跟随他左右吗?
天家无情,如今郎君得天家所重,可行事肆无忌惮。
可是有朝一日失去了天家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