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崛起- 第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本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一桩无关紧要的事情,却突然间变得有些扑朔迷离了。

    也许是李清想多了,但若是真的……

    李清一边催马赶路,脑海中却浮现出了杨守文一行人的模样。

    那李易,黑巾裹头,装束有些古怪;而他的手下,更一个个有剽悍之气,绝非等闲扈从,更像是行伍中人。按道理说,他一个司刑寺司直,虽然是个六品官员,可出行查案,何以还带着女眷?别的不说,只那个小丫头,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的婢女。

    李清是新政人,虽说不是什么豪门子弟出身,但家境富裕,这眼界也不同于普通人。

    他能够得到明琰的赏识,并且成为鲜于燕帐下四使之一,靠的不仅仅是运气。

    心里,不禁生出了疑问,同时也有一丝丝警惕。

    看样子,应该把此事禀报鲜于将军。万一这李易另有使命,也好让将军早作防范……

    +++++++++++++++++++++++++++++++

    杨守文绝对想不到,不过是一场误会,却引来了李清的关注。

    他此刻已无心考虑李清的想法,吐蕃突然犯境,势必会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会令整个剑南道出现动荡。虽说此事和他并无关系,但他却希望能够尽快赶到射洪,找到幼娘以后把她带走。

    所以,和李清分别之后,杨守文就立刻下令,队伍重新上路。

    这一次,他更加迫不及待,一路上不断让大家加快行进的度。可是,他却没有想到,当他们准备渡过涪水渡口的时候,梓州刺史却出一道命令:关闭梓州境内的涪水沿岸渡口。(。)8

第六百三十八章 蜀道难(五)() 
“为何要关闭渡口?”

    杨守文没想到会遇到这种糟心事,心里的火气有些压抑不住了。

    这一路上过来,便有诸多不顺。先是遇到大雨,眼看着就快要抵达射洪的时候,偏又遇到这样的事情,让他怎能平心静气。好在,有李裹儿的安抚,总算是让他没有发作。

    看管渡口的军卒,也看出杨守文一行人来历不凡,故而言语中表现的很恭敬。

    听杨守文询问,那军卒连忙道:“公子,非是我等要为难公子,而是府君有命,我等不得不遵。

    昨日府君得到消息,悉勃野人攻破鸡栋关,兵临临邛。

    鲜于经略已下令各州调集兵马,前往蜀州集结。命令很急,府君不得不下令封锁渡口,以方便安排本州兵马渡河。请公子放心,明日正午时,渡口便可以恢复通行。”

    明日正午?

    那就是说,就算是明天渡河后,到射洪也要晚上了。

    不知为什么,杨守文心里不安的感觉随着距离射洪越来越近,就变得越发强烈起来。

    可是,渡口已经封锁,难不成要强行闯关?

    如果没有李裹儿跟随的话,杨守文倒是真不介意。

    可现在……

    杨守文心中焦躁,在渡口徘徊。

    明秀此刻不在身边,竟然连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也使得杨守文感到一筹莫展。

    “兕子哥哥,我看你这两日都有些焦虑,莫非有什么事情?”

    李裹儿忍不住走上前询问,眼中流露关切之色。

    杨守文强笑一声道:“小过莫担心,我只是心急找到幼娘,想要把她尽快带离这是非之地。”

    李裹儿那漂亮的蛾眉,微微蹙动两下,没有再继续追问。

    她只拉着杨守文的手道:“兕子哥哥莫要担心,幼娘妹妹吉人天相,不会出什么意外。

    再说了,你不是让老牛头已经提前出发了吗?只要老牛头没有被拦住,那一定不会有事。”

    “希望如此吧。!”

    杨守文也知道,自己这样子焦虑,一点用处都没有。

    于是,他命车队在渡口旁宿营,吃了一点东西后,便劝说着李裹儿去休息。

    这丫头从小到大,怕是没受过这种远行的颠簸之苦。哪怕是当初从庐陵返回洛阳,也是迎来送往,沿途有军马保护。那像这次,虽不是日夜兼程,却也饱受风吹日晒,披星戴月之苦。所以,李裹儿这几天都有点蔫兮兮的,好像霜打的茄子一样。

    杨守文说是不关心,可是却都看在了眼里。

    所以,他在马车上一连讲了三个聊斋故事,听得李裹儿心满意足,眉开眼笑的睡了。

    待李裹儿睡下,杨守文便从马车上下来。

    四只獒犬便匍匐在马车周围,大玉则立在车厢上,负责保护李裹儿的安全。

    “李君,我刚打听到了一个消息。”

    就在杨守文想着该如何尽快渡河的时候,桓道臣走上前来。

    他已经知晓了杨守文的身份,却一直口称‘李君’,以配合那公验上‘李易’之名。

    对于桓道臣的这种小心谨慎,杨守文颇为欣赏。

    他问道:“什么消息?”

    “负责看护这个渡口的,是梓州长史孙处玄。”

    “哦?”

    杨守文疑惑看着桓道臣,有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知道谁负责这个渡口,又有何用?

    桓道臣笑道:“孙处玄早年间曾在我父亲门下求学,也算是我的师兄。

    如今,他就在距离此地二十里外的军营之中,我想前去拜访,说不定能让我们提前渡河。”

    “哦?”

    杨守文万分惊喜,连连点头。

    “如此,甚好。”

    “不过,还请李君与我信物……那孙处玄和我爹一样,都是固执脾气,若无特别理由,只怕无法徇私。当然,李君不想暴露身份,所以这信物上最好没有李君印记。”

    杨守文这次可还顶着一个越狱的名声,当然不好暴露。

    他想了想,便招手示意杨十六过来,让他把瓦楞金锏取来,并且将司刑寺印信交给了桓道臣。

    “你见孙处玄后,就说是奉太子之命,秘密前来梓州办事,切不可声张。”

    桓道臣闻听,小心把金锏和印信接在手中,而后躬身向杨守文一揖,便转身离去。

    “公子,金锏与他,不会有事吧。”

    杨十六眉头轻蹙,忍不住开口问道。

    杨守文笑了笑,“放心,这桓道臣是聪明人,他自然知晓该如何去做。”

    ++++++++++++++++++++++++++++++++

    在后半夜时,梓州集结的勇壮开始渡河。

    涪水河上,灯火通明,喧嚣嘈杂。

    杨守文被渡河的嘈杂声唤醒,从马车上下来,就看到一队队军马,在官道上整齐列队。

    数以百计的辎重车辆,已经停靠在渡口上。

    河面上渡船穿行,显得格外忙碌,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

    “什么时辰了?”

    杨守文唤来负责警戒的杨十六,低声问道。

    “刚过了寅时,天就快亮了。”

    “桓道臣回来了没有?”

    “尚未见踪迹。”

    两人交谈着,忽听得从远处传来一阵急促马蹄声。

    杨守文忙扭头看去,就见一队骑军飞驰而来。为首一匹马上,端坐的正是桓道臣。

    在桓道臣身后,还有几名军卒。

    这些人一直来到了杨守文的面前,桓道臣勒住战马,甩镫离鞍。

    “这位就是李司直,还请几位辛苦一遭,通知渡口。”

    几名军卒闻听,笑着点头应下。

    他们并未与杨守文寒暄招呼,而是拨转马头,向渡口行去。

    “李君,幸不辱命。”

    “孙长史同意了?”

    “孙处玄见了李君印信和信物之后,便表示愿意配合李君。他说:李君既然是奉旨而来,必然是有秘密任务在身。他身为地方官吏,不便与李君接触,所以就不来相见了。若李君有任何需要帮忙的地方,他都会听从调遣,请李君只管放心。”

    这孙处玄倒是一个聪明人,更知晓轻重。

    杨守文其实也不想和地方官员有太多接触,孙处玄不来相见,在他而言倒是正合心意。

    “十六,立刻唤醒大家,准备渡河。”

    “喏!”

    杨十六二话不说,便跑去唤醒了黑大等人。

    桓道臣也跟着过去帮忙,车马很快就套好,一行人随即动身,直奔涪水渡口而去。

    在渡口处,两艘渡船已经备好。

    那几名军卒见桓道臣等人过来,便摆手示意渡口的军卒过来帮忙。

    车马上船后,军卒便向桓道臣道别。

    从头到尾,他们都没有理睬杨守文,似乎根本不清楚杨守文的存在……

    ++++++++++++++++++++++++++++++

    车马,在涪水对岸下船时,天已蒙蒙亮。

    朝阳即将升起,于是在天边挂上了一抹金红色彩,看上去极为动人。

    杨守文的心情也随之好转许多,跨坐马上,举目眺望。

    他们在船上已经询问清楚,射洪位于渡口的正南方。而梓州军马,则要向西挺进,所以相互间不会有任何影响。

    总算是成功渡河了!

    如果昨天没有在河对岸受阻的话,他们这时候就差不多要抵达射洪县城才是。不过没关系,从这里到射洪并不远。据摆渡船的船夫说,快一点的话,正午便能到达。

    到了射洪,就能见到幼娘了!

    一晃,便三年过去。

    杨守文脑海中,浮现出了幼娘那娇美容颜,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李君,之前在军营的时候,孙处玄提醒了我一件事。”

    “什么?”

    “射洪最近不是太安稳,据说附近有盗匪出没,

    原本,梓州刺史和孙长史商议着,准备出兵剿匪。没想到悉勃野人突然作乱,使得他们暂时无暇顾及。不过,那些盗匪数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大多在荒野出没,不会影响射洪安全。孙长史提醒我,要咱们路上最好是小心一点,以免出现什么意外。”

    杨守文愣了一下,旋即露出若有所思之态。

    他想了想,便拨马传令下去:“黑大,告诉大家,从现在开始披甲、警戒。”

    黑大是当初郑灵芝送给杨守文的昆仑奴之一。

    不过,他比较聪明,很快学会了汉话,成为众多昆仑奴中的头目。加之黑大体格健壮,且颇有神力,故而在后来又跟随杨从义学习陌刀。杨承烈接掌洛州团结兵后,把黑大带入军中。经过两载磨练,这黑大已经锤炼出了几分行伍中人的气概。

    听到杨守文的命令,黑大立刻传令下去。

    三十六名扈从,本就是明府亲随和杨承烈的亲军组成。

    这一路上,他们并未穿戴盔甲,以免惹人耳目。现在杨守文一声令下,这些扈从立刻披戴甲胄,气势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大玉展翅冲天而起,四只獒犬发出连声吠叫。

    李裹儿迷迷糊糊从马车上探出小脑袋瓜,一脸茫然看着杨守文道:“兕子哥哥,咱们要渡河了吗?”

    看到李裹儿这幅模样,杨守文顿时笑了。

    “小过醒了?

    咱们已经渡过了涪水,准备赶往射洪。

    你再睡一会儿,醒来时,说不定就已经到了目的地。等和幼娘汇合后,我带你去品尝射洪美食。”

    “好,那我睡了。”

    李裹儿说完,便把脑袋缩了回去。

    与此同时,杨十六和杨茉莉各驾起一辆马车,马鞭扬起,口中连声呼喝,马车便吱呀呀驶上了官道。(。)

    。。。

第六百三十九章 飞乌蛮() 
碧空万里,阳光明媚。(〈?网[

    大玉在空中展翅盘旋,时不时传来鹰唳声。

    官道上,一队车马匀行进,马上的骑士清一色明光甲,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杨守文没有穿戴盔甲,催动大金迈着小碎步,走在最前面。

    四只獒犬忽快忽慢,围着大金打转,不时出两声吠叫……

    “转过前面的弯儿,再有一个多时辰,就可以看到射洪县的城墙了。”

    桓道臣落在杨守文的身后,笑嘻嘻说道。

    杨守文点点头,正准备开口说话,就听到天空中传来大玉一声尖锐刺耳的鹰唳声。

    紧跟着,四只獒犬开始吠叫起来,此起彼伏,一下子打破了官道上的宁静。

    杨守文连忙抬头看去,就见那天空中,两只灰隼展翅飞来,看到大玉便立刻扑击。

    由于距离太高,所以杨守文看的并不是很真切。

    只觉得那两只灰隼的体型比大玉略小一些,但却看上去格外凶猛。

    大玉乍遇敌袭,却并未露出惊慌之色。它显示在空中一个盘旋,而后一声长唳,就迎着两只灰隼扑去。大玉的体型大,力量也很猛,且极为灵活。两只灰隼和它缠斗在一起,只片刻功夫,就被大玉打得翎毛飞散。

    “哪儿来的山隼?”

    杨守文蹙眉,露出疑惑之色。

    对于大玉的战斗力,他并不担心。

    只是那两只灰隼似乎不是野生灰隼,更像是被人驯养的猎隼。

    不过,不管那灰隼什么来历,看到大玉被它们攻击,杨守文的心里,便有些不舒服。

    于是,他一边询问,一边摘下了神臂弓。

    这神臂弓是当初武举时,薛楚玉赠送给杨守文的礼物,据说是薛仁贵当年的武器。

    只是,杨守文一直没有机会使用。

    这次他前来西南,明秀就顺便把这张弓带了出来。

    一路上,杨守文没少用它射杀猎物,对它的特点也了然于胸。

    见大玉受到攻击,杨守文就准备助大玉一臂之力。可未等他把神臂弓挽开,从前方官道的拐弯处,跑来了一群人。那些人一个个衣衫褴褛,而且身上都沾染血迹。

    为的一个人,远远看到了杨守文,便高声喊叫道:“阿郎,救我!”

    杨守文定睛看去,大吃一惊。

    “老牛头?”

    他认出那喊话之人,心中顿时有一丝不祥的预感。

    他不是回射洪县了吗?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而且看上去,竟如此狼狈……

    老牛头并不是一个人,他身上还背着一个浑身是血,已昏迷不醒的男子,身后还有二十余人。而距离他们大约二十米开外,还有一群人紧紧跟随。他们手持武器,衣着打扮也非常怪异,披散着头,一边追赶,一边口中出一连串的怪啸声。

    许是看到杨守文,老牛头心神一松,脚下一个趔趄,噗通便摔倒在地上。

    “九爷,保护九爷。”

    两个乞丐模样的男子见状,一边喊叫着,一边转身便拦住了身后的追击者。其余人,则七手八脚把老牛头搀扶起来,其中更有一人,把老牛头身上的男子接过来,背在了身上。

    杨守文见状,手中神臂弓一垂,挽弓引箭。

    神臂弓所用的箭矢,都是特制的箭矢,较之普通箭矢要长,要粗,非强弓难以射出。

    其形状,颇有点像汉代所用的赤茎白羽箭,箭杆暗红,箭镞呈三角菱形打造,上面还有血槽。

    咻!

    箭矢离弦,破空出锐啸,在空中划出一道残影飞出。

    冲在最前面的追兵,甚至没有看清楚那箭矢飞行的轨迹,耳听箭啸声传来,当他抬头观瞧时,那箭矢已经到跟前,噗的一下子就穿透了他的胸口,把他一下子掀翻在地。

    “李君,好射!”

    桓道臣忍不住一声称赞。

    未等他话音落下,杨守文第二支赤茎白羽箭就已经射出。

    “阿郎,小心上面。”

    老牛头的喊声传来,杨守文只听到头上一声鹰唳,一阵恶风袭来。

    一只灰隼突然甩开了大玉,从空中俯冲下来,直奔杨守文。而杨守文此时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